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章二十六年三月二十日,春闈取士名錄已送至寬州,眾人在這名冊之上,看到寬州有兩位學子被賜同進士出生,本被看好的鄔瑾等人,卻是榜上無名。
還是小報消息靈通,在鄔瑾還未回到寬州時,便已經打聽清楚。
原來此次春闈,圖南書院幾位學子都因太冷而病倒,王景華甚至高熱不止,連第三場都未曾參加,被給予厚望的鄔瑾,則是讓人汙了卷子。
可惜。
三月二十三日,鄔瑾率先回到寬州。
他背著竹箱籠,穿著去時的斕衫,臂彎中搭著一件鶴氅,鞋上沾滿泥土,衣裳下擺也有灰塵,兩鬢之下有汗水痕跡,走回十石街。
街坊四鄰見他回來,都是一驚,同時又有種幸災樂禍之感——他們並不眼紅鄔家越過越好,但是不希望鄔家一飛衝天,成為他們看不到、摸不著的人上人。
在一眾招呼聲中,鄔瑾一一還禮,鄔母從餅鋪飛奔回來,從人群中將鄔瑾搶了出來,推著他回了家。
關上門,鄔母已經將滿心酸楚和失望都壓了下去,高興地打量兒子:“回來就好!回來就好!”
“阿娘,”鄔瑾垂首,“兒子對不住您和阿爹。”
“什麽對的住對不住的,這誰都不知道的事,那王知州家中的少爺,還病了呢,不要緊,下次咱們再考,隻要咱們有真才實學,就什麽都不怕!”
鄔母刻意不多提春闈一事,以免鄔瑾傷心,從他手中接過鶴氅:“先去換衣裳,我這就去燒水,給你煮碗熱湯麵,晚上再好好洗個澡。”
鄔瑾卸下肩頭沉重的箱籠,先拿帕子擦了頭臉,洗幹淨雙手,走回屋中,就見鄔意的衣裳搭在椅子上,絮窩似的壘了好幾件,兩隻鞋子不知鬧了什麽意見,分了家。
他將衣裳和鞋子收拾好,自己換了一身幹淨的短褐,開始收拾自己帶回來的行李。
將竹箱籠裏的書冊等物取出來放在桌上,又掏出來四份蜜餞——一份給莫聆風,一份給程廷、一份給鄔意、一份給父母。
拿出來兩包,他去了廚房,將蜜餞放在矮櫥裏:“阿娘,不要全給老二吃了,都是京都時興的果子,您和爹也嚐一嚐。”
鄔母把麵挑進湯碗裏,笑道:“好,晚上我跟你爹一塊兒吃。”
她轉身去拿筷子,把麵碗放到桌上,剛要讓鄔瑾趕緊吃,就見鄔瑾取出一疊整整齊齊的銀票和一串銅錢來:“阿娘,您給我二百兩,我花了五十兩,剩下這些您收著。”
“怎麽剩這麽多?”鄔母擦了擦兩隻手,把銀票拿了,“銅錢你自己留著花,不是說京都住的尤其貴嗎,那道觀……你怎麽……怎麽沒花多少?”
“道長人好,沒收我的銀子。”
“那吃……你不還得吃飯,京都那地方,什麽都貴……”
她打量鄔瑾,眼圈一紅:“你這孩子,看你瘦的。”
她怕鄔瑾瞧見眼淚,趕緊把眼珠子往上轉了一圈,又轉過背去抹了抹眼睛:“煙熏火燎的。”
鄔瑾隻做沒看見,坐下來,笑道:“出門在外,哪有不瘦的。”
鄔母收了眼淚,忍住心痛,回去放好銀票,又走了回來:“過年的時候,莫府送來了年禮,也太多了,我也不知道怎麽辦,全收起來了,回頭你自己看著辦,不管你還去不去莫府當差,咱們都得給人家備禮還上。”
鄔瑾點頭。
鄔母拿一塊抹布在兒子身邊擦來抹去,見兒子吃完,連忙去收拾碗筷。
鄔瑾起身幫忙:“程三爺送的什麽?”
“你不說我都忘了,他送的是一筐煙花,就是老二放過的那個,地老鼠。”
說到程廷,她就又歎又笑:“聽說程三爺把百來個地老鼠放在簍子裏一起放,結果燒了房子,還把他爹嚇著了。”
“我明天去看他。”鄔瑾萬萬沒想到程廷如此能禍禍,這回恐怕挨了頓毒打。
“家裏都好嗎?”
“都好,”鄔母不讓他幫忙,“你坐著,好好歇一歇,你頭一回不在家裏過年,家裏都跟著冷清不少。”
一邊收拾,她一邊道:“老二倒是懂事了不少,沒有淘氣,去年蝗災鬧的,到處都不太平,咱們家都進了賊。”
鄔瑾連忙問道:“有沒有傷著人?”
鄔母搖頭:“沒有。”
鄔瑾鬆了口氣:“錢財損失了不要緊,等報去官府,讓官府去查,人沒事就好。”
“多虧我把銀子藏的好,那賊沒有找到,就跑到你屋子裏去了,把箱子裏的東西翻的到處都是。”
鄔瑾手上動作一頓,手上柴火掉地上,他慌忙彎腰去撿。
鄔母未曾看見他的失態,繼續道:“做賊的不識字,見了你寫的日錄,還以為是值錢的東西,連摟帶抱的,老二醒的湊巧,抓著就往回搶,又大聲喊我們,把那賊嚇跑了,隻是你寫的日錄讓他撕破了好多張。”
“日錄.”
“還收在箱子裏,就是都亂了,老二也沒整,說等你回來自己弄。”
鄔瑾心頭一跳,兩側太陽穴也跟著跳,手忙腳亂放下柴火,同手同腳走去屋中,打開箱子,低頭去看裏麵日錄。
日錄是從元章十八年開始寫,到如今已有八年,除了少數燒掉之外,其他都存在這箱子裏,已經存了大半箱,此時堆放的雜亂無章,讓人無從下手。
鄔瑾隨手取過一張,看著字跡便知道是元章二十年前所寫,將其放在一側,再伸手取一張,慢慢歸置。
一年接一年的放,他放的快而急,一張一張,然而數量太多,堆積如山,若是要找出來丟失了哪一張,恐怕要費幾日的功夫。
他幹脆先將完好日錄放在一旁,去拚湊撕碎的那些。
碎的多,他一張張拚起來,其中一張隻剩了個日子——元章二十二年五月初一。
他捏著殘片坐在地上,在心裏翻江倒海,試圖找出那一日發生了什麽。
時至今日,已將近四年,他細細思索,想起這日子臨近端午,正是他和莫聆風、程廷,在馬場跑馬遇到生羌,隨後在莫府題葵榴畫扇的那一日。
隻因那一日給王運生提了那一句“似火榴山崩青雲”,在濟州館驛慘案後,他曾翻出來這張日錄看過,所以記得。
日錄中,應是沒寫機密要緊之事。
他鬆了口氣,決心將這些日錄重理一次,凡事涉及到莫府的事,無論寫的是什麽,全都拿出來燒掉。
還是小報消息靈通,在鄔瑾還未回到寬州時,便已經打聽清楚。
原來此次春闈,圖南書院幾位學子都因太冷而病倒,王景華甚至高熱不止,連第三場都未曾參加,被給予厚望的鄔瑾,則是讓人汙了卷子。
可惜。
三月二十三日,鄔瑾率先回到寬州。
他背著竹箱籠,穿著去時的斕衫,臂彎中搭著一件鶴氅,鞋上沾滿泥土,衣裳下擺也有灰塵,兩鬢之下有汗水痕跡,走回十石街。
街坊四鄰見他回來,都是一驚,同時又有種幸災樂禍之感——他們並不眼紅鄔家越過越好,但是不希望鄔家一飛衝天,成為他們看不到、摸不著的人上人。
在一眾招呼聲中,鄔瑾一一還禮,鄔母從餅鋪飛奔回來,從人群中將鄔瑾搶了出來,推著他回了家。
關上門,鄔母已經將滿心酸楚和失望都壓了下去,高興地打量兒子:“回來就好!回來就好!”
“阿娘,”鄔瑾垂首,“兒子對不住您和阿爹。”
“什麽對的住對不住的,這誰都不知道的事,那王知州家中的少爺,還病了呢,不要緊,下次咱們再考,隻要咱們有真才實學,就什麽都不怕!”
鄔母刻意不多提春闈一事,以免鄔瑾傷心,從他手中接過鶴氅:“先去換衣裳,我這就去燒水,給你煮碗熱湯麵,晚上再好好洗個澡。”
鄔瑾卸下肩頭沉重的箱籠,先拿帕子擦了頭臉,洗幹淨雙手,走回屋中,就見鄔意的衣裳搭在椅子上,絮窩似的壘了好幾件,兩隻鞋子不知鬧了什麽意見,分了家。
他將衣裳和鞋子收拾好,自己換了一身幹淨的短褐,開始收拾自己帶回來的行李。
將竹箱籠裏的書冊等物取出來放在桌上,又掏出來四份蜜餞——一份給莫聆風,一份給程廷、一份給鄔意、一份給父母。
拿出來兩包,他去了廚房,將蜜餞放在矮櫥裏:“阿娘,不要全給老二吃了,都是京都時興的果子,您和爹也嚐一嚐。”
鄔母把麵挑進湯碗裏,笑道:“好,晚上我跟你爹一塊兒吃。”
她轉身去拿筷子,把麵碗放到桌上,剛要讓鄔瑾趕緊吃,就見鄔瑾取出一疊整整齊齊的銀票和一串銅錢來:“阿娘,您給我二百兩,我花了五十兩,剩下這些您收著。”
“怎麽剩這麽多?”鄔母擦了擦兩隻手,把銀票拿了,“銅錢你自己留著花,不是說京都住的尤其貴嗎,那道觀……你怎麽……怎麽沒花多少?”
“道長人好,沒收我的銀子。”
“那吃……你不還得吃飯,京都那地方,什麽都貴……”
她打量鄔瑾,眼圈一紅:“你這孩子,看你瘦的。”
她怕鄔瑾瞧見眼淚,趕緊把眼珠子往上轉了一圈,又轉過背去抹了抹眼睛:“煙熏火燎的。”
鄔瑾隻做沒看見,坐下來,笑道:“出門在外,哪有不瘦的。”
鄔母收了眼淚,忍住心痛,回去放好銀票,又走了回來:“過年的時候,莫府送來了年禮,也太多了,我也不知道怎麽辦,全收起來了,回頭你自己看著辦,不管你還去不去莫府當差,咱們都得給人家備禮還上。”
鄔瑾點頭。
鄔母拿一塊抹布在兒子身邊擦來抹去,見兒子吃完,連忙去收拾碗筷。
鄔瑾起身幫忙:“程三爺送的什麽?”
“你不說我都忘了,他送的是一筐煙花,就是老二放過的那個,地老鼠。”
說到程廷,她就又歎又笑:“聽說程三爺把百來個地老鼠放在簍子裏一起放,結果燒了房子,還把他爹嚇著了。”
“我明天去看他。”鄔瑾萬萬沒想到程廷如此能禍禍,這回恐怕挨了頓毒打。
“家裏都好嗎?”
“都好,”鄔母不讓他幫忙,“你坐著,好好歇一歇,你頭一回不在家裏過年,家裏都跟著冷清不少。”
一邊收拾,她一邊道:“老二倒是懂事了不少,沒有淘氣,去年蝗災鬧的,到處都不太平,咱們家都進了賊。”
鄔瑾連忙問道:“有沒有傷著人?”
鄔母搖頭:“沒有。”
鄔瑾鬆了口氣:“錢財損失了不要緊,等報去官府,讓官府去查,人沒事就好。”
“多虧我把銀子藏的好,那賊沒有找到,就跑到你屋子裏去了,把箱子裏的東西翻的到處都是。”
鄔瑾手上動作一頓,手上柴火掉地上,他慌忙彎腰去撿。
鄔母未曾看見他的失態,繼續道:“做賊的不識字,見了你寫的日錄,還以為是值錢的東西,連摟帶抱的,老二醒的湊巧,抓著就往回搶,又大聲喊我們,把那賊嚇跑了,隻是你寫的日錄讓他撕破了好多張。”
“日錄.”
“還收在箱子裏,就是都亂了,老二也沒整,說等你回來自己弄。”
鄔瑾心頭一跳,兩側太陽穴也跟著跳,手忙腳亂放下柴火,同手同腳走去屋中,打開箱子,低頭去看裏麵日錄。
日錄是從元章十八年開始寫,到如今已有八年,除了少數燒掉之外,其他都存在這箱子裏,已經存了大半箱,此時堆放的雜亂無章,讓人無從下手。
鄔瑾隨手取過一張,看著字跡便知道是元章二十年前所寫,將其放在一側,再伸手取一張,慢慢歸置。
一年接一年的放,他放的快而急,一張一張,然而數量太多,堆積如山,若是要找出來丟失了哪一張,恐怕要費幾日的功夫。
他幹脆先將完好日錄放在一旁,去拚湊撕碎的那些。
碎的多,他一張張拚起來,其中一張隻剩了個日子——元章二十二年五月初一。
他捏著殘片坐在地上,在心裏翻江倒海,試圖找出那一日發生了什麽。
時至今日,已將近四年,他細細思索,想起這日子臨近端午,正是他和莫聆風、程廷,在馬場跑馬遇到生羌,隨後在莫府題葵榴畫扇的那一日。
隻因那一日給王運生提了那一句“似火榴山崩青雲”,在濟州館驛慘案後,他曾翻出來這張日錄看過,所以記得。
日錄中,應是沒寫機密要緊之事。
他鬆了口氣,決心將這些日錄重理一次,凡事涉及到莫府的事,無論寫的是什麽,全都拿出來燒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