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皇太孫的第一把火
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 作者:大明第一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詔獄也在太平門附近。
朱允熥從都察院離開後,徑直去了詔獄。
除了看望蔣瓛,他又秘密見了一個人。
楊士奇。
上次惠王府一事,他怒斥朱允熥對兄長朱允炆無禮,被詹徽看好,破格提入都察院。
楊士奇成了吳王府打入敵人內部的棋子。
現在,他要發揮作用了!
“太孫殿下,殺言官會落下臭名。”
楊士奇出言提醒。
這大冷天的,你把胖禦史裝進麻袋扔進後湖,那家夥不是死路一條嗎?
今天楊士奇算開了眼界。
皇太孫殿下的脾氣似乎不太好,先前自己真是僥幸,當眾斥責他還好沒被扇耳光。
“孤說了,沒殺言官。”
錦衣衛下的手,關我何事?
就算把賬算到他身上,朱允熥也不怕。
曆史是人寫的。
名聲臭不臭不是你說了算!
無恥?
我能有他們無恥嗎?
看著皇太孫無所謂的樣子,楊士奇歎了口氣。
心說那禦史完了!
沒救了,等死吧!
忘記不愉快的事情,楊士奇開始爆料都察院的內幕。
“殿下,詹徽此人,才是文官中的領頭羊!”
“他喜歡隱藏幕後,操控全局!袁泰一直被詹徽當槍使!”
朱允熥一副果然如此的樣子。
據楊士奇所知,袁泰牽頭彈劾藍玉,先是受人慫恿,其次他自己也想加強在都察院的領導形象。
想要通過扳倒藍玉,獲取聲望,從而抗衡詹徽,掌控都察院。
當然了,他失敗了。
還是沒玩過詹徽。
“在詹徽眼中,袁泰是山西人,他經常在背後稱袁泰是北方佬!”
楊士奇鄭重道。
他發現,大明的官場,南北黨爭鬥得很厲害!
不僅是勳貴和文官之間,文官之間的地域鬥爭現象更嚴重!
如吏部尚書詹徽,湖廣黃州人,祖籍江西婺源人。
戶部尚書趙勉,湖廣夷陵人。
兵部尚書茹瑺,湖廣衡山藻江人。
翰林院的老大劉三吾,湖廣茶陵人,是趙勉的老丈人。
大理寺卿夏長文,鬆江府上海縣人。
還有洪武十八年科舉的前三甲,練子寧、黃子澄等人,都是江西人。
......
他們互相提攜和舉薦,官職一步步高升。
這些人有個共同特點:籍貫大多是湖廣、江西。
也就是陳友諒當年統治的地方!
很明顯,以詹徽為首,湖廣係為核心的“漢派”,已經在朝廷形成了一股勢力!
經楊士奇這麽一提醒,朱允熥茅塞頓開。
詹徽的老爹詹同,他以前就是在陳友諒手下當官啊!
後來陳友諒敗了,詹徽的爹才投降,在大明得到重用。
好像詹同的名字,也是朱元璋給改的!
朱允熥嚴重懷疑,是老朱培養了漢派,用來製衡先前的淮西派和浙東派。
並利用詹徽等少壯派,製衡和調和元老派。
當然,地方派係的均衡,也是老朱搞的政治平衡。
隻是老朱沒想到,詹徽這幫人真會搞,短短幾年就把北派打壓到勢單力薄的境地。
曆史上,洪武三十年還有個著名的南北榜案。
一場科舉殿試後,所錄用的五十多名進士,全是南方人!北方一個沒有!
主考官貌似就想趙勉的老丈人,劉三吾!
也就是當初第一個跳出來,極力支持冊立朱允炆為皇太孫的老東西!
全部理順了!
朱允熥原本以為,明初的政治單純的就是淮西黨和浙東黨之爭。
沒想到水這麽深!
想想也是,曆朝曆代,不論什麽時期,哪怕是盛世,官場上的鬥爭就沒聽過!
盛世與亂世,唯一的區別是,能力強的皇帝對鬥爭可控!
不會造成惡劣的影響。
如朱元璋,早就開始出手收拾南派官員。
先是把趙勉從刑部尚書一職換到戶部,讓北方出身的楊靖擔任刑部尚書。
打破南派掌控三法司的局麵。
然後第一個遭殃的就是前工部尚書秦逵,妥妥的南派人。
朱允熥第一次上早朝時,在禦門聽政上,朱元璋提問工部工作,秦逵沒回答上來被追責革職。
“行了!”
朱允熥直接打斷了楊士奇的深入介紹:“這些都不重要,孤對這些龍套不感興趣!”
幹了完了!
把他們的帶頭大哥幹掉,後麵的那些龍套自然土崩瓦解。
說不定還會主動投誠獻媚!
楊士奇雖然不明白龍套的意思,但皇太孫語氣中對南派的輕視,他還是能感受到的。
雖然他自己也是江西人。
“太孫殿下,詹徽藏的很深,臣沒有查出他有作奸犯科的證據。”
看出來了,老狐狸一個!
朱允熥還是不在意。
既然詹徽這個硬骨頭難啃,那就換塊肉啃!
今日來都察院,朱允熥隻為殺殺言官們的威風!
一群鍵盤俠!看孤怎麽整治你們!
回到東宮。
朱允熥參考張居正,製定了一道考成法。
也就是官員考核製度。
規定六部和都察院把所屬官員,把應辦的事情定立期限,逐月進行檢查。
未完成工作目標的,輕則停俸,重則降級,革職!
朱允熥將計劃上報朱元璋。
“你不覺得樹敵太多嗎?”
乾清宮中,朱元璋捏著考成法陳條,笑嗬嗬地看著朱允熥。
“多又如何?”
朱允熥滿不在乎地道:“當官不為民,若都在混日子,大明還有希望嗎?”
“一旦考成法實施,用不了多久,朝廷將政令通暢,百官開始幹實事!”
上班摸魚的情況會大大減少。
朱元璋緩緩點頭:“你現在是皇太孫,想做什麽大膽的去做,爺爺都支持你!”
“爺爺真好!”朱允熥嘿嘿一笑。
別看老朱酷愛權力,給儲君放權的力度,那是沒的說!
在整個世界曆史上,朱元璋對儲君的信任度,都是數一數二的!
壓根不怕伱威脅皇權!
皇太孫的第一把火已熊熊燃起。
朱允熥的考成法一經推行,別的部門還好,都察院算是炸鍋了!
禦史們感覺自己被針對了!
主要是他們先前太輕鬆了。
普通官員升遷靠實打實的政績,而言官們隻需要動動嘴皮子。
他們的升遷成本很低,隻要提的問題有價值,回報就很大,升遷速度非常快!
當然,高回報伴隨著高風險。
言官最大的風險是容易得罪人。
很多言官剛工作時一腔熱血,說要肩擔道義,為國家為百姓出一把子力。
甚至主動去找貪官彈劾,為民請命。
但在官場這個大染缸裏泡兩年,大多禦史變得渾渾噩噩。
每次上奏,都隻說一些不痛不癢,不得罪人的話,應付差事。
啥貪不貪官的,關我何事?
看了一圈,誰不貪啊?
現在這種局麵變了。
皇太孫搞的考成法,把都察院的工作任務量化。
幹了多少實在事,一目了然。
你言官上奏不是避重就輕,隔靴搔癢,怕罪人嗎?
現在上奏,必須戳到關鍵!
不能蒙混過關。
想靠打馬虎眼混日子,不可能!
朱允熥這麽幹,等於逼著言官去得罪人。
這一波操作,朱允熥可是捅了馬蜂窩。
禦史們對他十分不滿,一個個心裏都憋著一股勁,準備說點什麽。
但一想到被扔進後湖的胖禦史,一個個又不敢說了。
朱允熥從都察院離開後,徑直去了詔獄。
除了看望蔣瓛,他又秘密見了一個人。
楊士奇。
上次惠王府一事,他怒斥朱允熥對兄長朱允炆無禮,被詹徽看好,破格提入都察院。
楊士奇成了吳王府打入敵人內部的棋子。
現在,他要發揮作用了!
“太孫殿下,殺言官會落下臭名。”
楊士奇出言提醒。
這大冷天的,你把胖禦史裝進麻袋扔進後湖,那家夥不是死路一條嗎?
今天楊士奇算開了眼界。
皇太孫殿下的脾氣似乎不太好,先前自己真是僥幸,當眾斥責他還好沒被扇耳光。
“孤說了,沒殺言官。”
錦衣衛下的手,關我何事?
就算把賬算到他身上,朱允熥也不怕。
曆史是人寫的。
名聲臭不臭不是你說了算!
無恥?
我能有他們無恥嗎?
看著皇太孫無所謂的樣子,楊士奇歎了口氣。
心說那禦史完了!
沒救了,等死吧!
忘記不愉快的事情,楊士奇開始爆料都察院的內幕。
“殿下,詹徽此人,才是文官中的領頭羊!”
“他喜歡隱藏幕後,操控全局!袁泰一直被詹徽當槍使!”
朱允熥一副果然如此的樣子。
據楊士奇所知,袁泰牽頭彈劾藍玉,先是受人慫恿,其次他自己也想加強在都察院的領導形象。
想要通過扳倒藍玉,獲取聲望,從而抗衡詹徽,掌控都察院。
當然了,他失敗了。
還是沒玩過詹徽。
“在詹徽眼中,袁泰是山西人,他經常在背後稱袁泰是北方佬!”
楊士奇鄭重道。
他發現,大明的官場,南北黨爭鬥得很厲害!
不僅是勳貴和文官之間,文官之間的地域鬥爭現象更嚴重!
如吏部尚書詹徽,湖廣黃州人,祖籍江西婺源人。
戶部尚書趙勉,湖廣夷陵人。
兵部尚書茹瑺,湖廣衡山藻江人。
翰林院的老大劉三吾,湖廣茶陵人,是趙勉的老丈人。
大理寺卿夏長文,鬆江府上海縣人。
還有洪武十八年科舉的前三甲,練子寧、黃子澄等人,都是江西人。
......
他們互相提攜和舉薦,官職一步步高升。
這些人有個共同特點:籍貫大多是湖廣、江西。
也就是陳友諒當年統治的地方!
很明顯,以詹徽為首,湖廣係為核心的“漢派”,已經在朝廷形成了一股勢力!
經楊士奇這麽一提醒,朱允熥茅塞頓開。
詹徽的老爹詹同,他以前就是在陳友諒手下當官啊!
後來陳友諒敗了,詹徽的爹才投降,在大明得到重用。
好像詹同的名字,也是朱元璋給改的!
朱允熥嚴重懷疑,是老朱培養了漢派,用來製衡先前的淮西派和浙東派。
並利用詹徽等少壯派,製衡和調和元老派。
當然,地方派係的均衡,也是老朱搞的政治平衡。
隻是老朱沒想到,詹徽這幫人真會搞,短短幾年就把北派打壓到勢單力薄的境地。
曆史上,洪武三十年還有個著名的南北榜案。
一場科舉殿試後,所錄用的五十多名進士,全是南方人!北方一個沒有!
主考官貌似就想趙勉的老丈人,劉三吾!
也就是當初第一個跳出來,極力支持冊立朱允炆為皇太孫的老東西!
全部理順了!
朱允熥原本以為,明初的政治單純的就是淮西黨和浙東黨之爭。
沒想到水這麽深!
想想也是,曆朝曆代,不論什麽時期,哪怕是盛世,官場上的鬥爭就沒聽過!
盛世與亂世,唯一的區別是,能力強的皇帝對鬥爭可控!
不會造成惡劣的影響。
如朱元璋,早就開始出手收拾南派官員。
先是把趙勉從刑部尚書一職換到戶部,讓北方出身的楊靖擔任刑部尚書。
打破南派掌控三法司的局麵。
然後第一個遭殃的就是前工部尚書秦逵,妥妥的南派人。
朱允熥第一次上早朝時,在禦門聽政上,朱元璋提問工部工作,秦逵沒回答上來被追責革職。
“行了!”
朱允熥直接打斷了楊士奇的深入介紹:“這些都不重要,孤對這些龍套不感興趣!”
幹了完了!
把他們的帶頭大哥幹掉,後麵的那些龍套自然土崩瓦解。
說不定還會主動投誠獻媚!
楊士奇雖然不明白龍套的意思,但皇太孫語氣中對南派的輕視,他還是能感受到的。
雖然他自己也是江西人。
“太孫殿下,詹徽藏的很深,臣沒有查出他有作奸犯科的證據。”
看出來了,老狐狸一個!
朱允熥還是不在意。
既然詹徽這個硬骨頭難啃,那就換塊肉啃!
今日來都察院,朱允熥隻為殺殺言官們的威風!
一群鍵盤俠!看孤怎麽整治你們!
回到東宮。
朱允熥參考張居正,製定了一道考成法。
也就是官員考核製度。
規定六部和都察院把所屬官員,把應辦的事情定立期限,逐月進行檢查。
未完成工作目標的,輕則停俸,重則降級,革職!
朱允熥將計劃上報朱元璋。
“你不覺得樹敵太多嗎?”
乾清宮中,朱元璋捏著考成法陳條,笑嗬嗬地看著朱允熥。
“多又如何?”
朱允熥滿不在乎地道:“當官不為民,若都在混日子,大明還有希望嗎?”
“一旦考成法實施,用不了多久,朝廷將政令通暢,百官開始幹實事!”
上班摸魚的情況會大大減少。
朱元璋緩緩點頭:“你現在是皇太孫,想做什麽大膽的去做,爺爺都支持你!”
“爺爺真好!”朱允熥嘿嘿一笑。
別看老朱酷愛權力,給儲君放權的力度,那是沒的說!
在整個世界曆史上,朱元璋對儲君的信任度,都是數一數二的!
壓根不怕伱威脅皇權!
皇太孫的第一把火已熊熊燃起。
朱允熥的考成法一經推行,別的部門還好,都察院算是炸鍋了!
禦史們感覺自己被針對了!
主要是他們先前太輕鬆了。
普通官員升遷靠實打實的政績,而言官們隻需要動動嘴皮子。
他們的升遷成本很低,隻要提的問題有價值,回報就很大,升遷速度非常快!
當然,高回報伴隨著高風險。
言官最大的風險是容易得罪人。
很多言官剛工作時一腔熱血,說要肩擔道義,為國家為百姓出一把子力。
甚至主動去找貪官彈劾,為民請命。
但在官場這個大染缸裏泡兩年,大多禦史變得渾渾噩噩。
每次上奏,都隻說一些不痛不癢,不得罪人的話,應付差事。
啥貪不貪官的,關我何事?
看了一圈,誰不貪啊?
現在這種局麵變了。
皇太孫搞的考成法,把都察院的工作任務量化。
幹了多少實在事,一目了然。
你言官上奏不是避重就輕,隔靴搔癢,怕罪人嗎?
現在上奏,必須戳到關鍵!
不能蒙混過關。
想靠打馬虎眼混日子,不可能!
朱允熥這麽幹,等於逼著言官去得罪人。
這一波操作,朱允熥可是捅了馬蜂窩。
禦史們對他十分不滿,一個個心裏都憋著一股勁,準備說點什麽。
但一想到被扔進後湖的胖禦史,一個個又不敢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