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遙忽然醒悟過來:“皇權爭鬥那套東西,真是被你給玩兒明白了。整完謝光和淮陽王的戲碼,現在又想搞出晉王後裔的幺蛾子。不把聖唐攪亂,你是絕不甘心呢。”
阿史那支斤搖搖頭,鄭重道:“李將軍,這些內鬥,我並不是始作俑者。恰恰相反,都是你們聖唐人自己引發的。”
說罷,他一甩袍袖,像是在跟多年的老友聊天似的,侃侃而談道:“我年輕的時候,曾非常仰慕聖唐文化。無論你們聖教的典籍,還是各類史書,我都一一仔細研讀。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聖教的思想講究的是仁義忠孝、坦蕩為人,可是,在你們的曆史上,從來不乏大奸大惡之輩,皆是聖教士子出身,學富五車、滿腹經綸。這是為什麽呢?”
身處兩軍對陣的核心地帶,阿史那支斤卻忽然聊起了曆史和文化,李江遙不禁搖頭苦笑:“對權力財富的貪欲,應該無分聖教不聖教吧。”
“非也。”阿史那支斤冷笑:“人確實都有貪欲。但是在聖教光環的庇護下,那些原始的欲望被掩蓋、被包裹、被極致的妝點扭曲。因此,才會有了一次又一次的背叛和顛覆。這些鬥爭的慘烈程度,遠比我們突厥血淋淋的殺伐更加殘忍。”
“你們聖唐人自己不挑起內亂,我又如何能善加利用?”
李江遙沉默片刻,輕輕地點了點頭:“或許你說得對,最堅固的堡壘,往往都隻能從內部攻破。”
阿史那支斤眼睛一亮:“最堅固的堡壘,往往隻能從內部攻破。嗯,這句話講得真好,充滿了哲理。李將軍,既然你也把這一切都看透了,當然也清楚我剛才並非危言聳聽。李炳來路不正,李炤貴為皇族,他們二人打擂台,聖唐勢必再次陷入分裂的境地。到了那個時候,你還覺得我們突厥沒有機會嗎?”
李江遙緊緊盯著對方,一字一頓道:“我絕不會給你們任何機會!在聖唐內部的問題徹底解決之前,突厥軍隊就必須被消滅!”
“我正是想跟你談一談這個問題。”阿史那支斤淡淡道:“你我之間,有合作的可能性嗎?”
李江遙忍不住笑道:“可汗覺得呢?”
阿史那支斤說的非常誠懇:“我覺得完全可以。”
“哦?願聞其詳。”
“一切還是要圍繞著西疆鬼漠而言。”阿史那支斤看上去非常自信:“你的鎮疆軍不同於傳統的聖唐軍隊。無論是以前是鎮疆都護府、長刀軍團、烈刃軍團,還是如今的李炳手裏的朝廷兵馬,他們都屬於純正的聖唐血脈。而鎮疆軍呢,它的根底在廣袤的西疆大地。據我所知,你麾下的將士,至少有七成都是西疆人,對吧?”
李江遙無聲的點點頭,沒有接話。
阿史那支斤繼續道:“我們都明白一個淺顯的道理。軍隊的來源,往往代表了他們的立場,以及效忠的對象。一支主要由西疆本土子弟構成的軍團,心裏麵怎麽可能會有聖唐帝君的位置呢?他們敬佩的人、效忠的人,是你,也隻有你。”
“你究竟想說什麽?”李江遙沉聲問道。
“我想說的很簡單,相信你也早就明白的。”阿史那支斤淡然一笑:“在李炳和朝廷眼裏,你是手握重兵、割據一方的諸侯;在鎮疆軍將士們眼裏,你是他們永遠的統帥,是西疆聖王。這種情況下,你想忠心不二的為聖唐效力?哈哈,李炳會相信嗎?鎮疆軍會答應嗎?當朝廷做出對西疆不利的事情時,你又將如何擺正自己的位置呢?”
阿史那支斤的話,像是一柄重錘,狠狠的砸在了李江遙的心坎上。對方講得沒錯,假如有一天朝廷真對西疆提出了不公正的要求,自己能置身事外、袖手旁觀嗎?
那樣的話,他李江遙又怎麽對得起千千萬萬埋骨沙場的西疆戰友呢?
看到李江遙的臉上陰晴不定,阿史那支斤知道,自己的策略已經生效了,於是繼續趁熱打鐵的說道:“我以前讀《史傳》的時候,曾看到過一個有趣的說法,也是中原文明最早提出來的,那就是‘養寇自重’。其中的含義,我想,不用給李將軍多做解釋了吧。從聖唐的角度來看,我們就是寇,隻要我們存在一天,你的地位就無法動搖,哪怕是高高在上的帝君,也必須尊重你的意見、順從你的想法。這樣一來,你不就能更好的保障西疆子民的利益了嗎?”
直到此時,李江遙才真正體會到阿史那支斤的厲害。句句不提突厥的安危得失,處處隻為李江遙考慮籌謀,並且一下子抓住了他最擔心的問題,給出其無法拒絕的理由。
一旦突厥被滅、叛軍消亡,聖唐必然重新走回正軌,所有的軍方大將都要再次接受朝廷節製,要麽加官進爵、要麽解甲歸田,而各路兵馬則肯定會被統一整編,按需調動。
到了那個時候,李江遙即便封侯拜相,卻也再難從根本上維護西疆鬼漠的利益了。
相反,假如突厥和叛軍長期存在,那麽朝廷就不得不繼續倚重這些軍人,他們手中的權力,也將會大到沒有邊際。
沉思良久,李江遙深吸了一口氣,淡淡笑道:“可汗,你講的這些,確實非常有道理,李某受教了。”
阿史那支斤同樣笑道:“那麽,將軍是願意考慮合作了?”
“不,非但不合作,而且還要更快地消滅你們!”
李江遙挺直脊梁,朗聲道:“在遼闊的東大陸上,不僅隻是聖唐這一個偉大皇朝。千百年來,一個皇朝倒下,就會有另一個皇朝崛起,薪火相傳、代代更迭。但是,不管怎麽分分合合,那都是我們自己家裏的事,與外人無關。你說西疆的利益該如何與朝廷協調,那同樣也是我們自己的事,就不勞突厥的大可汗費心啦。”
阿史那支斤的瞳孔漸漸收縮。在頗感意外的同時,他內心深處還浮現出了一絲難以名狀的畏懼。
此刻,阿史那支斤深切的感覺到,坐在他對麵的李江遙,不僅是指揮數十萬鎮疆大軍的無敵統帥,更是他在聖唐書籍中讀到過的那些曆史。
在一卷卷波瀾壯闊、蕩氣回腸的史料記載之中,確實有不少為了私利而攪亂國家的奸佞之臣,但更多的,則是無數和李江遙一樣的人。
他們有的是文臣士子,有的是武將豪俠,有的是普普通通的販夫走卒,有的是溫柔嬌弱的巾幗紅顏。
而所有這些人,卻都擁有著一個同樣堅定的信念:
你想蠱惑我、煽動我,讓我去背棄自己的民族、背叛自己的國家?
癡心妄想!
麵對這樣的人,阿史那支斤心中忽然產生出了一種深深的無力感。
他沉默良久,輕輕歎道:“看來,將軍心意已決,一定要與我一決雌雄了。”
李江遙站起身來:“可汗,我的兄弟徐友長,此時已經拿下了華州,並且派人把這個消息傳出潼關。相信不用多久,突厥各路大軍就會匆匆趕回關中,設法增援營救帝都。那個時候,就是你我決戰之日了。請可汗珍重,好自為之。”
說罷,他頭也不回的走出了帳篷,直把阿史那支斤一個人獨自留在原處,微微出神。
-
李江遙與阿史那支斤會麵後的第二天,城外的鎮疆軍主力開始了行動。
首批五萬重甲步兵分三個方向抵近帝都,徹底封鎖了城池的北、西、南三麵,隻留下東邊的大路沒有布防。
阿史那支斤心裏清楚,李江遙這是故意的。
所謂“圍城必闕”,此乃聖唐人的兵法要旨。給敵人留下一條生路,並不是出於好心,而是要想讓對方絕望,就需先給對方希望。
心戰之術,淋漓盡致。
看著帝都東麵光禿禿的平野,阿史那支斤確實挺猶豫。
趁機撤走吧,白白將帝都拱手讓給李江遙不說,還有可能在半路上遭到華州的徐友長攔截伏擊。可是如果不撤,死守在帝都城裏,隻能看著李江遙從容部署,等待羅尼亞他們跑回來上鉤。
阿史那支斤雖然已經派出傳令兵,讓聖殿親王等一眾將領不必理會自己,專心掃蕩聖唐的廣闊疆域。但他也清楚,這條命令多半不會起作用,因為突厥軍隊是不可能眼睜睜看著大汗被圍困,自己卻見死不救的。
而當各路兵馬悉數趕回關中之時,自己前麵謀劃的戰略就功虧一簣了。
這個李江遙還真了不起啊,朕一早怎麽沒留意到他呢?
阿史那支斤一邊暗暗感慨著,一邊吩咐手下再去傳令。這一次,他改變了原來的思路:那些非要跑回來救駕的部隊,回來也行,但是全都以潼關為限,暫時留在那裏待命,等兵力集結到一定程度之後,朕會給你們下達新的指令。切勿擅自行動,盲目西進,以免中了鎮疆軍圍點打援之計。
阿史那支斤搖搖頭,鄭重道:“李將軍,這些內鬥,我並不是始作俑者。恰恰相反,都是你們聖唐人自己引發的。”
說罷,他一甩袍袖,像是在跟多年的老友聊天似的,侃侃而談道:“我年輕的時候,曾非常仰慕聖唐文化。無論你們聖教的典籍,還是各類史書,我都一一仔細研讀。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聖教的思想講究的是仁義忠孝、坦蕩為人,可是,在你們的曆史上,從來不乏大奸大惡之輩,皆是聖教士子出身,學富五車、滿腹經綸。這是為什麽呢?”
身處兩軍對陣的核心地帶,阿史那支斤卻忽然聊起了曆史和文化,李江遙不禁搖頭苦笑:“對權力財富的貪欲,應該無分聖教不聖教吧。”
“非也。”阿史那支斤冷笑:“人確實都有貪欲。但是在聖教光環的庇護下,那些原始的欲望被掩蓋、被包裹、被極致的妝點扭曲。因此,才會有了一次又一次的背叛和顛覆。這些鬥爭的慘烈程度,遠比我們突厥血淋淋的殺伐更加殘忍。”
“你們聖唐人自己不挑起內亂,我又如何能善加利用?”
李江遙沉默片刻,輕輕地點了點頭:“或許你說得對,最堅固的堡壘,往往都隻能從內部攻破。”
阿史那支斤眼睛一亮:“最堅固的堡壘,往往隻能從內部攻破。嗯,這句話講得真好,充滿了哲理。李將軍,既然你也把這一切都看透了,當然也清楚我剛才並非危言聳聽。李炳來路不正,李炤貴為皇族,他們二人打擂台,聖唐勢必再次陷入分裂的境地。到了那個時候,你還覺得我們突厥沒有機會嗎?”
李江遙緊緊盯著對方,一字一頓道:“我絕不會給你們任何機會!在聖唐內部的問題徹底解決之前,突厥軍隊就必須被消滅!”
“我正是想跟你談一談這個問題。”阿史那支斤淡淡道:“你我之間,有合作的可能性嗎?”
李江遙忍不住笑道:“可汗覺得呢?”
阿史那支斤說的非常誠懇:“我覺得完全可以。”
“哦?願聞其詳。”
“一切還是要圍繞著西疆鬼漠而言。”阿史那支斤看上去非常自信:“你的鎮疆軍不同於傳統的聖唐軍隊。無論是以前是鎮疆都護府、長刀軍團、烈刃軍團,還是如今的李炳手裏的朝廷兵馬,他們都屬於純正的聖唐血脈。而鎮疆軍呢,它的根底在廣袤的西疆大地。據我所知,你麾下的將士,至少有七成都是西疆人,對吧?”
李江遙無聲的點點頭,沒有接話。
阿史那支斤繼續道:“我們都明白一個淺顯的道理。軍隊的來源,往往代表了他們的立場,以及效忠的對象。一支主要由西疆本土子弟構成的軍團,心裏麵怎麽可能會有聖唐帝君的位置呢?他們敬佩的人、效忠的人,是你,也隻有你。”
“你究竟想說什麽?”李江遙沉聲問道。
“我想說的很簡單,相信你也早就明白的。”阿史那支斤淡然一笑:“在李炳和朝廷眼裏,你是手握重兵、割據一方的諸侯;在鎮疆軍將士們眼裏,你是他們永遠的統帥,是西疆聖王。這種情況下,你想忠心不二的為聖唐效力?哈哈,李炳會相信嗎?鎮疆軍會答應嗎?當朝廷做出對西疆不利的事情時,你又將如何擺正自己的位置呢?”
阿史那支斤的話,像是一柄重錘,狠狠的砸在了李江遙的心坎上。對方講得沒錯,假如有一天朝廷真對西疆提出了不公正的要求,自己能置身事外、袖手旁觀嗎?
那樣的話,他李江遙又怎麽對得起千千萬萬埋骨沙場的西疆戰友呢?
看到李江遙的臉上陰晴不定,阿史那支斤知道,自己的策略已經生效了,於是繼續趁熱打鐵的說道:“我以前讀《史傳》的時候,曾看到過一個有趣的說法,也是中原文明最早提出來的,那就是‘養寇自重’。其中的含義,我想,不用給李將軍多做解釋了吧。從聖唐的角度來看,我們就是寇,隻要我們存在一天,你的地位就無法動搖,哪怕是高高在上的帝君,也必須尊重你的意見、順從你的想法。這樣一來,你不就能更好的保障西疆子民的利益了嗎?”
直到此時,李江遙才真正體會到阿史那支斤的厲害。句句不提突厥的安危得失,處處隻為李江遙考慮籌謀,並且一下子抓住了他最擔心的問題,給出其無法拒絕的理由。
一旦突厥被滅、叛軍消亡,聖唐必然重新走回正軌,所有的軍方大將都要再次接受朝廷節製,要麽加官進爵、要麽解甲歸田,而各路兵馬則肯定會被統一整編,按需調動。
到了那個時候,李江遙即便封侯拜相,卻也再難從根本上維護西疆鬼漠的利益了。
相反,假如突厥和叛軍長期存在,那麽朝廷就不得不繼續倚重這些軍人,他們手中的權力,也將會大到沒有邊際。
沉思良久,李江遙深吸了一口氣,淡淡笑道:“可汗,你講的這些,確實非常有道理,李某受教了。”
阿史那支斤同樣笑道:“那麽,將軍是願意考慮合作了?”
“不,非但不合作,而且還要更快地消滅你們!”
李江遙挺直脊梁,朗聲道:“在遼闊的東大陸上,不僅隻是聖唐這一個偉大皇朝。千百年來,一個皇朝倒下,就會有另一個皇朝崛起,薪火相傳、代代更迭。但是,不管怎麽分分合合,那都是我們自己家裏的事,與外人無關。你說西疆的利益該如何與朝廷協調,那同樣也是我們自己的事,就不勞突厥的大可汗費心啦。”
阿史那支斤的瞳孔漸漸收縮。在頗感意外的同時,他內心深處還浮現出了一絲難以名狀的畏懼。
此刻,阿史那支斤深切的感覺到,坐在他對麵的李江遙,不僅是指揮數十萬鎮疆大軍的無敵統帥,更是他在聖唐書籍中讀到過的那些曆史。
在一卷卷波瀾壯闊、蕩氣回腸的史料記載之中,確實有不少為了私利而攪亂國家的奸佞之臣,但更多的,則是無數和李江遙一樣的人。
他們有的是文臣士子,有的是武將豪俠,有的是普普通通的販夫走卒,有的是溫柔嬌弱的巾幗紅顏。
而所有這些人,卻都擁有著一個同樣堅定的信念:
你想蠱惑我、煽動我,讓我去背棄自己的民族、背叛自己的國家?
癡心妄想!
麵對這樣的人,阿史那支斤心中忽然產生出了一種深深的無力感。
他沉默良久,輕輕歎道:“看來,將軍心意已決,一定要與我一決雌雄了。”
李江遙站起身來:“可汗,我的兄弟徐友長,此時已經拿下了華州,並且派人把這個消息傳出潼關。相信不用多久,突厥各路大軍就會匆匆趕回關中,設法增援營救帝都。那個時候,就是你我決戰之日了。請可汗珍重,好自為之。”
說罷,他頭也不回的走出了帳篷,直把阿史那支斤一個人獨自留在原處,微微出神。
-
李江遙與阿史那支斤會麵後的第二天,城外的鎮疆軍主力開始了行動。
首批五萬重甲步兵分三個方向抵近帝都,徹底封鎖了城池的北、西、南三麵,隻留下東邊的大路沒有布防。
阿史那支斤心裏清楚,李江遙這是故意的。
所謂“圍城必闕”,此乃聖唐人的兵法要旨。給敵人留下一條生路,並不是出於好心,而是要想讓對方絕望,就需先給對方希望。
心戰之術,淋漓盡致。
看著帝都東麵光禿禿的平野,阿史那支斤確實挺猶豫。
趁機撤走吧,白白將帝都拱手讓給李江遙不說,還有可能在半路上遭到華州的徐友長攔截伏擊。可是如果不撤,死守在帝都城裏,隻能看著李江遙從容部署,等待羅尼亞他們跑回來上鉤。
阿史那支斤雖然已經派出傳令兵,讓聖殿親王等一眾將領不必理會自己,專心掃蕩聖唐的廣闊疆域。但他也清楚,這條命令多半不會起作用,因為突厥軍隊是不可能眼睜睜看著大汗被圍困,自己卻見死不救的。
而當各路兵馬悉數趕回關中之時,自己前麵謀劃的戰略就功虧一簣了。
這個李江遙還真了不起啊,朕一早怎麽沒留意到他呢?
阿史那支斤一邊暗暗感慨著,一邊吩咐手下再去傳令。這一次,他改變了原來的思路:那些非要跑回來救駕的部隊,回來也行,但是全都以潼關為限,暫時留在那裏待命,等兵力集結到一定程度之後,朕會給你們下達新的指令。切勿擅自行動,盲目西進,以免中了鎮疆軍圍點打援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