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征伐倭國的事一定下來,朱厚照便連著有好幾次去找弘治皇帝,目的自不必說,隨軍征伐倭國。
剛開始,弘治皇帝還是語重心長的教育,告訴他其中的利害,你是大明儲君,是未來的皇帝,承天下之所望巴拉巴拉的。
後頭就是罵,嚴詞警告,再後來被他攪得煩了,直接一道聖旨,將他給禁足了。
當然,父子之間談聖旨太生分,傷感情。
何況禁足的聖旨對朱厚照來說根本沒用,還沒有擦屁股的紙好使。
弘治皇帝也考慮到了這點,所以與其說是禁足,倒不如說是圈禁,或者說軟禁。
東宮的慈慶宮,乃是太子的寢殿,朱厚照就在那裏頭關著,還上著一把大鎖,一日三餐從一個小窗口送進來。
夏源前去看望了幾次,每次都是隔著那道小窗戶探監,朱厚照待在裏頭基本上跟坐牢沒什麽兩樣。
這下子,哪怕他是那種渾身上下每一片羽毛都閃爍著自由光輝的鳥人,也是跑不出來了。
雖說可憐了些,但夏源覺得也就這種法子能管用,不然指定關不住他,畢竟這逼孩子有前科。
如今大軍出征多日,眼看著就到了威海衛,結果還是讓他跑了,沒關住。
這種行為簡直就是越獄,上演了一出慈慶宮的救贖。
“太子越獄.呸,失蹤幾天了?”
“已是失蹤五日。”
夏源皺了皺眉,“五日.算上沿途的休息,他應當跑不了多遠吧。”
“據聞,太子殿下此次出走乃是乘船。”
一聽這話,夏源的眉頭瞬間皺的更深了,當即問道:“太子乘船走的,你們不順著水路去找,跑來問我是什麽意思?”
“牟大人已是帶人沿著漕運去尋了。但昌德侯畢竟與太子感情甚篤,我等便心想太子會不會來找昌德侯,於是便晝夜奔襲至此,趕來詢問.”
一邊說著,石文義一邊抬頭凝望著他的表情,夏源哪裏不知他是在看什麽,無非是在觀察自個兒,看有沒有說謊罷了。
他一擺手,“石同知可以直接問,問我有沒有窩藏太子就完事了。”
“在下非是此意。”石文義趕忙抱拳,又接著道:“既然昌德侯不曾見過太子,那我等便先告辭了。”
“噢,還有一則,此事幹係重大,望昌德侯莫要與旁人講起。”
說罷,石文義再次抱拳行禮,隨後沒再停留,走過去叫上了那幾個手下,連同外圍的那數十騎兵一並策馬離去。
夏源盯著那數十人離去的背影,心下不免悠悠。
弘治皇帝這次可是鐵了心要給朱厚照關的死死的,京師禁軍出征的時候,朱厚照仍在裏頭關著,並且弘治皇帝還打算一直給他關下去,至少再關上一個月再說。
距離大軍出征到現在,不過二十來天左右,朱厚照又失蹤了五天,那也就是說,隻關了十多天,這明顯沒到刑期。
而且那慈慶宮的大鎖可不是尋常的銅鎖,乃是鐵質的大鎖鏈,幼童胳膊粗細,結實的很,以防萬一,鑰匙還被弘治皇帝貼身保管著,這狗太子是怎麽越獄出去的?
——————————
時至傍晚,從京師出發的這一萬禁軍終於抵達了威海衛。
威海衛是衛,也是所,更是城。
按照大明的衛所製度,軍事要隘設衛,關津渡口設所,無論衛所,皆建有固定的營房。而規模大的衛所,更是設有城牆,儼然是一座城池。
臨海的威海衛便是一座城。
這座城裏住的全是軍戶,沒有百姓,無論將領,還是士卒皆是在裏麵結婚生子,子承父籍,世代為軍。
此時正是大軍齊聚威海衛之時,驟然增添了數萬人,給這座城帶來了不小的人口壓力,除了那些磚木結構的房屋之外,還能看到無數個臨時搭建的營房。
遙遙遠望,臨海的港口更是旌旗招展,數百艘的水師戰艦停泊在那裏。
夕陽西下,上萬名士卒入了城,夏源吩咐王守仁這位隨軍參讚安排將士們安營紮寨,自己則帶上腰牌和文書,跨馬直奔城中最大的那所統帥府。
一踏入轅門,夏源便趕到一股凝滯且緊張的氣氛撲麵而來,帥府中的每個人都是行色匆匆,不停的還有斥候進進出出。
等到進了大堂,一位老者正披甲端坐在書案後頭,埋頭寫著什麽。
老者須發花白,大約六十歲上下,雖是全身披甲,但相比尋常武將,身上卻少了一股子彪悍氣,或者說沒有武將的氣質。
看著不像個武將,起碼不像個征戰疆場的武將。
氣質這個東西玄之又玄,可又確實能感受出來,而老者身上也的確沒有征戰疆場的武將氣質。
畢竟他叫張懋,是當今的英國公,此生沒上過戰場,更沒有帶兵打過仗。
盡管沒有作戰經驗,但他卻是此次征倭的總統帥,此次征倭,各地的兵源都有,也都由各自的將領統兵。
當今之世,若問誰能壓得住這幫驕兵悍將,恐怕也唯有執掌五軍都督府四十年之久的英國公張懋能做到了。
“協理征倭戎政夏源,見過張帥。”
夏源拱手見禮,腰背躬下,手裏拿著腰牌和文書,又接著道:“下官奉命統領京師十二團營精銳,押送火器輜重來此,如今已讓將士在城中安營紮寨,下官此來特向張帥交割兵權,這是文書和腰牌,還請張帥驗看。”
張懋擱筆抬頭,那雙眉頭緊緊皺著,一雙略顯渾濁的眸子上下打量他幾下,隨後眉宇悄然舒展,衝他招手道:“你來的正好,來,到老夫身邊來。”
夏源不明所以的上前,“張帥可是有何吩咐?”
“盡管咱們沒見過麵,但老夫認得你,久聞你的大名,老夫還曉得,這次征倭的事兒還是你向陛下提的。得虧了你,老夫蹉跎一生,才終於有了領兵的機會,你與老夫有恩。”
“呃,不敢.”
張懋板起了臉,“沒什麽不敢的,有恩就是有恩,老夫有話向來都是直說的,不止如此,現在老夫還要和你直說一件事。”
“張帥請講。”
“老夫知曉你是文官,還是狀元公,來,筆給你,你把這封奏報寫了。”
(本章完)
剛開始,弘治皇帝還是語重心長的教育,告訴他其中的利害,你是大明儲君,是未來的皇帝,承天下之所望巴拉巴拉的。
後頭就是罵,嚴詞警告,再後來被他攪得煩了,直接一道聖旨,將他給禁足了。
當然,父子之間談聖旨太生分,傷感情。
何況禁足的聖旨對朱厚照來說根本沒用,還沒有擦屁股的紙好使。
弘治皇帝也考慮到了這點,所以與其說是禁足,倒不如說是圈禁,或者說軟禁。
東宮的慈慶宮,乃是太子的寢殿,朱厚照就在那裏頭關著,還上著一把大鎖,一日三餐從一個小窗口送進來。
夏源前去看望了幾次,每次都是隔著那道小窗戶探監,朱厚照待在裏頭基本上跟坐牢沒什麽兩樣。
這下子,哪怕他是那種渾身上下每一片羽毛都閃爍著自由光輝的鳥人,也是跑不出來了。
雖說可憐了些,但夏源覺得也就這種法子能管用,不然指定關不住他,畢竟這逼孩子有前科。
如今大軍出征多日,眼看著就到了威海衛,結果還是讓他跑了,沒關住。
這種行為簡直就是越獄,上演了一出慈慶宮的救贖。
“太子越獄.呸,失蹤幾天了?”
“已是失蹤五日。”
夏源皺了皺眉,“五日.算上沿途的休息,他應當跑不了多遠吧。”
“據聞,太子殿下此次出走乃是乘船。”
一聽這話,夏源的眉頭瞬間皺的更深了,當即問道:“太子乘船走的,你們不順著水路去找,跑來問我是什麽意思?”
“牟大人已是帶人沿著漕運去尋了。但昌德侯畢竟與太子感情甚篤,我等便心想太子會不會來找昌德侯,於是便晝夜奔襲至此,趕來詢問.”
一邊說著,石文義一邊抬頭凝望著他的表情,夏源哪裏不知他是在看什麽,無非是在觀察自個兒,看有沒有說謊罷了。
他一擺手,“石同知可以直接問,問我有沒有窩藏太子就完事了。”
“在下非是此意。”石文義趕忙抱拳,又接著道:“既然昌德侯不曾見過太子,那我等便先告辭了。”
“噢,還有一則,此事幹係重大,望昌德侯莫要與旁人講起。”
說罷,石文義再次抱拳行禮,隨後沒再停留,走過去叫上了那幾個手下,連同外圍的那數十騎兵一並策馬離去。
夏源盯著那數十人離去的背影,心下不免悠悠。
弘治皇帝這次可是鐵了心要給朱厚照關的死死的,京師禁軍出征的時候,朱厚照仍在裏頭關著,並且弘治皇帝還打算一直給他關下去,至少再關上一個月再說。
距離大軍出征到現在,不過二十來天左右,朱厚照又失蹤了五天,那也就是說,隻關了十多天,這明顯沒到刑期。
而且那慈慶宮的大鎖可不是尋常的銅鎖,乃是鐵質的大鎖鏈,幼童胳膊粗細,結實的很,以防萬一,鑰匙還被弘治皇帝貼身保管著,這狗太子是怎麽越獄出去的?
——————————
時至傍晚,從京師出發的這一萬禁軍終於抵達了威海衛。
威海衛是衛,也是所,更是城。
按照大明的衛所製度,軍事要隘設衛,關津渡口設所,無論衛所,皆建有固定的營房。而規模大的衛所,更是設有城牆,儼然是一座城池。
臨海的威海衛便是一座城。
這座城裏住的全是軍戶,沒有百姓,無論將領,還是士卒皆是在裏麵結婚生子,子承父籍,世代為軍。
此時正是大軍齊聚威海衛之時,驟然增添了數萬人,給這座城帶來了不小的人口壓力,除了那些磚木結構的房屋之外,還能看到無數個臨時搭建的營房。
遙遙遠望,臨海的港口更是旌旗招展,數百艘的水師戰艦停泊在那裏。
夕陽西下,上萬名士卒入了城,夏源吩咐王守仁這位隨軍參讚安排將士們安營紮寨,自己則帶上腰牌和文書,跨馬直奔城中最大的那所統帥府。
一踏入轅門,夏源便趕到一股凝滯且緊張的氣氛撲麵而來,帥府中的每個人都是行色匆匆,不停的還有斥候進進出出。
等到進了大堂,一位老者正披甲端坐在書案後頭,埋頭寫著什麽。
老者須發花白,大約六十歲上下,雖是全身披甲,但相比尋常武將,身上卻少了一股子彪悍氣,或者說沒有武將的氣質。
看著不像個武將,起碼不像個征戰疆場的武將。
氣質這個東西玄之又玄,可又確實能感受出來,而老者身上也的確沒有征戰疆場的武將氣質。
畢竟他叫張懋,是當今的英國公,此生沒上過戰場,更沒有帶兵打過仗。
盡管沒有作戰經驗,但他卻是此次征倭的總統帥,此次征倭,各地的兵源都有,也都由各自的將領統兵。
當今之世,若問誰能壓得住這幫驕兵悍將,恐怕也唯有執掌五軍都督府四十年之久的英國公張懋能做到了。
“協理征倭戎政夏源,見過張帥。”
夏源拱手見禮,腰背躬下,手裏拿著腰牌和文書,又接著道:“下官奉命統領京師十二團營精銳,押送火器輜重來此,如今已讓將士在城中安營紮寨,下官此來特向張帥交割兵權,這是文書和腰牌,還請張帥驗看。”
張懋擱筆抬頭,那雙眉頭緊緊皺著,一雙略顯渾濁的眸子上下打量他幾下,隨後眉宇悄然舒展,衝他招手道:“你來的正好,來,到老夫身邊來。”
夏源不明所以的上前,“張帥可是有何吩咐?”
“盡管咱們沒見過麵,但老夫認得你,久聞你的大名,老夫還曉得,這次征倭的事兒還是你向陛下提的。得虧了你,老夫蹉跎一生,才終於有了領兵的機會,你與老夫有恩。”
“呃,不敢.”
張懋板起了臉,“沒什麽不敢的,有恩就是有恩,老夫有話向來都是直說的,不止如此,現在老夫還要和你直說一件事。”
“張帥請講。”
“老夫知曉你是文官,還是狀元公,來,筆給你,你把這封奏報寫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