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若父母去世,子嗣需守孝三年。


    準確來說,是二十七個月。


    皇室和大臣們需要處理國事,自然不會像民間那樣動輒數年之久。


    所以小機靈鬼漢文帝發明了“以日易月”,以二十七天代替二十七個月。


    朝臣們服喪二十七天即可釋服。


    就是這二十七天,著實讓朱允熥大長見識。


    朱允炆這小子太有心機了!


    自朱允熥“哄堂大孝事件”後。


    朱允炆連續五日不吃不喝。


    他一邊絕食,一邊侍奉朱元璋,還給老頭子提尿壺,就差舔屁股了。


    不得不說,這小子是真能挺啊!


    最後朱元璋親自下場勸慰,朱允炆才勉強收拾了下心思,喝了一點粥。


    朱允熥聽馬和說。


    明洪武二十三年時,太子朱標身上長了個大癤子,疼起來呼天搶地,十分痛苦。


    那個時候的朱允炆,表現得非常難受,含淚為親爹按摩,晝夜不停。


    朱皇帝從門外看到這一幕溫馨場麵,老懷大慰,言說:“有子孫如此,朕複何憂?”


    自那以後,朱允炆的地位在東宮越發穩固。


    也能理解。


    馬皇後去世之後,朱元璋心中淒苦,這樣的場麵對他來說是治愈的。


    朱允炆的表現打動了朱元璋內心最柔軟之處,深得老爺子之心。


    不得不說,這家夥是有兩把刷子的,時時刻刻把握機會。


    朱元璋喜歡仁孝之人,朱允炆就投其所好,賣力表演。


    當然,他或許是真孝順。


    在此期間,朱允熥也沒閑著。


    他認真分析了局勢。


    內卷當道,朱允熥不得隨波逐流,開始走仁孝路線。


    在朱元璋麵前,他表現得十分乖巧懂事,與以往大不相同。


    朱允熥拿出熬夜的勁頭做戲,日夜守著朱標的梓宮。


    茶不思飯不香,時不時地哭上幾聲,賣力吆喝兩句。


    光哭是沒用的,得有觀眾。


    可周圍都是呂氏的人,他們必然隱而不報。


    於是馬和出現了。


    充當小喇叭。


    雙方的貼身太監,開始比拚宣傳能力。


    朱允炆身邊的太監名為畢養德。


    是個吹逼小能手。


    但他和馬和比,還差點意思。


    人家馬和機靈、博學,長得又威武,和宮女們溝通起來,很有優勢。


    馬和用實際行動告訴朱允熥:人才對創業團隊的重要性。


    他的社交能力太強了!


    隻用了不到三天時間,就和東宮所有太監宮女打成一片。


    不愧是出色的外交家。


    牛逼!


    立人設的效果是顯著的,包括朱元璋,所有人對朱允熥的好感度不斷+1。


    可惜都是,朱允熥幾乎沒有機會和朱元璋搭上訕。


    自從廢除了丞相製度,原本就勤政的老朱每天更加忙碌。


    據史書記載,從洪武十八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八天之內,朱元璋審批閱內外諸司奏劄共一千六百六十件,處理國事計三千三百九十一件。


    平均每天要批閱奏劄二百多件,處理國事四百多件。


    即便如此忙碌,朱元璋也時常抽空到仁智殿看望阿標。


    時間很短,而且全程沉默不語,總是一副殺人的模樣。


    太子朱標死後,老朱幾乎每天都在盤算著殺人。


    這種情況,朱允熥哪裏敢跟他說話?


    連朱允炆都避而遠之,在一旁裝孫子。


    好不容易折騰了二十七天,朱允熥走出仁智殿,開啟美好未來。


    這一日,陽光明媚。


    陰天數日,終於放晴。


    相比後世的重重霧霾,明朝的空氣質量那叫一個絕!


    新鮮的空氣,湛藍的天空,令人陶醉,忍不住放肆呼吸。


    沒有電腦手機等娛樂設施,也沒有報紙了解外麵的社會動態。


    朱允熥的業餘生活十分匱乏。


    不是在仁智殿跪著,就是去膳堂幹飯,至於在哪睡覺,全看局麵。


    起初的幾天日子,頗為難熬。


    現在習慣了倒也輕鬆。


    春和宮,膳堂。


    朱允熥看到了太子妃呂氏。


    呂氏三十餘歲,模樣俊俏,此時端坐著那,神情帶著一絲嫵媚,惹人憐惜的樣子。


    特別是穿著一身孝,流露出少婦的別樣韻味。


    果然應了那句老話:女要俏,一身孝。


    咦......我為什麽會想到某些影視裏奇奇怪怪的劇情?


    朱允熥甩了甩腦袋,上前恭敬行禮:“見過母妃。”


    二十一世紀你可以在後媽麵前耍脾氣。


    但是在封建王朝,尤其是最重禮法孝道的皇家。


    對長輩無禮是最低級的作死方式。


    若此時朱允熥衝呂氏翻白眼撂臉子,隻怕當晚就傳到老朱耳裏,接著讓宗人府責罰,背個不孝之名。


    如今的呂氏不再是當初下賤的妾室了。


    而是真正的太子妃!


    她不僅是太子朱標冊封的,也代表老朱的意思。


    “允熥,坐下用膳吧。”


    呂氏語氣平淡,沒有一絲關心,也沒有主動找茬。


    前段時間,馬和、方才入東宮的事,呂氏表麵十分大度,實則心裏很是不爽。


    尤其得知兩個太監是燕王府的人,更是滿懷戒備。


    近段時間,朝堂上立燕王朱棣為儲君的呼聲越來越高。


    在呂氏眼中,隻有燕王朱棣,才是自家兒子允炆的強力對手。


    至於秦王朱樉,人品低劣,在封地屢屢犯事,欺壓百姓,現在被召回京師反省。


    若不是先前太子朱標求情,隻怕早被削去王爵了。


    晉王朱棡,雖文武雙全,但為人太傲,屢屢與兄弟不睦,且生性殘暴。


    數次以奔馬縛人,車裂之,聖上甚怒,欲廢朱棡之王爵,得兄長太子朱標調護,才保住王爵。


    故而,呂氏猜測,若公公從諸王中選擇儲君,隻能立賢。


    燕王朱棣,素有賢名,其嶽父徐達的政治資源,幾乎全部被朱棣打包收下。


    尤其在前年北征沙漠招降乃兒不花後,燕王更是威名大振,倍受倚重,授命節製沿邊兵馬。


    至於皇孫朱允熥。


    在呂氏眼裏,其威脅遠遠不如燕王。


    她是看著朱允熥長大的,什麽性子德行她一清二楚。


    不過說來也怪,最近這孩子性情大變,似乎比以往更加沉穩了。


    不僅變得知書達理,以前諸多混賬事,再也沒犯過。


    著實令人奇怪。


    “膳堂的飯菜是真難吃啊!”


    擺在朱允熥麵前的是一小碗粥,以及三道小菜,分別是胡蘿卜、青菜、豆腐。


    沒有科技與狠活,更沒有各種調料,平淡無味。


    比二十一世紀的豬食強不了多少。


    重要的是,就這還吃不飽,隻能勉強果腹。


    沒辦法,服喪期間就這待遇。


    不僅粗茶淡飯不能吃肉,不能喝酒,還不能聽絲竹音樂,更不能洗澡、剃頭、更衣。


    即便不在服喪期間,吃得也差不多。


    明初的節儉是出了名的。


    朱元璋早膳就一道小菜家一道豆腐,晚膳最多四菜一湯,一日兩餐,不過如此。


    皇帝尚且如此,底下官員哪個敢胡吃海喝?


    徐達乃開國之大功臣,隨著朱元璋出生入死,立國之後,位極人臣,亦不敢享受。


    他生前在家用膳時,無論是早飯還是晚飯,都要比朱元璋少一至兩道菜,勉強能吃飽而已。


    而且明初官員吃飯的餐具,規格皆有規製。


    每一餐的膳食上桌之前,亦須看仔細了,不敢逾越。


    周王朱橚就是在吃食方麵翻車了。


    曆史上,周王因為吃飯用的餐具上雕有龍紋,就被建文帝削去藩位,貶為庶人,徙雲南蒙化,受盡了苦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明第一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明第一帥並收藏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