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中隻有呼吸聲沉重、拖遝,來自寬州的文墨如刑杖,借用天下大勢,重重打在世上最尊貴的父子身上。
皇帝閉目半晌,出言打破沉默,令太子起身,慢慢道:「在寬、濟兩州外招募壯男子、勇女子,充作駐軍,從禁軍中挑選十名指揮使,前去練兵。」
他一邊說,一邊思索州縣:「定軍號為鎮,望州西與寬州、濟州東都相交,軍隊便駐紮在此地,州縣不得幹預軍政,直接報樞密院。」
太子應聲:「是,臣明日早朝前便交代吳樞密使。」
皇帝喘幾口粗氣:「茶。」
張供奉連忙端來參茶,喂到皇帝嘴邊。
皇帝喝了半盞,吐出一口濁氣,繼續道:「讓樞密院整理軍籍,裁汰五十以上及短弱者,你是太子,兼著戶部,裁汰十萬兵能省下多少銀子?」
太子字斟句酌,答道:「臣粗粗一算,一年可省下銀一千五百萬兩,絹七百萬匹,布一百萬端,糧一千三百萬石。」
「那便裁汰十萬兵,」皇帝咳嗽一聲,「惡人朕替你做了,好人你便去做吧,朕總不能讓江山斷在我們父子手裏。」
太子聽了,又要連聲告罪,然而殿外響起急促的腳步聲,打斷了他。
在這樣無風無雨的靜夜,腳步聲實在刺耳。
張供奉連忙走出去,很快又走回來,將第二封寬州急遞交給皇帝。
「又是誰做了馬後炮。」皇帝嗤笑著拆開羊皮封,見又是侯賦中所寫,皺眉看去。
「……莫府送來魏王棺槨……」
皇帝眼前大片字跡晃動,手在抖,人也在抖,紙上字句,寫滿他兒子的血。
耳邊忽然風聲大起——他的兒子,絕不是死在金虜手中。
莫家!
「噗」的一聲,他再吐一口鮮血,噴於奏書上,人如枯木,瞬間衰敗。
「陛下!」張供奉幾乎昏死過去,「快傳太醫!」
「陛下……爹爹!」
太子驚的渾身涼透,勉強鎮定心神,扭頭讓張供奉把緊延福宮,心中猶豫是否要早做準備,一麵顫抖著去看奏書,隻見血點之下,白紙黑字,藏著一件讓他稱心如意的凶案。
魏王死了。
他猛地抬頭,看向皇帝,神情呆滯,一切悲喜都藏在這張麵具下,不露分毫。
他看到皇帝和這個王朝一樣散發出腐朽氣味,眉間刻痕深深,臉上皺紋縱橫,塊塊褐色斑點遍布,唯有目光還淩厲刺骨。
縱然虛弱、無力,縱然天道輪轉,王朝衰弱,皇帝依舊是天下之主,絕不會因強敵而匍匐於地,太子從他的麵孔中看到令人恐懼的無情。
「陛下……」
皇帝滿口鮮血,在滿殿混亂中壓低聲音:「棄寬州,不發軍餉、不送兵刃火藥、不補州官、不取士、不賑災,關閉茶鹽榷場、關閉糧倉,屯兵於濟州外,徐徐圖之。」
「是。」
太子從延福宮出來時,已過子時,皇帝元氣大傷,卻還強撐著封鎖了延福宮,不讓自己病重的消息泄露,才昏睡過去。
此時夜色已深,依舊是無風無雨,黑夜如同粘稠墨錠,在巍峨殿宇上方流轉,紅色宮燈一盞盞綿延開來,將整個皇宮分割成無數塊。
這一張巨大的棋盤,天下蒼生不是棋盤中的棋子,隻是棋盤上一點塵埃,對弈人隨手一揮衣袖,就會抹去他們的喜怒哀樂和性命。
芸芸眾生不會發現寬州已成棄子,因為會有冠冕堂皇的政令完成皇帝的旨意,唯有其中的佼佼者,才能發現端倪。
可發現又如何?
不過是死的更痛苦罷了。
太子袖著雙手
,心亂如麻,不知該如何收拾這場亂局。
魏王棺槨未到,喪事先讓禮部準備,和談失利,要給天下人一個交代,可能問責的人,都死的不能再死,又拿誰來粉飾太平?
翌日,皇帝不朝,太子與樞密院商議完建新軍、裁汰冗兵一事後,挑了黃義仁心腹,以及黃義仁家中男丁,齊齊拉入牢房,一起問了裏通外國之罪,幹淨利落的在三日後斬首示眾。
朝中大臣皆是聰明伶俐之輩,明知經此一事,莫聆風獲利最深,既可以繼續執掌兵權,又可以調度寬州,太子也因魏王之死而地位牢固,但都心甘情願,接受天家糊弄,就連禦史台也不敢對此事不依不饒。看書菈
十月底,魏王棺槨回京,除去葬禮大小事宜都要太子拿主意,另有一事讓太子犯難。
吏部例行舉薦寬州知州、知府、節度使,若是一再擱置,反而惹人猜疑。
他在東宮長籲短歎整整兩日,又稟告皇帝,十一月二日,皇帝召翰林院草詔,錄黃宣示,任張供奉為敕使,將敕令遞往寬州。
聖旨到寬州時,已經是十一月中旬。
寬州城內,一座棉坊悄無聲息建了起來,專請女工入內縫製棉衣,一日百錢,城內貧苦女娘蜂擁而至,恨不能日日有活幹。
而莫聆風安葬了莫千瀾,從程家請回地藏菩薩後,選十六吉日,與鄔瑾在馬場往北二十裏處深挖。
河岸邊搭著一間簡陋屋子,裏麵放著玫瑰方桌和兩把高椅,前方一盆炭火熊熊燃起,鄔瑾坐在椅子裏仔細翻看魚鱗冊。
這時節,草場、朔河都凍得梆硬,朔河兩岸流動的沙土,不會吞噬性命,直到來年開春,冰河化凍,萬物複蘇,才會開始無聲地咬人。
辰時末刻,莫聆風踏碎滿地瓊玉,頂著風走回來,身上貂裘掛滿雪片,皮靴上沾滿泥水,她走到屋外,用力跺了跺腳,將沉重泥塊踩去,使勁拍打貂裘,摘下帽子,將抖了兩下,重新戴上。
她開門進屋,一股暖風劈頭蓋臉而至,打的她渾身麻木,張不開嘴,幹脆走到火盆邊,蹲下身去,把兩手烤暖了,才從殷南手中接過茶盞。
滾熱的茶水熨帖了她的五髒六腑。
放下茶盞,她坐到方桌另一側,掏出帕子擦鼻涕,塞回去後,她伸頭看一眼魚鱗冊,見鄔瑾聚精會神,翻看元章二年魚鱗冊,便扭頭對殷南道:「弄點吃的來。」
鄔瑾這才從書冊中抬頭,合上書,在紙上畫上一條線:「挖到了?」
莫聆風搖頭:「打下去一丈深的木樁,白費力氣。」
皇帝閉目半晌,出言打破沉默,令太子起身,慢慢道:「在寬、濟兩州外招募壯男子、勇女子,充作駐軍,從禁軍中挑選十名指揮使,前去練兵。」
他一邊說,一邊思索州縣:「定軍號為鎮,望州西與寬州、濟州東都相交,軍隊便駐紮在此地,州縣不得幹預軍政,直接報樞密院。」
太子應聲:「是,臣明日早朝前便交代吳樞密使。」
皇帝喘幾口粗氣:「茶。」
張供奉連忙端來參茶,喂到皇帝嘴邊。
皇帝喝了半盞,吐出一口濁氣,繼續道:「讓樞密院整理軍籍,裁汰五十以上及短弱者,你是太子,兼著戶部,裁汰十萬兵能省下多少銀子?」
太子字斟句酌,答道:「臣粗粗一算,一年可省下銀一千五百萬兩,絹七百萬匹,布一百萬端,糧一千三百萬石。」
「那便裁汰十萬兵,」皇帝咳嗽一聲,「惡人朕替你做了,好人你便去做吧,朕總不能讓江山斷在我們父子手裏。」
太子聽了,又要連聲告罪,然而殿外響起急促的腳步聲,打斷了他。
在這樣無風無雨的靜夜,腳步聲實在刺耳。
張供奉連忙走出去,很快又走回來,將第二封寬州急遞交給皇帝。
「又是誰做了馬後炮。」皇帝嗤笑著拆開羊皮封,見又是侯賦中所寫,皺眉看去。
「……莫府送來魏王棺槨……」
皇帝眼前大片字跡晃動,手在抖,人也在抖,紙上字句,寫滿他兒子的血。
耳邊忽然風聲大起——他的兒子,絕不是死在金虜手中。
莫家!
「噗」的一聲,他再吐一口鮮血,噴於奏書上,人如枯木,瞬間衰敗。
「陛下!」張供奉幾乎昏死過去,「快傳太醫!」
「陛下……爹爹!」
太子驚的渾身涼透,勉強鎮定心神,扭頭讓張供奉把緊延福宮,心中猶豫是否要早做準備,一麵顫抖著去看奏書,隻見血點之下,白紙黑字,藏著一件讓他稱心如意的凶案。
魏王死了。
他猛地抬頭,看向皇帝,神情呆滯,一切悲喜都藏在這張麵具下,不露分毫。
他看到皇帝和這個王朝一樣散發出腐朽氣味,眉間刻痕深深,臉上皺紋縱橫,塊塊褐色斑點遍布,唯有目光還淩厲刺骨。
縱然虛弱、無力,縱然天道輪轉,王朝衰弱,皇帝依舊是天下之主,絕不會因強敵而匍匐於地,太子從他的麵孔中看到令人恐懼的無情。
「陛下……」
皇帝滿口鮮血,在滿殿混亂中壓低聲音:「棄寬州,不發軍餉、不送兵刃火藥、不補州官、不取士、不賑災,關閉茶鹽榷場、關閉糧倉,屯兵於濟州外,徐徐圖之。」
「是。」
太子從延福宮出來時,已過子時,皇帝元氣大傷,卻還強撐著封鎖了延福宮,不讓自己病重的消息泄露,才昏睡過去。
此時夜色已深,依舊是無風無雨,黑夜如同粘稠墨錠,在巍峨殿宇上方流轉,紅色宮燈一盞盞綿延開來,將整個皇宮分割成無數塊。
這一張巨大的棋盤,天下蒼生不是棋盤中的棋子,隻是棋盤上一點塵埃,對弈人隨手一揮衣袖,就會抹去他們的喜怒哀樂和性命。
芸芸眾生不會發現寬州已成棄子,因為會有冠冕堂皇的政令完成皇帝的旨意,唯有其中的佼佼者,才能發現端倪。
可發現又如何?
不過是死的更痛苦罷了。
太子袖著雙手
,心亂如麻,不知該如何收拾這場亂局。
魏王棺槨未到,喪事先讓禮部準備,和談失利,要給天下人一個交代,可能問責的人,都死的不能再死,又拿誰來粉飾太平?
翌日,皇帝不朝,太子與樞密院商議完建新軍、裁汰冗兵一事後,挑了黃義仁心腹,以及黃義仁家中男丁,齊齊拉入牢房,一起問了裏通外國之罪,幹淨利落的在三日後斬首示眾。
朝中大臣皆是聰明伶俐之輩,明知經此一事,莫聆風獲利最深,既可以繼續執掌兵權,又可以調度寬州,太子也因魏王之死而地位牢固,但都心甘情願,接受天家糊弄,就連禦史台也不敢對此事不依不饒。看書菈
十月底,魏王棺槨回京,除去葬禮大小事宜都要太子拿主意,另有一事讓太子犯難。
吏部例行舉薦寬州知州、知府、節度使,若是一再擱置,反而惹人猜疑。
他在東宮長籲短歎整整兩日,又稟告皇帝,十一月二日,皇帝召翰林院草詔,錄黃宣示,任張供奉為敕使,將敕令遞往寬州。
聖旨到寬州時,已經是十一月中旬。
寬州城內,一座棉坊悄無聲息建了起來,專請女工入內縫製棉衣,一日百錢,城內貧苦女娘蜂擁而至,恨不能日日有活幹。
而莫聆風安葬了莫千瀾,從程家請回地藏菩薩後,選十六吉日,與鄔瑾在馬場往北二十裏處深挖。
河岸邊搭著一間簡陋屋子,裏麵放著玫瑰方桌和兩把高椅,前方一盆炭火熊熊燃起,鄔瑾坐在椅子裏仔細翻看魚鱗冊。
這時節,草場、朔河都凍得梆硬,朔河兩岸流動的沙土,不會吞噬性命,直到來年開春,冰河化凍,萬物複蘇,才會開始無聲地咬人。
辰時末刻,莫聆風踏碎滿地瓊玉,頂著風走回來,身上貂裘掛滿雪片,皮靴上沾滿泥水,她走到屋外,用力跺了跺腳,將沉重泥塊踩去,使勁拍打貂裘,摘下帽子,將抖了兩下,重新戴上。
她開門進屋,一股暖風劈頭蓋臉而至,打的她渾身麻木,張不開嘴,幹脆走到火盆邊,蹲下身去,把兩手烤暖了,才從殷南手中接過茶盞。
滾熱的茶水熨帖了她的五髒六腑。
放下茶盞,她坐到方桌另一側,掏出帕子擦鼻涕,塞回去後,她伸頭看一眼魚鱗冊,見鄔瑾聚精會神,翻看元章二年魚鱗冊,便扭頭對殷南道:「弄點吃的來。」
鄔瑾這才從書冊中抬頭,合上書,在紙上畫上一條線:「挖到了?」
莫聆風搖頭:「打下去一丈深的木樁,白費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