即便是帝國高層也不曾想到,在最終戰役剛度過試探期,複眼者掀開新底牌,無比艱難的廝殺期即將到來時,本該按照原定計劃散作滿天星的搬運者們竟逆流而來。


    如果逃,他們大約還能短則多活數年,長則熬到壽終正寢。


    大部分搬運者都不曾接受過專業軍事訓練,即便有退伍軍人也年事已高,無法再高強度駕馭戰爭武器。


    並且搬運者的艦船作為民用型與工業型,裝載的武器係統早已過時,艦船加速性能也極差。


    搬運者艦隊的基數雖然龐大,但著實沒什麽戰鬥力,來了也幫不上大忙。


    帝國高層倒寧願這些人去當人類文明最後的烏托邦,作為一個太空流浪種族在銀河係裏有一天就多活一天。


    隻要還有一個人活著,就代表人類尚未徹底滅絕。


    但他們卻違抗命令回來了。


    義無反顧的。


    很快,人類高層就從37415號搬運者艦船艦長的衝鋒咆哮中知道了促使他們去而複返的緣由。


    此人在艦船被八足甲蟲撕碎前,以平靜的語氣說道:“比起當一個苟且偷生者,如喪家之犬般孤獨的死在宇宙深空中,我寧願戰死沙場。我起碼倒在於先哲奔赴同一個目的地的路上,也算是與先哲並肩作戰了。”


    這簡簡單單一句話,代表了絕大多數正從遙遠的星係奔赴影子星係的搬運者戰士們的最後理想。


    人終有一死。


    或輕於鴻毛。


    或重於泰山。


    但鴻毛與泰山皆是身後事,且不論後人如何評說,亡者皆不可聞,不可見。


    再至高的榮耀,對活著的人而言,統統不如生命最後時刻的刹那坦然。


    去而複返的搬運者們,追求的便是這刹那坦然。


    ……


    一發一個堡壘艦的碎星炮的出現,對人類的第一重防線造成重創,帶來巨大的威脅。


    幸運的是並非每艘棱艦都有碎星炮。


    三萬餘艘棱艦裏一共支出三百餘個尖錐。


    在維持常規兵力的壓製之外,這三百餘座碎星炮不斷的充能,然後以看似渺小細微的淡淡光束不斷收割人類的堡壘。


    人類艦隊依然在想方設法的靠近棱艦,哪怕是用自己的艦身去幫堡壘艦擋一炮都好。


    人類需要收集的信息變得更多了。


    但棱艦已經逐漸消耗全部的詭雷,同時在沿途布下重重疊疊詭秘陰險的暗能量霧團,以及潛伏在霧團縫隙間的無數小型自爆蒼蠅。


    自爆蒼蠅在進攻時的幫助不大,但若是要組成防禦陣線,卻又功效拔群。


    人類很難依靠常規機動靠近敵艦。


    屢試不爽的曲線加速,再通過超曲運動直接投放的戰略也漸漸失效。


    棱艦在宇宙中布置的無形無狀的絲線越來越多了。


    雖然人類艦隊已能在凍結絲線中通過強勁的超曲引擎撕開統一凍結力,勉強運動,但也仿佛陷入泥潭,不可能躲過反物質幹涉泡、白色光束與蜂擁而至的小型作戰單位的圍剿。


    如果沒有龐大的搬運者艦隊舍命馳援,影子星係的第一重鎖鏈堡壘防禦陣型將在三個小時內被攻破。


    但自第一艘搬運者艦隊抵達後,這些民用、商用、工業用艦船開始以平均每小時數千艘的頻率陸續出現,並以超曲運動直接抵達核心點,對準那些裝載了碎星炮的主力棱艦發起飛蛾撲火般的亡命衝擊。


    可能這些艦船的武器性能跟不上趟,連敵艦護盾都無法破開,但沒關係,艦船剛脫離超曲運動時,會有個很短暫的以無限接近光速的速度往前推進的過程,然後才會因為宇宙空間的壓製而逐漸減速。


    這些搬運者艦船的打算,卻正是用接近光速的速度,將自身重量狠狠的甩將上去。


    哪怕隻是一塊泥巴,以光速前進拍在什麽東西上,威力也無限接近重炮轟擊,更何況這還是輕則數百噸,重則數萬噸的或大或小的金屬造物。


    部分夠先進與沉重的搬運者艦船,甚至真能撞破敵人的防護層,狠狠擂上其本體。


    搬運者艦隊的亡命衝擊的確給複眼者造成了不大不小的困擾,讓碎星炮的發射頻率下降了很多。


    陳鋒在這一百年來看過無數次戰役。


    他也自詡見識了太多太多的傷亡。


    但此時此刻他受到的衝擊卻再次顛覆了他的認知。


    過去的陳鋒習慣了領導者們的拚搏與軍人的犧牲精神,他也見過很多次平民的果斷就義。


    但如此持續的,從四麵八方而來的飛蛾撲火,帶給他的震撼依然猛烈衝擊著他的靈魂。


    人類正以陳鋒曾經作為一個生於和平年代的二十一世紀的年輕人不能理解的氣概,用血骨與生命,一層一層的堆砌著通往勝利的階梯。


    沒人生來卑劣,也沒有人生來高尚。


    人來時皆空白。


    人的性格裏部分天生注定,但另一部分卻會隨外部環境的影響而改變。


    在恐懼了數百年,又抗爭了百年之後,這世間再無凡人,每一個到現在依然還活著的人,都是猛士。


    每個人都看過太多別人的犧牲,在戰火中經受了太多的磨礪。


    每個人都曾失去過親朋好友,甚至是量子網絡裏一起打遊戲探險,亦或是吹牛聊天交流知識的網友。


    在這百年中,社交網絡並未徹底止歇。


    來自不同星區有著共同愛好的人組成了一個又一個小型社交網絡。


    網絡中的頭像時不時的一個接著一個熄滅。


    在這些頭像熄滅後,旁人點開對方的社交資料,便能看到此人在何年何月何時何地,以何種身份死亡亦或是戰死。


    這一切,組成了如今世人的世界觀。


    搬運者們當然會回來。


    ……


    三天。


    搬運者艦隊為鎖鏈式堡壘艦陣多爭取了三天時間。


    讓本該在兩天又二十一小時前發生的第一重防線的陣型崩潰,推遲到了三天後。


    此時距離最終戰役開啟,已經十五天。


    以歐青嵐為首的影子科學院終於拿出一個全新成果。


    tnt-束能炸彈。


    名字聽起來很響亮,但其科技含量卻是迄今為止前所未有之高。


    在tnt-束能炸彈中,又融入了這十五天裏無數軍人與搬運者換回的重要信息。


    前半部分的tnt命名,意指紀念古代發明的偉大爆破物。


    發明於1863年的tnt在文明史中扮演了重要作用,是把雙刃劍,曾在戰爭中沾滿血腥,但卻又極大程度的加快了人類開鑿礦山發掘資源的效率,為接下來的工業革命奠定了堅實基礎。


    無法否認tnt在戰爭中對人類造成的傷害,同樣也不能忽略它在文明進步中扮演了重要助推劑的角色。


    後麵的束能倆字,顧名思義,就是把各種不同的爆破能量束縛在一枚炸彈中。


    束能炸彈融合了人類迄今為止掌握的最強殺傷手段中的70%。


    無數種大威力殺傷手段被全部揉入一枚直徑僅有半米的炸彈中。


    不同的爆破能量按照精密計算後的排列組合被堆疊在一起。


    這些爆破能量的爆破時間精度將被控製在十的負十五次方秒內,爆破擴散距離的精度則被控製在千分之一納米的程度。


    引爆後,不同的爆破能將會被短暫束縛在特種材料的壓製下,並沿著內部脈絡快速擴散,在鏈式反應中形成持續不斷聚合變化,並最終轟然炸開,在百萬公裏範圍內製造出堪比高能超新星爆破時的衝擊波。


    根據科學院的計算,束能炸彈在理論上可對棱艦外殼造成相當程度的衝擊,甚至有軟化其材質,再將能量透射進去的可能。


    當然,想依靠一枚炸彈就徹底摧毀棱艦,卻還是不可能。


    人類早已把陳鋒的絕招練到爐火純青。


    反正我就不抱希望,怎樣都無所謂。


    總之,最好的辦法,是將第一枚束能炸彈的試炸就放到棱艦內部去。


    先在裏麵炸一炸,看到底能炸出個什麽煙花。


    內部引爆,這是帝國高層最新提出的測試方案,以前從未有過。


    那是因為以前不敢想,沒機會。


    畢竟在絕大部分時間裏,棱艦外殼都呈一體成型,天衣無縫。


    但現在局勢有變,當棱艦前端打開,碎星炮伸出來時,棱艦外殼一體成型的結構將被主動解開,棱艦內部結構將會稍微暴露。


    雖然其內部依然有與外殼同等材質的裝甲內襯,但可活動的外殼本就會暴露接縫處。


    在之前的戰爭中,人類的重型武器曾多次抓到棱艦對外釋放兵力時中部開口的機會。


    有確鑿證據表明,當棱艦打開時,內部接口處的材質會發生性質變化,表層防護力場的平衡會稍微傾斜,重型武器打上去之後將能造成更大的改變。


    並且碎星炮的充能時間長達六分鍾!


    自此,複眼者的碎星炮從籠罩在人類頭頂的滅亡陰影,變成了機會。


    想辦法在碎星炮激發時,把束能炸彈扔進棱艦縫隙裏再引爆,成了接下來的主題。


    指揮部經過周密論證,製定了嚴格的執行計劃。


    為了配合投彈行動,軍事科學院重度改裝了一副星影戰甲。


    特製型星影甲裝載了剛研發成功的實驗型真實統一力護盾。


    整機裝甲也全部替換成了全新材質。


    在這剛剛通過可靠性論證的材質中,科研工作者們將對迷族核心、刀鋒螂折躍引擎核心以及數百年來收集的全部特質材料的理解融入其中,使其在內部質子密度並未顯著提升的情況下,分子相互間構建出了奇特的穩固力場。


    材料的穩固性、韌性、對能量衝擊和實彈武器的緩衝能力、對透射粒子的傳播阻斷性均達到了不可思議的高度,同時其密度又較過去下降了30%。


    得益於新材料的輕量化,特製星影甲的機動性能獲得大幅提升。


    科學院再加裝了數個新型全向介質引擎,並將曲率引擎性能提升12%。


    這讓特製星影甲的全幅變向能力增強不少。


    此外,還加裝了兩個全新的反物質爆破引擎,可讓戰甲的左右變向能力變得令人匪夷所思。


    但如此強大的反物質爆破反推力,將會讓加速度超過類曲率泡的承受能力極限,並讓內部空間與外部空間的聯係重新被建立。


    慣性會給裏麵的操作員造成極大傷害。


    同時,戰甲又不能真的構建出完美曲率泡,進入亞空間,那可能會瞬間越過敵艦,達不到準確投彈的目的。


    操作員又必須將裝備的速度卡在光速之下。


    此外,為了便於衝刺,特製星影甲上的大部分中遠程武器係統均被拆除,隻留下兩門近程正電子注流槍。


    拆除的彈倉被替換為了多重複合護盾發生器,讓這特製甲的護盾性能是普通星影甲的兩倍。


    這一係列改造,幾乎完全犧牲了特製甲的正麵作戰能力。


    它的駕駛員也隻有一個任務,完成投彈。


    至於為什麽不用智能化導彈投彈?


    在之前的對抗中,複眼者很顯然也已經知道了每次使用碎星炮都要冒一些風險,所以額外加強了前端防禦。


    人類遠程控製的導彈根本不可能衝破攔截。


    隻有,也必須由最頂級的戰士,操控最頂級的單兵裝備,才有那麽一絲可能。


    經過兩小時緊鑼密鼓的選拔,拿下如此重任的人選定下了。


    洪流特攻隊第一任指揮官龐德。


    其實在陳鋒的學員中龐德並非最強,另外至少還有十餘人的實力在龐德之上。


    但這十餘人中有近六成影子部隊成員,這批人的報名申請似乎被駁回了。


    另外還有幾人的訓練成績優於龐德,但龐德在這十餘天親自率領洪流特攻隊與敵人高強度的反複交手,並無數次險死還生後,在選拔時超常發揮,剛好壓其他人一頭。


    在龐德出發前,他得到了一次與先哲陳鋒在介質層量子網絡中短暫交流一分鍾的機會。


    不是陳鋒沒時間,是龐德沒時間,所以隻能一分鍾。


    定下約談之後,陳鋒先到。


    龐德正在技術人員、訓練教官團隊、協助團隊的幫助下進行緊鑼密鼓的突擊強化,主要是規範一些操作,提前準備些應急預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真沒想當救世主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火中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火中物並收藏我真沒想當救世主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