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船停靠在洋州城外,諸多官吏、士紳、百姓都遠遠望著。


    元璋公抓了皇差的消息,已被胥吏傳播開來。


    人們在吃驚的同時,又感覺非常解氣。聽說那艘船來了,紛紛奔走相告,一股腦兒跑到江邊看熱鬧。


    “唉,這次朱相公闖大禍了!”鄭嵐愁眉苦臉。


    鄭胖子說:“翁翁,俺雖愚笨得很,朱相公卻是聰慧之人。俺都知道這是禍事,朱相公豈會不曉得?他定有解禍之法。”


    鄭嵐搖頭:“不論如何,且再觀之,幼娘也暫不送去東京,恐遭他朱家父子牽連。”


    鄭泓卻不讚同,說道:“洋州誰不曉得,俺家與大明村在做買賣?便是那炒茶之法,朱相公都傳授給俺家。真有禍事,俺家能逃得了嗎?必有那官吏和商賈,趁機誣告置罪,好奪了俺家的生意。這時把小妹送去東京,嫁與大郎做妾,方顯得俺家誠意。若是等到明年,再去攀那富貴,朱大郎心裏會怎想?”


    鄭嵐猶豫不定,還是堅持己見:“不可弄險。”


    “翁翁!”鄭泓有點著急。


    鄭嵐道:“莫要再說。”


    鄭泓很想來句“豎子不足與謀”,但這豎子是他親爺爺,實在不好罵出口來。


    鄭胖子搜腸刮肚整理措辭,問道:“翁翁,朱相公為人如何?”


    鄭嵐說道:“自是好的。”


    鄭胖子用盡畢生所學,仔細闡述道:“朱相公招攬貧民,分給土地,借給種子,這是仁啊。紅薯玉米,高產至斯,卻樂於推種州府各縣,這也是仁啊。炒茶之法可生萬金,卻遵守承諾,今年傳授給俺家,這是義啊。洋州的知州、州判,西鄉的知縣、主簿,還有書院的閔山長,還有那名儒陳先生,都對朱相公頗為欽佩。那麽多聰明人欽佩他,朱相公能不聰明嗎?這是智啊。這樣的人,扣押一個閹豎,難道會半點法子都沒有?”


    此番論述,並不怎麽精彩嚴謹,卻還是把鄭嵐說得有些意動。


    但是,鄭嵐依舊不願賭:“咱家已學會了炒茶,今後必然愈發富貴。都說官家寵幸宦官,朱相公把宦官抓了,多半是要引火燒身的,鄭家萬萬不能牽扯進去。”


    鄭胖子鬱悶得想吐血,又問:“翁翁,洋州多少年出個進士?”


    鄭嵐說道:“有時十來年,有時二三十年。”


    鄭胖子說:“今年便出了三個進士,若再等下回,不是還要等二三十年?鄭家今後想與進士官聯姻,就隻能攀附外地來的。那些外來的進士官,有幾個願跟商賈結親的?便說那李通判之子,幼娘嫁去做續弦,別人都一口回絕!想要聯姻,隻能咱家女娘嫁去做妾。嫁給年少未婚的朱大郎做妾,跟嫁給外來官為妾能一樣嗎?沒有當官的護著,咱鄭家的生意能一帆風順?”


    鄭嵐更加猶豫,一時間拿不到主意。


    孫兒說的話他當然明白,但人年齡大了,都會傾向於保守,考慮得太多反而左右為難。


    鄭嵐反複思索,拿著孫女的生辰八字,跑去找城中的神婆占卜。


    不要覺得可笑,北宋占卜太流行了。


    據王安石的《汴說》記載,僅在東京城內外,靠占卜為生者就已破萬。


    鄭嵐找的是紫姑神婆,屬於宋代的一種主流占卜術。


    紫姑本為南北朝一小妾,被正妻妒忌,正月十五陰殺於廁所。上帝憐憫,把紫姑封為廁所之神,又稱“坑三姑娘”。


    唐宋時期,人們會在元宵節迎廁神。


    節前一日,準備好糞筐,給糞筐簪花戴環,放在廁所旁邊供奉。還要焚香燃燭,小孩子都來祭拜,就能得到紫姑保佑,今後不會掉糞坑裏淹死。


    如今紫姑已經進化,不但是廁所之神,還是占卜之神、書法之神、投壺之神。


    紫姑占卜有兩項業務專精:


    一是女子詢問心上人的消息;二是士子問能否科舉過關。


    頗有婦女之神、科舉之神的味道。


    甚至,還有士子在科舉考試前,詢問紫姑要考哪道題的……


    卻見鄭嵐帶著奴仆,隨神婆前往廁所旁。


    神婆身上,穿戴著許多草木藤蔓,隻看打扮還有點德魯伊的樣子。


    她手裏拿著簸箕,這是紫姑的裙子。再將所求信息寫在紙上,連紙帶筆插於簸箕頂部。


    兩童子上前扶住簸箕,神婆開始請紫姑上身。


    一陣癲癇發作般的顫抖之後,紫姑終於上身了,語氣莊嚴道:“來者何人?”


    鄭嵐連忙回答:“紫姑娘娘,俺是洋州商賈鄭嵐。”


    紫姑說道:“你求之事,俺已曉得了。”


    鄭嵐問道:“俺該不該把孫女嫁出去?”


    紫姑說道:“此事非同尋常,天機不可泄露。”


    鄭嵐讓奴仆拿出幾串錢,放在簸箕的前方:“煩請紫姑娘娘透露一二。”


    紫姑也有文化的,居然開始念詩:“為有雲屏無限嬌,鳳城寒盡怕春宵。”


    鄭嵐沒聽懂,忙問:“這兩句怎解?”


    神婆渾身一抖,紫姑已然離開。


    鄭嵐再問神婆:“為有雲屏無限嬌,鳳城……鳳城……這怎解的?”


    神婆補上後麵兩句:“無端嫁得金龜婿,辜負香衾事早朝。恭喜鄭老官人,鄭家小娘子有場大富貴,夫婿今後怕是能登閣拜相。”


    “果真?”鄭嵐大喜。


    他已經信了三分,因為並未透露更多信息,也沒說要把孫女嫁給誰。


    那句登閣拜相,多半應驗今科探花郎!


    鄭嵐又奉上一些錢財,笑容滿麵送別神婆。


    回到家中,鄭嵐把孫兒叫來:“帶上幼娘,即刻去城外登船,再帶些金鋌做妝奩。就隨朱相公走,莫要說別的,隻道帶著幼娘去東京訪親。”


    鄭元儀扭扭捏捏被拉上馬車,心中頗為不舍,卻又有些期待。


    她的貼身丫鬟,也跟著一起走。


    還有兩個頗為健壯的年輕婦人,那是鄭家的女子相撲選手,此行也一同前往東京。


    可見鄭嵐是真的疼愛孫女,還配上兩個打手,防止今後被正妻欺負。


    另有兩個健壯男子,也是相撲選手,做鄭泓的隨身保鏢。又有四個家奴,一並前往東京,隨時聽從鄭泓的使喚。


    官船正在采購物品,明日天亮才會離開。


    鄭胖子帶著妹妹,傍晚時分請求登船。


    “你們這是要去哪?”朱國祥問。


    鄭泓說道:“前往東京探親。”


    朱國祥皺皺眉頭,也沒有多想,就當是結伴出行。


    翌日,大清早啟程。


    途經興元府時,朱國祥拿著金銀,去退還給轉運使等官員。


    扛著那朵靈芝做招牌,再拿出洋州官員的收條,讓興元府這邊的官員也打上收條。


    一直順著褒水,來到無法再行船的地方。


    朱國祥把捆起來的太監和禁軍都帶上岸,下令道:“除了方懋那廝,其餘全部鬆綁!”


    都還沒鬆綁呢,隻扯掉嘴裏的破布,那些家夥就叫喊起來。


    朱國祥充耳不聞,令鄧春捧出靈芝,問道:“此為何物?”


    太監不止一個,有小太監說:“此為千……千年靈芝?”


    朱國祥道:“豈止千年?還有三年,便是萬年靈芝,凡人吃了可無病無災、青春永駐!我本打算三年之後,再拿去獻給官家。唉……你們逼得太急,毀了靈芝那萬年道行,長生不死藥就此沒了。”


    幾個小太監全部傻眼,不管這話是真是假,若是被官家知道,那就肯定是真的。


    方懋死定了!


    太監們齊刷刷跪地:“相公救俺一命,都是那方懋強索相公,與俺們全無幹係啊!”


    禁軍士兵也跟著下跪,哭求朱國祥救命,他們生怕皇帝遷怒所有人。


    朱國祥不置可否,又讓人拿來茶葉,說道:“我研製了一種紅茶,目前隻有幾百斤,還從來沒在市場上賣過。紅茶與靈芝一起,是要獻給官家的。人手不夠,伱們都要幫忙搬茶,每人送十斤作為搬茶報酬。”


    獻給皇帝的茶?


    每人送十斤?


    太監和禁軍的心情,猶如坐過山車般大起大落。


    朱國祥願意送茶,就肯定不會為難他們。


    一旦皇帝愛喝此茶,價錢必定暴漲,他們每人手裏的十斤紅茶也能賺上一筆。


    禁軍們毫無心理負擔,忙不迭大喊:“俺們聽朱相公的,都是那方懋在使壞!”


    朱國祥說:“這方懋不但沿途索賄,到了大明村,也想索要金銀。聽說有萬年靈芝,竟欲割下一塊自己服用,諸位隻能把他先捆了!”


    “對,這方懋狼子野心,居然想要長生不老。”一個太監當即附和。


    另一個太監說:“朱相公都說那靈芝,還有三年才能變成不死靈藥。方懋卻不肯等,也不知道回去稟報官家,竟逼著朱相公提前把靈芝采了!”


    又有太監說:“方懋還對官家不敬,咱催促他趕路,莫要耽擱官家的差事。他卻說,官家的差事不急,多撈些金銀才是正道。他還說離開了東京,官家便是瞎子聾子,咱無論作甚都不怕官家知道。”


    一個禁軍士兵說:“方懋這廝,還打算回程的時候,索要洋州特產帶去東京售賣,完全不記得官家讓他快去快回!”


    又有太監說:“方懋還對咱講,官家看走了眼,說朱相公定是在招搖撞騙。他就沒想著奉命征辟,早打算把朱相公捆去東京。”


    這些家夥,你一言我一語,全都在給方懋安罪名。


    而且越說越離譜,甚至有個禁軍,怒罵方懋欺男霸女,強索良家婦女做妾。


    有的話,方懋確實說過。


    有的事,方懋確實做過。


    但大部分都是瞎編的,反正把方懋說得越壞越好。


    方懋嘴裏塞著破布,五花大綁躺在地上。他嘴裏支支吾吾想要反駁,身體扭來扭去,卻根本掙紮不開,到最後隻能一個勁兒的流淚。


    鄭泓全程目睹,心中不禁感慨:“朱相公果然不凡啊,顛倒黑白的手段已爐火純青!”


    休息一晚,步行趕路。


    太監和禁軍士兵們,全都自願做搬茶苦力,興高采烈沿著褒斜道前進,似乎已經變成了朱國祥的手下。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宋穿越指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梓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梓鈞並收藏北宋穿越指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