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洪某人是什麽來頭,你清楚嗎?”都察院左都禦史常浚低聲問右副都禦史張玠,因他是負責南方諸省官員督察的,應該對五品以上官員多少有所了解。
“據下官所知,那人是荊湖北路安陸人士,科官出身。曾在宗人府、鴻臚寺觀政,後來被大宗正要了去做了三年典吏。
之後推薦到禮部做主事,又出去做了一任祁縣令,再後來就調入都察院做都事、經曆。去年初外放到江西。”張玠已經有所準備,聽上官問話立即娓娓道來。
“哦?大宗正的人?”常浚皺眉。
張玠看看左近無人,輕聲道:“下官聽說,這位洪大年相貌堂堂,做禮部主事期間娶了鄭壽的義女。”
“嗯?義女?”常浚驚訝地看過來。
“有人說這位夫人還是大宗正的幹女兒,年節、過壽都有賀禮去,且……。”
“且什麽?”
“且眉眼間與大宗正頗有相似,而過府拜望時大宗正的夫人從不見她……。”
“咳、咳、咳……。”常浚一連串幹咳打斷了對方。他擺擺手謝絕張玠為他拍打後背,低聲道:“這等事以後不要再提!”說著眼掃過左右:“那麽,洪大年為官如何?可有什麽不妥處?”
“目前不曾觀察到有何不妥。”張玠搖頭:“哦,上次也是他先發起對楊濤彈劾,百官才陸續跟進,所以大家印象裏此人是個不懼權勢的主兒。”
“知道了。”常浚繼續往大殿上走,一邊低聲吩咐:“今日朝會,說不得有人提出這件事來。咱們都察院不摻和,且看著都是些什麽人在跳騰。
你將此言告訴高大人讓他留意,下朝以後咱們三個再聚聚,那時詳細說。”
“下官明白。”張玠說完,自去尋高興盛。
常浚站在殿外廊下,一扭頭看見謝敏洪正微笑看著他。“謝大人早。此時天光未明,但看上去謝大人滿麵紅光頗有喜色,不知何故?”常浚語帶調侃。
謝敏洪並不在意地嗬嗬笑著,走過來說:“常大人氣色倒似有些憂慮,不知在愁什麽?
我猜猜,也許是因為某人在江西彈劾了一個六品小官?而這個人好巧不巧卻是從都察院外放出去的,可對?”
“大人消息靈通啊!”
“哪裏,隻是因為身在中書離內閣近,所以比閣下早幾天知道消息,因此多做了些功課而已。”謝敏洪話裏平淡,常浚卻臉上有點發燒。
按理說他都察院應該很敏銳地知道這件事,但不知為什麽,陛下將奏折交給內閣,內閣在頭幾天一直小範圍內商議,直到昨天才將事情通報給都察院這邊,令他感覺十分被動。
“一個六品地方小官而已。”常浚故作輕描淡寫狀:“這原本就談不上什麽彈劾,直接報給布政使司發落即可。
我看是石毫剛剛上任,驟登高位所以不清除規矩,居然還通過兵部遞來奏折,煞有介事卻一塌糊塗!皇上很該派員下去申斥才是!”
“嗬嗬,大人說得極是。”謝敏洪揣著手:“不過,要是在地方上就解決此事,那就無法上達天聽,商京的官員百姓也就少了項談資。常大人,你說是不是?”
“嗯?”常浚一下子沒轉過彎來。
謝敏洪哈哈一笑:“笑談而已,大人切勿當真。”說完拱拱手走開了。
常浚聽了半天沒頭沒腦的話不得要領,但又知道謝敏洪絕對不是沒事兒來找自己聊天的。
他目光向四下逡巡,瞧見不遠處一個年輕的宦者朝自己眨了兩下眼,便當沒事一般晃悠過去。
那宦者穿著低級內官的服色從頭前麵經過,側身讓路行禮,低低的聲音說:“襄王。”
“嗯,襄王怎麽了?”
“不清楚,謝大人來過後,小的聽陛下念叨幾次。”說完,兩人交錯而過。
“嘶!”難道這事兒,和襄王有關?常浚突然想起剛才張玠說過:宗人府、荊湖北路。這是個什麽情況?他把眼睛眯了眯,越發打定主意今天不說話。
時辰已到,六部官員列隊進殿。隨後在殿值禦史:“肅靜!”的呼喝聲後,劉太監先從屏風後走出。“皇帝陛下駕到,奏樂!”
他喊完之後,東內廊下的樂工開始奏樂,趙拓走出來登上雲台,坐在紅色花梨木製成的禦書案後龍頭椅中。
皇帝整理下衣冠,微微抬手,音樂停下來。值班的太常寺讚禮郎道:“今日朝會,百官覲見天子,行三跪九叩首之禮。諸位上前,拜!首輔代百官唱賀!”
“臣,楊縞,率百官覲見天子。吾皇萬歲,萬萬歲!”
眾官跟著說:“吾皇萬歲,萬萬歲!”
然後讚禮郎喊:“一叩首、再叩首、三叩首,興!拜……!”凡此三遍,待到喊:“禮成!百官依文武兩側分列!”
這時柔和的音樂聲中文官在皇帝左手、武官在右手側,依品秩高低相向而立。站好後,有殿上監察的禦史檢查過無錯處,大家持芴一禮後起身,音樂也就停了。
這時劉太監看向皇帝,如果皇帝沒話要說,他會問:“諸臣工可有要務上奏天聽?”但他見趙拓點點頭,便對台下大聲道:“諸臣工,請聆聽陛下訓示。”
眾人愣了下,在朝會時皇帝先發言可是個少有的事,這立即引起所有人注意,躬身道:“請陛下訓示!”
“朕久不見諸卿,甚為想念。今已入冬,殿內有地龍尚不覺寒冷,不知卿等家中可都安好?百姓們是否安好?”
官員們大為感動,甚至有人淚花都在眼眶中打轉了。“臣等謝陛下掛念,也祝陛下安好,及太後、皇後娘娘安康!”
楊縞聲帶哽咽地帶頭說,大家於是又向上行禮,複述了一遍謝皇帝、祝後宮的話。
“朕雖貴為天子,亦知道民間百姓之不易、百官居京之不易。工部,你薪炭司今年儲備如何?”趙拓問。
一般皇帝沒有直接點名的話各部主官是不必自己站出來回話的,所以左侍郎揚中立即出班,向上一禮,回答:
“臣左侍郎揚中回稟陛下,由於今年雨水較多,薪炭司目前隻得往年積儲的七成,已經向河南、山東、江淮緊急征調,如能如數調運則問題不大。”
皇帝聽了這個回答皺眉,顯然很不滿意。“薪炭司掌宮內、百官、京畿駐軍的柴炭供應,隻有七成如何敷用?何況如果官家都隻有七成,是不是民間情況更不如此?”
見揚中不能答他幹脆揮揮手,然後看向隊列後麵:“歸德府可來了?”
“臣在!”歸德府知府令渲趕緊出列。
“朕的問題,你可能回答?”
“啟奏陛下,今年薪炭行情不好是確有其事,目下柴薪價格已經由四文一擔漲到六文,木炭價格也普遍漲了兩、三成。”令渲急急回答:
“究其原因,周邊砍伐過重,薪炭需求隨著人口增加日漸增長,如今臨近可伐之林減少,不少薪柴都已經是來自睢州了,故而價格不斷上漲。
臣擔心,即便今年能夠渡過去,隻怕明、後年情況會愈發嚴重啊!”
“那……你可有解決辦法?”
“這……,皇上,本府範圍之內能解決的有限。本來即使皇上不過問,臣也要上本奏,請朝廷協調調撥的。不然入冬之後一旦因薪炭短缺出現問題,臣吃罪不起!”
說著從袖中摸出一本奏章來雙手過頭奉上,梁蕪過去接了放在皇帝案頭。
“此事確實非同小可!”皇帝拍拍奏章的封皮說:“首輔,朕知你忙得很,但這件事已迫在眉睫,還望優先處理。”
“臣遵旨。”
那歸德府還眼巴巴地盼著皇帝多給幾句話呢,誰想趙拓伸手將奏折給了梁蕪,梁蕪又拿給楊縞收了,令渲隻好暗自歎口氣,退回班中。
當然,按規矩來說他應該先上報到內閣而不是跑到大殿上直接遞給皇帝,那不是讓內閣諸位臉上無光?
所以既然皇上已經知曉此事,且奏章到了內閣手上,那後麵就算是盡人事聽天命吧,好在責任現在移到首輔肩上去了。
接著大家便聽到皇帝開口問:“對了首輔,關於江西布政使通過兵部提交的拿份有關彈劾的奏章,內閣是否商議過了,有什麽意見呢?”
楊縞一愣,他看看周圍,有點莫名其妙為何皇帝會在這裏、當著群臣的麵提起這件事來?“陛下,那畢竟是對一個六品官員的彈劾,似乎……沒有必要在這朝會上討論吧?”
“愛卿,既然人家布政使千裏迢迢將這彈劾遞交上來,那邊是說石毫覺得此事他做不得主,要請朝廷給個主張,對不對?”趙拓嘴角泛起一絲冷笑。
“這……。”楊縞不知道皇帝要做什麽。
他還在猶豫,身後隊列中有人已經舉起芴牌來,看到皇帝點頭,殿前禦史請他出列,行禮畢高聲道:“臣,都察院右僉都禦史費勁,彈劾石毫……!”
“誒,慢來、慢來。”趙拓笑著將手向下壓壓:“朕知道你要說什麽。不過石毫為何要這麽做,卿可能為朕解惑?”
“呃。”費勁一下子卡住了。
隊列裏的高興盛和張玠幸災樂禍,高心想這是我的活兒,你搶什麽?
張則知道費勁和謝敏洪走得近,以為他是受了謝的指使跳出來,所以很樂意看到他麵紅耳赤的樣子。
不過偷偷瞟一眼常浚,他發現自己的上官麵無表情,忽然想起進殿前常浚讓自己捎給高興盛的話,馬上收斂起來繼續瞧這事怎麽往下演。
“臣,臣以為……。”費勁已經站在皇帝麵前,說肯定得罪人,不說得罪皇帝,兩相權宜他一咬牙:
“石毫不過是因李丹此人前不久剛剛被陛下擢拔,由一個小小都巡檢提為宣撫司經曆的,故他不敢專擅,又不知李丹在陛下心目中的分量,所以借著向兵部簡報要情的奏章提了這件事。
臣以為此人作為一方閫帥不思剿賊,卻專心鑽營、討好奉承陛下,請下旨予以嚴斥,使其心有警惕不敢再行投機。”
“嗯,卿所建言甚善,朕當思之。”說完趙拓一揮手,費勁如蒙大赦趕緊回到了隊列裏悄悄抹汗去了。
“方才費卿所言大家都聽到了,無非就是為這點小事嘛。朕倒沒想到這件事聽說已經成了商京百姓的談資,甚或有人為此打賭設局、立莊投注者,真是好笑!”
“雖然事小,但目下輿論紛紛,朝廷還是該盡快給個說法才對。”
“首輔說得極是,果然老成謀國!”趙拓撫掌道:“那麽卿等可有決定?說來聽聽。”
楊縞隻好看眼次輔,韓謂便出班奏道:“啟奏陛下,此事臣等已經商議過了。
那李丹如果真有藏匿逃軍,包庇叛賊頭領的事,情節是十分嚴重的。應當奪爵去職,交由江西按察司審理。但……,”他抬眼看皇帝,又看看周圍同僚們:
“但這上麵的彈劾是否為真,尚且不能定論。同時臣等也顧慮,目前江西剿匪還在如火如荼進行當中,臨陣抓捕是否妥當?臣等以為最好是先暗查,不要大動,避免影響軍心士氣。”
內閣的意見非常狡猾,既說了要是真的必須嚴懲,也說眼下時機不合適揭開這個,最好先暗訪,等仗打完再說。
這是個兩頭都不得罪的意見,暗訪來暗訪去,要是皇帝不高興,興許這事就不了了之。可如果陛下打算玩“良弓藏”,那這便是內閣替陛下提前布局,現成的好借口!
趙拓自然聽出了這個意思,微微一笑:“卿等謀國深遠,思慮甚周。”
“陛下謬讚。”韓謂在內的內閣成員趕緊謙遜地躬下身去。
“這個時候確實不好卸磨殺驢。”聽到皇帝用的這個詞,殿上的人都愣了下。趙拓從袖子裏摸出李丹的折子,說:
“李丹剛剛奉了朕原想著太後春秋大典,她老人家許久未見豐寧郡王,故派人去江西前線,請他們派人接應。
李丹帶了一千餘人,皆乘車馬,日行百裏襲破貴溪、戈陽、興安諸縣,調動廣信的銀陀部回援。
他卻間道直達廣信城下賺開了廣信城門,殺其守將、奪其糧草,然後將散落在上饒城外的各部及潰散官軍、被營救出的俘虜數千人,以及諸縣收羅來的三、四萬石糧草,用了一晝夜運進上饒。
因豐寧郡王立誓與軍民同甘苦,李丹攜世子同歸,一路上擊破重重阻隔,設伏擊潰了婁匪精銳騎兵,用計瞞天過海過了被賊複奪的興安、戈陽、貴溪諸縣,日前已回到安仁休整。所攜千人傷損半數。”
皇帝看看下麵鴉雀無聲的官員們,問:“卿等看,此人如何?”
“陛下,這是真的?若如此,上饒必定輕易不可下,待官軍合圍,便可使婁賊無處逃遁!”兵部左侍郎楊仕安激動地說。
站在武官隊列最前邊的五軍都督府左都督,單侯曹大元與右都督侯燮互視一眼,出班道:
“自太宗朝上將軍楊戈率千人隊入陝甘時連下四城以來,未有聞類似戰績者。如這李丹果然有此為,臣斷定必是一員天賜陛下的大將。臣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一眾武官立即跟著:“臣等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且慢!”大家循聲看去,卻是吏部右侍郎鄭壽出班奏道:“陛下,即便李丹再怎麽勇武過人,即便他真的殺透十萬亂軍接出了世子,如果他有過失,那麽該罰的還是要罰!”
“誒,鄭大人這就有些過苛了。瑕不掩瑜嘛!”謝敏中勸道。
“是啊,能千軍萬馬中為守軍送去增援和糧草,還接出了郡王世子、破敵精銳追兵,這可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了。”侯燮忽然醒悟,一手拍額:
“哦,臣曉得了。必是在這過程中他有過招降納叛的事,不然何能突破重重包圍?”
曹大元也點頭捋須道:“臨機決斷也是無奈之舉,情有可原。望陛下先莫急處置,暗訪實情,查明真相,再決斷未遲!”
皇帝早給兩位老軍頭打過招呼,讓他倆在今日朝堂上看時機配合自己。見他們說話,武官們已經紛紛在點頭,文官也大半表示讚同。皇帝便看向都察院這邊:“禦史台諸公意下如何?”
這時候常浚不能再裝神仙了,趕緊出班行禮,說:“臣以為各位同僚意見都很好,眼下戰事剛剛有轉機,打擊士氣、使功臣寒心這樣的事智者不為也。
但如其確實有錯,也應如鄭大人所言予以糾偏,這才是聖朝氣象、明君之選。臣同意暗訪!”
“好!”趙拓站起身:“功是功、過是過,有功要賞,有過必罰!”
“陛下!”楊縞輕輕叫了聲。
趙拓目光看過去,微笑問:“首輔有何話說?”
“陛下,不可以賞!”
“首輔這話奇怪,有功不賞豈不是令將士寒心?”曹大元皺眉。
“曹侯不知,這李丹他、他前不久才剛被封爵、授官,武騎尉對一個十六歲的少年來說,很可以啦!”
“什麽,才十六歲?”朝堂上頓時一片嘩然。值殿禦史連忙大聲喝止:“肅靜,不得君前失儀!”
待殿內重新安靜,侯燮不以為然地說:“臣倒以為沒什麽不可以。昔日冠軍侯也是少年為將,隋之羅成,唐之薛訥,南宋之嶽雲……。”
“侯老將軍所言不差,但這些少年將軍哪個下場是好的?”楊縞這一問,侯燮頓時語塞。“陛下如果屬意此人,慢慢調教、考驗才是正理,升賞太快反而會害了他!”
“首輔所說亦是有理,然而有此大功而完全不賞亦不合情理。”趙拓點點頭:“這樣吧,官就不給他升了,將勳位給他提一級,這也是合理合法麽。
另外收複之地朝廷所委官員暫時不能到任,許他揀選部下有大功、通文墨,能實心辦事者五、六人,可為團練、巡檢、主簿、縣尉之職,分守各地。賞其功而不賞其人,何如?”
“陛下聖明!”
“另外行文江西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洪某無憑無據指責同僚。戰時擾亂軍心士氣,其罪不小。著嚴詞訓斥,以觀後效!”
楊縞愣了下,他本來想反對,可馬上意識到也許這樣是最好的,隻得低頭:“臣遵旨!”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
“據下官所知,那人是荊湖北路安陸人士,科官出身。曾在宗人府、鴻臚寺觀政,後來被大宗正要了去做了三年典吏。
之後推薦到禮部做主事,又出去做了一任祁縣令,再後來就調入都察院做都事、經曆。去年初外放到江西。”張玠已經有所準備,聽上官問話立即娓娓道來。
“哦?大宗正的人?”常浚皺眉。
張玠看看左近無人,輕聲道:“下官聽說,這位洪大年相貌堂堂,做禮部主事期間娶了鄭壽的義女。”
“嗯?義女?”常浚驚訝地看過來。
“有人說這位夫人還是大宗正的幹女兒,年節、過壽都有賀禮去,且……。”
“且什麽?”
“且眉眼間與大宗正頗有相似,而過府拜望時大宗正的夫人從不見她……。”
“咳、咳、咳……。”常浚一連串幹咳打斷了對方。他擺擺手謝絕張玠為他拍打後背,低聲道:“這等事以後不要再提!”說著眼掃過左右:“那麽,洪大年為官如何?可有什麽不妥處?”
“目前不曾觀察到有何不妥。”張玠搖頭:“哦,上次也是他先發起對楊濤彈劾,百官才陸續跟進,所以大家印象裏此人是個不懼權勢的主兒。”
“知道了。”常浚繼續往大殿上走,一邊低聲吩咐:“今日朝會,說不得有人提出這件事來。咱們都察院不摻和,且看著都是些什麽人在跳騰。
你將此言告訴高大人讓他留意,下朝以後咱們三個再聚聚,那時詳細說。”
“下官明白。”張玠說完,自去尋高興盛。
常浚站在殿外廊下,一扭頭看見謝敏洪正微笑看著他。“謝大人早。此時天光未明,但看上去謝大人滿麵紅光頗有喜色,不知何故?”常浚語帶調侃。
謝敏洪並不在意地嗬嗬笑著,走過來說:“常大人氣色倒似有些憂慮,不知在愁什麽?
我猜猜,也許是因為某人在江西彈劾了一個六品小官?而這個人好巧不巧卻是從都察院外放出去的,可對?”
“大人消息靈通啊!”
“哪裏,隻是因為身在中書離內閣近,所以比閣下早幾天知道消息,因此多做了些功課而已。”謝敏洪話裏平淡,常浚卻臉上有點發燒。
按理說他都察院應該很敏銳地知道這件事,但不知為什麽,陛下將奏折交給內閣,內閣在頭幾天一直小範圍內商議,直到昨天才將事情通報給都察院這邊,令他感覺十分被動。
“一個六品地方小官而已。”常浚故作輕描淡寫狀:“這原本就談不上什麽彈劾,直接報給布政使司發落即可。
我看是石毫剛剛上任,驟登高位所以不清除規矩,居然還通過兵部遞來奏折,煞有介事卻一塌糊塗!皇上很該派員下去申斥才是!”
“嗬嗬,大人說得極是。”謝敏洪揣著手:“不過,要是在地方上就解決此事,那就無法上達天聽,商京的官員百姓也就少了項談資。常大人,你說是不是?”
“嗯?”常浚一下子沒轉過彎來。
謝敏洪哈哈一笑:“笑談而已,大人切勿當真。”說完拱拱手走開了。
常浚聽了半天沒頭沒腦的話不得要領,但又知道謝敏洪絕對不是沒事兒來找自己聊天的。
他目光向四下逡巡,瞧見不遠處一個年輕的宦者朝自己眨了兩下眼,便當沒事一般晃悠過去。
那宦者穿著低級內官的服色從頭前麵經過,側身讓路行禮,低低的聲音說:“襄王。”
“嗯,襄王怎麽了?”
“不清楚,謝大人來過後,小的聽陛下念叨幾次。”說完,兩人交錯而過。
“嘶!”難道這事兒,和襄王有關?常浚突然想起剛才張玠說過:宗人府、荊湖北路。這是個什麽情況?他把眼睛眯了眯,越發打定主意今天不說話。
時辰已到,六部官員列隊進殿。隨後在殿值禦史:“肅靜!”的呼喝聲後,劉太監先從屏風後走出。“皇帝陛下駕到,奏樂!”
他喊完之後,東內廊下的樂工開始奏樂,趙拓走出來登上雲台,坐在紅色花梨木製成的禦書案後龍頭椅中。
皇帝整理下衣冠,微微抬手,音樂停下來。值班的太常寺讚禮郎道:“今日朝會,百官覲見天子,行三跪九叩首之禮。諸位上前,拜!首輔代百官唱賀!”
“臣,楊縞,率百官覲見天子。吾皇萬歲,萬萬歲!”
眾官跟著說:“吾皇萬歲,萬萬歲!”
然後讚禮郎喊:“一叩首、再叩首、三叩首,興!拜……!”凡此三遍,待到喊:“禮成!百官依文武兩側分列!”
這時柔和的音樂聲中文官在皇帝左手、武官在右手側,依品秩高低相向而立。站好後,有殿上監察的禦史檢查過無錯處,大家持芴一禮後起身,音樂也就停了。
這時劉太監看向皇帝,如果皇帝沒話要說,他會問:“諸臣工可有要務上奏天聽?”但他見趙拓點點頭,便對台下大聲道:“諸臣工,請聆聽陛下訓示。”
眾人愣了下,在朝會時皇帝先發言可是個少有的事,這立即引起所有人注意,躬身道:“請陛下訓示!”
“朕久不見諸卿,甚為想念。今已入冬,殿內有地龍尚不覺寒冷,不知卿等家中可都安好?百姓們是否安好?”
官員們大為感動,甚至有人淚花都在眼眶中打轉了。“臣等謝陛下掛念,也祝陛下安好,及太後、皇後娘娘安康!”
楊縞聲帶哽咽地帶頭說,大家於是又向上行禮,複述了一遍謝皇帝、祝後宮的話。
“朕雖貴為天子,亦知道民間百姓之不易、百官居京之不易。工部,你薪炭司今年儲備如何?”趙拓問。
一般皇帝沒有直接點名的話各部主官是不必自己站出來回話的,所以左侍郎揚中立即出班,向上一禮,回答:
“臣左侍郎揚中回稟陛下,由於今年雨水較多,薪炭司目前隻得往年積儲的七成,已經向河南、山東、江淮緊急征調,如能如數調運則問題不大。”
皇帝聽了這個回答皺眉,顯然很不滿意。“薪炭司掌宮內、百官、京畿駐軍的柴炭供應,隻有七成如何敷用?何況如果官家都隻有七成,是不是民間情況更不如此?”
見揚中不能答他幹脆揮揮手,然後看向隊列後麵:“歸德府可來了?”
“臣在!”歸德府知府令渲趕緊出列。
“朕的問題,你可能回答?”
“啟奏陛下,今年薪炭行情不好是確有其事,目下柴薪價格已經由四文一擔漲到六文,木炭價格也普遍漲了兩、三成。”令渲急急回答:
“究其原因,周邊砍伐過重,薪炭需求隨著人口增加日漸增長,如今臨近可伐之林減少,不少薪柴都已經是來自睢州了,故而價格不斷上漲。
臣擔心,即便今年能夠渡過去,隻怕明、後年情況會愈發嚴重啊!”
“那……你可有解決辦法?”
“這……,皇上,本府範圍之內能解決的有限。本來即使皇上不過問,臣也要上本奏,請朝廷協調調撥的。不然入冬之後一旦因薪炭短缺出現問題,臣吃罪不起!”
說著從袖中摸出一本奏章來雙手過頭奉上,梁蕪過去接了放在皇帝案頭。
“此事確實非同小可!”皇帝拍拍奏章的封皮說:“首輔,朕知你忙得很,但這件事已迫在眉睫,還望優先處理。”
“臣遵旨。”
那歸德府還眼巴巴地盼著皇帝多給幾句話呢,誰想趙拓伸手將奏折給了梁蕪,梁蕪又拿給楊縞收了,令渲隻好暗自歎口氣,退回班中。
當然,按規矩來說他應該先上報到內閣而不是跑到大殿上直接遞給皇帝,那不是讓內閣諸位臉上無光?
所以既然皇上已經知曉此事,且奏章到了內閣手上,那後麵就算是盡人事聽天命吧,好在責任現在移到首輔肩上去了。
接著大家便聽到皇帝開口問:“對了首輔,關於江西布政使通過兵部提交的拿份有關彈劾的奏章,內閣是否商議過了,有什麽意見呢?”
楊縞一愣,他看看周圍,有點莫名其妙為何皇帝會在這裏、當著群臣的麵提起這件事來?“陛下,那畢竟是對一個六品官員的彈劾,似乎……沒有必要在這朝會上討論吧?”
“愛卿,既然人家布政使千裏迢迢將這彈劾遞交上來,那邊是說石毫覺得此事他做不得主,要請朝廷給個主張,對不對?”趙拓嘴角泛起一絲冷笑。
“這……。”楊縞不知道皇帝要做什麽。
他還在猶豫,身後隊列中有人已經舉起芴牌來,看到皇帝點頭,殿前禦史請他出列,行禮畢高聲道:“臣,都察院右僉都禦史費勁,彈劾石毫……!”
“誒,慢來、慢來。”趙拓笑著將手向下壓壓:“朕知道你要說什麽。不過石毫為何要這麽做,卿可能為朕解惑?”
“呃。”費勁一下子卡住了。
隊列裏的高興盛和張玠幸災樂禍,高心想這是我的活兒,你搶什麽?
張則知道費勁和謝敏洪走得近,以為他是受了謝的指使跳出來,所以很樂意看到他麵紅耳赤的樣子。
不過偷偷瞟一眼常浚,他發現自己的上官麵無表情,忽然想起進殿前常浚讓自己捎給高興盛的話,馬上收斂起來繼續瞧這事怎麽往下演。
“臣,臣以為……。”費勁已經站在皇帝麵前,說肯定得罪人,不說得罪皇帝,兩相權宜他一咬牙:
“石毫不過是因李丹此人前不久剛剛被陛下擢拔,由一個小小都巡檢提為宣撫司經曆的,故他不敢專擅,又不知李丹在陛下心目中的分量,所以借著向兵部簡報要情的奏章提了這件事。
臣以為此人作為一方閫帥不思剿賊,卻專心鑽營、討好奉承陛下,請下旨予以嚴斥,使其心有警惕不敢再行投機。”
“嗯,卿所建言甚善,朕當思之。”說完趙拓一揮手,費勁如蒙大赦趕緊回到了隊列裏悄悄抹汗去了。
“方才費卿所言大家都聽到了,無非就是為這點小事嘛。朕倒沒想到這件事聽說已經成了商京百姓的談資,甚或有人為此打賭設局、立莊投注者,真是好笑!”
“雖然事小,但目下輿論紛紛,朝廷還是該盡快給個說法才對。”
“首輔說得極是,果然老成謀國!”趙拓撫掌道:“那麽卿等可有決定?說來聽聽。”
楊縞隻好看眼次輔,韓謂便出班奏道:“啟奏陛下,此事臣等已經商議過了。
那李丹如果真有藏匿逃軍,包庇叛賊頭領的事,情節是十分嚴重的。應當奪爵去職,交由江西按察司審理。但……,”他抬眼看皇帝,又看看周圍同僚們:
“但這上麵的彈劾是否為真,尚且不能定論。同時臣等也顧慮,目前江西剿匪還在如火如荼進行當中,臨陣抓捕是否妥當?臣等以為最好是先暗查,不要大動,避免影響軍心士氣。”
內閣的意見非常狡猾,既說了要是真的必須嚴懲,也說眼下時機不合適揭開這個,最好先暗訪,等仗打完再說。
這是個兩頭都不得罪的意見,暗訪來暗訪去,要是皇帝不高興,興許這事就不了了之。可如果陛下打算玩“良弓藏”,那這便是內閣替陛下提前布局,現成的好借口!
趙拓自然聽出了這個意思,微微一笑:“卿等謀國深遠,思慮甚周。”
“陛下謬讚。”韓謂在內的內閣成員趕緊謙遜地躬下身去。
“這個時候確實不好卸磨殺驢。”聽到皇帝用的這個詞,殿上的人都愣了下。趙拓從袖子裏摸出李丹的折子,說:
“李丹剛剛奉了朕原想著太後春秋大典,她老人家許久未見豐寧郡王,故派人去江西前線,請他們派人接應。
李丹帶了一千餘人,皆乘車馬,日行百裏襲破貴溪、戈陽、興安諸縣,調動廣信的銀陀部回援。
他卻間道直達廣信城下賺開了廣信城門,殺其守將、奪其糧草,然後將散落在上饒城外的各部及潰散官軍、被營救出的俘虜數千人,以及諸縣收羅來的三、四萬石糧草,用了一晝夜運進上饒。
因豐寧郡王立誓與軍民同甘苦,李丹攜世子同歸,一路上擊破重重阻隔,設伏擊潰了婁匪精銳騎兵,用計瞞天過海過了被賊複奪的興安、戈陽、貴溪諸縣,日前已回到安仁休整。所攜千人傷損半數。”
皇帝看看下麵鴉雀無聲的官員們,問:“卿等看,此人如何?”
“陛下,這是真的?若如此,上饒必定輕易不可下,待官軍合圍,便可使婁賊無處逃遁!”兵部左侍郎楊仕安激動地說。
站在武官隊列最前邊的五軍都督府左都督,單侯曹大元與右都督侯燮互視一眼,出班道:
“自太宗朝上將軍楊戈率千人隊入陝甘時連下四城以來,未有聞類似戰績者。如這李丹果然有此為,臣斷定必是一員天賜陛下的大將。臣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一眾武官立即跟著:“臣等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且慢!”大家循聲看去,卻是吏部右侍郎鄭壽出班奏道:“陛下,即便李丹再怎麽勇武過人,即便他真的殺透十萬亂軍接出了世子,如果他有過失,那麽該罰的還是要罰!”
“誒,鄭大人這就有些過苛了。瑕不掩瑜嘛!”謝敏中勸道。
“是啊,能千軍萬馬中為守軍送去增援和糧草,還接出了郡王世子、破敵精銳追兵,這可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了。”侯燮忽然醒悟,一手拍額:
“哦,臣曉得了。必是在這過程中他有過招降納叛的事,不然何能突破重重包圍?”
曹大元也點頭捋須道:“臨機決斷也是無奈之舉,情有可原。望陛下先莫急處置,暗訪實情,查明真相,再決斷未遲!”
皇帝早給兩位老軍頭打過招呼,讓他倆在今日朝堂上看時機配合自己。見他們說話,武官們已經紛紛在點頭,文官也大半表示讚同。皇帝便看向都察院這邊:“禦史台諸公意下如何?”
這時候常浚不能再裝神仙了,趕緊出班行禮,說:“臣以為各位同僚意見都很好,眼下戰事剛剛有轉機,打擊士氣、使功臣寒心這樣的事智者不為也。
但如其確實有錯,也應如鄭大人所言予以糾偏,這才是聖朝氣象、明君之選。臣同意暗訪!”
“好!”趙拓站起身:“功是功、過是過,有功要賞,有過必罰!”
“陛下!”楊縞輕輕叫了聲。
趙拓目光看過去,微笑問:“首輔有何話說?”
“陛下,不可以賞!”
“首輔這話奇怪,有功不賞豈不是令將士寒心?”曹大元皺眉。
“曹侯不知,這李丹他、他前不久才剛被封爵、授官,武騎尉對一個十六歲的少年來說,很可以啦!”
“什麽,才十六歲?”朝堂上頓時一片嘩然。值殿禦史連忙大聲喝止:“肅靜,不得君前失儀!”
待殿內重新安靜,侯燮不以為然地說:“臣倒以為沒什麽不可以。昔日冠軍侯也是少年為將,隋之羅成,唐之薛訥,南宋之嶽雲……。”
“侯老將軍所言不差,但這些少年將軍哪個下場是好的?”楊縞這一問,侯燮頓時語塞。“陛下如果屬意此人,慢慢調教、考驗才是正理,升賞太快反而會害了他!”
“首輔所說亦是有理,然而有此大功而完全不賞亦不合情理。”趙拓點點頭:“這樣吧,官就不給他升了,將勳位給他提一級,這也是合理合法麽。
另外收複之地朝廷所委官員暫時不能到任,許他揀選部下有大功、通文墨,能實心辦事者五、六人,可為團練、巡檢、主簿、縣尉之職,分守各地。賞其功而不賞其人,何如?”
“陛下聖明!”
“另外行文江西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洪某無憑無據指責同僚。戰時擾亂軍心士氣,其罪不小。著嚴詞訓斥,以觀後效!”
楊縞愣了下,他本來想反對,可馬上意識到也許這樣是最好的,隻得低頭:“臣遵旨!”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