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強掂量著對手的臂展,還在試圖近身搏殺爭取機會。可他試探性地攻了幾拳,無論直拳擺拳,全都被那雙長臂猿一樣的胳膊無情攔下,一點麵子也不給。又是幾個無效的來回後,張一強心想必須立刻改變戰術,幹耗下去再無意義。
“對手實時運動指數為……”。當張一強又一次擺出進攻的架勢,木木立刻向華衝鋒反饋出他張一強的運動數據。也許是閑置的時間過長,也許是係統升級什麽的,反正這一次木木說話的音量很大,連華衝鋒都以為對手會聽見。
還好,張一強臉色如常,木木應該沒有驚動到他。
“危險指數為黃色。注意,直拳、直拳、擺拳……小心控製距離。”
“競技王座殿堂”的提前預警,無異於給華衝鋒的大腦內安裝了一台雷達,一旦危險靠近,“雷達”就能提前至少3秒告知,讓他有時間和空間做出應對。如果缺少這一環,即使和機器人訓練了這麽久,他的真實競技水平頂多算得上國內四五流選手,還不具備和全國冠軍抗衡的實力。
開場一分多鍾過去,華衝鋒的直觀感受,就是對手不愧於國內75公斤級第一人。氣場強大、進退有度,舉手投足之間盡顯冠軍的獨特氣質。
殿堂的主畫麵消失不見,微型溫度計一樣的預警標識還在,上麵的小黃點伴隨著張一強的進退取舍閃爍不定,似在提醒華衝鋒加倍小心。
“競技王座殿堂”已在華衝鋒的頭腦存在一段時間了,他對這虛擬的東西已經很熟悉,而木木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提高音量,似乎也在提醒華衝鋒,他麵前站著的人,是迄今為止遇到的最強選手,除了機器人。
這隻是一場教學交流賽,壓力雖沒那麽大,但華衝鋒心裏沒底,依舊習慣性的沒有出拳反擊,隻是一味退守。張一強從12歲開始參加正規訓練,正式非正式比賽打了無數場,卻從來沒有碰見像華衝鋒這樣類型的家夥,如此棘手。
首先,他身高臂長,一旦拉開架勢就不好接近;俗話說“手是兩扇門”,門都合上了你怎麽進去?其次,從張一強經曆豐富,台麵上能交手的都碰過麵了,見招拆招的對手多了去了,不反擊的對手寥寥無幾。最後,明明有機會還手,可這小子為什麽不動呢?
“左直拳148公斤,右直拳152公斤,左直拳147公斤……”
畢竟長時間正規訓練,張一強每一拳的力量都很均衡,雖然力量算不上最大、速度算不上最快。力量、速度都不行的張一強能在華國拳台上屹立不倒,也從側麵說明華國拳手的整體水平實在不高。
全國冠軍原打算點到為止,用三分力完成教學賽。但是,進程並不順利。眼看第一局時間過半,活學活用的“金三玄扭矩拳法”不僅無從發揮,而且擊出的拳連人家腦袋都難得沾上一回。隨著時間的流逝,兩麵看台上的觀眾有點不耐煩了,竊竊私語的聲音大起來,中間還伴隨著嘿嘿的嘲笑聲,極大地刺激著張一強。
眾目睽睽之下,他的心態迅速發生變化了。上台前,他帶著全國冠軍的光環,扮演著高高在上的指導者、引路者的角色。現在,這些值得炫耀的本錢,卻隨著教學比賽的進行而迅速用盡。此刻,他寧願被對手打趴下讀秒,也不願意碌碌無為地站在這裏。
遇到這麽一個油鹽不進的“學生”、一個難纏的對手,活該他倒黴!
張一強出身武術世家,從小練習武術。因武術日漸沒落,不得已走上拳擊之路。他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武術打下的底子功不可沒。
現代拳擊發展至今已走過200年,而由於曆史原因,這項運動在華國一度中斷達幾十年,直到三十年前才重新恢複。貽害非淺!等到華國有識之士明白過來,全國上下拳擊的整體水平,已經被世界遠遠甩在後麵。
華國現在的拳擊水平,別說比不上世界列強,就連緊鄰的亞洲國家也頗有不如。
放眼亞細亞,中小級別的最高水平集中在呂宋、暹羅等東南國家。暹羅自不必說,本身有“暹羅拳”作為國技撐腰,全國上下熱愛拳擊之風盛行,在小級別的職業拳壇上,巴農·蘇披耶、塞·瓦那裏洛等等都是知名的洲際拳王。呂宋則是因為近年出了曼尼·阿羅約,一個跨越十個級別、奪得世界職業拳擊八個級別金腰帶的強悍人物。明星效應的推動之下,呂宋的拳擊水平自然是連連看漲。
曆史上,高麗半島上的小韓民國也曾創造過輝煌。但隨著製造業拉高全國經濟,富裕起來的國民們,更多的選擇其它項目去實現自己的夢想,側麵造成拳擊基礎下滑,整體水平也就慢慢退步了。
可能和人種素質有關,在亞洲,波斯、外蒙等國家擁有拳擊大級別的最高水平。羅刹聯邦的前身——蘇俄解體後,拳擊運動在其分裂出來的中亞國家中方興未艾。以哈斯木斯坦的根納季·戈洛夫金、奧茲別克斯坦的魯斯蘭·查加耶夫為代表,一大批水平高、經驗足的拳手蜂擁而至,大有將亞洲拳壇重新洗牌的趨勢。
重新恢複拳擊的應有地位後,華國從零開始,在首都崇文體校招兵買馬,吸納有誌於拳擊的青少年進入拳擊隊。現階段在全國各地方專業隊伍中擔任教練的,絕大多數都是畢業於首都的崇文體校,張一強的啟蒙教練,也是“崇文老兵”的一分子。
多年的偏見和誤導,造成華國拳壇後備力量稀缺,選材麵狹窄,以至於從事拳擊運動的青少年,很有一部分是來自像張一強這樣的武術世家。當然,習武之人身手矯捷反應敏捷,張一強、李淩群便是這樣的佼佼者。不過,受限於先天條件,他們往往在力量、耐力這兩個命門上,普遍弱於國外同級別的選手,這也限製了他們邁向更高的舞台。
張一強無計可施,台下的李泰山比他還著急。
“強子,速度加快啊!攻他的下盤呀!”
王國斌瞪了台下的弟子一眼,終於忍住沒有說話。
張一強正好有這種打算,他不動聲色地步步緊逼,妄想把華衝鋒趕到角落。其實,他大可不必擔心自己的防守問題,因為,華衝鋒從始至終處於被動地位,連半拳都沒有打上他。
老師主動進攻不得其法,學生一味招架絕不出手。看台上亂哄哄的,更有的開始預測華衝鋒何時才會被擊中,何時才反擊。但熟悉華衝鋒的拳擊隊隊友,卻為張一強擔心起來,他們知道,華衝鋒的本事根本沒有發揮。
藝體中心所在的看台這邊,女孩子們瞪大眼睛關注著拳台上的兩人。剛開始,陳貝兒和劉穎、許小曼等人一樣,都在擔心華衝鋒挨揍。隨著比賽的平淡進行,她那懸著的心多少回落一些。正當她和所有人都認為隻不過是一場正常的教學交流賽,台上突然風雲突變。
張一強一個大跨步,疾如閃電地揮出左直拳,可這一拳隻伸出去一半,他不可思議地收住拳勢,半途中換成右直拳瞄準對手的下盤,一往無前地崩過去。
變招奏效,華衝鋒躲閃不及,悶哼著踉踉蹌蹌退了幾步。其間,護住腦袋的雙拳自然而然放下,門戶大開。
機不可失!
張一強一個90°轉體,正宗的“金三玄扭矩拳法”順勢發揮,不偏不倚落在華衝鋒的左臉上。
這一拳用了百分之百的力道,全無阻攔加上鬼魅難測的速度,即便對麵站著一個職業比賽的好手,斷也難以承受。華衝鋒不是職業選手,下場一定會很慘。
發起這一係列攻勢前,張一強敏銳地發現,自己無功而返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每一個動作都會被看得死死的。那張麵帶稚氣的臉龐後麵,不知藏有什麽強大的探測武器。仗著良好的武術底子,張一強用了一招正規比賽中誰也不敢嚐試的險招,加上華衝鋒隻守不攻,兩個條件合在一起,才幫助他僥幸成功。
“對手實時運動指數為……”。當張一強又一次擺出進攻的架勢,木木立刻向華衝鋒反饋出他張一強的運動數據。也許是閑置的時間過長,也許是係統升級什麽的,反正這一次木木說話的音量很大,連華衝鋒都以為對手會聽見。
還好,張一強臉色如常,木木應該沒有驚動到他。
“危險指數為黃色。注意,直拳、直拳、擺拳……小心控製距離。”
“競技王座殿堂”的提前預警,無異於給華衝鋒的大腦內安裝了一台雷達,一旦危險靠近,“雷達”就能提前至少3秒告知,讓他有時間和空間做出應對。如果缺少這一環,即使和機器人訓練了這麽久,他的真實競技水平頂多算得上國內四五流選手,還不具備和全國冠軍抗衡的實力。
開場一分多鍾過去,華衝鋒的直觀感受,就是對手不愧於國內75公斤級第一人。氣場強大、進退有度,舉手投足之間盡顯冠軍的獨特氣質。
殿堂的主畫麵消失不見,微型溫度計一樣的預警標識還在,上麵的小黃點伴隨著張一強的進退取舍閃爍不定,似在提醒華衝鋒加倍小心。
“競技王座殿堂”已在華衝鋒的頭腦存在一段時間了,他對這虛擬的東西已經很熟悉,而木木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提高音量,似乎也在提醒華衝鋒,他麵前站著的人,是迄今為止遇到的最強選手,除了機器人。
這隻是一場教學交流賽,壓力雖沒那麽大,但華衝鋒心裏沒底,依舊習慣性的沒有出拳反擊,隻是一味退守。張一強從12歲開始參加正規訓練,正式非正式比賽打了無數場,卻從來沒有碰見像華衝鋒這樣類型的家夥,如此棘手。
首先,他身高臂長,一旦拉開架勢就不好接近;俗話說“手是兩扇門”,門都合上了你怎麽進去?其次,從張一強經曆豐富,台麵上能交手的都碰過麵了,見招拆招的對手多了去了,不反擊的對手寥寥無幾。最後,明明有機會還手,可這小子為什麽不動呢?
“左直拳148公斤,右直拳152公斤,左直拳147公斤……”
畢竟長時間正規訓練,張一強每一拳的力量都很均衡,雖然力量算不上最大、速度算不上最快。力量、速度都不行的張一強能在華國拳台上屹立不倒,也從側麵說明華國拳手的整體水平實在不高。
全國冠軍原打算點到為止,用三分力完成教學賽。但是,進程並不順利。眼看第一局時間過半,活學活用的“金三玄扭矩拳法”不僅無從發揮,而且擊出的拳連人家腦袋都難得沾上一回。隨著時間的流逝,兩麵看台上的觀眾有點不耐煩了,竊竊私語的聲音大起來,中間還伴隨著嘿嘿的嘲笑聲,極大地刺激著張一強。
眾目睽睽之下,他的心態迅速發生變化了。上台前,他帶著全國冠軍的光環,扮演著高高在上的指導者、引路者的角色。現在,這些值得炫耀的本錢,卻隨著教學比賽的進行而迅速用盡。此刻,他寧願被對手打趴下讀秒,也不願意碌碌無為地站在這裏。
遇到這麽一個油鹽不進的“學生”、一個難纏的對手,活該他倒黴!
張一強出身武術世家,從小練習武術。因武術日漸沒落,不得已走上拳擊之路。他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武術打下的底子功不可沒。
現代拳擊發展至今已走過200年,而由於曆史原因,這項運動在華國一度中斷達幾十年,直到三十年前才重新恢複。貽害非淺!等到華國有識之士明白過來,全國上下拳擊的整體水平,已經被世界遠遠甩在後麵。
華國現在的拳擊水平,別說比不上世界列強,就連緊鄰的亞洲國家也頗有不如。
放眼亞細亞,中小級別的最高水平集中在呂宋、暹羅等東南國家。暹羅自不必說,本身有“暹羅拳”作為國技撐腰,全國上下熱愛拳擊之風盛行,在小級別的職業拳壇上,巴農·蘇披耶、塞·瓦那裏洛等等都是知名的洲際拳王。呂宋則是因為近年出了曼尼·阿羅約,一個跨越十個級別、奪得世界職業拳擊八個級別金腰帶的強悍人物。明星效應的推動之下,呂宋的拳擊水平自然是連連看漲。
曆史上,高麗半島上的小韓民國也曾創造過輝煌。但隨著製造業拉高全國經濟,富裕起來的國民們,更多的選擇其它項目去實現自己的夢想,側麵造成拳擊基礎下滑,整體水平也就慢慢退步了。
可能和人種素質有關,在亞洲,波斯、外蒙等國家擁有拳擊大級別的最高水平。羅刹聯邦的前身——蘇俄解體後,拳擊運動在其分裂出來的中亞國家中方興未艾。以哈斯木斯坦的根納季·戈洛夫金、奧茲別克斯坦的魯斯蘭·查加耶夫為代表,一大批水平高、經驗足的拳手蜂擁而至,大有將亞洲拳壇重新洗牌的趨勢。
重新恢複拳擊的應有地位後,華國從零開始,在首都崇文體校招兵買馬,吸納有誌於拳擊的青少年進入拳擊隊。現階段在全國各地方專業隊伍中擔任教練的,絕大多數都是畢業於首都的崇文體校,張一強的啟蒙教練,也是“崇文老兵”的一分子。
多年的偏見和誤導,造成華國拳壇後備力量稀缺,選材麵狹窄,以至於從事拳擊運動的青少年,很有一部分是來自像張一強這樣的武術世家。當然,習武之人身手矯捷反應敏捷,張一強、李淩群便是這樣的佼佼者。不過,受限於先天條件,他們往往在力量、耐力這兩個命門上,普遍弱於國外同級別的選手,這也限製了他們邁向更高的舞台。
張一強無計可施,台下的李泰山比他還著急。
“強子,速度加快啊!攻他的下盤呀!”
王國斌瞪了台下的弟子一眼,終於忍住沒有說話。
張一強正好有這種打算,他不動聲色地步步緊逼,妄想把華衝鋒趕到角落。其實,他大可不必擔心自己的防守問題,因為,華衝鋒從始至終處於被動地位,連半拳都沒有打上他。
老師主動進攻不得其法,學生一味招架絕不出手。看台上亂哄哄的,更有的開始預測華衝鋒何時才會被擊中,何時才反擊。但熟悉華衝鋒的拳擊隊隊友,卻為張一強擔心起來,他們知道,華衝鋒的本事根本沒有發揮。
藝體中心所在的看台這邊,女孩子們瞪大眼睛關注著拳台上的兩人。剛開始,陳貝兒和劉穎、許小曼等人一樣,都在擔心華衝鋒挨揍。隨著比賽的平淡進行,她那懸著的心多少回落一些。正當她和所有人都認為隻不過是一場正常的教學交流賽,台上突然風雲突變。
張一強一個大跨步,疾如閃電地揮出左直拳,可這一拳隻伸出去一半,他不可思議地收住拳勢,半途中換成右直拳瞄準對手的下盤,一往無前地崩過去。
變招奏效,華衝鋒躲閃不及,悶哼著踉踉蹌蹌退了幾步。其間,護住腦袋的雙拳自然而然放下,門戶大開。
機不可失!
張一強一個90°轉體,正宗的“金三玄扭矩拳法”順勢發揮,不偏不倚落在華衝鋒的左臉上。
這一拳用了百分之百的力道,全無阻攔加上鬼魅難測的速度,即便對麵站著一個職業比賽的好手,斷也難以承受。華衝鋒不是職業選手,下場一定會很慘。
發起這一係列攻勢前,張一強敏銳地發現,自己無功而返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每一個動作都會被看得死死的。那張麵帶稚氣的臉龐後麵,不知藏有什麽強大的探測武器。仗著良好的武術底子,張一強用了一招正規比賽中誰也不敢嚐試的險招,加上華衝鋒隻守不攻,兩個條件合在一起,才幫助他僥幸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