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自由迎敵的意思,便是操控智慧戰械的機師可以完全自主決策。
但這並不代表人類的緊急戰鬥就是雜亂無序的,自由迎敵隻是智慧戰械和機師的特權,因為他們不需要得到中央智腦的全程輔助。
至於其他人,則是各自得到不同的細節指令,並迅速執行。
無數細節指令累積在一起,便是旅行者星係整個軍隊體係的應急反應策略。
三十秒後,大量裝甲陣列開始在各個星艦的出艙口聚集。
雷光號的七十三出艙口,數百台不同型號的裝甲正按照各自完成準備的先後順序依次排隊。
排在最前方的正是童玲和她的t100。
高近六十米的t100比其他裝甲顯然更大一號,再加上又排最前列,這讓t100不可避免的惹人矚目。
負責協調調配的周文鬆留意到了這邊的情況,但事已至此,他也沒什麽好說的,隻能在心頭有空閑的閑暇之餘暗自祈禱一下,希望這小女孩能生還。
此時前方的“魚”卻已經以極快的速度靠近了中線艦隊。
當雙方靠攏到近距離時,魚並未采用折躍機動。
大約兩年前,人類製造出了可以擾亂折躍技術的幹擾器。
突然打開幹擾器,可以讓覆蓋範圍內的折躍變得極其不穩定。
幹擾器的優點是生效快速,且十分隱蔽,缺點是敵我不分。
這東西掌握在人類手中,人類可以自主決定什麽時候開啟,且能在開啟之前提前給己方作戰單位預警。
複眼者吃了兩次虧之後,在近距離作戰時,就不再輕易開啟折躍,轉而以常規機動為主。
這般感覺倒有點像兩個擁有核武的大國交鋒,明明擁有殺傷力更強的武器,但在一些小規模摩擦時,雙方士兵竟會拳腳相向。
中線艦隊戰艦上的艦載武器已經開始發射。
層層疊疊的火力網在太空中交織。
激烈的炸彈殉爆組成了如同恒星墓場般的畫麵。
之前在外巡邏警戒的少量智能作戰單位已經結成戰陣,往前迎去。
魚形敵機終於顯露出新的形態。
之前的魚看起來像一塊長條狀的隕石,但當其脫離曲率空間,開始低速推進後,原本的流線型軀體表麵開始冒出刺蝟狀的短刺。
每根刺的長度從一米至0.8米不等,尖刺前端持續以特定頻率對外釋放出奇特的輻射波。
大量輻射波的交織成網膜。
網膜竟能讓魚在不噴薄介質的情況下,以穩定的光速前行。
並且這些魚的體型並不固定,能大幅度彎曲,在彎曲時可以極小的轉彎半徑弧線變向,且變向時完全不減速。
魚群的飛行軌跡在視覺上看起來,就變成了一道又一道蜿蜒彎曲的流光。
魚群上下翻飛,相互交錯,在太空中如同一條巨大的發光編織線,持續向前蔓延而來。
陳鋒曾以超高速常規機動下驚人的變向能力而縱橫沙場。
但很顯然,魚的常規機動與變向能力均超越了曾經的陳鋒。
中線艦隊主要裝備的艦載裝備為中近程小型武器,彈道飛行速度均未超過光速,在麵對數以十億計的敵方單位時,覆蓋密度完全不足。
雖偶有擊落,但雙方的距離依然在不斷的被迫近,就仿佛古時候的航空母艦麵對敵方小型轟炸機集群般無力。
如果是二十一世紀,當戰爭出現這種局麵時,航母的唯一選擇是盡快回撤到己方防空炮與導彈基地的覆蓋範圍內,尋求戰友的幫助。
但在空間無限放大的太空戰場,但敵人取得機動優勢時,很難實現撤離。
並且在中線艦隊後方的後陣艦隊中,本來就有大型堡壘型武器正在充能。
中線艦隊不能撤。
否則機動性更差的戰爭堡壘就更得直接暴露在這些機動力驚人的魚的麵前。
……
“出發!”
倒計時五秒結束後,雷光號七十三出艙口驟然打開。
t100早已預熱完畢的動力引擎頓時火力全開,裝甲先往下一躍脫離運輸艦出艙口,然後在下方劃出個極小弧度的曲線直撲前方正迎麵而來的魚群。
裏麵的童玲被這驟然爆發的加速度一震,倒是稍微有點犯暈,幸好如今她體能尚可,並且t100裏剛剛加裝的高級生命維持係統及時生效。
在她的裝載倉外被稍微覆蓋上一層薄薄的脈衝型曲率泡膜層,以減緩她受到的壓力。
童玲忍住不適,瞪眼直勾勾看著前方投影。
在她的視野範圍內,左側投影裏是大量的t100裝甲參數,以及她剛剛完成的預置程序運行情況檢視。
右側則是根據全域戰場情報提供的信息反推計算出來的模擬投影。
投影覆蓋體積為一個直徑十億公裏的球形。
在球形空間中,囊括了全部己方作戰單位與能檢測到的全部敵方作戰單位,以及複雜的太空地形。
旅行者星係沒有太陽係那樣的柯伊伯小行星帶,取而代之是大片五光十色的輻射雲,沿橢圓軌道盤繞恒星公轉。
這些輻射雲由大量高能等離子組成,但奇特的是平時並不釋能。
在絕大部分時間裏,大量放射性能量被雷雲等離子的特殊閉合結構封鎖在厚厚的雲層內,隻有當受到外力刺激,以及能量儲備總量超出閉合結構承受極限時,才會在極短時間內突然對外釋放出來,圍繞著整個星係組成輻射能光電弧圈。
總釋能大約相當於旅行者恒星在周期內釋放光能總量的七百萬分之一。
別看僅僅隻是七百萬分之一,但釋能範圍極其集中,且時間極端,輻射雲對外釋能的能級極其恐怖,就算人類最新的高階艦船和作戰單位也得避其鋒芒。
一旦運氣不好,正巧撞進高能反應的核心放電區,就連可以阻隔空間衝擊的曲率泡也得稀碎,再不然讓部分設備失靈也是十分致命的。
輻射雲層的存在,讓戰場環境變得相對較為複雜。
人類的三層艦隊也被輻射雲層分割為兩部分。
前中線艦隊在雲層之外,後陣艦隊則在雲層裏側。
人類依靠大量的研究,對輻射雲運行規律的掌握度很高,並且能依靠人工手段稍微控製一下輻射雲的反應節奏。
這是人類占據的地利。
但由於魚的詭異特性,人類的地利優勢被削減得很厲害。
不過幸好人類軍隊訓練有素,再加上主腦繁星的作戰指揮係統裏儲備了大量的有效預案,構想出無數種複眼者可能製造的新型兵種。
其中一種被命名為x85型穿梭飛蝗的節肢類生物戰械特性和魚的相似度超過90%。
所以守備軍也不算全無準備,包括武器係統的選用,均有成熟預案,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軍隊們的執行效率也越來越高。
此時人類艦隊按照前中後三層陣列以看似混亂,但實則每一艘戰艦,每一支艦隊都能互相提供火力支援的陣型排列開來。
前鋒艦隊此時已經一分為二,其中一部分正麵阻敵,迎戰數量更為龐大的魚群,另一部分精銳則出艙返程,從後方追擊即將抵達中線艦隊的十餘億魚群。
很顯然,雙方現在是互為夾擊的犬牙交錯之勢,就看誰能撐到最後了。
閱讀完戰場情況後,童玲先閉目沉思了近五秒,隨後便以極快的速度更改了t100的臨戰策略。
新策略及時生效,t100先是采用常規力場加速,以盡快達到0.8倍光速的普通航行極速。
同時裝甲開始往側翼繞行。
童玲並未選擇正麵突入敵陣。
另一邊同步執行新策略的陳鋒微微點頭,在摸清對手的底細之前,就是應該稍微迂回一下,避免出門就陰溝翻船。
更何況在所有中線艦隊的智慧戰械中,童玲的響應速度與推進速度是最快的。
現在她身邊隻有寥寥數十名戰友,很難得到有效支援。
所以,保守策略……
陳鋒:“噗!”
下一刹那,t100在太空中突然走了個v字形,隨後以亂序螺旋的方式往前直撲而去。
與此同時,童玲的通訊傳音也已經傳遞到了旅行者指揮中心。
“報告指揮部。我是t100-1987-hz-99實習機師童玲,我將在3.7秒後接敵。根據模擬預案的提示,我的作戰策略是分別使用超振磁暴飛雷營造強磁戰場,使用逆統一聚合切割刀近距離試探攻擊,同時輔以虛能射線槍持續轟擊。請求全頻道戰場信息采集器的訊息捕捉輔助!”
正在編製自己戰甲預置程序的周文鬆也收到了這條消息,給弄懵了。
童玲的意圖很明顯。
她想發揮出t100的超一流戰力潛能,把自己變成了精銳尖兵,如同虛無曆史中的先哲陳鋒那樣,身先士卒,通過近距離的高強度廝殺,找到敵人新型武器的破綻,再不濟也要多收集一些科學家目前不曾掌握的訊息,為接下來其他人的戰鬥提供更好的便利條件。
如果t100真能達到主腦繁星曾經的評價,哪怕隻能達到70%,童玲的想法也沒有什麽問題。
可問題就在於,她甚至連駕馭裝甲完成一些基本的複雜工況任務都做不到。
她這分明是送死!
前方,t100進一步提速,並在即將臨近魚群時然開啟折躍,刹那後便騰躍至其中一道流光正前方。
這隻是一個簡單的決策。
但她卻將自己從陳鋒的訓練裏學到的臨場預判發揮到了極致。
距離太近,具備光速弧線變向能力的魚也閃躲不及。
在她的定位中,她將魚群之前飛行軌跡裏暴露出來的最小轉彎半徑也準確預判了。
抵在她正前方的魚並無逃避的念頭,而是猛然在半空定住,然後突然再度改變形態,如同吹氣般臌脹起來,變成了個主體直徑大約三十米,毛刺長約三米左右的海膽狀物事。
隨後這海膽轟然旋轉起來,無數道螺旋流光如星河懸臂般噴薄而出。
流光逐漸彎曲,並向前匯聚,變成了一顆倒置的流星,長長的星尾如尖刀般往t100直刺而來。
這一整個過程說來複雜,但其實隻在0.1秒之內發生。
流光星尾的前端,正變幻吞吐著一片又一片代表空間碎片的裂隙口,內中又有大量電流激發,其能量密度之高,超出了目前為止人類接觸的一切複眼者的武器。
這一擊,必須閃開!
童玲、周文鬆以及不少悄然關注著t100的機師紛紛緊張得大氣都不敢喘一口。
童玲已經根據自己的經驗將可能碰到類似武器時的臨場預案編製完成。
她現在能做的事隻有一件,相信t100。
到了這時候,事情卻就變成陳鋒的了。
但這並不代表人類的緊急戰鬥就是雜亂無序的,自由迎敵隻是智慧戰械和機師的特權,因為他們不需要得到中央智腦的全程輔助。
至於其他人,則是各自得到不同的細節指令,並迅速執行。
無數細節指令累積在一起,便是旅行者星係整個軍隊體係的應急反應策略。
三十秒後,大量裝甲陣列開始在各個星艦的出艙口聚集。
雷光號的七十三出艙口,數百台不同型號的裝甲正按照各自完成準備的先後順序依次排隊。
排在最前方的正是童玲和她的t100。
高近六十米的t100比其他裝甲顯然更大一號,再加上又排最前列,這讓t100不可避免的惹人矚目。
負責協調調配的周文鬆留意到了這邊的情況,但事已至此,他也沒什麽好說的,隻能在心頭有空閑的閑暇之餘暗自祈禱一下,希望這小女孩能生還。
此時前方的“魚”卻已經以極快的速度靠近了中線艦隊。
當雙方靠攏到近距離時,魚並未采用折躍機動。
大約兩年前,人類製造出了可以擾亂折躍技術的幹擾器。
突然打開幹擾器,可以讓覆蓋範圍內的折躍變得極其不穩定。
幹擾器的優點是生效快速,且十分隱蔽,缺點是敵我不分。
這東西掌握在人類手中,人類可以自主決定什麽時候開啟,且能在開啟之前提前給己方作戰單位預警。
複眼者吃了兩次虧之後,在近距離作戰時,就不再輕易開啟折躍,轉而以常規機動為主。
這般感覺倒有點像兩個擁有核武的大國交鋒,明明擁有殺傷力更強的武器,但在一些小規模摩擦時,雙方士兵竟會拳腳相向。
中線艦隊戰艦上的艦載武器已經開始發射。
層層疊疊的火力網在太空中交織。
激烈的炸彈殉爆組成了如同恒星墓場般的畫麵。
之前在外巡邏警戒的少量智能作戰單位已經結成戰陣,往前迎去。
魚形敵機終於顯露出新的形態。
之前的魚看起來像一塊長條狀的隕石,但當其脫離曲率空間,開始低速推進後,原本的流線型軀體表麵開始冒出刺蝟狀的短刺。
每根刺的長度從一米至0.8米不等,尖刺前端持續以特定頻率對外釋放出奇特的輻射波。
大量輻射波的交織成網膜。
網膜竟能讓魚在不噴薄介質的情況下,以穩定的光速前行。
並且這些魚的體型並不固定,能大幅度彎曲,在彎曲時可以極小的轉彎半徑弧線變向,且變向時完全不減速。
魚群的飛行軌跡在視覺上看起來,就變成了一道又一道蜿蜒彎曲的流光。
魚群上下翻飛,相互交錯,在太空中如同一條巨大的發光編織線,持續向前蔓延而來。
陳鋒曾以超高速常規機動下驚人的變向能力而縱橫沙場。
但很顯然,魚的常規機動與變向能力均超越了曾經的陳鋒。
中線艦隊主要裝備的艦載裝備為中近程小型武器,彈道飛行速度均未超過光速,在麵對數以十億計的敵方單位時,覆蓋密度完全不足。
雖偶有擊落,但雙方的距離依然在不斷的被迫近,就仿佛古時候的航空母艦麵對敵方小型轟炸機集群般無力。
如果是二十一世紀,當戰爭出現這種局麵時,航母的唯一選擇是盡快回撤到己方防空炮與導彈基地的覆蓋範圍內,尋求戰友的幫助。
但在空間無限放大的太空戰場,但敵人取得機動優勢時,很難實現撤離。
並且在中線艦隊後方的後陣艦隊中,本來就有大型堡壘型武器正在充能。
中線艦隊不能撤。
否則機動性更差的戰爭堡壘就更得直接暴露在這些機動力驚人的魚的麵前。
……
“出發!”
倒計時五秒結束後,雷光號七十三出艙口驟然打開。
t100早已預熱完畢的動力引擎頓時火力全開,裝甲先往下一躍脫離運輸艦出艙口,然後在下方劃出個極小弧度的曲線直撲前方正迎麵而來的魚群。
裏麵的童玲被這驟然爆發的加速度一震,倒是稍微有點犯暈,幸好如今她體能尚可,並且t100裏剛剛加裝的高級生命維持係統及時生效。
在她的裝載倉外被稍微覆蓋上一層薄薄的脈衝型曲率泡膜層,以減緩她受到的壓力。
童玲忍住不適,瞪眼直勾勾看著前方投影。
在她的視野範圍內,左側投影裏是大量的t100裝甲參數,以及她剛剛完成的預置程序運行情況檢視。
右側則是根據全域戰場情報提供的信息反推計算出來的模擬投影。
投影覆蓋體積為一個直徑十億公裏的球形。
在球形空間中,囊括了全部己方作戰單位與能檢測到的全部敵方作戰單位,以及複雜的太空地形。
旅行者星係沒有太陽係那樣的柯伊伯小行星帶,取而代之是大片五光十色的輻射雲,沿橢圓軌道盤繞恒星公轉。
這些輻射雲由大量高能等離子組成,但奇特的是平時並不釋能。
在絕大部分時間裏,大量放射性能量被雷雲等離子的特殊閉合結構封鎖在厚厚的雲層內,隻有當受到外力刺激,以及能量儲備總量超出閉合結構承受極限時,才會在極短時間內突然對外釋放出來,圍繞著整個星係組成輻射能光電弧圈。
總釋能大約相當於旅行者恒星在周期內釋放光能總量的七百萬分之一。
別看僅僅隻是七百萬分之一,但釋能範圍極其集中,且時間極端,輻射雲對外釋能的能級極其恐怖,就算人類最新的高階艦船和作戰單位也得避其鋒芒。
一旦運氣不好,正巧撞進高能反應的核心放電區,就連可以阻隔空間衝擊的曲率泡也得稀碎,再不然讓部分設備失靈也是十分致命的。
輻射雲層的存在,讓戰場環境變得相對較為複雜。
人類的三層艦隊也被輻射雲層分割為兩部分。
前中線艦隊在雲層之外,後陣艦隊則在雲層裏側。
人類依靠大量的研究,對輻射雲運行規律的掌握度很高,並且能依靠人工手段稍微控製一下輻射雲的反應節奏。
這是人類占據的地利。
但由於魚的詭異特性,人類的地利優勢被削減得很厲害。
不過幸好人類軍隊訓練有素,再加上主腦繁星的作戰指揮係統裏儲備了大量的有效預案,構想出無數種複眼者可能製造的新型兵種。
其中一種被命名為x85型穿梭飛蝗的節肢類生物戰械特性和魚的相似度超過90%。
所以守備軍也不算全無準備,包括武器係統的選用,均有成熟預案,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軍隊們的執行效率也越來越高。
此時人類艦隊按照前中後三層陣列以看似混亂,但實則每一艘戰艦,每一支艦隊都能互相提供火力支援的陣型排列開來。
前鋒艦隊此時已經一分為二,其中一部分正麵阻敵,迎戰數量更為龐大的魚群,另一部分精銳則出艙返程,從後方追擊即將抵達中線艦隊的十餘億魚群。
很顯然,雙方現在是互為夾擊的犬牙交錯之勢,就看誰能撐到最後了。
閱讀完戰場情況後,童玲先閉目沉思了近五秒,隨後便以極快的速度更改了t100的臨戰策略。
新策略及時生效,t100先是采用常規力場加速,以盡快達到0.8倍光速的普通航行極速。
同時裝甲開始往側翼繞行。
童玲並未選擇正麵突入敵陣。
另一邊同步執行新策略的陳鋒微微點頭,在摸清對手的底細之前,就是應該稍微迂回一下,避免出門就陰溝翻船。
更何況在所有中線艦隊的智慧戰械中,童玲的響應速度與推進速度是最快的。
現在她身邊隻有寥寥數十名戰友,很難得到有效支援。
所以,保守策略……
陳鋒:“噗!”
下一刹那,t100在太空中突然走了個v字形,隨後以亂序螺旋的方式往前直撲而去。
與此同時,童玲的通訊傳音也已經傳遞到了旅行者指揮中心。
“報告指揮部。我是t100-1987-hz-99實習機師童玲,我將在3.7秒後接敵。根據模擬預案的提示,我的作戰策略是分別使用超振磁暴飛雷營造強磁戰場,使用逆統一聚合切割刀近距離試探攻擊,同時輔以虛能射線槍持續轟擊。請求全頻道戰場信息采集器的訊息捕捉輔助!”
正在編製自己戰甲預置程序的周文鬆也收到了這條消息,給弄懵了。
童玲的意圖很明顯。
她想發揮出t100的超一流戰力潛能,把自己變成了精銳尖兵,如同虛無曆史中的先哲陳鋒那樣,身先士卒,通過近距離的高強度廝殺,找到敵人新型武器的破綻,再不濟也要多收集一些科學家目前不曾掌握的訊息,為接下來其他人的戰鬥提供更好的便利條件。
如果t100真能達到主腦繁星曾經的評價,哪怕隻能達到70%,童玲的想法也沒有什麽問題。
可問題就在於,她甚至連駕馭裝甲完成一些基本的複雜工況任務都做不到。
她這分明是送死!
前方,t100進一步提速,並在即將臨近魚群時然開啟折躍,刹那後便騰躍至其中一道流光正前方。
這隻是一個簡單的決策。
但她卻將自己從陳鋒的訓練裏學到的臨場預判發揮到了極致。
距離太近,具備光速弧線變向能力的魚也閃躲不及。
在她的定位中,她將魚群之前飛行軌跡裏暴露出來的最小轉彎半徑也準確預判了。
抵在她正前方的魚並無逃避的念頭,而是猛然在半空定住,然後突然再度改變形態,如同吹氣般臌脹起來,變成了個主體直徑大約三十米,毛刺長約三米左右的海膽狀物事。
隨後這海膽轟然旋轉起來,無數道螺旋流光如星河懸臂般噴薄而出。
流光逐漸彎曲,並向前匯聚,變成了一顆倒置的流星,長長的星尾如尖刀般往t100直刺而來。
這一整個過程說來複雜,但其實隻在0.1秒之內發生。
流光星尾的前端,正變幻吞吐著一片又一片代表空間碎片的裂隙口,內中又有大量電流激發,其能量密度之高,超出了目前為止人類接觸的一切複眼者的武器。
這一擊,必須閃開!
童玲、周文鬆以及不少悄然關注著t100的機師紛紛緊張得大氣都不敢喘一口。
童玲已經根據自己的經驗將可能碰到類似武器時的臨場預案編製完成。
她現在能做的事隻有一件,相信t100。
到了這時候,事情卻就變成陳鋒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