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線前移,安仁成了後方。很快南北的交通重新恢複,甚至有膽大的商人踅摸著往更南邊的鷹潭、貴溪去。
當發現貴溪沒有多少亂軍,商人們越發膽大,就有人開始嚐試通往戈陽的路線。
這個時候,一些南邊的消息陸續傳來,間接地證明著軍情科獲得的情報:銀陀果然與婁世明打起來了。
有人說婁世明將銀陀騙進廣信城中一刀砍了,有人說是趁他入城時在城門下刺殺,但總之是沒成功,銀陀還或者且逃得了性命。
但銀陀部與婁世明的火並是肯定的,因為有零星廣信那邊逃來的難民抵達戈陽,帶來了銀陀部攻打廣信的消息。
是真是假?趙敬子也說不好。他天天急得寢食難安,就盼著偵察員趕回來。
人員的大調整基本結束,青衫隊主力集結在鷹潭堡周邊進行了兩次合練演習,目的是檢驗戰力、增強部隊內部的團結。
由於戈陽民夫隊時期的老兵大批轉業回到家裏休假,並等著商團裏下通知分配新工作,青衫隊現在的主力以餘幹保衛戰時的人員為主。
這些人期待著再參加一、兩次戰役獲得更多功勳,所以躍躍欲試,對即將到來的廣信府收複之戰充滿向往。
這兩次演習,開始的確暴露出東鄉攻略前加入的新手們許多問題,但到第二次演練時,在老兵的指點和幫助下,所有團隊的配合與節奏都有了明顯改善。
第三次演練是長途急速行軍,要從鷹潭到金溪,打個往返再看看部隊的表現。
這是對內部配合,以及人與車、人與騾馬之間協調性的檢驗,也是對全軍調度、指揮、後勤能力的考驗。
前兩次演練趙重弼帶著朱瞻基、焦叢虎以及遊擊蔡剛荃觀看,第一次蔡遊擊露出不屑的神情,第二次是既驚訝又思考,李丹很想看看第三次他是什麽表情。
就在演習開始前的晚上,安仁巡檢使葛四寶忽然來了。聽到他求見,李丹很奇怪,立即讓陸九帶他進來。
葛四寶進來身後還有兩個人,待他們行禮之後,葛四寶說:「爵爺,這兩人今天下午到安仁城外,非吵吵著要見你不可!」
「哦?」李丹看向那人:「你等是誰,找我何事?」
那帶頭的人看看周圍沒有回答。
李丹笑笑,說:「別擔心,這裏都是我自家兄弟,你有什麽話講好了。」
那人便單膝跪倒向上拱手:「草民姓歸,見過大人。草民是從上饒出來的,拜在鎖天罡門下。」
「你是審大俠的人?」李丹眯下眼睛:「如何證明呢?」
那人聽了也不說話,用手按了下心口,然後單手比劃了五個數字。
「明白了。那麽他又是誰,和你一起的嗎?」
「回大人話,這位……我還不知他姓名,他是中途從戈陽隨我來的,是花腰秀才的部下。」那探子有些尷尬地說。
「哦?」李丹聽一片石(石大軍諢號)說過這個有意接受招安的戈陽守將,但他怎麽和審傑手下的暗探糾纏在一起了?
這卻不清楚,背後應該有什麽故事才對。他於是轉過臉來笑著朝葛四寶點點頭:「辛苦了,還讓你親自跑一趟。」
「卑職覺得事情重大,所以親自送他倆連夜趕來,隻要沒誤事便好。」葛四寶連忙恭敬地叉手回答說。
「沒有誤事你做得很對。今晚還要回安仁嗎?」
「卑職不敢擅離太久。」
「很好,那麽你先請回罷,我這裏和他兩位慢慢地聊。」
待葛四寶告退離去,李丹叫地上的二人起身坐下,然後好奇地問:「究竟怎麽回事,你們兩個怎麽會走到一起了?」
姓歸的探子這才不好意思地報告,原來他走到興安一直無事心中便大意了,沒想到在戈陽街頭遇到這個姓端的頭目一眼看出他會武功。
這頭目便以仰慕江湖好漢為名請他到酒樓裏吃酒,暗地用了麻藥將他麻翻,讓親兵抬了去衙門裏,一番軟硬兼施,見他不肯招供便下令將他拉出去亂刀砍了。
這探子便大叫,說自己是青衫隊的人,會有人來替他報仇雲雲。ap.
不料那頭目大喜,立即叫手下鬆綁並好言撫慰,聲稱是自己人,道他們兄弟早想接受招安,提出希望和他一起去安仁。
這姓歸的探子將信將疑,想著出去脫困再說。
不料一路上看這姓端的倒似實心和他同行並無異動,結果在石港巡檢司關卡那裏一說這人是戈陽來的,關卡的人立即繳了他倆的武器捆起來。
還好他們沒有擅自行動,派人去城裏通知了葛四寶來。
李丹聽了啼笑皆非,也不好責怪什麽,看看那青年笑著問:「你姓端?可是端嚴?」
那青年愣了下,忙拱手:「不意大人竟知曉在下的名字,實在惶恐!」
「你兄長曾考武舉,想必你武藝也不差?」
端嚴挺起胸膛:「回大人話,家兄是亦文亦武,在下卻是從小習武,兼學文字的。」
李丹明白他意思,笑著點頭說很好,然後招手叫陸九先帶他下去吃些東西,等這邊談完再請他過來詳細聊。
待端嚴隨陸九出去了,李丹轉向姓歸的探子:「那麽,審大俠讓你出城是要給我帶什麽消息嗎?」
「回大人,師傅讓我出來,主要是把您離開上饒後,那邊發生的各類情形匯報下。」探子說。原來李丹他們走後第三天,更多亂軍聚集到上饒。
城裏觀察到這些新來的隊伍大多向北轉移,顯然是歸入了婁世明的管轄。而後第五天起,東路敵軍為主,北線配合,對上饒展開了連續五天的猛攻。
於副將下令將軍銃和火銃全部集中在東城上,給予亂軍大量殺傷,又將青衫隊留下的投石車放在北門甕城上來回遊動,協助守軍反擊。
到了第四天,忽然城北敵軍大營異動,有數千隊伍被調往廣信方向。
後來聽說是婁世明和銀陀部在廣信發生火並,兩部相互廝殺一夜,最後在婁軍源源不斷趕到情況下銀陀部終於不支,向西退卻。
「銀陀跑了?」李丹趕緊問,他可不希望這家夥這麽容易認輸。
「沒走太遠。他們先退到筆架山,但婁軍追得猛,於是又退到麻姑嶺。然後兩軍就在這兩座山之間來回互攻。」探子回答:
「好處是婁世明隻留了五千人在北門外,因此官軍的斥候能潛出城外打探消息。聽說在筆架山周圍婁世明至少放了上萬人,廣信城裏還有數千。兩邊互不相讓。」
「是因為婁世明襲擊銀陀麽?」
「可以這麽說,但不全是。」探子告訴李丹,婁世明接到銀陀索要廣信的要求,立即滿口答應,邀請銀陀進城。
不料銀陀在縣衙門外發覺異常,欲掉頭返回。婁世明部將攔阻被殺,這下子銀陀捅了馬蜂窩,大批隱藏的婁軍湧出來要報仇,銀陀一路砍殺奪門而出。
「不過銀陀後背上中了一箭!」探子報告說。
中箭的銀陀越發相信事情不簡單,不過在他逃回己方軍營後卻昏迷過去。他部下們不忿,立即調動隊伍連夜要奪廣信城,卻早被婁世明料到。
婁世明調來的援軍以清除叛逆為名反攻,將銀陀部打得節節敗退,直到麻姑嶺才站穩腳跟。
「婁世明的腦子,到底比銀陀好使些。」李丹冷笑:「後來呢?」他問。
「後來幾天銀
陀部到底撐不住,就往戈陽方向退卻,婁世明追到梵興寺和仙人岩之間不小心中了對方的埋伏,據說損失兩千多人,隻好停滯下來。」
「嗯?婁世明得意過頭了!他停止追擊了?」
「沒有,隻是放慢腳步變得更謹慎。」
但是新的麻煩很快出現,一支三千人的婁軍從北邊走小路搶先到達章岩寺,堵住了銀陀軍沿岸邊回戈陽的道路。
銀陀軍得知後不得不全軍在羅溪渡江,突擊擊潰了鵝湖的婁氏守軍,然後主力前往河口駐紮。
「我離開的時候是跟著婁軍尾巴走的,最後得知他們在北岸和南岸的銀陀部正在對峙。」探子告訴李丹:「另外還聽說銀陀箭傷很重,已經臥床不起。」
二虎相爭,如今已經傷了一隻,李丹心想自己的努力總算沒有白費。他安排探子下去休息,又把端嚴請過來。
「端兄請坐!」李丹和氣地坐在他對麵,問:「上次你兄長曾和我部一片石提過想接受招安,我已派人去戈陽,你沒見到嗎?」
「在下與歸兄自小道兼程而行,興許是岔過了,的確沒有見到。」端嚴回答:「因銀陀戰敗,其部正向戈陽退卻,我兄長手中兵力局促,因此非常著急。
雖然銀陀戰敗,但他手下尚有數千可戰之兵,我兄弟二人不是對手。
所以兄長派我來,想求大人速發兵戈陽。若戈陽被他們先占了去,必定依托城池與婁家相抗,則戈陽滿城難免遭殃啊!」
「他們會攻城麽?」李丹疑惑:「銀陀重傷之中,應該不會吧?」
端嚴愣了下:「大人,銀陀已死!」
「你說什麽?」李丹忽地站起來:「此話當真?」
「他若不死,我兄弟怎敢如此大膽行事?」端嚴也站起來,拱手道:
「我出來三日前便有快馬至戈陽,言銀帥遇害身亡,現在全軍正退往戈陽,要求我們做好守城的準備。」
「可、可他死了……,探子來報說婁軍在撤退途中遇伏擊,如果他已經身亡,現在是誰在掌握全軍?」
李丹原以為這些都是銀陀布置,現在聽說不是則大吃一驚,因為這說明有一個人在銀陀死後還在牢牢地掌握著全軍,並且還有反咬一口的能力!他是誰?
「胡關根,諢號葫蘆頭。」端嚴回答:「此人忠心追隨銀陀,是他手下最信重的大將。」
「聽說過,」李丹點點頭:「不過這人不是在守鉛山嗎?」
「以前是的,後來銀陀喚他來援,他便帶了兩千多部下北上。」
「那鉛山現在還剩一千人?」
「應該是這樣。」
李丹摸了摸下頜上長出的軟須沉思片刻,然後說:「你先去休息,好好恢複***力。我這就召集大家商議此事。」
當晚,馮參騎快馬便踏進了餘江縣趙重弼的駐地。
趙巡撫知道這人是李丹的斥候頭子,急忙披衣來見。
「什麽,你說銀陀死了?」他大吃一驚。雖然李丹挑撥銀陀和婁世明的關係這事他知道,但沒想到真能有這樣的效果,實在太意外了!
「正是!我家大人命我向您轉告,戈陽欲反正,鉛山之敵僅千人之數,銀陀餘部在江邊喘息未定,婁世明的追兵又散布在兩岸百裏範圍內。此乃絕好的進攻機會,望大人決斷!」
「嘶!」趙巡撫可有點為難了。
官軍沒做好準備嗬,瀘溪收複與否尚且未知,朱瞻基和蔡雙五兩部奉命從東鄉移駐鷹潭要明日才到,這……。「那你們今夜的演習……?」趙巡撫還惦記著這事呢。
「回大人,李大人意思是如果您同意的話,今晚他率隊伍到達餘江之後便折返向南
直取貴溪、戈陽,大人可率領官軍隨後進發。」
很誘人,但老趙這回很猶豫。青衫隊作戰一直沒輸過,這點既讓人羨慕,又讓人一天比一天擔心,擔心這樣的戰績說不定哪天敗一場就全化歸烏有了。
趙重弼心裏清楚,自己雖然是個「黃帶子」,但也不是想怎樣就怎樣的?首先說,你突然南下了,這裏出現的空虛怎麽辦?人家石帥上哪兒找隊伍來填空?
就算抽調了別的隊伍,如果那楊賀瞅準了從這空子鑽出來,所有努力前功盡棄,朝廷花的銀子竹籃打水一場空,怎麽辦?他明白真要是那樣,腰裏係多少根黃帶子都是沒用!
馮參垂頭喪氣地回到李丹麵前時,演習的隊伍已經開始出發。
「怎麽,沒同意?」趙敬子問。
「我猜到了。」李丹點頭歎息說:「戰場上情勢萬變,可能是機會,也可能根本就不是。」
「大人,要不咱們一起去,看看能不能說服他?」
趙敬子還想著動用自己的同族親情,李丹一笑:「沒用的。不是機會不好,是不能這樣幹!官軍沒準備好,部隊沒有到位,給養也沒有到,現在強求他們南下確實沒道理。
一旦膠著而後方又運不上來,很快就會軍心浮動,敗仗就在眼前。」李丹用馬鞭敲敲皮甲:
「機會倒是不錯,但利用不上也是白搭。告訴端嚴,大軍沒準備好目前無法出征,要麽他兄弟撤出來或者帶隊投過來反正,我派人接應,要麽他們繼續潛伏等明年春天隊伍到達。」
李丹看向趙敬子:「請轉告他,如果不是萬不得已,我希望他兄弟先不要撤出來,反而要支持那個胡關根盡可能擋住婁世明的進攻,讓婁家勢力不能繼續向西發展。」
「是!」趙敬子感到深深遺憾,多好的機會嗬。但是正如李丹所說,利用不上的機會就不是機會。
加入現在強行出動,對青衫隊來說不是不可以,但很冒險。而且官軍不出現的話,造成孤軍深入局麵,一旦被圍青衫隊隻能憑借自己的機動性迅速撤離,那這場躍進就成無意義的進軍了。
端嚴聽說這個決定也很無奈,隻得拱手道:「那在下先回去與家兄商議,看看情勢再做決定。」
「這樣吧,」趙敬子指指身後的馮參:「馮參軍會安排一條小船送你回戈陽,這樣路上可以快些。
然後船夫先留在戈陽附近你們約好的地點,有什麽決定或者聽到的消息,你都可以讓他帶回來交給我們知曉。」
「明白!」這樣就算建立了戈陽與鷹潭之間的一條聯絡渠道,端嚴也不算白走一趟,他鬆口氣,隨著馮參離開了。
因為這兩個人的到來,上饒周邊發生的情況像撥開了一層迷霧,一下子就清楚起來。
李丹認為端嚴是銀陀內部頭領,一般對內部不會輕易散布領導者傷亡這種影響士氣和穩定性的消息,所以李丹等分析後都傾向銀陀之死是真實的。
那麽接著有個很大的問題擺在麵前:銀陀死後會出現什麽局麵?
「大人,卑職以為有兩種可能性。」李丹對趙巡撫說:「一個是銀陀餘部和婁世明部持續混戰,這樣就會削弱婁家對上饒的攻略。
另一個可能性是他們擋不住甚至被婁世明吃掉,那麽婁家勢力在婁世明帶領下可能一直向西與我們直接接壤。」
「難道婁世明吃掉這坨之後,不會返回去支持他父親攻略上饒嗎?」趙重弼皺眉問。
「大人,那個婁世明是不樂意婁家稱王的,他也不喜歡長兄對他父親的慫恿,這事他們內部的矛盾。」
「他不想讓父兄稱王?」趙巡撫興致來了:「那可有辦法招安?」
「目前還不到時候。」
李丹搖頭:「婁家現下勢大,沒吃過楊賀那樣的大虧。如果能夠殲滅其主力或擊潰大部,那時才可以談招安。畢竟,和平是建立在勝利的基礎之上嗬!」
趙巡撫聽了頻頻點頭深以為然,不過招安婁世明這個話題還是在他頭腦裏留下了位置。
當發現貴溪沒有多少亂軍,商人們越發膽大,就有人開始嚐試通往戈陽的路線。
這個時候,一些南邊的消息陸續傳來,間接地證明著軍情科獲得的情報:銀陀果然與婁世明打起來了。
有人說婁世明將銀陀騙進廣信城中一刀砍了,有人說是趁他入城時在城門下刺殺,但總之是沒成功,銀陀還或者且逃得了性命。
但銀陀部與婁世明的火並是肯定的,因為有零星廣信那邊逃來的難民抵達戈陽,帶來了銀陀部攻打廣信的消息。
是真是假?趙敬子也說不好。他天天急得寢食難安,就盼著偵察員趕回來。
人員的大調整基本結束,青衫隊主力集結在鷹潭堡周邊進行了兩次合練演習,目的是檢驗戰力、增強部隊內部的團結。
由於戈陽民夫隊時期的老兵大批轉業回到家裏休假,並等著商團裏下通知分配新工作,青衫隊現在的主力以餘幹保衛戰時的人員為主。
這些人期待著再參加一、兩次戰役獲得更多功勳,所以躍躍欲試,對即將到來的廣信府收複之戰充滿向往。
這兩次演習,開始的確暴露出東鄉攻略前加入的新手們許多問題,但到第二次演練時,在老兵的指點和幫助下,所有團隊的配合與節奏都有了明顯改善。
第三次演練是長途急速行軍,要從鷹潭到金溪,打個往返再看看部隊的表現。
這是對內部配合,以及人與車、人與騾馬之間協調性的檢驗,也是對全軍調度、指揮、後勤能力的考驗。
前兩次演練趙重弼帶著朱瞻基、焦叢虎以及遊擊蔡剛荃觀看,第一次蔡遊擊露出不屑的神情,第二次是既驚訝又思考,李丹很想看看第三次他是什麽表情。
就在演習開始前的晚上,安仁巡檢使葛四寶忽然來了。聽到他求見,李丹很奇怪,立即讓陸九帶他進來。
葛四寶進來身後還有兩個人,待他們行禮之後,葛四寶說:「爵爺,這兩人今天下午到安仁城外,非吵吵著要見你不可!」
「哦?」李丹看向那人:「你等是誰,找我何事?」
那帶頭的人看看周圍沒有回答。
李丹笑笑,說:「別擔心,這裏都是我自家兄弟,你有什麽話講好了。」
那人便單膝跪倒向上拱手:「草民姓歸,見過大人。草民是從上饒出來的,拜在鎖天罡門下。」
「你是審大俠的人?」李丹眯下眼睛:「如何證明呢?」
那人聽了也不說話,用手按了下心口,然後單手比劃了五個數字。
「明白了。那麽他又是誰,和你一起的嗎?」
「回大人話,這位……我還不知他姓名,他是中途從戈陽隨我來的,是花腰秀才的部下。」那探子有些尷尬地說。
「哦?」李丹聽一片石(石大軍諢號)說過這個有意接受招安的戈陽守將,但他怎麽和審傑手下的暗探糾纏在一起了?
這卻不清楚,背後應該有什麽故事才對。他於是轉過臉來笑著朝葛四寶點點頭:「辛苦了,還讓你親自跑一趟。」
「卑職覺得事情重大,所以親自送他倆連夜趕來,隻要沒誤事便好。」葛四寶連忙恭敬地叉手回答說。
「沒有誤事你做得很對。今晚還要回安仁嗎?」
「卑職不敢擅離太久。」
「很好,那麽你先請回罷,我這裏和他兩位慢慢地聊。」
待葛四寶告退離去,李丹叫地上的二人起身坐下,然後好奇地問:「究竟怎麽回事,你們兩個怎麽會走到一起了?」
姓歸的探子這才不好意思地報告,原來他走到興安一直無事心中便大意了,沒想到在戈陽街頭遇到這個姓端的頭目一眼看出他會武功。
這頭目便以仰慕江湖好漢為名請他到酒樓裏吃酒,暗地用了麻藥將他麻翻,讓親兵抬了去衙門裏,一番軟硬兼施,見他不肯招供便下令將他拉出去亂刀砍了。
這探子便大叫,說自己是青衫隊的人,會有人來替他報仇雲雲。ap.
不料那頭目大喜,立即叫手下鬆綁並好言撫慰,聲稱是自己人,道他們兄弟早想接受招安,提出希望和他一起去安仁。
這姓歸的探子將信將疑,想著出去脫困再說。
不料一路上看這姓端的倒似實心和他同行並無異動,結果在石港巡檢司關卡那裏一說這人是戈陽來的,關卡的人立即繳了他倆的武器捆起來。
還好他們沒有擅自行動,派人去城裏通知了葛四寶來。
李丹聽了啼笑皆非,也不好責怪什麽,看看那青年笑著問:「你姓端?可是端嚴?」
那青年愣了下,忙拱手:「不意大人竟知曉在下的名字,實在惶恐!」
「你兄長曾考武舉,想必你武藝也不差?」
端嚴挺起胸膛:「回大人話,家兄是亦文亦武,在下卻是從小習武,兼學文字的。」
李丹明白他意思,笑著點頭說很好,然後招手叫陸九先帶他下去吃些東西,等這邊談完再請他過來詳細聊。
待端嚴隨陸九出去了,李丹轉向姓歸的探子:「那麽,審大俠讓你出城是要給我帶什麽消息嗎?」
「回大人,師傅讓我出來,主要是把您離開上饒後,那邊發生的各類情形匯報下。」探子說。原來李丹他們走後第三天,更多亂軍聚集到上饒。
城裏觀察到這些新來的隊伍大多向北轉移,顯然是歸入了婁世明的管轄。而後第五天起,東路敵軍為主,北線配合,對上饒展開了連續五天的猛攻。
於副將下令將軍銃和火銃全部集中在東城上,給予亂軍大量殺傷,又將青衫隊留下的投石車放在北門甕城上來回遊動,協助守軍反擊。
到了第四天,忽然城北敵軍大營異動,有數千隊伍被調往廣信方向。
後來聽說是婁世明和銀陀部在廣信發生火並,兩部相互廝殺一夜,最後在婁軍源源不斷趕到情況下銀陀部終於不支,向西退卻。
「銀陀跑了?」李丹趕緊問,他可不希望這家夥這麽容易認輸。
「沒走太遠。他們先退到筆架山,但婁軍追得猛,於是又退到麻姑嶺。然後兩軍就在這兩座山之間來回互攻。」探子回答:
「好處是婁世明隻留了五千人在北門外,因此官軍的斥候能潛出城外打探消息。聽說在筆架山周圍婁世明至少放了上萬人,廣信城裏還有數千。兩邊互不相讓。」
「是因為婁世明襲擊銀陀麽?」
「可以這麽說,但不全是。」探子告訴李丹,婁世明接到銀陀索要廣信的要求,立即滿口答應,邀請銀陀進城。
不料銀陀在縣衙門外發覺異常,欲掉頭返回。婁世明部將攔阻被殺,這下子銀陀捅了馬蜂窩,大批隱藏的婁軍湧出來要報仇,銀陀一路砍殺奪門而出。
「不過銀陀後背上中了一箭!」探子報告說。
中箭的銀陀越發相信事情不簡單,不過在他逃回己方軍營後卻昏迷過去。他部下們不忿,立即調動隊伍連夜要奪廣信城,卻早被婁世明料到。
婁世明調來的援軍以清除叛逆為名反攻,將銀陀部打得節節敗退,直到麻姑嶺才站穩腳跟。
「婁世明的腦子,到底比銀陀好使些。」李丹冷笑:「後來呢?」他問。
「後來幾天銀
陀部到底撐不住,就往戈陽方向退卻,婁世明追到梵興寺和仙人岩之間不小心中了對方的埋伏,據說損失兩千多人,隻好停滯下來。」
「嗯?婁世明得意過頭了!他停止追擊了?」
「沒有,隻是放慢腳步變得更謹慎。」
但是新的麻煩很快出現,一支三千人的婁軍從北邊走小路搶先到達章岩寺,堵住了銀陀軍沿岸邊回戈陽的道路。
銀陀軍得知後不得不全軍在羅溪渡江,突擊擊潰了鵝湖的婁氏守軍,然後主力前往河口駐紮。
「我離開的時候是跟著婁軍尾巴走的,最後得知他們在北岸和南岸的銀陀部正在對峙。」探子告訴李丹:「另外還聽說銀陀箭傷很重,已經臥床不起。」
二虎相爭,如今已經傷了一隻,李丹心想自己的努力總算沒有白費。他安排探子下去休息,又把端嚴請過來。
「端兄請坐!」李丹和氣地坐在他對麵,問:「上次你兄長曾和我部一片石提過想接受招安,我已派人去戈陽,你沒見到嗎?」
「在下與歸兄自小道兼程而行,興許是岔過了,的確沒有見到。」端嚴回答:「因銀陀戰敗,其部正向戈陽退卻,我兄長手中兵力局促,因此非常著急。
雖然銀陀戰敗,但他手下尚有數千可戰之兵,我兄弟二人不是對手。
所以兄長派我來,想求大人速發兵戈陽。若戈陽被他們先占了去,必定依托城池與婁家相抗,則戈陽滿城難免遭殃啊!」
「他們會攻城麽?」李丹疑惑:「銀陀重傷之中,應該不會吧?」
端嚴愣了下:「大人,銀陀已死!」
「你說什麽?」李丹忽地站起來:「此話當真?」
「他若不死,我兄弟怎敢如此大膽行事?」端嚴也站起來,拱手道:
「我出來三日前便有快馬至戈陽,言銀帥遇害身亡,現在全軍正退往戈陽,要求我們做好守城的準備。」
「可、可他死了……,探子來報說婁軍在撤退途中遇伏擊,如果他已經身亡,現在是誰在掌握全軍?」
李丹原以為這些都是銀陀布置,現在聽說不是則大吃一驚,因為這說明有一個人在銀陀死後還在牢牢地掌握著全軍,並且還有反咬一口的能力!他是誰?
「胡關根,諢號葫蘆頭。」端嚴回答:「此人忠心追隨銀陀,是他手下最信重的大將。」
「聽說過,」李丹點點頭:「不過這人不是在守鉛山嗎?」
「以前是的,後來銀陀喚他來援,他便帶了兩千多部下北上。」
「那鉛山現在還剩一千人?」
「應該是這樣。」
李丹摸了摸下頜上長出的軟須沉思片刻,然後說:「你先去休息,好好恢複***力。我這就召集大家商議此事。」
當晚,馮參騎快馬便踏進了餘江縣趙重弼的駐地。
趙巡撫知道這人是李丹的斥候頭子,急忙披衣來見。
「什麽,你說銀陀死了?」他大吃一驚。雖然李丹挑撥銀陀和婁世明的關係這事他知道,但沒想到真能有這樣的效果,實在太意外了!
「正是!我家大人命我向您轉告,戈陽欲反正,鉛山之敵僅千人之數,銀陀餘部在江邊喘息未定,婁世明的追兵又散布在兩岸百裏範圍內。此乃絕好的進攻機會,望大人決斷!」
「嘶!」趙巡撫可有點為難了。
官軍沒做好準備嗬,瀘溪收複與否尚且未知,朱瞻基和蔡雙五兩部奉命從東鄉移駐鷹潭要明日才到,這……。「那你們今夜的演習……?」趙巡撫還惦記著這事呢。
「回大人,李大人意思是如果您同意的話,今晚他率隊伍到達餘江之後便折返向南
直取貴溪、戈陽,大人可率領官軍隨後進發。」
很誘人,但老趙這回很猶豫。青衫隊作戰一直沒輸過,這點既讓人羨慕,又讓人一天比一天擔心,擔心這樣的戰績說不定哪天敗一場就全化歸烏有了。
趙重弼心裏清楚,自己雖然是個「黃帶子」,但也不是想怎樣就怎樣的?首先說,你突然南下了,這裏出現的空虛怎麽辦?人家石帥上哪兒找隊伍來填空?
就算抽調了別的隊伍,如果那楊賀瞅準了從這空子鑽出來,所有努力前功盡棄,朝廷花的銀子竹籃打水一場空,怎麽辦?他明白真要是那樣,腰裏係多少根黃帶子都是沒用!
馮參垂頭喪氣地回到李丹麵前時,演習的隊伍已經開始出發。
「怎麽,沒同意?」趙敬子問。
「我猜到了。」李丹點頭歎息說:「戰場上情勢萬變,可能是機會,也可能根本就不是。」
「大人,要不咱們一起去,看看能不能說服他?」
趙敬子還想著動用自己的同族親情,李丹一笑:「沒用的。不是機會不好,是不能這樣幹!官軍沒準備好,部隊沒有到位,給養也沒有到,現在強求他們南下確實沒道理。
一旦膠著而後方又運不上來,很快就會軍心浮動,敗仗就在眼前。」李丹用馬鞭敲敲皮甲:
「機會倒是不錯,但利用不上也是白搭。告訴端嚴,大軍沒準備好目前無法出征,要麽他兄弟撤出來或者帶隊投過來反正,我派人接應,要麽他們繼續潛伏等明年春天隊伍到達。」
李丹看向趙敬子:「請轉告他,如果不是萬不得已,我希望他兄弟先不要撤出來,反而要支持那個胡關根盡可能擋住婁世明的進攻,讓婁家勢力不能繼續向西發展。」
「是!」趙敬子感到深深遺憾,多好的機會嗬。但是正如李丹所說,利用不上的機會就不是機會。
加入現在強行出動,對青衫隊來說不是不可以,但很冒險。而且官軍不出現的話,造成孤軍深入局麵,一旦被圍青衫隊隻能憑借自己的機動性迅速撤離,那這場躍進就成無意義的進軍了。
端嚴聽說這個決定也很無奈,隻得拱手道:「那在下先回去與家兄商議,看看情勢再做決定。」
「這樣吧,」趙敬子指指身後的馮參:「馮參軍會安排一條小船送你回戈陽,這樣路上可以快些。
然後船夫先留在戈陽附近你們約好的地點,有什麽決定或者聽到的消息,你都可以讓他帶回來交給我們知曉。」
「明白!」這樣就算建立了戈陽與鷹潭之間的一條聯絡渠道,端嚴也不算白走一趟,他鬆口氣,隨著馮參離開了。
因為這兩個人的到來,上饒周邊發生的情況像撥開了一層迷霧,一下子就清楚起來。
李丹認為端嚴是銀陀內部頭領,一般對內部不會輕易散布領導者傷亡這種影響士氣和穩定性的消息,所以李丹等分析後都傾向銀陀之死是真實的。
那麽接著有個很大的問題擺在麵前:銀陀死後會出現什麽局麵?
「大人,卑職以為有兩種可能性。」李丹對趙巡撫說:「一個是銀陀餘部和婁世明部持續混戰,這樣就會削弱婁家對上饒的攻略。
另一個可能性是他們擋不住甚至被婁世明吃掉,那麽婁家勢力在婁世明帶領下可能一直向西與我們直接接壤。」
「難道婁世明吃掉這坨之後,不會返回去支持他父親攻略上饒嗎?」趙重弼皺眉問。
「大人,那個婁世明是不樂意婁家稱王的,他也不喜歡長兄對他父親的慫恿,這事他們內部的矛盾。」
「他不想讓父兄稱王?」趙巡撫興致來了:「那可有辦法招安?」
「目前還不到時候。」
李丹搖頭:「婁家現下勢大,沒吃過楊賀那樣的大虧。如果能夠殲滅其主力或擊潰大部,那時才可以談招安。畢竟,和平是建立在勝利的基礎之上嗬!」
趙巡撫聽了頻頻點頭深以為然,不過招安婁世明這個話題還是在他頭腦裏留下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