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到場賓客,多為世族宗婦,就算不是宗婦,在族中地位也甚要重,可以說都是老於世故的人,誰會聽不懂毛夫人的言下之意?不過除了太原孟以外,這些家族暫時還不願意表明立場,故而就連甄夫人,也隻裝作沒有聽懂。
唯有王夫人敢於出頭。
“毛夫人這話說得不錯,咱們這些人,都是虛長幾十歲年紀,明知潘遼大軍逼境,晉朔危怠,卻都不知應該如何為君國分憂,直至聽說王妃當眾承諾,會保晉朔百姓安居樂業,呼籲齊心協力抗擊敵蠻,方才想到略盡綿薄之力罷了。”
這話,竟然坐實了毛夫人見識短淺的自我評價。
做為唯一的助拳,陳氏當然不能眼看著毛夫人受辱,她微微笑道:“咱們的確隻是綿薄之力,又怎當得王妃禮謝?眼下財政賦收甚至不足以充援軍需,而征兵令一下,又得補恤軍屬,種種事務,皆需王妃操煩,其實不必再為些微小事分心。”
這話卻是要比毛夫人的說辭高明幾分,並沒有責備王妃不安後宅,畢竟王妃參與治政,是太後的懿旨,陳氏當然不敢公然質疑,可她這話,卻也包含著不自量力的意思,甚至仔細品度,似乎是在質疑王妃不務正業,放著多少大事不顧,竟還想著設宴飲談收買人心。
十一娘今日心情暢快,並不與陳氏一般計較,也隻是笑應:“雖說事務的確是千頭萬緒,看上去又有諸多艱難,卻也並非無章可循,莫說朝中忠良之才,單論太原府,便有不少能人誌士,隻要齊心協力,眼前這些困難實在微不足道,雖說不能耽於享樂,但也大可不必顫顫兢兢。”
王妃固然沒有針對陳氏,這話卻也有些深意,毛維“獨霸”太原府時,除了自肥腰包外,簡直就是一事無成,什麽問題都解決不了,毛維任人唯親,結黨營私,當然不會有能人誌士相助,而眼下不思齊心協力,盡顧著黨爭內耗,這才造成千頭萬緒、諸多艱難。
“比如毛大尹,其餘不說,安定人心卻還做得不錯,大尹諸多子孫,時常宴請豪貴子弟飲談玩樂,這便甚好,看在百姓眼中,隻覺雖然外敵兵逼葦澤關,卻還不至於危在旦夕,要不人心惶惶,造成更多流亡,說不定連軍心都要動亂了。”
這話說得實在太妙,甄夫人都險些忍俊不住,一口茶含在嘴裏,緩了幾緩才安然咽下。
陳氏本意是為毛夫人解圍,哪知卻引來這番譏諷,臉色一變,到底是忍住了心頭鬱火。
王夫人連毛夫人都敢得罪,更加不會在意陳氏,笑著附和:“雖說略微小事不值得王妃禮謝,不過有這機會,咱們能夠陪著王妃飲談賞春,亦算是略解疲勞,這便是所謂勞逸結合,陳郡君曆來便板正,有時未免失於風趣,不過嘛,卻又怨不得陳郡君憂心忡忡,這要是換作普通婦人,不要說擔當治政之務,光是處理後宅那些油鹽柴米之瑣雜,大約都會覺得焦頭爛額,確然難以如王妃這般舉重若輕。”
十一娘笑道:“夫人太過自謙了,這回夫人倡導諸位實施善舉,確然是為君國分憂解難。”
要是晉王妃當眾教訓陳氏,她或許還能端起長輩架子來責備王妃目無尊長,隻王夫人這番綿裏藏針的話,陳氏卻隻好生受著,偏偏晉王妃又與王夫人互相吹捧,竟像沒有察覺王夫人對陳氏的不以為然,實則在眾人看來,晉王妃分明就是根本沒把陳氏放在眼裏。
但王妃如此委婉的表達,陳氏卻也無話可說,心頭的鬱火更加旺盛了。
毛夫人實在氣不過:“王夫人這話,其實也並非自謙,要說來,王妃既然對諸多煩難胸有成竹,即便沒有咱們這些隻知油鹽柴米之庸碌多事,相信無論充援戰備,抑或補恤軍屬,王妃都能逐一解決,這不,大家不過是盡綿薄之力,王妃便備下重禮報酬,要說來,惠及百姓者其實便是王妃而已。”
這話何意?不過是指太原孟實際為晉王黨,什麽善舉,無非是為了沽名釣譽。
“毛夫人莫不是因為好奇我預備了什麽謝禮,這才用激將法?”十一娘依然笑得如同陽春白雪:“雖說也算是稀罕物件,可對我而言,卻是不需耗廢多少錢財,故而當不得重禮之說。”
“經王妃這麽一說,連妾身也心生好奇了。”接話的人,這回卻換作了太原甄的宗婦徐氏。
晉陽徐雖然不算名望之族,然而這位徐氏卻並非出自晉陽徐,她的父族為洛陽徐,譽稱洛陽四姓之一。
“一條披帛而已。”十一娘說道。
這時一個二十多歲的少婦驚訝道:“可是霓珍衣坊所製?”
王夫人便向王妃引見:“她是如娘,妾身侄媳娘家人。”
今日陪同王夫人赴請之人,正是孟飛笛的妻子袁氏,這位如娘,便是袁氏的嫂嫂。
話題既轉向了服飾,女眷們都不會過於顧忌,又有一人問道:“如娘為何有此猜測?”
如娘便道:“妾身有個表姐,是嫁去長安,因與妾身自幼交好,如今雖相隔兩處,偶爾仍有書信來往,表姐新歲前托人送來禮信,信中寫道,長安有家霓珍衣坊,引得諸多貴婦登門定製,生意興隆,表姐原是想著定製一條披帛為贈,可惜一打聽,霓珍衣坊竟然已經撤遷,好在表姐聽說仿佛是王妃接手了衣坊,或許是遷來了晉陽,反托讓妾身留意著,為她定製呢。”
梁鬆當年經營霓珍衣坊,雖在長安聲名鵲起,卻還沒有傳至太原,故而眾人都沒有聽說過這間衣坊,聽如娘解釋了一番,都心生好奇,不過礙於禮數,誰也沒有揭開禮盒賞看。
十一娘卻知情達趣:“霓珍衣坊確是被我接手,不過眼下還沒有在市坊開張營業,而這些披帛,也的確是霓珍繡,諸位不用拘禮,本就是件玩意,正好用作消遣。”
徐夫人便道:“那妾身可就真不客氣了。”
將那披帛拿出來賞看,自然是引得一片驚歎,當知並非鋪翠,而是用繡線製成,眾人卻也不減珍愛。
就連毛夫人也被吸引了注意力,一時之間顧不上與晉王妃打擂台。
唯有陳氏暗誹“玩物喪誌”,格外鄙夷十一娘這堂堂晉王妃竟然行持商事賤業,甚至借這機會,以為宣傳,儼然有如滿身銅臭的商賈,品性卑劣至此,有什麽資格嫁入宗室?
腹誹歸腹誹,陳氏卻不敢說出口來,隻堅持目不斜視,以示自己的端方雍容。
毛夫人卻也隻是略微跑神而已,眼看著晉王妃僅僅用了一條披帛,竟然便起到了收買人心的作用,導致氣氛熱烈,原本有些拘束的女眷,這時也開始談笑風聲,她當然想到了自己今日的“職責”,突然咳了一聲。
“王妃,早前聽徐夫人說話,妾身方想起一件事來……”
這借口,未免也太過生硬了,十一娘笑而不語,徐夫人的目光卻攸然冷洌,她就知道,毛維必然不會放過七郎!
又有徐夫人的娣婦孟氏更加是滿麵悲憤。
因為這位,便是甄守律的生母,很巧,出身自太原孟氏嫡係分支,當稱王夫人一聲族嫂。
“毛夫人,我不過隻說了三兩句話,便讓毛夫人恍然大悟,那麽此事必然與我不無關係,我卻不解,怎麽便觸動了毛夫人?”
太原甄已經知道唐遷背後是誰在指使,而甄守律竟然被人追殺,顯然毛維已經視太原甄為敵仇,徐夫人就沒打算今日要與毛夫人客套,這話說得,也實在是飽含譏諷。
毛夫人冷笑道:“我原也沒有過問政務,隻這些日子以來,卻聽說不少閑言碎語,稱雲桂坊有個叫做唐遷之人,狀告甄七郎強霸民女,薛少尹雖然接了案子,卻並未理斷是非,最近又聽說甄七郎竟然畏罪潛逃,唐遷之妻思女成疾,已然不久人世,唐氏卻大逆不孝,不肯回家侍疾,又有人說唐氏實際是被甄家威脅,不敢交待實情,甚至有閑話……稱唐氏其實是被王妃扣押,總之眾說紛芸,今日徐夫人既然在場,我便有意問個清楚。”
唯有王夫人敢於出頭。
“毛夫人這話說得不錯,咱們這些人,都是虛長幾十歲年紀,明知潘遼大軍逼境,晉朔危怠,卻都不知應該如何為君國分憂,直至聽說王妃當眾承諾,會保晉朔百姓安居樂業,呼籲齊心協力抗擊敵蠻,方才想到略盡綿薄之力罷了。”
這話,竟然坐實了毛夫人見識短淺的自我評價。
做為唯一的助拳,陳氏當然不能眼看著毛夫人受辱,她微微笑道:“咱們的確隻是綿薄之力,又怎當得王妃禮謝?眼下財政賦收甚至不足以充援軍需,而征兵令一下,又得補恤軍屬,種種事務,皆需王妃操煩,其實不必再為些微小事分心。”
這話卻是要比毛夫人的說辭高明幾分,並沒有責備王妃不安後宅,畢竟王妃參與治政,是太後的懿旨,陳氏當然不敢公然質疑,可她這話,卻也包含著不自量力的意思,甚至仔細品度,似乎是在質疑王妃不務正業,放著多少大事不顧,竟還想著設宴飲談收買人心。
十一娘今日心情暢快,並不與陳氏一般計較,也隻是笑應:“雖說事務的確是千頭萬緒,看上去又有諸多艱難,卻也並非無章可循,莫說朝中忠良之才,單論太原府,便有不少能人誌士,隻要齊心協力,眼前這些困難實在微不足道,雖說不能耽於享樂,但也大可不必顫顫兢兢。”
王妃固然沒有針對陳氏,這話卻也有些深意,毛維“獨霸”太原府時,除了自肥腰包外,簡直就是一事無成,什麽問題都解決不了,毛維任人唯親,結黨營私,當然不會有能人誌士相助,而眼下不思齊心協力,盡顧著黨爭內耗,這才造成千頭萬緒、諸多艱難。
“比如毛大尹,其餘不說,安定人心卻還做得不錯,大尹諸多子孫,時常宴請豪貴子弟飲談玩樂,這便甚好,看在百姓眼中,隻覺雖然外敵兵逼葦澤關,卻還不至於危在旦夕,要不人心惶惶,造成更多流亡,說不定連軍心都要動亂了。”
這話說得實在太妙,甄夫人都險些忍俊不住,一口茶含在嘴裏,緩了幾緩才安然咽下。
陳氏本意是為毛夫人解圍,哪知卻引來這番譏諷,臉色一變,到底是忍住了心頭鬱火。
王夫人連毛夫人都敢得罪,更加不會在意陳氏,笑著附和:“雖說略微小事不值得王妃禮謝,不過有這機會,咱們能夠陪著王妃飲談賞春,亦算是略解疲勞,這便是所謂勞逸結合,陳郡君曆來便板正,有時未免失於風趣,不過嘛,卻又怨不得陳郡君憂心忡忡,這要是換作普通婦人,不要說擔當治政之務,光是處理後宅那些油鹽柴米之瑣雜,大約都會覺得焦頭爛額,確然難以如王妃這般舉重若輕。”
十一娘笑道:“夫人太過自謙了,這回夫人倡導諸位實施善舉,確然是為君國分憂解難。”
要是晉王妃當眾教訓陳氏,她或許還能端起長輩架子來責備王妃目無尊長,隻王夫人這番綿裏藏針的話,陳氏卻隻好生受著,偏偏晉王妃又與王夫人互相吹捧,竟像沒有察覺王夫人對陳氏的不以為然,實則在眾人看來,晉王妃分明就是根本沒把陳氏放在眼裏。
但王妃如此委婉的表達,陳氏卻也無話可說,心頭的鬱火更加旺盛了。
毛夫人實在氣不過:“王夫人這話,其實也並非自謙,要說來,王妃既然對諸多煩難胸有成竹,即便沒有咱們這些隻知油鹽柴米之庸碌多事,相信無論充援戰備,抑或補恤軍屬,王妃都能逐一解決,這不,大家不過是盡綿薄之力,王妃便備下重禮報酬,要說來,惠及百姓者其實便是王妃而已。”
這話何意?不過是指太原孟實際為晉王黨,什麽善舉,無非是為了沽名釣譽。
“毛夫人莫不是因為好奇我預備了什麽謝禮,這才用激將法?”十一娘依然笑得如同陽春白雪:“雖說也算是稀罕物件,可對我而言,卻是不需耗廢多少錢財,故而當不得重禮之說。”
“經王妃這麽一說,連妾身也心生好奇了。”接話的人,這回卻換作了太原甄的宗婦徐氏。
晉陽徐雖然不算名望之族,然而這位徐氏卻並非出自晉陽徐,她的父族為洛陽徐,譽稱洛陽四姓之一。
“一條披帛而已。”十一娘說道。
這時一個二十多歲的少婦驚訝道:“可是霓珍衣坊所製?”
王夫人便向王妃引見:“她是如娘,妾身侄媳娘家人。”
今日陪同王夫人赴請之人,正是孟飛笛的妻子袁氏,這位如娘,便是袁氏的嫂嫂。
話題既轉向了服飾,女眷們都不會過於顧忌,又有一人問道:“如娘為何有此猜測?”
如娘便道:“妾身有個表姐,是嫁去長安,因與妾身自幼交好,如今雖相隔兩處,偶爾仍有書信來往,表姐新歲前托人送來禮信,信中寫道,長安有家霓珍衣坊,引得諸多貴婦登門定製,生意興隆,表姐原是想著定製一條披帛為贈,可惜一打聽,霓珍衣坊竟然已經撤遷,好在表姐聽說仿佛是王妃接手了衣坊,或許是遷來了晉陽,反托讓妾身留意著,為她定製呢。”
梁鬆當年經營霓珍衣坊,雖在長安聲名鵲起,卻還沒有傳至太原,故而眾人都沒有聽說過這間衣坊,聽如娘解釋了一番,都心生好奇,不過礙於禮數,誰也沒有揭開禮盒賞看。
十一娘卻知情達趣:“霓珍衣坊確是被我接手,不過眼下還沒有在市坊開張營業,而這些披帛,也的確是霓珍繡,諸位不用拘禮,本就是件玩意,正好用作消遣。”
徐夫人便道:“那妾身可就真不客氣了。”
將那披帛拿出來賞看,自然是引得一片驚歎,當知並非鋪翠,而是用繡線製成,眾人卻也不減珍愛。
就連毛夫人也被吸引了注意力,一時之間顧不上與晉王妃打擂台。
唯有陳氏暗誹“玩物喪誌”,格外鄙夷十一娘這堂堂晉王妃竟然行持商事賤業,甚至借這機會,以為宣傳,儼然有如滿身銅臭的商賈,品性卑劣至此,有什麽資格嫁入宗室?
腹誹歸腹誹,陳氏卻不敢說出口來,隻堅持目不斜視,以示自己的端方雍容。
毛夫人卻也隻是略微跑神而已,眼看著晉王妃僅僅用了一條披帛,竟然便起到了收買人心的作用,導致氣氛熱烈,原本有些拘束的女眷,這時也開始談笑風聲,她當然想到了自己今日的“職責”,突然咳了一聲。
“王妃,早前聽徐夫人說話,妾身方想起一件事來……”
這借口,未免也太過生硬了,十一娘笑而不語,徐夫人的目光卻攸然冷洌,她就知道,毛維必然不會放過七郎!
又有徐夫人的娣婦孟氏更加是滿麵悲憤。
因為這位,便是甄守律的生母,很巧,出身自太原孟氏嫡係分支,當稱王夫人一聲族嫂。
“毛夫人,我不過隻說了三兩句話,便讓毛夫人恍然大悟,那麽此事必然與我不無關係,我卻不解,怎麽便觸動了毛夫人?”
太原甄已經知道唐遷背後是誰在指使,而甄守律竟然被人追殺,顯然毛維已經視太原甄為敵仇,徐夫人就沒打算今日要與毛夫人客套,這話說得,也實在是飽含譏諷。
毛夫人冷笑道:“我原也沒有過問政務,隻這些日子以來,卻聽說不少閑言碎語,稱雲桂坊有個叫做唐遷之人,狀告甄七郎強霸民女,薛少尹雖然接了案子,卻並未理斷是非,最近又聽說甄七郎竟然畏罪潛逃,唐遷之妻思女成疾,已然不久人世,唐氏卻大逆不孝,不肯回家侍疾,又有人說唐氏實際是被甄家威脅,不敢交待實情,甚至有閑話……稱唐氏其實是被王妃扣押,總之眾說紛芸,今日徐夫人既然在場,我便有意問個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