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時辰後,驚心動魄的問政環節終於結束。


    六部官員無不暗鬆一口氣,慶幸自己躲過了一劫。


    “禮部,朕有事要問。”


    禦座上的朱元璋再度點名禮部。


    禮部侍郎差點沒被嚇死,一個激靈竄了出來:“臣在!”


    朱元璋道:“朕有意冊封皇孫朱允熥為吳王,朱允炆為惠王,禮部怎麽看?”


    宗人府宗人令秦王朱樉前些日子剛被放出來,現在已返回封地,根本插不上手。


    所以禮部得幫宗人府安排這事。


    “什麽?封王?”


    這一試探性的宣布,立馬引爆全場。


    原來不是冊封皇太孫......朱允熥內心稍稍有些失落。


    朱允炆也是低頭不語,想來更加失望。


    反應最激烈的,莫過於大臣。


    尤其是文官。


    冊封親王算什麽事?


    我們要的是皇太孫!


    禮部侍郎是個從心的人,垂首道:“禮部全憑陛下安排。”


    自兩年前禮部尚書李原名被皇帝罵致仕了,禮部至今沒有任命新的尚書。


    他一個小小的侍郎,哪裏敢反對。


    問就是可以!


    “臣有異議!”


    眾人放眼看去,隻見一個身穿二品錦雞補子的文官站了出來。


    此人身材高大,麵色白淨,乃戶部尚書趙勉。


    “啟稟陛下!”


    趙勉道:“按製,皇太子之子為郡王,皇孫豈能封親王?”


    明朝的王爵,單字為親王,雙字為郡王。


    如秦王、晉王、燕王、周王,皆是親王。


    又如中山王,開平王、岐陽王等,都是郡王。


    戶部尚書趙勉剛說完,都察院的禦史們紛紛呼應:“臣附議趙大人!”


    “臣也附議!”


    “附議!”


    出奇的是,這些家夥再無先前的畏懼,一個個臉紅脖子粗的大講道理。


    再看禦座上,朱元璋也絲毫沒有生氣。


    因為他規定,言官無罪。


    甭管你說什麽,哪怕是指著皇帝鼻子噴,也是無罪的。


    不會因為你說話難聽而殺你。


    當皇帝嘛,總要聽聽別人怎麽說。


    若是偏聽則信,一味的從別人口中了解另一個人,那是閉塞聖聽,遲早把自己給坑死!


    朱元璋經常告誡自己,當皇帝胸懷要有大氣象,要容得下山,容得下海,容得下忠奸善惡。


    隻要不貪和不威脅到皇權就行......


    但如果你不是都察院禦史,也不是六科給事中,還擱這碎嘴,在皇帝麵前耍嘴皮子抖機靈。


    那不好意思,隻能借人頭一用。


    你都不是言官,還敢罵皇帝?


    不砍你砍誰?


    朱元璋的這個規定,不知造就了明朝多少個噴子。


    有反對就有支持。


    淮西勳貴的柱石,宋國公馮勝立馬站出來表態:“臣支持封兩位皇孫為親王!”


    朱允熥封的是吳王,朱允炆是惠王。


    雖然朱元璋稱帝前用過吳王尊號,但也不必過分解讀。


    在朱允熥之前,還有一個宗室子弟當過吳王。


    馮勝的女婿周王朱橚,朱元璋的第五子,洪武三年封吳王,洪武十一年改封為周王。


    雖然吳王的尊號沒有什麽重大意義,但卻表明了一個態度:皇帝似乎偏愛朱允熥。


    因此,老謀深算的馮勝看出了端倪,堅決支持!


    原本爛泥扶不上牆的皇孫,現在占據優勢,怎麽說也不虧!


    反觀文官那邊。


    我們要的是皇太孫的大位。


    現在搞競爭?


    這怎麽行呢?


    必須反對!


    拋開別的不談,二人的背景差距明顯。


    一個背後有淮西勳貴集團,一個背後是文官集團。


    明顯我們文官勢弱,所以我們要堅決反對!


    當然要是強勢的一方,那就另外一番說辭了。


    官員們爭先恐後的咳嗽奏事。


    官員奏事前咳嗽一聲,是朝會不成文的規定,意在提醒其他大臣,順帶清嗓子。


    翰林學士黃子澄先聲奪人,咳嗽出班奏道:“臣請陛下當早立皇太孫,以固國本!”


    “臣附議!”


    禦史和六科給事中們紛紛呼應。


    接著一個個開始登台表演,力薦朱允炆為皇太孫。


    這幫逼......朱允熥有些著急了。


    眼瞅著皇太孫大位在前,不免心動。


    若是錯過,恐悔恨終生。


    正此時,忽然耳邊傳來一聲高喝:“放屁!”


    眾人看去,竟是晉王朱棡。


    朱棡站在禦階上,昂首挺胸,睥睨諸人,放言道:“父皇正值壯年,又有二十五位皇子相助,立什麽皇太孫?”


    差點錯過大位,朱棡簡直恨透了這幫犢子!


    幸虧老子來京師,不然被伱們這幫王八羔子把朱允炆推上皇太孫,老子連哭都沒地方哭!


    這時,朱棡站在朱允熥身後不遠,二人同在禦階上,如同站在一條線上。


    朱元璋全程沒有說話,坐看他們表演。


    論權鬥,他是當朝第一人。


    當年丞相胡惟庸步步算計,試圖攬權,又如何?


    還不是被他玩弄於鼓掌?


    借胡惟庸的腦袋,廢千年丞相製度,穩固皇權!


    今天他以冊封親王試探,又是一場好戲。


    眼瞅著晉王入場,眾人震驚之餘。


    吏部尚書詹徽奏道:“陛下,我朝從未有皇孫封親王之例,望陛下慎重!”


    詹徽既是吏部尚書,又是都察院左都禦史,在文官中影響甚大。


    先前他不說話,是在審時度勢,更不想掃了皇帝麵子。


    此時晉王跳出來,他不得不出來說兩句。


    詹徽的高明之處在於,沒有明確支持冊立皇太孫,隻是以諫言的方式,讓皇帝慎重。


    朱棡咧嘴一笑,立即回道:“父皇乃開創之君,如何開不得此先例?”


    眾人這才恍然,原來晉王也想爭奪大位!


    “臣傅友德,支持陛下開此先例!”


    “臣馮勝,附議!”


    “臣王弼,附議!”


    勳貴們紛紛支持冊封親王。


    其實支持冊封親王,也就是支持朱允熥。


    皇太孫的位置固然好,但此時不是時候。


    主要是馮勝他們不自信,擔心今日冊封皇太孫,朱允熥占不到好處。


    畢竟先前的形象太過深入人心,他們還沒意識到朱允熥的轉變。


    所以馮勝等人要拖延時間,隻要現在不立皇太孫,什麽都好說!


    常年行軍打仗的人,都十分謹慎,很少敢冒進。


    總體優勢在我,何必涉險?


    文官們就不這樣想了,清楚自己處於劣勢,準備孤注一擲。


    反正言官開路,皇帝也不會降罪。


    因此,言官們成了擁護朱允炆的主力。


    在口舌之辯上,勳貴們讀書少,多少差點意思,無法與言官們相提並論。


    “這幫王八羔子,終於憋不住了。”


    望著滿朝嘴臉,朱元璋露出鄙夷之色。


    上次有意透露立燕王朱棣試探口風,結果他們急了。


    劉三吾請立皇太孫,他們又沉默。


    那時候朱元璋就知道文官們支持朱允炆。


    今日一個朝會,全部露底了!


    還有晉王,聽說有意立老四朱棣為太子,屁顛顛從太原趕來。


    老四都沒當真,他卻急了!


    “陛下,臣周德興,以為當立皇孫允炆為皇太孫。”


    江夏侯周德興出班上奏,朱元璋的臉頓時沉了下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明第一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明第一帥並收藏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