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救了藍玉,打亂了文官布局。


    文官開始針對他。


    戶部尚書趙勉上奏提議,隨著兩位皇孫年齡長大,尤其是吳王殿下,不適合再居住東宮。


    言下之意,太子妃呂氏在守寡,住一起不合適......


    實際上,文官們想隔絕吳王朱允熥與朱元璋的聯係。


    沒了吳王這個經常在皇帝身邊的中間人,對淮西勳貴還不是隨便點炮?


    不就是換個地方嘛!


    朱元璋一向虛心納諫,從善如流,當場就同意了。


    命人在京師騰出兩座王府,吳王朱允熥和惠王朱允炆一人一座。


    不過,朱元璋又下旨,兩位皇孫仍可以自行出入皇宮。


    趙勉愕然,白花心思了。


    讀書人心眼子多,素質好的不少,但也不缺乏陰狠之輩,沒少幹缺德事。


    一波不成,趙勉又慫恿言官彈劾錦衣衛二把手宋忠。


    在朝會現場維持治安的宋忠本人都懵了。


    一臉的問號。


    心說老子和你們無冤無仇,從不摻和任何事,怎麽突然就彈劾我了?


    原來是因為李彬的事。


    “啟稟陛下,那李彬因誹謗江夏侯侵占軍田,被鳳陽府判了秋後問斬之罪,可那廝不僅跑了,還攔路搶劫。”


    朱元璋製定公侯伯俸祿之後,勳貴們隻拿俸祿,沒有莊田。


    莊田都上交朝廷了,就意味著他們沒法明目張膽的侵占軍戶軍田。


    以前的事,自然一筆勾銷,也不好調查了。


    所以此時有人提出江夏侯一事,壓根不怕。


    都察院的禦史一本正經地說道:“如此大奸大惡之人,宋忠卻一味包庇,還讓他入了錦衣衛!”


    “這種惡人,豈不危害陛下?宋忠有何居心?”


    立馬有言官出來搭腔捧哏。


    禦史們明明知道李彬是吳王安排進錦衣衛的,卻避而不談,轉頭彈劾宋忠。


    他們之所以這麽做,是因為知道彈劾藩王需要大量的成本!


    朱元璋規定,臣子彈劾藩王,如果事情不屬實,是要被問罪殺頭的。


    就算屬實,彈劾的人也倒黴。


    朱元璋是出了名的護短,這條規定直接寫進了《祖訓錄》,也就是後來的《皇明祖訓》。


    如此大的風險,誰敢彈劾?


    最好的辦法就是找個替罪羊,然後讓皇帝問話,自己聯想到吳王的不軌舉動。


    把李彬這種當過匪徒的危險分子放在皇帝身邊,想幹什麽?


    官場上扶人不容易,毀人簡單,讓禦史動動嘴皮子,不毀也能搞臭。


    正當朱允熥為宋忠擔憂時。


    朱元璋說道:“宋忠率直無隱,為人請命,何罪之有?”


    宋忠把事都告訴老朱了?


    見宋忠一臉淡定,朱允熥終於放下心來。


    對皇帝而言,臣子的忠誠是第一位。


    尤其是錦衣衛,不隱瞞就是最大的忠誠。


    監察禦史劉觀道:“那百戶李彬誹謗江夏侯,又行不法之事,此等大凶大惡之人,如何能進天子親軍?”


    這個當口,朱允熥出來說道:“李彬是濟川衛指揮僉事李信之子,乃忠良之後,其兄戰死塞北。”


    他看向禦史劉觀:“至於他是否真的誹謗江夏侯,你是想去查清楚嗎?”


    劉觀自然不會去查江夏侯,當下閉口不言。


    “既是忠良之後,朕便寬恕了那名百戶,就讓他先留在錦衣衛吧。”


    朱元璋最終拍板,結了這檔子破事。


    ......


    吳王府位於宮城西華門外,也就是後世南京漢府街。


    都說金陵是“六朝金粉地”,吳王府下麵最早是東吳的宮城。


    後來東晉和南朝宋齊梁陳的宮城台城,都是在這塊地皮上新建的。


    哪怕後世的民國總統府,也在附近。


    隋朝“蕩平耕墾”後漸漸消散了“王氣”,直到八百年後迎來了朱元璋。


    不過大明的皇宮並沒有選擇在六朝宮城遺址上建立。


    朱元璋敕令遷三山,將燕雀湖大部分填塞,在上麵蓋應天皇宮。


    因此才有“遷三山填燕雀”的說法。


    原來的六朝台城不再是皇家宮苑,卻依然是一塊風水寶地,朱元璋把它送給了陳友諒之子陳理。


    鄱陽湖大戰,大漢皇帝陳友諒意外中流矢身亡,太子陳善兒被擒,十二歲的次子陳理在武昌即帝位。


    不過半年,朱元璋兵臨城下,陳理歸降,封“歸德侯”,後來又承襲“漢王”封號。


    台城故地成了陳理的“漢王府”。


    小夥子樂不思蜀,一天天的長大,青春期時脾氣不好,要求也多了。


    漢王陳理常常口出怨言,對軟禁生活表示不滿。


    漢王府與皇宮近在咫尺,隔壁就住著朱元璋,老朱很快就知道了。


    於是在洪武五年,朱元璋以“不克全朕恩”為由將陳理發配高麗濟州島。


    陳理騰窩後,漢王府成了空宅,閑置了二十年。


    曆史上,第二位漢王朱高煦住了進來,也就是朱棣的次子,因喜歡給人畫大餅,後人送稱號“大餅居士”。


    而如今,這座王府迎來了吳王朱允熥。


    漢王府的牌匾被拆下扔掉,掛上了嶄新的“吳王府”。


    王府裏裏外外被清掃了一遍。


    “稟吳王殿下,王府的大殿和寢宮都修好了,別的偏殿還在修繕中,最遲半個月徹底完工。”


    工部尚書嚴震直邊走邊說。


    他的前任,因在朝會上被朱元璋點名提問,沒回答上來工作內容被罷官養老。


    所以嚴震直執掌工部後,做事十分認真,事事親為查驗。


    “嗯好,嚴部堂辛苦!”


    看著空曠的王府,朱允熥感慨道:“當真是六朝如夢鳥空啼啊!”


    他看著身後的一眾侍從。


    諾大的王府,隻有這點人。


    兩個太監,四個宮女,還有老朱賜下的一百八十名王府護衛。


    至於王府一眾屬官,還未配置。


    一個王府,相當於縮小版的皇宮,裏麵有大大小小各個部門。


    王府屬官最大的是長史,有左右之分,秩品為正五品,掌管長史司。


    長史一般由皇帝親自指定,類似於各藩王的保公(不是保姆),不允許各王府自行延攬。


    宦官機構名承奉司,設承奉正、承奉副,秩正從六品,均為太監。


    還有一個部門叫審理司,下設審理,為文職人員,在外廷辦事,非宦官。


    守門也有專職官員,稱之為門正、門副。


    管理內庫的稱內典寶;


    管理書信的稱書堂官;


    還有個教授一職,專門負責各藩王及其子女的教育。


    武職的有指揮使,典儀正,另有若幹儀衛舍人。


    他們共同掌管著一個上百人的儀衛隊,其職責主要是藩王出行時的儀仗隊和整個王府的衛士。


    整個王府,林林總總十幾個部門,九品以上的屬官近三十人。


    這麽多職位,朱允熥大有想法。


    是時候招攬一些人才了!


    “感恩諸位禦史,給了孤在外發展的機會!”


    朱允熥笑容滿麵。


    “殿下,涼國公求見。”馬和上前說道。


    藍玉來了?


    朱允熥點頭:“叫他進來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明第一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明第一帥並收藏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