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城外,淯水(白河)東岸,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就成了“丐幫”的天下!
不計其數的窩棚被人搭建了起來,沿著淯水一路向南,展開了足有數十裏的“連營”,居住在這些窩棚中的“丐幫弟子”,足以號稱百萬。
沒錯,就是號稱百萬!
在滯留南陽的一個多月中,朱由檢除了教導唐王四兄弟怎麽去甘肅當封建主之外,就在整頓淯水(白河)東岸的“要飯眾”。和朱由檢帶去四川的“要飯兵”不同,匯集在南陽的陝西饑民算不上精壯——精壯的都給拉起四川了,剩下的被拉到南陽的饑民當然是比較弱的,所以把他們編成軍戶的意義也不大。
不編軍戶,也不等於不需要建立組織......這可是號稱百萬的要飯之眾!
即便是要飯饑民,多到百萬也足以讓人膽寒!
一旦集中起來行動,那聲勢也是非常驚人的。如果不把他們組織起來,控製在手,就怕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了,到時候朱由檢可就得傻眼了。
另外,沒有組織的“百萬烏合”是沒有多大威懾力和戰鬥力的,哪怕把他們都驅趕到湖廣去要飯,也起不到迫使湖廣各州府同意增加田賦的作用。
要飯不是目的,要湖廣地主階級多交點稅,才是朱由檢的真正目標。湖廣有兩億畝田,一畝一斤(升)的稅實在太少,打發叫花子都不夠啊!
朱由檢的目標是一畝收一鬥,兩億畝田收他個兩千萬石!
有了這兩千萬石,朱由檢就能將襄陽、南陽、承天等地的皇城改造成三個巨大的義倉,從崇禎六年開始,用五年時間在這三座義倉中囤糧一億石!
有了這一億石,朱由檢就有本錢應付崇禎十年後的“大明劫”了!
可是湖廣地方二百多年來就享受慣了低稅負——從明初開始湖廣低稅負和四川多隱田,其實也是符合明初湖廣、四川的實際情況的。因為這兩個地方都在南宋末年時遭遇了大屠殺,人口銳減,以至於六十多年無法恢複。而到了元末紅巾軍大起義的時候,湖廣又是徐壽輝、陳友諒的發家之地,再一次遭遇了殘酷的戰爭!
所以在明朝初年的時候,四川人口極少,湖廣人口很少,而浙江、江西、江南以及北方的山西人口比較多。
因此明朝初年,朱元璋一麵采用強製手段遷移人口,一麵也用上了經濟手段。四川、湖廣都享受極低的稅負,而江西、江南、浙江都是高稅負。所以在明朝建立後的許多年中,四川、湖廣都是移民的目的地。
這種稅收政策本來應該是促進人口流動的權宜之計,怎麽都不能持續二百多年,可是明朝的官僚體係卻非常僵化,以至於四川、湖廣的人口已經大幅增加,兩省的農業已經可以承擔合理稅負的情況下,依舊沿用祖傳的低稅。
所以明朝中後期看看各地的稅收標準,隻能說是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湖廣足、天下熟”的湖廣一年才給朱家皇帝216萬石——這還是稅額,不是實際拿到的數目。
“天府之國”的四川,居然隻給大名朝廷區區108萬石——這也是稅額,真正交上去的還得打個折。
幾乎不交稅的好日子過了二百多年之後,湖廣、四川的士紳和民眾們早就把不這種低得不能再低的稅額當成了正常狀態,對於朝廷加稅的企圖,總是堅決抵製。
而且湖廣、四川看著也沒有受益於大航海時代的東南富庶,所以掌握天下的大明昏君們也比較忽視這兩塊地盤。
在中原和北方還算豐足的時候,湖廣、四川的低稅也不要命,無非就是昏君的手頭不寬裕,貪官時常拿不到俸祿,成了“官白勞”......反正當皇帝的人也餓不死,貪官也不在乎這點俸祿。
可是中原、西北一旦鬧起連年的天災......國家需要湖廣、四川多交糧食的時候,湖廣、四川的低稅就成問題了。這兩個糧倉不給朝廷交糧食,就造成了朝廷沒有足夠的財力維持統治和救濟災民。最後災民起義,天下大亂,而湖廣、四川偏偏沒有保護自己的武力,結果就成了亂世當中的豬羊!
而朱由檢則看準了湖廣有糧無兵的軟肋(明朝可沒有湘軍),在南陽匯集起數十萬陝西饑民,號稱百萬,然後來個集中行動,從湖廣最北麵的襄陽府開始,一個府一個府的迫使湖廣士紳在稅負問題上讓步。
為了更好的控製南陽這裏的“百萬饑民”,朱由檢就得多花點時間,將他們編伍成行,組成了100個“萬人隊”。
100個萬人隊,當然也100萬人了!
100萬武裝的要飯兵如果衝到湖廣的任何一個府,那後果一定是不堪設想的。
一旦失去約束,整個府都會被他們吃光的!
而第一個要被百萬要飯兵吃白食的襄陽府,在崇禎五年六月的時候,已經陷入了憤怒和不安。
要飯之眾還沒抵達,但是百萬之眾將來就食的消息,卻已經傳來。
襄陽皇城外的襄陽府學宮,更是成為了襄陽、德安、承天等府的士林領袖們反對“要飯兵”入境的活動中心。
襄陽在明朝的時候,是湖廣北部的中心城市,同時也是朱棣一係(朱高熾之子)的襄王藩封所在。
而如今的襄王朱翊銘更是和萬曆皇帝平輩的宗室老前輩,而且為王已經三十餘年,在湖廣一帶極有威信。
在匯聚到襄陽府學宮的士紳領袖們看來,隻要他老人家出個麵,孫子輩的朱由檢還能不給麵子?
別看朱由檢登極以來壞了不少藩王,但那些王爺除了涉嫌奪嫡的福王之外,都不是朱棣的後代。福王之外的朱棣一脈的王爺,如彰德府的趙王、蘄州府的荊王、饒州府的淮王、濟南府的德王、如寧府的崇王、長沙府的吉王、建昌府的益王、青州府的衡王、常德府的榮王等等諸王,一個都沒有觸動啊!
所以大家夥現在都希望襄王殿下可以站出來領導大家一起向朱由檢這個昏君請願......給襄王的請願書已經遞交上去了,可是聚集在府學宮的士子們卻沒有散去的意思,反而湊在一起,議論起了朝政,還越說越來勁兒了。
“自從當今這位天子登極,這天下就沒安穩過,年年打仗,年年鬧災......這種情況要擱在古時候,就該皇帝下罪己詔了!”
“就是啊,上天降下災禍,就是對人王的不滿......人王不僅應該誠懇檢討,而且還應該改弦易轍,廢除苛政,實行仁政,以求得上天的原諒。”
“如今的苛政可不少啊,北直隸的官紳一體納糧,重慶府的檢地,還有征收起來沒完沒了的遼餉,全部都是苛政啊!”
“如果能把這些苛政都廢除了就好了!苛政一去,就會風調雨順,天下也就能太平了。”
“遼餉也要廢了嗎?”
“當然了!朝廷隻要用人得當,遼東早就蕩平了,還收什麽遼餉?”
“對,如果咱們湖廣的熊督師還在,遼事哪會如此不堪?”
“其實現在皇帝早就沒有收複遼東的心思了……連錦州都給放棄了,還複什麽遼?”
“可不是嘛,正經事情不知道幹,就知道到處撈錢遊玩,這樣下去,大明就沒救了!”
就在這幫士大夫越說越來勁兒的時候,忽地有人大吼了一聲:“來了!百萬要飯之眾已經來了!”
“已經來了?到哪裏了?”
“已經入了府界,先頭快到樊城了!”
不計其數的窩棚被人搭建了起來,沿著淯水一路向南,展開了足有數十裏的“連營”,居住在這些窩棚中的“丐幫弟子”,足以號稱百萬。
沒錯,就是號稱百萬!
在滯留南陽的一個多月中,朱由檢除了教導唐王四兄弟怎麽去甘肅當封建主之外,就在整頓淯水(白河)東岸的“要飯眾”。和朱由檢帶去四川的“要飯兵”不同,匯集在南陽的陝西饑民算不上精壯——精壯的都給拉起四川了,剩下的被拉到南陽的饑民當然是比較弱的,所以把他們編成軍戶的意義也不大。
不編軍戶,也不等於不需要建立組織......這可是號稱百萬的要飯之眾!
即便是要飯饑民,多到百萬也足以讓人膽寒!
一旦集中起來行動,那聲勢也是非常驚人的。如果不把他們組織起來,控製在手,就怕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了,到時候朱由檢可就得傻眼了。
另外,沒有組織的“百萬烏合”是沒有多大威懾力和戰鬥力的,哪怕把他們都驅趕到湖廣去要飯,也起不到迫使湖廣各州府同意增加田賦的作用。
要飯不是目的,要湖廣地主階級多交點稅,才是朱由檢的真正目標。湖廣有兩億畝田,一畝一斤(升)的稅實在太少,打發叫花子都不夠啊!
朱由檢的目標是一畝收一鬥,兩億畝田收他個兩千萬石!
有了這兩千萬石,朱由檢就能將襄陽、南陽、承天等地的皇城改造成三個巨大的義倉,從崇禎六年開始,用五年時間在這三座義倉中囤糧一億石!
有了這一億石,朱由檢就有本錢應付崇禎十年後的“大明劫”了!
可是湖廣地方二百多年來就享受慣了低稅負——從明初開始湖廣低稅負和四川多隱田,其實也是符合明初湖廣、四川的實際情況的。因為這兩個地方都在南宋末年時遭遇了大屠殺,人口銳減,以至於六十多年無法恢複。而到了元末紅巾軍大起義的時候,湖廣又是徐壽輝、陳友諒的發家之地,再一次遭遇了殘酷的戰爭!
所以在明朝初年的時候,四川人口極少,湖廣人口很少,而浙江、江西、江南以及北方的山西人口比較多。
因此明朝初年,朱元璋一麵采用強製手段遷移人口,一麵也用上了經濟手段。四川、湖廣都享受極低的稅負,而江西、江南、浙江都是高稅負。所以在明朝建立後的許多年中,四川、湖廣都是移民的目的地。
這種稅收政策本來應該是促進人口流動的權宜之計,怎麽都不能持續二百多年,可是明朝的官僚體係卻非常僵化,以至於四川、湖廣的人口已經大幅增加,兩省的農業已經可以承擔合理稅負的情況下,依舊沿用祖傳的低稅。
所以明朝中後期看看各地的稅收標準,隻能說是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湖廣足、天下熟”的湖廣一年才給朱家皇帝216萬石——這還是稅額,不是實際拿到的數目。
“天府之國”的四川,居然隻給大名朝廷區區108萬石——這也是稅額,真正交上去的還得打個折。
幾乎不交稅的好日子過了二百多年之後,湖廣、四川的士紳和民眾們早就把不這種低得不能再低的稅額當成了正常狀態,對於朝廷加稅的企圖,總是堅決抵製。
而且湖廣、四川看著也沒有受益於大航海時代的東南富庶,所以掌握天下的大明昏君們也比較忽視這兩塊地盤。
在中原和北方還算豐足的時候,湖廣、四川的低稅也不要命,無非就是昏君的手頭不寬裕,貪官時常拿不到俸祿,成了“官白勞”......反正當皇帝的人也餓不死,貪官也不在乎這點俸祿。
可是中原、西北一旦鬧起連年的天災......國家需要湖廣、四川多交糧食的時候,湖廣、四川的低稅就成問題了。這兩個糧倉不給朝廷交糧食,就造成了朝廷沒有足夠的財力維持統治和救濟災民。最後災民起義,天下大亂,而湖廣、四川偏偏沒有保護自己的武力,結果就成了亂世當中的豬羊!
而朱由檢則看準了湖廣有糧無兵的軟肋(明朝可沒有湘軍),在南陽匯集起數十萬陝西饑民,號稱百萬,然後來個集中行動,從湖廣最北麵的襄陽府開始,一個府一個府的迫使湖廣士紳在稅負問題上讓步。
為了更好的控製南陽這裏的“百萬饑民”,朱由檢就得多花點時間,將他們編伍成行,組成了100個“萬人隊”。
100個萬人隊,當然也100萬人了!
100萬武裝的要飯兵如果衝到湖廣的任何一個府,那後果一定是不堪設想的。
一旦失去約束,整個府都會被他們吃光的!
而第一個要被百萬要飯兵吃白食的襄陽府,在崇禎五年六月的時候,已經陷入了憤怒和不安。
要飯之眾還沒抵達,但是百萬之眾將來就食的消息,卻已經傳來。
襄陽皇城外的襄陽府學宮,更是成為了襄陽、德安、承天等府的士林領袖們反對“要飯兵”入境的活動中心。
襄陽在明朝的時候,是湖廣北部的中心城市,同時也是朱棣一係(朱高熾之子)的襄王藩封所在。
而如今的襄王朱翊銘更是和萬曆皇帝平輩的宗室老前輩,而且為王已經三十餘年,在湖廣一帶極有威信。
在匯聚到襄陽府學宮的士紳領袖們看來,隻要他老人家出個麵,孫子輩的朱由檢還能不給麵子?
別看朱由檢登極以來壞了不少藩王,但那些王爺除了涉嫌奪嫡的福王之外,都不是朱棣的後代。福王之外的朱棣一脈的王爺,如彰德府的趙王、蘄州府的荊王、饒州府的淮王、濟南府的德王、如寧府的崇王、長沙府的吉王、建昌府的益王、青州府的衡王、常德府的榮王等等諸王,一個都沒有觸動啊!
所以大家夥現在都希望襄王殿下可以站出來領導大家一起向朱由檢這個昏君請願......給襄王的請願書已經遞交上去了,可是聚集在府學宮的士子們卻沒有散去的意思,反而湊在一起,議論起了朝政,還越說越來勁兒了。
“自從當今這位天子登極,這天下就沒安穩過,年年打仗,年年鬧災......這種情況要擱在古時候,就該皇帝下罪己詔了!”
“就是啊,上天降下災禍,就是對人王的不滿......人王不僅應該誠懇檢討,而且還應該改弦易轍,廢除苛政,實行仁政,以求得上天的原諒。”
“如今的苛政可不少啊,北直隸的官紳一體納糧,重慶府的檢地,還有征收起來沒完沒了的遼餉,全部都是苛政啊!”
“如果能把這些苛政都廢除了就好了!苛政一去,就會風調雨順,天下也就能太平了。”
“遼餉也要廢了嗎?”
“當然了!朝廷隻要用人得當,遼東早就蕩平了,還收什麽遼餉?”
“對,如果咱們湖廣的熊督師還在,遼事哪會如此不堪?”
“其實現在皇帝早就沒有收複遼東的心思了……連錦州都給放棄了,還複什麽遼?”
“可不是嘛,正經事情不知道幹,就知道到處撈錢遊玩,這樣下去,大明就沒救了!”
就在這幫士大夫越說越來勁兒的時候,忽地有人大吼了一聲:“來了!百萬要飯之眾已經來了!”
“已經來了?到哪裏了?”
“已經入了府界,先頭快到樊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