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67♂書÷吧.】,精彩無彈窗免費閱讀!
黨溫大案發生於肅宗朝後期,別說渥丹,便是她的父親那時都還未曾入仕。
渥丹祖父當年尚任地方刺史,並未高居相位,那時深得肅宗重用的宰相,一個是黨溫,一個是李懷,而文進公甄遙知,為黨溫門生,正是在他的提攜下,一步步奠定權望,眼看五十出頭,便有拜相之望,可正在這時,文進公忽然稱病致仕。
他致仕不久,黨溫與李懷便起了爭鬥,鬧得很是嚴重,簡直不死不休,到後來,黨溫甚至買通宦官,意欲謀殺李懷之女李淑妃,事漏,肅宗勃然大怒,將黨溫處死不提,連帶著其下屬、門生,有十餘獲斬,被牽連罷官充軍者,有數十人之多。
文進公因為致仕,躲過一劫,未被牽連,不過太原甄亦有幾個官員因而罷職,隻當時官位都不顯重,並沒有被流放充軍。
因得淩虛天師提醒及時,太原甄方能全身而退,自那之後,此族便更加尊敬天師。
“族曾祖自那事件之後,無意再涉仕途,以教導族中子弟經史學業為重,年滿七十,就連這些事務也撒手不管,而用心於參悟道法,故經天師允可,亦幽居邙山,不問世事,不過求得天師再次恩庇甄家,擇一子弟授習道家心法,守律不才,有幸被曾祖擇中。”
十一娘頷首:“原來文進公這些年來,竟然一直隱於邙山,不瞞甄郎,我曾拜讀過文進公著述,心甚敬仰,曾與賀十四兄言及,竟皆以為文進公已然故世。”
甄七郎自然不會怪罪:“莫說王妃,守律一輩子弟,除我以外,也都以為族曾祖已然仙逝,哪裏想到曾祖雖然年過九十,卻鬢無白霜,容光煥發,觀之不過壯年。”
“許多年未見淩虛、琅濟二位師公,未知兩位可還一如當年精神抖擻。”十一娘因料甄七郎並不知她是沒有見過琅濟師公的,也不怕詢問。
“王妃竟然不知?”甄七郎很是詫異。
“不知何事?”十一娘莫名其妙。
“琅濟真人已經羽化。”
“何時之事?”十一娘大驚失色。
“應有十載了。”修道者一般看淡生死,甄守律雖然不算嚴格修行之人,可自幼經過耳濡目染,卻也不為琅濟仙逝而悲痛。
但十一娘卻就不同了。
別看她那一世,常與琅濟師公鬥氣爭辯,心中對這位長輩卻是十分敬愛,雖然知道兩位師公已經活了百餘歲,遲早有一日會撒手人寰,可冷不丁聽到師公早已仙逝的消息,無論如何也做不到心平氣和。
而更讓她疑惑的是,賀湛明明與淩虛師公保持著聯絡,應當不會不知琅濟師公仙逝一事,可十年過去,竟然從未提起!
甄守律眼見王妃忽而沉默,意識到這位是在傷心,笑著安慰:“琅濟真人為得道飛升,王妃不需悲痛,對了,自從得知王妃隨晉王赴藩,並主張推行新政,雖知族人心中還有疑慮,守律卻早便決定支持王妃,議事時,守律當眾說明主張,並得宗長支持,大約是這事走漏了風聲,毛維才決定將我除之後快,不過我甚是不解,毛維既為太後信臣,為何如此抵觸新政?”
十一娘這才明白,原來毛維並非喪心病狂,而是甄七郎對他而言,的確有不得不除的理由。
“一來,毛維意圖憑借治理太原之功,起複政事堂,然而他卻沒有這大能力,是以打算借助蜀王之勢,不曾想太後卻是讓殿下赴藩,寄望予薛六郎,這顯然不利於毛維謀劃;二來,毛維雖為太後信臣,可自從聖上繼位,他便向蜀王設誠,之所以對抗新政,無非是為了讓晉王府與薛六郎遭遇挫敗,促成蜀王赴晉。”
自打確信太原甄與淩虛師公之間淵源,十一娘便將甄七郎看作了自己人,有些事情,也不怕向他坦誠。
“原來如此。”甄守律恍然大悟。
“七郎可知金匱遺書?”十一娘忽然問道。
卻見對方神色突變,竟然大是沮喪:“當然知道,可無論是曾祖,抑或不才,都不能參透書中記載,便是因為如此,天師歎息我二人與他老人家並無師徒緣份,不肯正式收入師門。”
十一娘也大覺惋惜:“師公將此書交予真人,我與十四郎拜讀過,長安五子皆拜讀過,可誰都無法參透,否則若是學會養生之法,至少還能夠惠及家人。”
甄七郎毫不客氣:“王妃看來對道家之術一竅不通呀,修道者雖深諳養生之術,壽元遠勝於常人,卻斷然不是僅靠丹藥抑或食膳便能達到成效,而當修行心法,這便不是人人都有天賦了,就連推算之術,雖然天師有心傳授,奈何不才天資有限,也無法領會精妙。”
說完他自己也覺得格外懊惱:“守律天賦甚至不如曾祖,曾祖當年在我這年齡,別說十餘死士,便是再翻數倍也不至於跳崖逃生,然而天師早便看出我雖然聰穎,卻沒有多少練武之根骨,經過這多年心法修煉,固然騎射要比普通人強,到底還是多有不足,要不是阿烏在下威脅,甚至連身輕之術也沒那容易習成,這回難逃血光之災。”
甄守律跳崖之處,在十丈突飛的峭壁下,其實凹藏了一處洞穴,正是淩虛閉關所在,守律自幼便在絕壁上頭攀上爬下,早已是熟門熟路,那日被死士圍攻,自知不敵,佯裝跳崖,其實卻是飛快地躲進了洞穴之中,而那洞穴,又是曲折通向崖底,暗門出去,就是巨蛇棲身的幽潭一側。
而那兩條巨蛇,雖然是被琅濟子當年命名為阿烏阿黑,但並非他與淩虛所養,據說也不是二人師父所養,在潭底活了也不知多久,可淩虛卻能與巨蛇溝通,當年正是讓巨蛇“訓練”甄守律,才讓他的身輕之術突飛猛進——阿烏雖然聽從淩虛約束,不會一口將甄七郎吞入腹中,可一條巨蟒在下張著血盆大口,是個人都會心生恐懼。
甄守律便因為功力不濟,掉下過一次,被阿烏一口接住,免於被摔死,卻也被嚇得昏厥過去。
而他“跳崖”那日,淩虛與文進公其實皆在洞中,聽得外頭慘叫連連,猜到是殺手們不幸葬身蛇腹了,後來淩虛一“問”阿烏,才知死了十個跑了三個。
“當時我便覺得訥悶,讓天師問阿烏,為何放跑了三人,阿烏那麽多蛇子蛇孫,十三人還不夠飽餐一頓,天師還真問了,結果王妃猜猜阿烏怎麽說?”甄七郎大笑道:“阿烏還真是成精了,說道故意放這幾人逃脫,留給我將來泄憤。”
十一娘:……
當真有些忍無可忍:“七郎,師公真能與阿烏交談?怎麽交談,師公難不成會蛇語?”
“當然是利用道術交流,阿烏可是聽得明白人言,隻不過普通人卻不知它心中所想,阿烏棲於潭底,卻能聽見我與天師交談,否則也不會知道那些死士與我有仇。”
這事情太過玄奇,十一娘實在無法想象——雖說她還是渥丹時,也得琅濟師公傳授過馴獸之術,可這並非多麽奧妙神秘,事實上各大貴族喜愛馴養獵寵,家中便有深諳此術的馴師,比如晉王燁,也是個中好手,可這門技法,隻能讓獸類服從於人,卻無法做到交流,論是如何出色的馴師,都不可能得知獸類心中所想。
不是她不信師公真會仙法,實在因為從來沒有親眼目睹過,故而心存懷疑。
但她又聽甄守律說道:
“在那潭底,可另通一處洞穴,據天師言,洞穴之中秘藏神器,若能參透金匱遺書最後章節,可利用神器使亡靈得獲新生,可惜,便連天師也無法參透……天師講道,阿烏與阿黑正是守護神器之神獸。”
十一娘:!!!
能使亡靈得獲新生!!!
見王妃震驚的模樣,甄守律正色說道:“王妃大約覺得匪夷所思,可守律卻堅信天師所言無一字虛假,這世上既有神仙洞府,那麽存在神獸便也理所當然,阿烏若非神獸,怎能解釋其竟能長達五丈?守律曾親眼目睹過阿烏攀岩直上,若要離開崖穀輕而易舉,然而阿烏數百年來卻一直棲身潭底,除那十個死士,阿烏從未害過人命。”
十一娘苦笑,她這時是的確相信了。
亡靈得獲新生,豈非她之經曆?原本以為是上蒼庇護,然而看來……
是兩位師公之功勞。
黨溫大案發生於肅宗朝後期,別說渥丹,便是她的父親那時都還未曾入仕。
渥丹祖父當年尚任地方刺史,並未高居相位,那時深得肅宗重用的宰相,一個是黨溫,一個是李懷,而文進公甄遙知,為黨溫門生,正是在他的提攜下,一步步奠定權望,眼看五十出頭,便有拜相之望,可正在這時,文進公忽然稱病致仕。
他致仕不久,黨溫與李懷便起了爭鬥,鬧得很是嚴重,簡直不死不休,到後來,黨溫甚至買通宦官,意欲謀殺李懷之女李淑妃,事漏,肅宗勃然大怒,將黨溫處死不提,連帶著其下屬、門生,有十餘獲斬,被牽連罷官充軍者,有數十人之多。
文進公因為致仕,躲過一劫,未被牽連,不過太原甄亦有幾個官員因而罷職,隻當時官位都不顯重,並沒有被流放充軍。
因得淩虛天師提醒及時,太原甄方能全身而退,自那之後,此族便更加尊敬天師。
“族曾祖自那事件之後,無意再涉仕途,以教導族中子弟經史學業為重,年滿七十,就連這些事務也撒手不管,而用心於參悟道法,故經天師允可,亦幽居邙山,不問世事,不過求得天師再次恩庇甄家,擇一子弟授習道家心法,守律不才,有幸被曾祖擇中。”
十一娘頷首:“原來文進公這些年來,竟然一直隱於邙山,不瞞甄郎,我曾拜讀過文進公著述,心甚敬仰,曾與賀十四兄言及,竟皆以為文進公已然故世。”
甄七郎自然不會怪罪:“莫說王妃,守律一輩子弟,除我以外,也都以為族曾祖已然仙逝,哪裏想到曾祖雖然年過九十,卻鬢無白霜,容光煥發,觀之不過壯年。”
“許多年未見淩虛、琅濟二位師公,未知兩位可還一如當年精神抖擻。”十一娘因料甄七郎並不知她是沒有見過琅濟師公的,也不怕詢問。
“王妃竟然不知?”甄七郎很是詫異。
“不知何事?”十一娘莫名其妙。
“琅濟真人已經羽化。”
“何時之事?”十一娘大驚失色。
“應有十載了。”修道者一般看淡生死,甄守律雖然不算嚴格修行之人,可自幼經過耳濡目染,卻也不為琅濟仙逝而悲痛。
但十一娘卻就不同了。
別看她那一世,常與琅濟師公鬥氣爭辯,心中對這位長輩卻是十分敬愛,雖然知道兩位師公已經活了百餘歲,遲早有一日會撒手人寰,可冷不丁聽到師公早已仙逝的消息,無論如何也做不到心平氣和。
而更讓她疑惑的是,賀湛明明與淩虛師公保持著聯絡,應當不會不知琅濟師公仙逝一事,可十年過去,竟然從未提起!
甄守律眼見王妃忽而沉默,意識到這位是在傷心,笑著安慰:“琅濟真人為得道飛升,王妃不需悲痛,對了,自從得知王妃隨晉王赴藩,並主張推行新政,雖知族人心中還有疑慮,守律卻早便決定支持王妃,議事時,守律當眾說明主張,並得宗長支持,大約是這事走漏了風聲,毛維才決定將我除之後快,不過我甚是不解,毛維既為太後信臣,為何如此抵觸新政?”
十一娘這才明白,原來毛維並非喪心病狂,而是甄七郎對他而言,的確有不得不除的理由。
“一來,毛維意圖憑借治理太原之功,起複政事堂,然而他卻沒有這大能力,是以打算借助蜀王之勢,不曾想太後卻是讓殿下赴藩,寄望予薛六郎,這顯然不利於毛維謀劃;二來,毛維雖為太後信臣,可自從聖上繼位,他便向蜀王設誠,之所以對抗新政,無非是為了讓晉王府與薛六郎遭遇挫敗,促成蜀王赴晉。”
自打確信太原甄與淩虛師公之間淵源,十一娘便將甄七郎看作了自己人,有些事情,也不怕向他坦誠。
“原來如此。”甄守律恍然大悟。
“七郎可知金匱遺書?”十一娘忽然問道。
卻見對方神色突變,竟然大是沮喪:“當然知道,可無論是曾祖,抑或不才,都不能參透書中記載,便是因為如此,天師歎息我二人與他老人家並無師徒緣份,不肯正式收入師門。”
十一娘也大覺惋惜:“師公將此書交予真人,我與十四郎拜讀過,長安五子皆拜讀過,可誰都無法參透,否則若是學會養生之法,至少還能夠惠及家人。”
甄七郎毫不客氣:“王妃看來對道家之術一竅不通呀,修道者雖深諳養生之術,壽元遠勝於常人,卻斷然不是僅靠丹藥抑或食膳便能達到成效,而當修行心法,這便不是人人都有天賦了,就連推算之術,雖然天師有心傳授,奈何不才天資有限,也無法領會精妙。”
說完他自己也覺得格外懊惱:“守律天賦甚至不如曾祖,曾祖當年在我這年齡,別說十餘死士,便是再翻數倍也不至於跳崖逃生,然而天師早便看出我雖然聰穎,卻沒有多少練武之根骨,經過這多年心法修煉,固然騎射要比普通人強,到底還是多有不足,要不是阿烏在下威脅,甚至連身輕之術也沒那容易習成,這回難逃血光之災。”
甄守律跳崖之處,在十丈突飛的峭壁下,其實凹藏了一處洞穴,正是淩虛閉關所在,守律自幼便在絕壁上頭攀上爬下,早已是熟門熟路,那日被死士圍攻,自知不敵,佯裝跳崖,其實卻是飛快地躲進了洞穴之中,而那洞穴,又是曲折通向崖底,暗門出去,就是巨蛇棲身的幽潭一側。
而那兩條巨蛇,雖然是被琅濟子當年命名為阿烏阿黑,但並非他與淩虛所養,據說也不是二人師父所養,在潭底活了也不知多久,可淩虛卻能與巨蛇溝通,當年正是讓巨蛇“訓練”甄守律,才讓他的身輕之術突飛猛進——阿烏雖然聽從淩虛約束,不會一口將甄七郎吞入腹中,可一條巨蟒在下張著血盆大口,是個人都會心生恐懼。
甄守律便因為功力不濟,掉下過一次,被阿烏一口接住,免於被摔死,卻也被嚇得昏厥過去。
而他“跳崖”那日,淩虛與文進公其實皆在洞中,聽得外頭慘叫連連,猜到是殺手們不幸葬身蛇腹了,後來淩虛一“問”阿烏,才知死了十個跑了三個。
“當時我便覺得訥悶,讓天師問阿烏,為何放跑了三人,阿烏那麽多蛇子蛇孫,十三人還不夠飽餐一頓,天師還真問了,結果王妃猜猜阿烏怎麽說?”甄七郎大笑道:“阿烏還真是成精了,說道故意放這幾人逃脫,留給我將來泄憤。”
十一娘:……
當真有些忍無可忍:“七郎,師公真能與阿烏交談?怎麽交談,師公難不成會蛇語?”
“當然是利用道術交流,阿烏可是聽得明白人言,隻不過普通人卻不知它心中所想,阿烏棲於潭底,卻能聽見我與天師交談,否則也不會知道那些死士與我有仇。”
這事情太過玄奇,十一娘實在無法想象——雖說她還是渥丹時,也得琅濟師公傳授過馴獸之術,可這並非多麽奧妙神秘,事實上各大貴族喜愛馴養獵寵,家中便有深諳此術的馴師,比如晉王燁,也是個中好手,可這門技法,隻能讓獸類服從於人,卻無法做到交流,論是如何出色的馴師,都不可能得知獸類心中所想。
不是她不信師公真會仙法,實在因為從來沒有親眼目睹過,故而心存懷疑。
但她又聽甄守律說道:
“在那潭底,可另通一處洞穴,據天師言,洞穴之中秘藏神器,若能參透金匱遺書最後章節,可利用神器使亡靈得獲新生,可惜,便連天師也無法參透……天師講道,阿烏與阿黑正是守護神器之神獸。”
十一娘:!!!
能使亡靈得獲新生!!!
見王妃震驚的模樣,甄守律正色說道:“王妃大約覺得匪夷所思,可守律卻堅信天師所言無一字虛假,這世上既有神仙洞府,那麽存在神獸便也理所當然,阿烏若非神獸,怎能解釋其竟能長達五丈?守律曾親眼目睹過阿烏攀岩直上,若要離開崖穀輕而易舉,然而阿烏數百年來卻一直棲身潭底,除那十個死士,阿烏從未害過人命。”
十一娘苦笑,她這時是的確相信了。
亡靈得獲新生,豈非她之經曆?原本以為是上蒼庇護,然而看來……
是兩位師公之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