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太極殿內,慕容雪單膝跪地,仔細匯報了明德門那邊所發生的一切,講完之後,他改成雙膝伏拜,自請帝君降罪責罰。


    禁軍統領王桓和太子少師劉策全都麵色陰沉,盯著跪倒在地的慕容雪,一言不發。徐老爺子仍舊不停的咳嗽著,同樣沒有說話。


    沈烈保持一貫的平靜神情,率先開口,話語間充滿殺機:“陛下,慕容雪故意放走太子和謝光,按律同罪。不對其處以極刑,恐不足以震懾大局。”


    李成武聞言沒有吭聲,隻是坐在龍案前微微的出神。


    “陛下?”太子少師劉策擔心道:“陛下?您怎麽了?”


    “哦。”李成武回過神來,略顯訝然:“沈烈剛才說什麽?處以極刑?是對慕容雪嗎?”


    沈烈點點頭:“啟奏陛下,微臣正是這個意思。”


    徐老爺子咳嗽兩聲,搶在李成武之前說到:“陛下,咳咳,老臣以為……”


    李成武衝他擺了擺手,平靜的說道:“老將軍不必多言,朕知道你要說什麽。這件事,慕容雪辦的挺好啊,為什麽要處以極刑呢?”


    聽帝君忽然這麽說,眾大臣無不驚愕萬分,尤其是沈烈大惑不解,還以為帝君是在講反話。


    “不放炳兒那孩子走,又能怎麽樣呢?”李成武喃喃自語的說著:“難不成,真的當場殺了他?若是這麽幹的話,恐怕全天下的人都要在背後戳朕的脊梁骨嘍。”


    王桓忍不住道:“但是……但是太子意圖謀反啊。”


    李成武搖了搖頭:“你把事情想簡單啦!天下的人,不會看到太子謀反,隻會看到帝君以謀反的罪名,處死了自己的皇侄,然後讓他的親兒子繼承皇位。且不說朕沒辦法堵住悠悠眾生之口,單是在九泉之下,朕又該如何麵對皇兄呢?難道跟皇兄說:炳兒因為想要拿回本來就屬於他的東西,所以我把你唯一的兒子給殺了?!”


    他略微頓了頓,抬手示意慕容雪平身,溫言道:“這件事你辦的很好,年勁鬆當初的確沒有看錯人。倘若你為了向朕表忠心,傷害太子,那不僅有負年太傅對你的囑托,連朕以後也不敢再用你啦。”


    慕容雪萬萬沒有想到,帝君居然會這麽說,熱淚頓時忍不住奪眶而出,再次伏身跪倒,輕輕抽泣。


    “陛下宅心仁厚,臣感佩至深。”劉策躬身道:“隻不過,眼下的朝堂危局尚未解除,太子置身城外,數十萬大軍動向難測,接下來該如何是好?”


    此言一出,君臣幾人不禁又沉默起來,徐老爺子忽然停住咳嗽,拱手道:“老臣倒是有一個‘雙全之法’,還請陛下和諸位大人參詳。”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世間之難,莫過於“兩全其美”之難;而兩全其美之所以不容易,皆因為莫衷一是。


    恰恰是需要取舍的兩邊,都合道理、都有意義、都具價值、都不能輕易做出割舍,這人世間才會不斷上演一幕幕的悲喜劇情。


    孟子有雲:魚與熊掌不可兼得。舍生取義,向來都是君子持正的根本標準,而抱有如此信念,往往是緣於不能妥協或不願妥協。


    是非黑白,二選其一。


    同樣,以此反觀也不難理解,所謂“妥協”二字,也正是雙全之法的根基所在。


    有人說,妥協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勇氣。隻有懂得妥協的人,方能兼顧大局。這樣的智慧與勇氣,對於政治家而言尤為可貴。


    作為三朝名將的徐老爺子,正是這樣一位懂得妥協的資深政治家。所以,他才會在禦前提出了自己的“雙全之法”。


    首先,他給眾人分析,目前攪入局中的各方人馬,其實從本心而言,都並不願意事態升級到兵戎相見的地步。


    自己這一方很好理解:兵力不占絕對優勢,同時又要兼顧帝都安危,在突厥入侵西疆的關鍵時期,完全不想看到朝廷內訌、大動幹戈的場麵。


    再看謝光那邊,從之前種種跡象,徐老爺子判斷:此人最初的想法是騙取軍權,然後發動兵諫,妄圖用最小的代價,擁立太子即位。等到大局已定之後,他才有可能真正大開殺戒、清除朝中的異己。


    這個判斷基於三個理由:


    其一,謝光事先並沒有做好武力奪取帝都的充分準備。很明顯的一點,就是玄甲軍在帝都城裏的表現有失水準。盡管因為“初九班”奇兵襲擊,在一定程度上給謝光造成困擾,但正常情況下,天下第一的玄甲軍團,也絕不至於一擊即潰、形同兒戲。


    其二,發動的時機不對。兵諫也好,叛亂也罷,大多會選在夜晚,或者是朝臣集會的時刻。光天化日的派兵進城,處處顯出一種倉促味道。至於說謝光為何突然如此惶急行動,雖然具體原因尚不清楚,但也足以說明這並非周密計劃。


    其三,玄甲軍失利之時,謝光一家老小尚在城中,竟然還須倉皇撤退才能保命,完全不像一位身經百戰的大將應該有的表現。


    由此看來,謝光也不願意現在就跟朝廷爆發大戰。


    既然從一開始便沒有做好大打出手的準備,那麽如今身在城外的上柱國,對於接下來“是戰是和”的問題,恐怕還在猶豫之中。


    如果把他逼的緊些,自然免不了狗急跳牆、魚死網破;假如對他放的鬆些,或許還存在談判轉寰的餘地,不至於令聖唐皇朝立刻陷入內戰之中。


    這番分析,首先得到了劉策的認同;大將王桓雖然還有些擔心,但也基本讚成徐老爺子的說法;就連沈烈也一樣,感覺老將軍所言合情合理。


    李成武微微頷首,問道:“既然如此,那麽你所謂的‘雙全之法’,究竟怎麽做呢?”


    “三句話,九個字。”老頭兒忍著咳嗽,一字一頓回答,“給台階、留顏麵、拖時間。”


    慕容雪在一旁靜靜聽著徐老爺子闡述自己“雙全之法”的構想,越聽越感慨,心中不禁暗道:徐爺爺,您老這套路玩的可真深啊。


    -


    帝都城外,那漫山遍野的軍營裏,此時已經開始出現微微的躁動。


    之前城裏麵鬧得沸反盈天,駐紮城外的各路兵馬又都被限製出營,一時間,小道消息不脛而走,說什麽的都有。


    一會兒有人說是玄甲軍團造反啦;一會兒又有人說根本不是那麽回事,其實是禁軍與麒麟軍爆發流血衝突,玄甲軍奉旨入城彈壓。


    還有人說,是因為上柱國謝光被逆鱗司陷害,滿門抄斬,玄甲軍進城向帝君喊冤,要朝廷還他們主帥的公道。


    更誇張的說法是,陛下李成武忽然駕崩,幾位親王郡王為了爭奪皇位,開始互相進攻,而玄甲軍、麒麟軍、長刀軍和禁軍各自選擇了新主公,加入到混戰之中。至於東宮太子李炳嘛,不知中了哪位親王下的毒,早就已經死翹翹啦。


    消息越傳越亂,各部隊的主官們都險些急的發瘋。這麽關鍵的時刻,自己手握兵權、近在咫尺,卻又毫無作為,一旦等到朝堂局勢恢複明朗,豈不是白白錯失站隊的良機?


    然而要命的是,他們現在又不敢輕易出動,萬一沒把情況摸清楚,投靠了失敗的一邊,那可就是誅九族的大罪了。


    麵對城外數十萬大軍好似沒頭蒼蠅一樣,正逐漸陷入到徹底混亂之際,謝光本人也到了進退兩難的境地。徐老爺子分析的沒錯,謝光本身並不想真的發動大規模內戰,至少,在他沒有拿到全部兵權之前,實在不願意出現“圖窮匕見”般的硬拚。


    成功說服太子加入,隻是讓他暫時得到了法理和道統上的支持,但是這個支持卻並不絕對牢靠。真要是放下一切,跟朝廷硬拚起來,那麽六萬玄甲軍加上十萬長刀軍,也未必能夠輕鬆擊敗依托強大防禦工事的帝君兵馬。


    而戰況一旦陷入膠著狀態,帝都附近的其他軍隊會不會搖身一變,成為勤王之師,突然跳出來對他群起攻之,實在是很難判斷。


    可以說,大戰爆發,勝負隻在五五之間,甚至自己這邊的勝算可能還更小一些。


    依照謝光之前的想法,逆鱗長史沈烈突然返京入宮,他立刻做出反應,采取雙管齊下的對策,一手控製住太子,一手控製住帝都。即便到最後兩邊翻臉,他也有機會趁勢逼迫李成武退位。


    可是萬萬沒能想到,皇帝老兒的反應也同樣非常迅速:麒麟軍團毫不猶豫的衝上了朱雀大街,直接與玄甲軍展開武裝對峙,緊接著,又不知從哪兒突然殺出來一幫莫名其妙的刺客,竟然瞬間打亂了自己的節奏。


    若不是太子李炳關鍵時刻挺身而出,鎮住了慕容雪,他謝光一家老小能不能活著離開都很難講。


    如此局麵,簡直劣無可劣,接下來又該怎麽辦呢?


    謝光兀自發愁,正考慮著要不要鋌而走險,直接開戰,此時狄獻忽然從帳外匆匆跑了進來:“上柱國,有聖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鎮疆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碼字的李世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碼字的李世卿並收藏鎮疆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