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宮,養心閣。


    李炳盯著桌案上的禦帖,微微出神。


    昨天朝堂中發生的事情他已經知道了,令他感到意外的,不僅僅是兩位皇妃忽然提出退選,而且還有李江遙的介入,硬是憑一己之力將公議延期。


    無數個疑問頓時湧上了李炳的心頭:


    淑妃馬芸芳和惠妃慕容靈,為什麽毫無征兆地退選?


    這件事她們為何不事先跟我通個氣?


    馬洪傑和慕容雪在這背後又扮演了什麽樣的角色?


    他們是不是受到了什麽人的幹擾或脅迫?


    李江遙為何對此提出異議?


    軍方將領的反應為何如此強烈?


    宗正寺卿馮祥為什麽不主動向我報告?


    魏梓軒又為什麽非要將兩位皇妃另立一冊?


    這些問題,不斷盤旋在李炳心間,壓得他有些喘不過氣:看來,朕選立正宮皇後,其中牽連的問題還非常複雜啊。


    眼下,江南的叛軍未滅,偽晉王李炤大肆招兵買馬、妄圖興風作浪;東部沿海各州遭遇倭賊侵襲,兵部傾力絞殺卻收效甚微,恐怕最後還得征調主力軍團。


    這兩樁大事,已經令他感到焦頭爛額了,偏生朝廷內部又分歧不斷,再添新憂。


    李炳輕輕的歎息一聲,正準備找淑妃惠妃問問緣由,沒想到此時內侍來稟,說雲麾將軍、中都督李江遙請求覲見。


    聞聽此言,李炳微微愣怔,旋即沉聲道:“宣!”


    不大一會兒,李江遙在內侍的引領下走入閣中,依律向帝君見禮。


    李炳輕輕擺手:“李卿,不必多禮了。你今天來見朕,所為何事?”


    “回稟陛下,臣是想問一問,何時可以返回前線。”李江遙應道:“叛軍近來蠢蠢欲動、意圖不明,無論是夷陵水軍艦隊,還是滁州鎮疆軍,都有報告送來,請示部署。臣心係前線安危,特來請旨。”


    李炳聞言點了點頭:“確實,前線那邊離不開你。”


    他略微頓頓,沉吟道:“前日田沐稟奏,說孫晨等人的案子已經搞清楚了。你整頓軍紀、殺伐果決,並無不當之處,所以不必再停職待查啦。李卿,朕正想征求一下你的意見,接下來是回到夷陵水軍那邊,還是繼續執掌你自己的軍團?”


    李江遙拱手道:“臣願聽朝廷調遣,去哪裏都行。”


    “你覺得……楊厲撐得起水軍嗎?”李炳問道。


    李江遙朗聲道:“不瞞陛下,楊厲是難得的水戰人才。眼下他雖然在經驗方麵還略顯不足,但完全可以穩住大局。假以時日,包遇春叔侄都未必是他的對手。”


    李炳好奇道:“你的意思是,讓他多曆練一下?”


    李江遙微微頷首:“正是如此。美玉隻有不斷雕琢,才能煥發出無限光彩。同樣道理,優秀的將領,一定是從戰場上打出來的!所以臣認為,可以讓楊厲擔綱水軍。”


    李炳思忖片刻,點頭道:“你說得對,要培養名將,就得放手磨煉,一仗一仗地殺過來。楊厲也好、水軍也好,隻有經過千難萬險的考驗,才能變得越來越堅強。好吧,那你就回廬州滁州,繼續指揮鳳凰軍團作戰。”


    李江遙拱手應道:“遵旨,臣明天就出發返回前線。”


    “等一下,”李炳喊住正準備告退的李江遙:“且不忙走,朕還想跟你再聊聊。來人,給李卿看座。”


    李江遙依言坐下,笑道:“陛下這是打算留臣吃飯嗎?”


    李炳微微一愣,旋即啞然失笑:“敢這麽跟朕說話的,也就是你啦。好,朕正好也餓了,內侍,傳膳吧,我與李卿對酌幾杯,算是為大將壯行。”


    內侍答應,手腳麻利地忙活起來,功夫不大,便端上了豐盛的佳肴和美酒。


    李炳先跟李江遙對飲了一杯,然後問道:“李卿,你認為現在決戰的時機成熟了嗎?”


    李江遙知道對方是指南征平叛的事,笑著搖搖頭:“包遇春的主力艦隊被徹底摧毀之前,都難言時機成熟。不過……倒也不是不能發動南征。”


    “哦?李卿何出此言?能否給朕仔細地講一講?”李炳虛心請教道。


    李江遙放下酒杯,朗聲道:“南征,隻是一個戰略行動的概括性講法。主力軍團全麵渡江、發起總攻是南征,先遣部隊渡江偵查襲擾也是南征,在大江下遊作戰是南征,在大江上遊甚至巴蜀地區作戰也是南征。臣這麽講,陛下明白嗎?”


    李炳若有所悟地點點頭:“懂了。李卿的意思是,南征是南征,決戰是決戰,二者不能混為一談。南征行動隨時可以開始,而戰略決戰,必須要等到叛軍的水師艦隊覆滅,才算真正到來,對嗎?”


    李江遙笑著應道:“臣是這麽認為的。”


    “你估計,這場大戰需要多久?”李炳問道:“或者說,還要多長時間才能徹底消滅李炤和勞劍華。”


    李江遙道:“戰爭,是敵我雙方共同的事,此消彼長、反複拉鋸,很難單就一方的情況去判定戰事長短。依我看,至少要做好再打兩到三年大戰的準備。”


    李炳聞言不禁皺起了眉頭:“還要那麽久啊?殷誠毅前幾天跟朕說,他有信心在一年之內徹底解決問題。”


    李江遙淡淡一笑:“不知殷大都督何以有如此信心呢?”


    “信心來源於你們這些前線將士。”李炳坦言:“鳳凰軍團三十多萬主力大軍,全都是能征善戰的勁旅。再加上朱雀、青龍、玄武三個軍團,之前也長期征戰,經驗豐富。反觀江南叛軍,卻多為剛剛征募的新兵,士氣低落、訓練不足,人數上也遠不如朝廷。照殷誠毅說,各軍團隻要能順利突破大江防線,李炤勞劍華包遇春之流,唯有束手就擒一途。”


    李江遙笑笑:“說的倒也沒錯。四個軍團,六七十萬人,光是吐口唾沫,也能淹死叛軍了。”


    李炳聽出他話裏的嘲諷之意,不滿的皺了皺眉。不過,他還是認真問道:“有什麽不妥之處嗎?”


    “不妥之處並不多,僅有三處而已。”李江遙從容道:“一是船,二是船,三還是船。”


    “船?”李炳愣怔道:“你這是在跟朕打啞謎嗎?船究竟有什麽不妥之處?”


    李江遙笑道:“陛下別著急,我說的三個船,分別是運兵之船、運糧之船和作戰之船。戰船打不過對方,運兵船就無法組織大規模渡江,即便偷偷摸摸僥幸把兵力送過去了,後續的補給物資同樣也會被敵人攔截。到時候,別說打仗,後路都等於被對方斷了。”


    李炳略顯疑惑:“主力軍團過去,不是可以攻城拔寨,搶奪敵軍糧草嗎?”


    “敵人一旦看出朝廷大軍補給線有問題,隻需堅壁清野,就足以搞死我們。”李江遙苦笑著搖搖頭:“包遇春是能戰善戰的老將,他若想做這個動作,恐怕非常簡單。而數十萬大軍沒有充分的物資保障,幾天之內就會崩潰。難道陛下希望我們像突厥和馬賊那樣,四處劫掠江南的老百姓,來補充自身的需求嗎?”


    李炳連忙擺手:“那可不行。禍害百姓會失去民心,致使更多的人倒向叛軍。”


    “所以啊,關鍵問題還是船,”李江遙解釋道:“或者更準確的說法,是大江的控製權。隻有絕對掌握了大江水道,才能談全麵決戰的問題。”


    李炳思忖片刻,點頭道:“嗯,你說的有道理。看來,殷誠毅還是把問題想簡單了,隻把主力軍團送過江去,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


    李江遙道:“我們現在是跟叛軍比速度,看看誰更快。朝廷要快在造船組隊的速度上,而叛軍則要快在征兵訓練的速度上,雙方各自積攢實力、同步競爭。因此,臣才會說,大戰有可能還要持續兩到三年的時間,就是這個道理。”


    李炳聽得心悅誠服:“的確。當我們的艦隊初具規模,能跟敵人爭奪大江控製權的時候,叛軍新兵也訓練成熟,雙方的差距會相對縮小,取勝的難度也逐漸加大。你這個判斷,朕很認可,要做好長期的準備。”


    “當然,咱們也不能一味地等待。”李江遙道:“決戰到來之前,不斷派兵渡江襲擾,搞得敵人不得安寧,進而拖慢他們備戰的速度,這才是正確的方法。您看,倭賊不就在這個時候跑來入侵咱們後方了嗎?說明勞劍華包遇春也想到了相同的策略。”


    李炳聞言恍然大悟:“沒錯啊!倭賊早不來晚不來,偏偏這個時候大舉入侵,分明就是有意給我們搗亂,恐怕真如你所說,是包遇春找來的幫手。他們水軍長期在闊海作戰,跟不少倭賊都打過交道。”


    李江遙淡淡一笑:“當初我們鎮疆軍抗擊進攻東海郡和琅琊郡的倭賊,朝中還有些大人對此非常不滿呢,也不知道是真糊塗,還是在裝糊塗。”


    此言一出,李炳的心中頓時一緊:之前建議讓新招募的府兵去抵抗倭賊,後來又指責鎮疆軍擅自調兵與倭賊作戰的,不正是尚書左仆射魏梓軒和大都督殷誠毅嗎?


    他們倆……難道有什麽問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鎮疆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碼字的李世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碼字的李世卿並收藏鎮疆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