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過了巳時正,往日寅時便起的弘治皇帝這時才從榻上起來。
乾清宮裏,伺候皇帝起居的宦官宮女已是忙活開了,端著盥盆的宮女將水盆擱到洗臉架上,旁邊還有一名宮女捧著麵巾候在一旁。
架子旁放著椅子,弘治皇帝走到椅子前坐下,卻沒急著洗漱,洗漱之前還要梳頭,以及喝藥。
藥還在火爐上煎著,簫敬走過來,輕輕地解下了弘治皇帝束發的飄帶,滿頭的長發便披散了下來。
梳頭的篦子在花白的發絲間遊走,弘治皇帝從腹腔裏吐出了一口氣,眼睛闔上,旋即又睜開,整張麵容鬆弛下來,他望著鏡中的自己,那張臉顯得十分的蠟黃。
他就靜靜的盯著看,目光中透露著淒憫之色,過了一會兒,倏地喚道:“蕭伴伴。”
“奴婢在呢。”簫敬一邊小心翼翼的梳著頭發,一邊答話。
“你可知唐時的玄宗皇帝?”
簫敬目光往藻井上看看,作出一幅在回想的樣子,隨後答道:“奴婢倒是聽說過,可卻不甚清楚。”
“這位玄宗皇帝有一次照鏡子,發現自己瘦了不少,不免黯然不樂,旁邊的侍從便道:陛下為天下操勞,已是瘦了許多,應當好生休息,何苦要累到自己。玄宗聽罷曾有感慨,吾貌雖瘦,可天下必肥。”
朱佑樘的語氣很平緩,像是真的在講故事,“玄宗觀鏡言瘦之典流傳至今,朕如今也照著鏡子,發現朕也瘦了不少,這臉色更是難看了許多,你說朕應當作何感慨?”
他沒頭沒尾的講了這麽一番典故,發出這麽一番的問詢。簫敬猜不透弘治皇帝的想法,正琢磨著該如何答話,朱佑樘卻又倏地問道:“太子有消息了嗎?”
簫敬梳頭的手停住了,接著故作放鬆的又開始動起來,“廠衛那裏暫時還沒有消息,但皇爺放心,太子殿下吉人自有天相,必會無事的。”
聞言,弘治皇帝卻是盯著鏡子冷冷道:“最好讓他死在外頭,如此朕方才能放心。
唐時的玄宗皇帝容貌消瘦,乃是肥天下,可朕如今這般,卻都是因為那個逆子,他死在外頭,朕以後就再也不用操心了。”
“.”
聽到這話,簫敬動動嘴唇,卻是不好言語了。
當日朱厚照越獄出走之後,整個宮中便已是大亂,數百上千的廠衛出動,上上下下的尋找太子的蹤跡。
可一番查找,隻查出朱厚照自己用一根銅絲撬開了慈慶宮的大鎖,趁夜翻出宮禁,蒙蒙夜色之下,又跑到東郊,劫持了一艘商船,順著漕運前往了天津衛,由大沽口入海,至此不知所蹤。
得知了這些,弘治皇帝更是擔憂暴怒,大海茫茫,上哪兒去尋找一艘船的蹤影,那幾天,整個宮裏所有人都戰戰兢兢的。
可如今距離太子失蹤過去了將近一個月,宮裏恢複了平靜,弘治皇帝也隻剩下了冷漠,沒有了憤怒,連擔憂似乎都沒了。
甚至還說出最好讓那個逆子死在外頭這種話。
而這已不是第一次說了。
這幾天每次詢問之後,弘治皇帝都會冷冷的說出類似的話。
但越是這樣說,簫敬便知曉這是越發的擔憂,不然也不會整日裏詢問太子的消息,更不會整宿整宿的睡不著覺,隻在白天天亮之後才能睡上三兩個時辰。
以至於這些天都取締了早朝,隻留了午朝。
將頭發梳罷,簫敬將脫落下來的頭發悄悄塞到袖口裏,動作很輕,卻還是被弘治皇帝給察覺到了,他回頭,“往袖口裏掩的什麽?”
“回皇爺,是”簫敬躊躇幾秒,答道:“是一封奏疏。”
“奏疏?”弘治皇帝望了他的袖口一眼,神色平靜的問道:“有奏疏為何不早拿出來?”
簫敬當即便跪了下去,“皇爺容稟,這封奏疏是今一早收到的,可見了皇爺正在酣睡,奴婢不敢打擾,方才皇爺睡醒,奴婢想著先伺候了皇爺洗漱之後再拿給皇爺瞧。”
“奏疏上不是什麽大事?”
“奴婢不好說。”
說著,簫敬從袖口裏將那封奏疏取了出來,“這是山東布政使司那送來的,奏報上說,在呂南及臨沐兩縣之交的淮河漕運,風急浪大,有一艘客船傾覆,據核查身份,這船上乘坐的人中,有四人是此次去南直隸各縣推行變法的官員,其中有兩人因不識水性,不幸溺斃了.”
朱佑樘的臉色刷的一下沉了下去,國中如今兩件大事,其一,征伐倭國,其二,推行變法。
前些日子,變法的官員就已是派了出去,前往北直隸各縣的變法欽差已是悉數抵達,有的已經開始了推行變法事宜,據探報都還算順利,前往南直隸的,由於所隔較遠,隻有一部分到了地方,剩下的則在路上,但如今走到半路卻溺斃了兩個。
弘治皇帝將那封奏報拿過來,三兩下拆開封口,展開一目十行的掃下去,眼睛眯了眯,“噢,原來是意外?”
這句話問的很是莫名,像是詢問,但口吻語氣卻又不像,簫敬都不知該怎麽接,過了一陣子才道:“奏疏上是這麽說的,說是船隻意外傾覆。”
“那你以為呢?”
“奴婢不知,乾坤日月都在皇爺的手裏握著,皇爺的心比天上的太陽都亮,皇爺肯定知曉,但奴婢愚鈍,看不透這裏頭的道道。”
“朕知不與不知是朕的事,朕現在要聽伱說。”
“是。”簫敬應了一聲,伏在地上道:“奴婢覺得既然奏疏上說是意外,那就應當是個意外,但是與不是,還要查一查。”
這話說了等於沒說,但弘治皇帝卻似是不在意,隻是盯著他問道:“怎麽查,從哪裏查?”
簫敬正待開口,朱佑樘又將左手抬起,比了個別說話的動作,仔細聽了聽,又看看格窗外頭,“快到午時了吧?”
“回皇爺,快到了。”
“想來是幾位朝臣都到了,朕也不問你了,給朕琯上頭發,莫誤了上朝。”
簫敬聞言忙不迭的起身,又看看殿門口的那座火爐,“皇爺,藥已煎熟了,皇爺先喝藥吧。”
弘治皇帝沒言語,隻是嗯了一聲,握緊了手上的奏報。
(本章完)
乾清宮裏,伺候皇帝起居的宦官宮女已是忙活開了,端著盥盆的宮女將水盆擱到洗臉架上,旁邊還有一名宮女捧著麵巾候在一旁。
架子旁放著椅子,弘治皇帝走到椅子前坐下,卻沒急著洗漱,洗漱之前還要梳頭,以及喝藥。
藥還在火爐上煎著,簫敬走過來,輕輕地解下了弘治皇帝束發的飄帶,滿頭的長發便披散了下來。
梳頭的篦子在花白的發絲間遊走,弘治皇帝從腹腔裏吐出了一口氣,眼睛闔上,旋即又睜開,整張麵容鬆弛下來,他望著鏡中的自己,那張臉顯得十分的蠟黃。
他就靜靜的盯著看,目光中透露著淒憫之色,過了一會兒,倏地喚道:“蕭伴伴。”
“奴婢在呢。”簫敬一邊小心翼翼的梳著頭發,一邊答話。
“你可知唐時的玄宗皇帝?”
簫敬目光往藻井上看看,作出一幅在回想的樣子,隨後答道:“奴婢倒是聽說過,可卻不甚清楚。”
“這位玄宗皇帝有一次照鏡子,發現自己瘦了不少,不免黯然不樂,旁邊的侍從便道:陛下為天下操勞,已是瘦了許多,應當好生休息,何苦要累到自己。玄宗聽罷曾有感慨,吾貌雖瘦,可天下必肥。”
朱佑樘的語氣很平緩,像是真的在講故事,“玄宗觀鏡言瘦之典流傳至今,朕如今也照著鏡子,發現朕也瘦了不少,這臉色更是難看了許多,你說朕應當作何感慨?”
他沒頭沒尾的講了這麽一番典故,發出這麽一番的問詢。簫敬猜不透弘治皇帝的想法,正琢磨著該如何答話,朱佑樘卻又倏地問道:“太子有消息了嗎?”
簫敬梳頭的手停住了,接著故作放鬆的又開始動起來,“廠衛那裏暫時還沒有消息,但皇爺放心,太子殿下吉人自有天相,必會無事的。”
聞言,弘治皇帝卻是盯著鏡子冷冷道:“最好讓他死在外頭,如此朕方才能放心。
唐時的玄宗皇帝容貌消瘦,乃是肥天下,可朕如今這般,卻都是因為那個逆子,他死在外頭,朕以後就再也不用操心了。”
“.”
聽到這話,簫敬動動嘴唇,卻是不好言語了。
當日朱厚照越獄出走之後,整個宮中便已是大亂,數百上千的廠衛出動,上上下下的尋找太子的蹤跡。
可一番查找,隻查出朱厚照自己用一根銅絲撬開了慈慶宮的大鎖,趁夜翻出宮禁,蒙蒙夜色之下,又跑到東郊,劫持了一艘商船,順著漕運前往了天津衛,由大沽口入海,至此不知所蹤。
得知了這些,弘治皇帝更是擔憂暴怒,大海茫茫,上哪兒去尋找一艘船的蹤影,那幾天,整個宮裏所有人都戰戰兢兢的。
可如今距離太子失蹤過去了將近一個月,宮裏恢複了平靜,弘治皇帝也隻剩下了冷漠,沒有了憤怒,連擔憂似乎都沒了。
甚至還說出最好讓那個逆子死在外頭這種話。
而這已不是第一次說了。
這幾天每次詢問之後,弘治皇帝都會冷冷的說出類似的話。
但越是這樣說,簫敬便知曉這是越發的擔憂,不然也不會整日裏詢問太子的消息,更不會整宿整宿的睡不著覺,隻在白天天亮之後才能睡上三兩個時辰。
以至於這些天都取締了早朝,隻留了午朝。
將頭發梳罷,簫敬將脫落下來的頭發悄悄塞到袖口裏,動作很輕,卻還是被弘治皇帝給察覺到了,他回頭,“往袖口裏掩的什麽?”
“回皇爺,是”簫敬躊躇幾秒,答道:“是一封奏疏。”
“奏疏?”弘治皇帝望了他的袖口一眼,神色平靜的問道:“有奏疏為何不早拿出來?”
簫敬當即便跪了下去,“皇爺容稟,這封奏疏是今一早收到的,可見了皇爺正在酣睡,奴婢不敢打擾,方才皇爺睡醒,奴婢想著先伺候了皇爺洗漱之後再拿給皇爺瞧。”
“奏疏上不是什麽大事?”
“奴婢不好說。”
說著,簫敬從袖口裏將那封奏疏取了出來,“這是山東布政使司那送來的,奏報上說,在呂南及臨沐兩縣之交的淮河漕運,風急浪大,有一艘客船傾覆,據核查身份,這船上乘坐的人中,有四人是此次去南直隸各縣推行變法的官員,其中有兩人因不識水性,不幸溺斃了.”
朱佑樘的臉色刷的一下沉了下去,國中如今兩件大事,其一,征伐倭國,其二,推行變法。
前些日子,變法的官員就已是派了出去,前往北直隸各縣的變法欽差已是悉數抵達,有的已經開始了推行變法事宜,據探報都還算順利,前往南直隸的,由於所隔較遠,隻有一部分到了地方,剩下的則在路上,但如今走到半路卻溺斃了兩個。
弘治皇帝將那封奏報拿過來,三兩下拆開封口,展開一目十行的掃下去,眼睛眯了眯,“噢,原來是意外?”
這句話問的很是莫名,像是詢問,但口吻語氣卻又不像,簫敬都不知該怎麽接,過了一陣子才道:“奏疏上是這麽說的,說是船隻意外傾覆。”
“那你以為呢?”
“奴婢不知,乾坤日月都在皇爺的手裏握著,皇爺的心比天上的太陽都亮,皇爺肯定知曉,但奴婢愚鈍,看不透這裏頭的道道。”
“朕知不與不知是朕的事,朕現在要聽伱說。”
“是。”簫敬應了一聲,伏在地上道:“奴婢覺得既然奏疏上說是意外,那就應當是個意外,但是與不是,還要查一查。”
這話說了等於沒說,但弘治皇帝卻似是不在意,隻是盯著他問道:“怎麽查,從哪裏查?”
簫敬正待開口,朱佑樘又將左手抬起,比了個別說話的動作,仔細聽了聽,又看看格窗外頭,“快到午時了吧?”
“回皇爺,快到了。”
“想來是幾位朝臣都到了,朕也不問你了,給朕琯上頭發,莫誤了上朝。”
簫敬聞言忙不迭的起身,又看看殿門口的那座火爐,“皇爺,藥已煎熟了,皇爺先喝藥吧。”
弘治皇帝沒言語,隻是嗯了一聲,握緊了手上的奏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