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坊,凡級區域,藏書齋。


    如今顧擔已對寧坊有了一個大體的認知。


    這處修行仙道之地,並非常人想象的那樣的那樣不食人間煙火,恰恰相反,它的內裏是如此的涇渭分明,真實到讓人無奈。


    拿不出獨門仙法和非常奇珍的人,隻能夠在凡級區域晃蕩,幾乎找不到直接晉升的途徑,除非當做老農一樣,當一個靈植夫,種養靈稻、靈竹等物,慢慢積攢一筆積蓄,購買到黃級洞府,才算真正在寧坊紮根。


    可即使對修士而言,那怕是也要幾十年的歲月——因為那不是一個人在努力,而是在和真正的大部隊在競爭。


    那些加入寧坊,不是宗師之身的仙苗,除了上品靈根者之外,有一個算一個,靈植夫的命運是注定了,契約都已經簽訂,想反悔?


    你當執法堂仙術不夠嫻熟?


    可貢獻奇物和仙法,也絕非是想的那麽簡單。


    這一條“捷徑”,能走的人怕是真不多。


    如果是仙坊初開時倒也還好,可現在都已經是仙臨七十九年了,這麽多年來無數宗師投奔,除了仙坊真正的主人,誰知道究竟帶來了多少不同的奇珍與仙法?


    更何況,顧擔可不是夏朝第一個來到這裏的人。


    他會的那些與仙道有關的典籍,清平子等人也是看過的以清平子那家夥有什麽用什麽的性子,這條捷徑若是能走,怕是早就走了,輪不到顧擔來販賣仙道知識。


    “雖在仙庭,怎感覺還沒在凡間自在?”


    走在路上,顧擔眉頭微皺。


    起碼在俗世他幾乎從未為錢財等物發過愁,一直遵循的都是夠用就行。


    可如今已不是夠用不夠用的問題了,而是沒有靈石,就要低人好幾等。


    靈石在這裏,已經成為了貨真價實的關乎於地位與實力的象征之一,影響極大,比凡塵的金銀財寶猶勝之!


    他縱使有青木液暗中出手,媲美異種靈根,竟然也隻能和住在地級洞府的人比劃比劃,當真是沒有天理了。


    資質因為資源的關係,竟也被拉開了如此之大的差距,這還是並不成熟的仙道!


    如果沒有長生不老在身,恐怕顧擔的心緒會和如今截然不同。


    思索之間,顧擔已經來到了藏書齋。


    這裏人流稀稀拉拉,幾乎沒幾個人。


    也是,畢竟隻是凡級區域,而寧坊是嚴禁內鬥的。


    不管誰先動手,無論誰有大仇,但凡敢在仙坊內部動手廝殺者,必然嚴懲不貸!


    當然,若是真想切磋仙術,也不是不行,寧坊中有各種演武台,隻需繳納些許靈砂就行,隻要不出人命,愛咋咋地。


    可凡級區域的修士,莫不是為‘生計’和前途奔波的人,哪裏有那個功夫?


    但凡真有些能力和野心之輩,莫不是想著法子往裏麵鑽,最少也得先在黃級區域站穩腳跟再說吧!


    看書,那是得有閑情逸致的人才有興趣的。


    顧擔走進去的時候,一個站在門前的白袍修士提醒道:“第一層書籍可隨意閱覽,但不可攜帶出去。第二層進入則要繳納一枚靈砂,若有看中的仙術和典籍,可以按照定價購買。”


    顧擔隻是隨意的點了點頭,邁入其中。


    一進門,便看到書架上懸掛的四個大字。


    修仙百藝!


    而在修仙百藝之下,則是擺放著稀稀拉拉的書籍。


    丹道、陣法、符篆、煉器,這四個大類分別占據了一大片的區域,至於其餘技藝,則是幹脆的被扔到了角落,甚至加在一塊兒,都沒有這四類一個地方占的多,連典籍都比不過。


    如今仙道在緩緩複興,這不假。


    可真正關於仙道的知識,幾乎全在‘考古’。


    從各國收藏的典籍中匯總而來,然後一個個實驗過去,看看哪個能用,哪個是真。


    至於真正開創屬於自己的仙法秘術不好意思,這裏仙道才區區七十九年,哪裏有那個功夫和閑情?


    找到什麽就用什麽吧!


    顧擔理所當然的先來到了丹道的區域,抽出一本《丹道基礎》看了起來。


    不多時,顧擔的臉色變得有些奇怪。


    他以頗快的速度將《丹道基礎》翻到了末頁,就見到一行大字。


    【丹道不興,非丹道之害,實乃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若有道友對丹道頗感興趣,當加入靈珍堂,與吾輩一起研究靈植,明悟藥理,方可重現丹道之輝!】


    這本書,與其說是關於丹道的知識,不妨說是靈珍堂的招人宣傳書。


    裏麵簡單的介紹了一些丹道的種種奧妙,緊接著便是吹噓各種高端大氣的仙丹功效,隨即話鋒一轉,道出如今寧坊的困境.巴拉巴拉,就是跟丹道沒什麽太大的關係。


    最出名的修仙四藝之中,如今唯有丹道始終不顯於世。


    凡俗的藥材,年份再久,那也不是靈株。


    如今仙坊內缺的根本不是丹方,而是丹方中所書寫的那一個個讓人恨不得淚流滿麵的靈藥。


    修士尚且可以自主修行,可靈藥自主修行,那得等到猴年馬月都不一定能見到。


    若真等靈藥自行誕生到可複現丹道的程度,那這代人怕是一輩子都吃不上一枚丹藥了。


    靈珍堂,便是寧坊內部負責研究如何培育各種靈藥的組織,當然,他們大部分時候還負責靈稻、靈竹等物的培育。


    就算是顧擔,也隻是搖頭。


    青木液在催生這方麵很厲害,可也得有物可用才行,不能憑空創造。


    一味藥方,少一種藥材,藥效都會大有不同。


    何況丹道?


    顧擔在丹道麵前的書籍上轉悠了一會兒,不得不移步其餘區域。


    想法很美好,條件未達成,這就是現實與理想的區別。


    他來到了陣法的區域。


    撿起《陣法細分》,看了起來。


    同樣是修仙四藝中的大類,陣法就要‘親民’很多。


    雖然真正厲害的陣法莫不是要各種陣眼、靈材輔佐,可沒有也不是不行!


    無非是效用弱上那麽五六七八籌嘛,起碼還能用。


    這份典籍中便頗為詳細的講述了各種關於陣法的用途和劃分,至於真正如何布陣?


    請移步布陣堂!


    修仙四藝一個個看下去,真的隻能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如何修行?


    要麽去找寧坊內部對應的堂口,想辦法加入其中,要麽自己上樓購買。


    仙道知識,你得付費!


    至於修仙百藝的區域,顧擔真是忍不住揉了揉眉頭。


    那簡直是五花八門,什麽音律、傀儡、尋礦.亂七八糟一大堆,根本不成體係,隻是看上一眼,便讓人頭皮發麻。


    就算在真正的仙道盛世中,這些百藝都少有人修習,不配跟聲名顯赫的四藝相提並論,如今這個時代,隻能被丟到犄角旮旯中默默無聞,不顯於世。


    “如今的寧坊,差不多已經壟斷了。”


    顧擔眉頭微皺。


    正所謂窺一斑而知全貌。


    雖然寧坊才二十餘年的時間,但一切都顯得那般駕輕就熟,對於方方麵麵早有了嚴苛的限製,任何一位想找尋捷徑的修士,處處都能找到寧坊的內部的痕跡。


    有路麽?


    有!


    先加入寧坊再說。


    實在不想加入的,自己掏靈石買,真修成了算你厲害。


    顧擔走出修仙百藝的區域,很快便找到了一處真正值得他駐足之地。


    【仙道修行理念】


    走到全新的區域,顧擔一眼就看到了一本典籍,恰正中心懷。


    《天資之別,靈根匯總》


    伸手拿起那本書,顧擔津津有味的看了起來。


    這本書並非是‘考古’而來,而是如今的人編撰而成,不過內裏的資料卻是通過對仙道遺留下來的考據而成,並非是空口白話。


    根據這本書中的說法,下品靈根者,想要修成築基,動輒耗費數十年的光陰都不算什麽,真正困難的是晉升築基!


    若是沒有丹藥輔佐,陣法相助,想要依靠自身晉升築基,怕是百不存一。


    看看如今的仙坊就知道,六處仙坊滿打滿算,築基修士全都加在一塊才三十餘位,分散開來,確實是小貓三兩隻。


    至於中品靈根者,晉升築基的概率就比下品靈根強上一些,卻也沒有強上太多。


    但到了上品靈根,就有了頗大的差距!


    上品靈根,不出意外的修習下去,即使沒有旁物輔佐,也有三成機會晉升築基,若是再加上傳說中的築基丹、晉升靈陣守護,幾乎能達到八九成的機會,這已極為了不得了!


    至於天靈根,那更是出類拔萃,修行速度是下品靈根的四倍不說,晉升築基也是十拿九穩之事,得天地之所愛!


    對於尋常修士可能需要麵對生死的關隘,對天靈根修士而言,不過是一道小菜罷了,定非池中之物也!


    隻是如今都仙臨七十九年了,還從未聽說過一位被發現擁有天靈根的修士,當然也可能是被仙坊直接給藏了起來,不為外人所知。


    看到最後,這本書竟然對異靈根都有提及。


    【異靈根者,天生地養,萬物鍾愛,生而神異,非屬凡俗之物,乃天地之瑰寶,千百年難得一見。


    據典籍記載,其破境如麻,匪夷所思,更有自身神通相助。倘若現世,必招致腥風血雨,仙道波瀾!】


    僅此兩句,戛然而止。


    顧擔看了一眼這本書的著作者,劉公。


    這應當不是真名。


    ‘生而神異,神通相助.’


    顧擔想到了青木液的效用。


    那,是不是就是青木液自身的神通?


    倒真的對應上了。


    隻是,異靈根怎麽都不會出現在人的身上才對,那是天地鍾愛之物才有可能誕生出來的瑰寶。


    顧擔又在這裏找了一圈,沒有找到任何跟內息之術相關的典籍,反倒是走入了一處新的地方。


    【仙法妙術】


    這個區域,僅僅隻有寥寥幾本典籍,孤零零的放在上麵。


    顧擔頗為驚訝,吝嗇到寧坊這種程度的地方,竟然還會好心的留下幾本仙法?


    他湊近過去一看。


    《小雲雨訣》、《地動術》、《容生法》.


    怎麽說也是貨真價實的仙道典籍,顧擔自然拿起來仔細端詳。


    沒多久,顧擔的臉色再度變得有些古怪。


    《小雲雨訣》,真就是名如其術!


    以靈氣凝結雲雨,灑落而下。


    它完全可以換一個名字,叫做人工降雨。


    顧擔乘坐飛舟而來的時候,見到修士施展仙法,便是這個玩意兒!


    至於《地動術》,名字起的倒是還不錯,可初始入手的效果嘛.


    犁地見過麽?


    這玩意兒是修仙版的。


    隻是連犁都省了。


    別管作用大不大,你就說地動了沒吧!


    至於《容生法》,倒是有點意思。


    這是唯一一個需要配合外物輔佐施展的仙術,比如配合靈砂、特殊精血,或者秘製的藥物,可以配合著施展一些仙術。


    這麽說來好像沒什麽了不起的,可小雲雨訣再加上容生法一同施展呢?!


    那可是人工降雨外加人工營養液!


    這就是仙道的奧妙之所在,單獨一門普普通通的仙術拿出來,似乎稀鬆平常。


    可仙法何其繁多也,不同的組合搭配在一起,便能夠起到化腐朽為神奇的功效出來。


    顧擔將這些免費的仙術全都看了一遍,算是看出來的。


    這特麽哪裏是給人修習仙術,這分明是在讓他們為種地打下堅實的基礎,替他們排除萬難,直接將方法送到手裏!


    難怪之前表現的那般吝嗇和森嚴的寧坊,會這麽好心的真免費送給他們仙術。


    合著是讓他們種地去呢!


    你看,修仙四藝那般艱難晦澀,想要修習都得拿出靈石,還不一定能夠學成。


    而修仙百藝更是夢幻。


    但種地不一樣,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當個靈植夫,仙坊是不會虧待你們的,連仙術都免費發了!


    “真有你們的啊!”


    顧擔隻能感慨,但也抱著這幾本仙術看了起來。


    反正是白嫖,不學白不學。


    再說這幾門仙術正是因為基礎,所以才都很實用。


    至於修煉到盡頭,揮一揮手億萬裏蒼穹黑雲遍布,跺一跺腳千百裏山河盡數崩塌的極盡效果那倒是不用太指望了。


    真要能隨便修習到那種程度,仙坊腦抽了將這些東西放在這兒?


    畫餅都不敢那麽畫。


    十餘日的時間,一晃而過。


    顧擔幾乎泡在了藏書齋之中。


    修行絕非一日之功,但關於仙道的知識,他急需補充。


    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了解的越多,才方便看的越遠,他從不爭於一時半刻。


    “快點快點,等會黃朝堂主就要來了,那可是築基大修的風采,占不到好位置的話,你們這些小家夥可就看不到了!”


    顧擔正如饑似渴的補充著自己的時候,突然聽到了外麵傳來的些許喧鬧之聲。


    “黃朝堂主?”


    顧擔想起來了。


    錢謙承和他提過,黃朝好像要講道來著。


    將手中的仙道典籍暫且放下,顧擔也一同走了出去。


    對於這位素未謀麵卻也印象深刻的‘故人’,顧擔還是抱有幾分好奇的。


    當初黃朝和墨丘一同共事過不少年月,黃朝還說過若他立國,當請墨丘作為國師,墨家為國教。


    但奈何墨丘根本不理會他。


    可在羽州、揚州的時候,墨家的確是和黃天軍並肩作戰過。


    哪怕一個是想爭霸天下,一個是想守護蒼生,卻機緣巧合的因為不同的原因,湊在了一塊兒。


    源河決堤之後,黃天軍七零八落,黃朝也不知所蹤,竟跑到了不周山脈,還成為了築基修士!


    當初的“喪家之犬”,竟然成為了夏朝如今顧擔所知曉的,在這裏混的最好的那一個。


    命數二字,當真是妙不可言。


    跟隨著大部隊,顧擔很快便來到了一處規模頗大的空地上。


    那裏已近乎是人山人海,感知其血氣,最少有一半人都是宗師,而且站位極其靠前。


    至於空地的中央,則是一處擂台,其上靈光顯照。


    靠近擂台的那些宗師們,則是一個個摩拳擦掌,似乎是頗為期待熱切的模樣。


    而那些剛剛加入不久的仙苗,搶位置自然不是宗師的對手,隻能留在後方,翹首以盼。


    顧擔一眼就找到了正在領著那群仙苗,在後麵大聲嚷嚷著什麽的錢謙承,湊過去問道:“錢長老。”


    “孔道友,你來了。”


    見到顧擔,錢謙承倒也並不驚訝,隻是笑著說道:“築基修士的風采,稍後你便可以得見,不必心急。”


    看他一副敬仰的模樣,顧擔問道:“我見那些宗師們湊在台前,戰意高昂,這是為何?”


    “哦,這個倒是忘了和你說了。”


    錢謙承道:“黃朝堂主現身,隻是講道的話,便顯得太過蒼白。所以每一次講道,都會邀請練氣修士亦或宗師來切磋一番,以彰顯築基修士的實力。


    至於那些練氣修士和宗師,雖是毫無半分的勝算,可黃朝堂主出手大方,敢上台的人,隻要能夠撐得過一招,便有靈石獎賞,自然引得眾人趨之若鶩。”


    “有靈石?”


    顧擔眼前一亮。


    “孔道友”


    錢謙承略顯無奈的說道:“築基修士,沒有你想的那麽簡單。尋常宗師,根本不是他們的一合之敵,除非燃燒血肉,可那又得不償失,便有靈石補償,代價都多於收獲。


    那些敢上台的宗師,莫不是在仙道也修習了一二十年,甚至好幾十年的老手,有宗師之身外加仙術相助,才敢前去切磋。


    這雖是一個掙得靈石的好機會,可自身實力不夠硬的話,當眾丟人現眼自是不必多言,萬一身受重創,宗師想要修養回來,那可得經年累月的時間!


    我勸道友也勿要好高騖遠,踏踏實實才是最短的捷徑。當一個靈植夫有什麽不好?我靈珍堂靈植夫千百位有餘,他們生活的不也挺好麽?道友若有興趣,不妨先做幾年靈植夫,再謀他路也未嚐不可啊!”


    “錢長老說的,我記住了。”


    顧擔笑嗬嗬的點頭,心中已經有了決斷。


    如果他隻是宗師,那是萬萬不可能上前一步的。


    但他是大宗師!


    就算黃朝真不要臉的出殺手鐧,他也是無懼,孔翟跟他顧擔有什麽關係?


    換個馬甲繼續來罷了。


    如果遵守規則,那就更好了,撐個幾招,佯裝落敗,賺上一筆靈石!


    他養精蓄銳,不招惹實非,不代表就必須要默默無聞,什麽事兒都遠離十萬八千裏。


    披著馬甲,誰認識誰啊!


    築基修士的實力,他也曾在夏朝小試牛刀過,自問寧坊中的幾位一起上也攔不住他,安全無憂。


    趁著仙坊之中還沒有金丹出現,大宗師也得謀求繼續向上的途徑,不能真就全憑歲月苦熬。


    匯聚的人越來越多,密密麻麻一大片。


    毫不誇張的說,在人群裏丟一塊磚頭,都有可能砸到好幾位宗師。


    而今日的主角,卻根本不是他們。


    在默默的等待之中,驟然間,有疾風吹拂而來。


    有眼尖的人已經發現,天際,有一個小點,正在漫步而來。


    “黃堂主,黃堂主來了!”


    仙坊上空,一人憑空禦虛,漫步而來,閑庭信步,瀟灑寫意。


    他的腳掌落在空處,卻像是有什麽東西在憑空承托著他,一身黑袍在疾風中鼓蕩不休,端的是威武非凡。


    他一步步,自天穹而上緩緩向著此地走來,速度看似緩慢,不知不覺之間,已經來到了擂台的上方。


    那張頗為霸道的容顏上,是一雙讓人膽寒的虎目!


    黃朝一語不發,僅以目光掃視。


    磅礴的築基氣息彰顯無疑,威壓擴散。


    下方躁動的人群便緩緩靜謐了下來,最終竟是鴉雀無聲。


    一人,便壓製了下方千餘位翹首以盼的修士不敢言語,隻能抬頭仰望。


    顧擔也終於是見到了黃朝。


    還真是大月的那個——此前雖未真正碰麵,畫像總是見過的。


    這位素未謀麵的老熟人,現在過的還真不錯啊!


    “承蒙諸位賞臉,今日吾黃朝,在此講道。”


    黃朝嘴上說的謙虛,可那如雷震般的聲音擴散四方,再配上那築基威壓,當真無一人覺得他能謙虛到哪裏去。


    這位執法堂堂主,當真有幾分橫壓眾修士的風采在。


    “既要講道,那自是空口無憑。


    可有人上台來過上幾招,手底下見真章?


    能撐住吾一擊者,賞三塊靈石。撐住三擊者,賞五十塊靈石。撐住十招者,賞黃級洞府一座。”


    黃朝目光四望,神光湛湛。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懸壺濟世,我隻是想長生不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每天三問吃什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每天三問吃什麽並收藏懸壺濟世,我隻是想長生不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