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間,大明帝國已經走到了君主立憲的門檻邊上了!
那似乎很自然的!
因為大明現在擁有實現君主立憲的一切有利條件!
首先,大明現在有了萬惡的資本主義——因為崇禎的開國和新儒學,再加上朱慈烺的金融改革,限製大明的資本主義萌芽發芽的所有不利條件都消失了,所以現在的大明已經跨過了資本主義的檻,是一個處於資本主義初級階段的國家了。
當然了,產業革命還遠著呢!不把工場手工業發展到盡頭,機器大工業是沒有足夠的土壤和技術積累的——即便朱慈烺可以用金手指點出蒸汽機,也會因為缺乏足夠的需求而被長期擱置。
不過資產階級的領袖和代言人倒是已經出現了,也就是大明國本兼大明債主朱慈烺了。
朱慈烺這個儲君也是特殊的,明明是封建君主的接班人,但是從小就被一群資產階級小姐包圍著。長大以後又被崇禎搞了個“隔離網”,和大明的封建主義隔離了。和他親近的封建軍事貴族隻有吳三桂和李自成兩家......你讓朱慈烺信任誰?他一大明接班人,是相信吳三桂好呢,還是相信李自成好?
所以到了東南之後,朱慈烺可以依靠的,就隻有海商、鹽商、絲商、布商、米商之流了。
而朱慈烺自己,其實也是個資本家......很知道怎麽構建一個金融體係,將東南的奸商都牢牢掌握住,把他們變成自己的助力。
可以這麽說,現在東南的奸商已經被朱慈烺用金融體係綁架了,朱慈烺一旦垮台,他們都得跟著破產!
其次,崇禎統治的大明還存在著濃重的封建主義色彩!
唔,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雖然在教科書上是死對頭,但實際上卻是存在傳承關係的。
因為封建主義其實是一種分權治理的製度,資本主義往往在這種分權治理下,才能茁壯成長——早期的資本主義自由城市通常不是封建王朝掘墓人的麵目出現,而是封建王朝的承包商,就是某個封建君王為了籌錢打仗,把塊地皮包給一群商人。從某種角度來說,這群商人也是君主的封臣,一樣承擔著封臣的義務。而且他們擁有的自治權,和別的封建領主也沒啥區別。
而且早期成功的資本主義國家,也大多是貴族和資本家合辦的,哪怕是尼德蘭聯省共和國這樣的國家,也是拿騷伯爵家族和阿姆斯特丹奸商合辦的?有一段時間(就是如今)阿姆斯特丹奸商一腳踢開了拿騷-奧蘭治家族,結果差一點給路易十四滅掉!
所以現在坐斷東南的朱慈烺,其實也是大明王朝的一個封臣——崇禎把江、浙、閔、粵四省封給朱慈烺,朱慈烺為崇禎帝帝國籌集巨量的資金。
而在朱慈烺這個封君的保護下,先是江蘇,然後是浙江、福建、廣東的資本主義工商業都得到了充分的保護和迅猛的發展——不保護和發展好工商業,朱慈烺的金融就是虛的,印出來的票子的都是廢紙。
為了保住自己的權力,為了能讓自己在東南稱王稱霸過逍遙日子,朱慈烺也得當個資本主義的好爸爸啊!
要不然崇禎爸爸一生氣,把他的東南王一擼,抓去北京伴君如伴虎了,這日子還怎麽過?
而除了朱慈烺這個特殊的封臣(他是皇位繼承人,所以他的地盤不是全封建,最多就是個半封建),崇禎皇帝還搞出了一大堆的王莊、勳莊和藩國,以及兩個同宗友邦,還有一個皇太孫燕王的燕寧封地。
崇禎搞這些封建莊園的目的也很實在......這是最低成本,同時也是最高效率的占地方法!
當年朱元璋也用這個辦法占了好大的地盤,如果不是靖難之役後的削藩縮邊,傳到崇禎年間,塞北、口外早就是非常牢靠的漢地了。
而崇禎曆經艱難才把這些地盤再打下來,當然得牢牢占穩了,不能放空在那裏,等著胡虜夷狄餘黨在那裏慢慢發展壯大啊!
所以他得從內地移民過去實邊,而明朝內地的老百姓就是一群老實巴交的農民,不大能打的,而明朝的文官戰鬥力比農民還不如。如果讓文官帶著農民去塞外、口外建立州縣,那就等於是資敵,而且花費也太高,負擔不起啊!
因此朱由檢隻能把塞外、口外“承包”給自己的勳臣——這幫家夥有武力啊!有他們帶著,農民才能在塞外、口外立足。否則,這些農民怎麽可能一放下鋤頭就變成能戰敢鬥之士?而且也沒有辦法把如同散沙的他們組織起來啊!
中原的農民大量的在塞外、口外立了足,那些地盤自然就漢化了。最多幾十年後,就能和內地一樣。
這個法子既能籌功,又能占地,還能緩解內地人口過剩的壓力。實在一舉三得。
但是這個一舉三得的好辦法也不是沒有缺點的,這缺點就是會形成一個戰鬥力強大“新貴族”集團!
現在大明的新軍戶已經有200多萬戶了,而生活在直隸、宣大、燕寧、遼東、遼西、遼南、遼北地盤上的軍戶就多達100萬戶。
而這200多萬軍戶,又是大明陸軍官兵的主要來源......在工業革命到來之前,他們就是東亞的最強武力,擱在全世界也是數得上號的強兵。
別的不說,光是這些軍戶可以支撐起來的騎兵,就不下20萬!
無論是縱橫草原,還是稱霸新大陸,都需要他們啊!
所以安撫好這200萬軍戶,就是大明統治得以穩定和延續到關鍵。
而要安撫好這些人,當然就得保證他們可以參與大明朝廷的政治,並且獲得足夠的話語權......沒有話語權,要不了多久就會被士大夫官員變成叫花子兵的!
而明朝的科舉製度,顯然不能保證這群邊地武夫的話語權。因此用君主立憲的辦法,讓這些軍戶和他們上麵的新貴族可以參與朝廷大政,就是安撫和保護他們的最佳方案。
崇禎皇帝並不知道君憲的害處,而且他也不想讓大全都集中到朱慈烺一個人手裏......雖然這一世的朱慈烺挺乖的,但是上輩子他是天下第一逆子啊!
所以搞個庫裏台大會約束一下這個逆子好像也不錯......
“這個與民、與勳貴、與宗室、與天下的約法還是不錯的!”朱由檢思考了半晌,終於點了點頭,“天下是虛的,而民、勳貴、宗室是實的。那麽這個約法之會,就應該以這三者為主。與會之人,或有各省稅會薦之,或有200餘萬軍戶薦之,或有我大明的宗王薦之......老大、老三,你們倆就在北京多呆一段時間,好好商量一下具體的辦法。等明年去開平開庫裏台大會的時候,再和老二他們商量,如果大家都覺得不錯,那麽朕就在讓出蒙古大汗之位後,正式詔告天下,宣布內禪的時間和與天下約法的內容。”
“父皇英明!”
“父皇所為,實乃開辟天地之舉,必將明垂青史,為萬代敬仰!”
朱慈炯和朱慈烺二人趕忙給崇禎皇帝送上了高帽子,雖然崇禎搞這個君憲一半是無奈,一半被騙,但是不得不承認,他的確成了一個新時代的開創之君。
那似乎很自然的!
因為大明現在擁有實現君主立憲的一切有利條件!
首先,大明現在有了萬惡的資本主義——因為崇禎的開國和新儒學,再加上朱慈烺的金融改革,限製大明的資本主義萌芽發芽的所有不利條件都消失了,所以現在的大明已經跨過了資本主義的檻,是一個處於資本主義初級階段的國家了。
當然了,產業革命還遠著呢!不把工場手工業發展到盡頭,機器大工業是沒有足夠的土壤和技術積累的——即便朱慈烺可以用金手指點出蒸汽機,也會因為缺乏足夠的需求而被長期擱置。
不過資產階級的領袖和代言人倒是已經出現了,也就是大明國本兼大明債主朱慈烺了。
朱慈烺這個儲君也是特殊的,明明是封建君主的接班人,但是從小就被一群資產階級小姐包圍著。長大以後又被崇禎搞了個“隔離網”,和大明的封建主義隔離了。和他親近的封建軍事貴族隻有吳三桂和李自成兩家......你讓朱慈烺信任誰?他一大明接班人,是相信吳三桂好呢,還是相信李自成好?
所以到了東南之後,朱慈烺可以依靠的,就隻有海商、鹽商、絲商、布商、米商之流了。
而朱慈烺自己,其實也是個資本家......很知道怎麽構建一個金融體係,將東南的奸商都牢牢掌握住,把他們變成自己的助力。
可以這麽說,現在東南的奸商已經被朱慈烺用金融體係綁架了,朱慈烺一旦垮台,他們都得跟著破產!
其次,崇禎統治的大明還存在著濃重的封建主義色彩!
唔,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雖然在教科書上是死對頭,但實際上卻是存在傳承關係的。
因為封建主義其實是一種分權治理的製度,資本主義往往在這種分權治理下,才能茁壯成長——早期的資本主義自由城市通常不是封建王朝掘墓人的麵目出現,而是封建王朝的承包商,就是某個封建君王為了籌錢打仗,把塊地皮包給一群商人。從某種角度來說,這群商人也是君主的封臣,一樣承擔著封臣的義務。而且他們擁有的自治權,和別的封建領主也沒啥區別。
而且早期成功的資本主義國家,也大多是貴族和資本家合辦的,哪怕是尼德蘭聯省共和國這樣的國家,也是拿騷伯爵家族和阿姆斯特丹奸商合辦的?有一段時間(就是如今)阿姆斯特丹奸商一腳踢開了拿騷-奧蘭治家族,結果差一點給路易十四滅掉!
所以現在坐斷東南的朱慈烺,其實也是大明王朝的一個封臣——崇禎把江、浙、閔、粵四省封給朱慈烺,朱慈烺為崇禎帝帝國籌集巨量的資金。
而在朱慈烺這個封君的保護下,先是江蘇,然後是浙江、福建、廣東的資本主義工商業都得到了充分的保護和迅猛的發展——不保護和發展好工商業,朱慈烺的金融就是虛的,印出來的票子的都是廢紙。
為了保住自己的權力,為了能讓自己在東南稱王稱霸過逍遙日子,朱慈烺也得當個資本主義的好爸爸啊!
要不然崇禎爸爸一生氣,把他的東南王一擼,抓去北京伴君如伴虎了,這日子還怎麽過?
而除了朱慈烺這個特殊的封臣(他是皇位繼承人,所以他的地盤不是全封建,最多就是個半封建),崇禎皇帝還搞出了一大堆的王莊、勳莊和藩國,以及兩個同宗友邦,還有一個皇太孫燕王的燕寧封地。
崇禎搞這些封建莊園的目的也很實在......這是最低成本,同時也是最高效率的占地方法!
當年朱元璋也用這個辦法占了好大的地盤,如果不是靖難之役後的削藩縮邊,傳到崇禎年間,塞北、口外早就是非常牢靠的漢地了。
而崇禎曆經艱難才把這些地盤再打下來,當然得牢牢占穩了,不能放空在那裏,等著胡虜夷狄餘黨在那裏慢慢發展壯大啊!
所以他得從內地移民過去實邊,而明朝內地的老百姓就是一群老實巴交的農民,不大能打的,而明朝的文官戰鬥力比農民還不如。如果讓文官帶著農民去塞外、口外建立州縣,那就等於是資敵,而且花費也太高,負擔不起啊!
因此朱由檢隻能把塞外、口外“承包”給自己的勳臣——這幫家夥有武力啊!有他們帶著,農民才能在塞外、口外立足。否則,這些農民怎麽可能一放下鋤頭就變成能戰敢鬥之士?而且也沒有辦法把如同散沙的他們組織起來啊!
中原的農民大量的在塞外、口外立了足,那些地盤自然就漢化了。最多幾十年後,就能和內地一樣。
這個法子既能籌功,又能占地,還能緩解內地人口過剩的壓力。實在一舉三得。
但是這個一舉三得的好辦法也不是沒有缺點的,這缺點就是會形成一個戰鬥力強大“新貴族”集團!
現在大明的新軍戶已經有200多萬戶了,而生活在直隸、宣大、燕寧、遼東、遼西、遼南、遼北地盤上的軍戶就多達100萬戶。
而這200多萬軍戶,又是大明陸軍官兵的主要來源......在工業革命到來之前,他們就是東亞的最強武力,擱在全世界也是數得上號的強兵。
別的不說,光是這些軍戶可以支撐起來的騎兵,就不下20萬!
無論是縱橫草原,還是稱霸新大陸,都需要他們啊!
所以安撫好這200萬軍戶,就是大明統治得以穩定和延續到關鍵。
而要安撫好這些人,當然就得保證他們可以參與大明朝廷的政治,並且獲得足夠的話語權......沒有話語權,要不了多久就會被士大夫官員變成叫花子兵的!
而明朝的科舉製度,顯然不能保證這群邊地武夫的話語權。因此用君主立憲的辦法,讓這些軍戶和他們上麵的新貴族可以參與朝廷大政,就是安撫和保護他們的最佳方案。
崇禎皇帝並不知道君憲的害處,而且他也不想讓大全都集中到朱慈烺一個人手裏......雖然這一世的朱慈烺挺乖的,但是上輩子他是天下第一逆子啊!
所以搞個庫裏台大會約束一下這個逆子好像也不錯......
“這個與民、與勳貴、與宗室、與天下的約法還是不錯的!”朱由檢思考了半晌,終於點了點頭,“天下是虛的,而民、勳貴、宗室是實的。那麽這個約法之會,就應該以這三者為主。與會之人,或有各省稅會薦之,或有200餘萬軍戶薦之,或有我大明的宗王薦之......老大、老三,你們倆就在北京多呆一段時間,好好商量一下具體的辦法。等明年去開平開庫裏台大會的時候,再和老二他們商量,如果大家都覺得不錯,那麽朕就在讓出蒙古大汗之位後,正式詔告天下,宣布內禪的時間和與天下約法的內容。”
“父皇英明!”
“父皇所為,實乃開辟天地之舉,必將明垂青史,為萬代敬仰!”
朱慈炯和朱慈烺二人趕忙給崇禎皇帝送上了高帽子,雖然崇禎搞這個君憲一半是無奈,一半被騙,但是不得不承認,他的確成了一個新時代的開創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