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放心,臣弟都會安排妥當的......其實內閣府和大元帥府早就製定了一些個備案!”
朱慈炋辦事兒的能力還是很強的,他這個內閣首輔可是企業家、教育家、外交家出身——在太學念書的時候,就已經在管理自家的產業了.......十幾條街的房產要收租啊!得多大的產業啊!再後來他又投身外交和教育界,從印度帶回了妮莎公主獻給自己的大哥,還創建了金陵女大,是大明女子教育的先驅!這可是能把銅像立在大學校園當中的教育家啊!
這麽個人物,當然考慮問題當然是非常周到的,早就想到了大明國喪期間,羅馬帝國、印度大順帝國、羅刹國這三國一定會趁機發難,而印第安人的大蘇聯汗國說不定也會惹出點什麽麻煩。
所以在朱慈炋當了內閣首輔後,就開始和大元帥府一起製定預案了......預案還不止一份,其中既有給崇禎上皇風光大葬的,也有給朱慈烺操辦發送的!
“預算安排了嗎?”朱慈烺又問。
“安排了......”朱慈炋說,“早就安排了!咱爹滿70歲時期,內閣府就編列預算充入國喪準備金了,一開始準備了200萬兩銀子,現在已經準備到400萬兩了!”
“400萬?”朱慈烺一愣,“怎麽那麽多?是物價上漲了?”
“不是的......”朱慈炋說,“這個人到70古來稀嘛!這個國喪準備金就是為年過70的這個......準備的!”
這話聽著不對啊!為年過70的什麽人準備的?朱慈烺眉頭皺了起來,他一想就明白了。
400萬喪葬費,太上皇、太上皇後、皇帝、皇後......一人100萬啊!這其中100萬是用來埋葬朱慈烺自己的!
他才70出頭啊,內閣就給在給他預備喪葬費了......這是誰的餿主意?一定是好運太子!
朱皇帝的心思哪兒瞞得過朱慈炋啊,這位皇族首輔馬上解釋道:“大哥,這個為年過70的上皇、上皇後、皇帝、皇後準備治喪之費的建議是您在兩府會議上提出的......當時您說上皇年老,又喜歡女色,要內閣早做準備,製定一個喪葬的標準,編列一些預算,還說要盡量節儉。後來您還說......”
“行了,行了,朕記得的!”朱慈烺揮揮手,打斷了朱慈炋。這事兒的確是他提出的,100萬的花費標準也是他提出的。但是他提出的時候才五十來歲,沒想到那麽快自己也年過70了......當皇帝的人生怎麽就那麽苦短呢?
“大哥,”朱慈炋又道,“三哥一家明日就能到老山,您是不是要去迎他一下?”
朱三太子早就不當西楚霸主了,而是居住在北京城,也不當什麽官,就是享享清福,順變料理一下自家的騾馬生意。
當然了,他這麽多年的奮鬥也不是一場空,現任的西楚霸主就是他的兒子——這個職位在以後的很多年中,都是由他和朱慈煾的子孫輪流出任的。
此外,朱三太子的另外兩個兒子還各擁有一個移動藩鎮——所以移動藩鎮指得是在列藩之間不斷輪換任職的節度使司集團。這套“移藩體係”有點像日本德川幕府折騰下屬藩主的辦法,將藩主變成盆栽,讓他們在列藩之間移封,避免在一處生根。
不過大明的“移藩製”比日本德川幕府的“轉封製”更合理,也更像一個可以長期堅持執行的製度。大體上就是將各個節鎮拆分成了可以移動到藩主集團和不可移動的地方千戶。其中藩主集團,也就是各鎮節度使司有點像一個“藩鎮承包商”,會在各個藩鎮之間集體移動,他們在每個藩鎮的任職期限通常是五到十年。
期間他們需要安撫好下麵不會挪窩的地頭蛇千戶,應付好朝廷的各種考核,有時候還要出兵打仗!
當然了,還得解除一批不合格的千戶、百戶的官職,並且尋找到合適的繼任者——節鎮下麵的千戶、百戶是分成世襲和不世襲兩種。前者就是割據一方的封建領主!在朝廷鞭長莫及的黑龍江、安東、安西、北庭、烏斯藏、川邊、雲南、金甌、西洋、東寧等十鎮下麵,現在都有大量的世襲千戶、百戶!
而在安北、北平、朔方、大寧、河西、平蠻(平蠻將軍府,管湖廣、貴州境內的土司衛所)、平南(平南將軍府,管廣西的土司衛所)等七鎮地盤上則有大量的不世襲千戶、百戶——這些千戶、百戶也是本地人當本地官。但他們並不是世襲的,也不是終身任職的,而是由節度使司從所管轄地方的武官當中選拔的。他們可以連任,但是不能終身任職,更不能世襲。
總之,不論世襲不世襲,節鎮下麵的千戶、百戶都不好對付,而上麵的大元帥府和兵部也一樣不好糊弄。
所以藩鎮節度使的差事並不好幹,很容易搞砸,搞砸了一樣會被接任!而節帥一旦被接任,節帥一旦被接任,節司下麵的官員都得下崗。
不過朱慈炯的兩個兒子都能幹好節度使的差事。因為他們不僅特別能幹,而且自己也是大封建主——兩兄弟在北庭和安北境內都擁有不少世襲千戶,可以得到可靠的家臣,勢力也就比較大了。
朱慈炯並沒有和兩個擔任節度使的兒子一塊進京,他在得知父親崇禎上皇駕崩的消息後,立即就換上麻衣孝服,離開北京,星夜南下奔喪了。跟著他一起南下的,隻有一個還在北京年書的小兒子朱和壙。
父子二人,帶著十幾個扈從,每人備了三匹折耳馬,一路騎行,不到七天就抵達了已經沉浸在一片哀傷當中的老山溫泉鎮了。
朱慈烺、朱慈炋、朱和幸等身在應天的皇族要人,也都換上了孝衣,在溫泉鎮的北關門外迎接原來的朱三。
溫泉鎮的北關是一座棱堡,守著越來越大的溫泉鎮的背麵——溫泉鎮現在也有了城牆,不過防禦價值不高,主要靠北關、西關、東關、南關等四座關城提供一定的防禦功能。
同時這四座關城還是朱慈烺的近衛軍和少年近衛軍的駐地,原本穿黑色軍服的近衛軍,現在也都在給衣外麵又罩一件麻衣。在北關四周,層層戒備。
“老大,咱娘親還好吧?她今年也有90歲了,沒了爹爹,會不會傷心過度?”
說話的是孝子朱慈炯,他比朱慈烺小一歲,不過看上去卻顯得年輕的多......好像在60來歲!
兩兄弟抱頭痛哭了幾聲後,就並轡而行,邊走邊開始說話。
“娘親還好......90歲也算喜喪了,而且咱爹走得安詳,吃吃喝喝,還有歌舞助興就沒了。”朱慈烺說,“有福之人啊!”
“的確有福啊!”朱慈炯點點頭,“要不廟號就叫福宗吧!咱爹生前好像就有這想法。”
“福宗......可以啊!”朱慈烺回頭問朱慈炋,“老六,咱爹的諡號想好了嗎?”
“想好了,”朱慈炋說,“就叫紹天知命豐亨豫大弘文育人剛敦仁懋孝顯皇帝。紹天就是承天命,知命就是知道天命在皇兄身上,所以毅然禪讓,豐亨豫大......不用說了,弘文育人就是會生兒子,兒子都能幹啊!敦仁懋孝是湊字數的,顯皇帝不是顯道的意思,而是顯貴的意思。大哥,您看這諡號還行吧?”
朱慈炋辦事兒的能力還是很強的,他這個內閣首輔可是企業家、教育家、外交家出身——在太學念書的時候,就已經在管理自家的產業了.......十幾條街的房產要收租啊!得多大的產業啊!再後來他又投身外交和教育界,從印度帶回了妮莎公主獻給自己的大哥,還創建了金陵女大,是大明女子教育的先驅!這可是能把銅像立在大學校園當中的教育家啊!
這麽個人物,當然考慮問題當然是非常周到的,早就想到了大明國喪期間,羅馬帝國、印度大順帝國、羅刹國這三國一定會趁機發難,而印第安人的大蘇聯汗國說不定也會惹出點什麽麻煩。
所以在朱慈炋當了內閣首輔後,就開始和大元帥府一起製定預案了......預案還不止一份,其中既有給崇禎上皇風光大葬的,也有給朱慈烺操辦發送的!
“預算安排了嗎?”朱慈烺又問。
“安排了......”朱慈炋說,“早就安排了!咱爹滿70歲時期,內閣府就編列預算充入國喪準備金了,一開始準備了200萬兩銀子,現在已經準備到400萬兩了!”
“400萬?”朱慈烺一愣,“怎麽那麽多?是物價上漲了?”
“不是的......”朱慈炋說,“這個人到70古來稀嘛!這個國喪準備金就是為年過70的這個......準備的!”
這話聽著不對啊!為年過70的什麽人準備的?朱慈烺眉頭皺了起來,他一想就明白了。
400萬喪葬費,太上皇、太上皇後、皇帝、皇後......一人100萬啊!這其中100萬是用來埋葬朱慈烺自己的!
他才70出頭啊,內閣就給在給他預備喪葬費了......這是誰的餿主意?一定是好運太子!
朱皇帝的心思哪兒瞞得過朱慈炋啊,這位皇族首輔馬上解釋道:“大哥,這個為年過70的上皇、上皇後、皇帝、皇後準備治喪之費的建議是您在兩府會議上提出的......當時您說上皇年老,又喜歡女色,要內閣早做準備,製定一個喪葬的標準,編列一些預算,還說要盡量節儉。後來您還說......”
“行了,行了,朕記得的!”朱慈烺揮揮手,打斷了朱慈炋。這事兒的確是他提出的,100萬的花費標準也是他提出的。但是他提出的時候才五十來歲,沒想到那麽快自己也年過70了......當皇帝的人生怎麽就那麽苦短呢?
“大哥,”朱慈炋又道,“三哥一家明日就能到老山,您是不是要去迎他一下?”
朱三太子早就不當西楚霸主了,而是居住在北京城,也不當什麽官,就是享享清福,順變料理一下自家的騾馬生意。
當然了,他這麽多年的奮鬥也不是一場空,現任的西楚霸主就是他的兒子——這個職位在以後的很多年中,都是由他和朱慈煾的子孫輪流出任的。
此外,朱三太子的另外兩個兒子還各擁有一個移動藩鎮——所以移動藩鎮指得是在列藩之間不斷輪換任職的節度使司集團。這套“移藩體係”有點像日本德川幕府折騰下屬藩主的辦法,將藩主變成盆栽,讓他們在列藩之間移封,避免在一處生根。
不過大明的“移藩製”比日本德川幕府的“轉封製”更合理,也更像一個可以長期堅持執行的製度。大體上就是將各個節鎮拆分成了可以移動到藩主集團和不可移動的地方千戶。其中藩主集團,也就是各鎮節度使司有點像一個“藩鎮承包商”,會在各個藩鎮之間集體移動,他們在每個藩鎮的任職期限通常是五到十年。
期間他們需要安撫好下麵不會挪窩的地頭蛇千戶,應付好朝廷的各種考核,有時候還要出兵打仗!
當然了,還得解除一批不合格的千戶、百戶的官職,並且尋找到合適的繼任者——節鎮下麵的千戶、百戶是分成世襲和不世襲兩種。前者就是割據一方的封建領主!在朝廷鞭長莫及的黑龍江、安東、安西、北庭、烏斯藏、川邊、雲南、金甌、西洋、東寧等十鎮下麵,現在都有大量的世襲千戶、百戶!
而在安北、北平、朔方、大寧、河西、平蠻(平蠻將軍府,管湖廣、貴州境內的土司衛所)、平南(平南將軍府,管廣西的土司衛所)等七鎮地盤上則有大量的不世襲千戶、百戶——這些千戶、百戶也是本地人當本地官。但他們並不是世襲的,也不是終身任職的,而是由節度使司從所管轄地方的武官當中選拔的。他們可以連任,但是不能終身任職,更不能世襲。
總之,不論世襲不世襲,節鎮下麵的千戶、百戶都不好對付,而上麵的大元帥府和兵部也一樣不好糊弄。
所以藩鎮節度使的差事並不好幹,很容易搞砸,搞砸了一樣會被接任!而節帥一旦被接任,節帥一旦被接任,節司下麵的官員都得下崗。
不過朱慈炯的兩個兒子都能幹好節度使的差事。因為他們不僅特別能幹,而且自己也是大封建主——兩兄弟在北庭和安北境內都擁有不少世襲千戶,可以得到可靠的家臣,勢力也就比較大了。
朱慈炯並沒有和兩個擔任節度使的兒子一塊進京,他在得知父親崇禎上皇駕崩的消息後,立即就換上麻衣孝服,離開北京,星夜南下奔喪了。跟著他一起南下的,隻有一個還在北京年書的小兒子朱和壙。
父子二人,帶著十幾個扈從,每人備了三匹折耳馬,一路騎行,不到七天就抵達了已經沉浸在一片哀傷當中的老山溫泉鎮了。
朱慈烺、朱慈炋、朱和幸等身在應天的皇族要人,也都換上了孝衣,在溫泉鎮的北關門外迎接原來的朱三。
溫泉鎮的北關是一座棱堡,守著越來越大的溫泉鎮的背麵——溫泉鎮現在也有了城牆,不過防禦價值不高,主要靠北關、西關、東關、南關等四座關城提供一定的防禦功能。
同時這四座關城還是朱慈烺的近衛軍和少年近衛軍的駐地,原本穿黑色軍服的近衛軍,現在也都在給衣外麵又罩一件麻衣。在北關四周,層層戒備。
“老大,咱娘親還好吧?她今年也有90歲了,沒了爹爹,會不會傷心過度?”
說話的是孝子朱慈炯,他比朱慈烺小一歲,不過看上去卻顯得年輕的多......好像在60來歲!
兩兄弟抱頭痛哭了幾聲後,就並轡而行,邊走邊開始說話。
“娘親還好......90歲也算喜喪了,而且咱爹走得安詳,吃吃喝喝,還有歌舞助興就沒了。”朱慈烺說,“有福之人啊!”
“的確有福啊!”朱慈炯點點頭,“要不廟號就叫福宗吧!咱爹生前好像就有這想法。”
“福宗......可以啊!”朱慈烺回頭問朱慈炋,“老六,咱爹的諡號想好了嗎?”
“想好了,”朱慈炋說,“就叫紹天知命豐亨豫大弘文育人剛敦仁懋孝顯皇帝。紹天就是承天命,知命就是知道天命在皇兄身上,所以毅然禪讓,豐亨豫大......不用說了,弘文育人就是會生兒子,兒子都能幹啊!敦仁懋孝是湊字數的,顯皇帝不是顯道的意思,而是顯貴的意思。大哥,您看這諡號還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