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起張廣道這邊的戰鬥,韓世忠那裏純屬小打小鬧。
折家軍已經被銀術可打殘了,劉家軍也因缺少兵糧大量逃亡。
韓世忠被任命為副總兵,接手的就是折家軍和劉家軍殘部。他隻帶了三千陝西兵過去,又收攏整編當地殘兵,淘汰老弱留下青壯,手中兵力攏共也就八千人。
而且大部分士兵,已被打得不敢跟金兵對戰。
韓世忠隻能讓本地士卒守城,每次都帶三千精銳出去,再讓一千弱兵跟著,尋找偽軍或小股金兵打仗。
不為取得多大戰果,隻為恢複士氣,讓剛整編的折家軍、劉家軍原有士卒,敢於在野外麵對金兵而不潰逃。
銀術可非常配合,經常三五十騎來騷擾,一兩百騎已算大股用兵。
這是因為完顏宗翰那裏,抽調了太多兵力過去。而銀術可去年又攻占多個州軍,必須分兵駐守,他能調動的機動兵力太少。
韓世忠率領三千精銳、一千弱兵,接連贏了七八場,每次隻斬俘敵軍幾十人。
那一千弱兵,都是輪換著出戰,兩個月不斷積累小勝,幾千弱兵總算找回些自信。甚至在內應的配合下,他們跟隨韓世忠奔襲,順利奪回隻有數百契丹兵、北地漢軍駐守的連穀縣城。
“總兵,府州有鄉民來告,說那裏的金兵撤走了!”
“俺還沒去打,他們怎就撤走了?”
韓世忠手裏的可用之兵太少,他害怕中了金人的誘敵之計,不敢大舉出兵接收府州城,隻派小股士兵前去打探情況。
半個月之後,各地信息陸陸續續傳來。
金兵不但從府州撤離,豐州和火山軍的金兵,也全部撤得一幹二淨。
但金兵在臨走時,到處放火劫掠。他們搶走百姓的糧食,燒毀百姓的房屋,留下無家可歸、缺衣少食的百姓,扔給大明耗費錢糧救濟,遲緩明軍向北進攻的步伐。
除了岢嵐軍城之外其餘地盤都被金兵主動放棄。
不放棄都不行,完顏宗翰連番慘敗,兵力損失了太多,根本無法有效控製新占土地。
金兵之所以還占著岢嵐軍城(後世的岢嵐縣城),是因為那裏地處要衝,控厄著明軍北上的三條通道。
不論怎麽說,反正除了岢嵐軍城,北宋故土皆被大明收複!
……
農曆十月初,有金人使者至府州,給韓世忠送來一封信,讓韓世忠轉交給大明朝廷。
信件內容很簡單,西夏出兵北上,彰顯擴張野心,完顏宗翰提醒大明戒備。
“此離間之計也!”
信件發回開封,翟汝文在禦前會議上說:“如今明夏兩國交好,陝西兵可隨意調去河北、山西,而不用擔心西夏大舉入侵。金人這是想離間明夏兩國,讓西夏牽製我大明兵力,萬萬不可中了金人詭計。”
中樞重臣一番商議,很快就做出決定,任由西夏向北擴張,不要有任何幹涉行為。
西夏的這次擴張,是圍繞著大明的豐州和府州進行。
在得知金兵收縮之後,李察哥率軍八千突然殺出,占領遼國的河清軍、金肅軍故地。
河清軍與金肅軍,前者在鄂爾多斯那一大片,後者在準格爾旗那一大片。
西夏開國之初,曾經攻占這些地方。北麵有大片沙漠戈壁,遼國隻能從偏頭關方向出兵,遼國奪回地盤之後大量安置奴隸充實人口,這些奴隸部落就是唐古諸部的一部分。
除了唐古諸部,在鄂爾多斯方向,還有大量黨項部落。他們之前生活在遼國治下,這幾年又被金國統治。
這次就是黨項部落給西夏傳遞消息,李察哥才能快速出兵北上。
麵對西夏的背刺,完顏宗翰非但沒有報複,反而從寧邊州撤軍,把兵力全部收縮回偏頭關。因為西夏占領的地方太窮,金兵打回來也沒啥用,反而會分散本就不足的兵力。
金兵一撤,李察哥再進,把寧邊州也納入西夏國土,甚至還占了河曲縣那片穀地。
消息傳回西夏,國王和宰相大驚失色,連忙譴使前往蘭州。
西夏使者躬身作揖,對蘭州總督李彌大說:“河清、金肅二地,實為我大夏故土,被那遼國竊據百餘年,草原上諸多黨項部落便是明證。如今金人暴虐,是大明與大夏共同的敵人。我國此次出兵,既為收複故土,又是在協助大明作戰。”
李彌大微笑回禮:“明夏兩國,父子之誼足可感天動地。”
西夏使者又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何況一國乎?我國晉王率軍追殺,與金兵奮勇作戰,又奪取了寧邊州,願與父國分享。黃河以西的寧邊州土地,今後歸大夏所有。而黃河以東最肥沃的河曲穀地,我國陛下甘願獻給大明!”
李彌大一愣,他對那邊的地理不熟,沒想明白西夏為何獻土。
東拉西扯一番,李彌大熱情款待,等把西夏使者送去休息,他才叫來蘭州武將們詢問。
原來,韓世忠所部如果想北上攻打偏頭關,河曲穀地不但是必經之路,還是明軍最重要的屯兵、屯糧地。
李察哥把那裏給占了,國王和丞相卻不敢要。
明擺著是完顏宗翰扔出的一塊肥肉,想讓大明和西夏去爭搶,一個不好兩國就會打起來。
搞明白事情的原委,李彌大做主把河曲穀地收下,並派人飛馬進京奏報給朝廷。
這可把文武百官給激動壞了,向來見利忘義的西夏人,如今竟然主動獻土示好。雖然隻是黃河邊上一小塊穀地,但換成以前的大宋,這種好事兒想也別想。
“陛下仁播四海,太子威震天下,今已徹底折服西夏矣!”
朝會之上,秦檜率先歌功頌德,搶了許多人的台詞。
“萬歲,萬歲,萬萬歲!”
群臣隨即山呼萬歲,這來源於漢武帝封禪典故,是對皇帝文治武功的無上歌頌。
朱國祥聽得頗為舒爽,笑著說:“相較於宋朝故土,大明雖然還沒收複岢嵐軍,但多出一塊河曲穀地。在西夏方向,也占著西夏的和南軍司。在遼西傍海道,還占著一座要衝城池。細細論來,卻是比宋朝疆土要大一些了。”
在群臣歡呼之際,蕭楚說道:“我軍應當一鼓作氣,明年出兵北伐,光複那燕雲十六州!”
燕雲十六州是無數人的執念,其實隻剩十四州半還沒拿回。
瀛洲即河間府及滄州部分地區,半個莫州也屬河間府管轄,那裏早就已經是宋朝疆土。
錢琛連忙跳出來勸諫:“陛下,太子殿下,請務必息兵一年。今年山西大捷,朝廷既要賞賜、撫恤將士,又要救濟金人撤離時被劫掠的百姓。戶部……戶部是真沒有錢糧了,臣實在沒有辦法變出更多錢糧來!”
“錢尚書何必哭窮?”
秦檜現在是鐵杆主戰派因為主戰能迎合上意:“太子殿下當年安置的湖北移民,還有兩淮與河南之地,如今都已過了賦稅減免期,明年就可全額征收賦稅。隻待夏糧收割,軍糧再無短缺,太子殿下應該親自提兵北伐!”
錢琛大怒,指著秦檜說:“你不當家,自是不知油米貴!”
秦檜說道:“我是戶部侍郎協助錢尚書當家,當然知道油米貴。”
首相翟汝文說:“陛下,還是息兵一年,讓全國百姓休養生息吧。金人連番大敗,若是逼得太急,反而讓他們一致對外。歇一年不打,金國可能會出現內訌。”
這話說得朱國祥有些意動,他看向自己的傻兒子:“太子以為如何?”
朱銘回答道:“準備好糧草,伺機而動。明年可以不打但要做好打仗的準備,不能機會來了卻沒糧出兵。”
“此言有理。”朱國祥點頭讚同。
太子模棱兩可的態度,立即平息了爭論,誰都不能再說什麽。
……
冬季下雪之前,金國議和使者終於來到開封。
完顏宗輔為正使,完顏宗雋、完顏希尹為副使,三人分別代表世祖係、完顏宗望和完顏宗翰。
站在陳橋鎮渡口,完顏宗輔感慨道:“這裏就是宋太祖黃袍加身的地方吧?”
完顏希尹說:“正是此地,前番東路軍南下,也是從這裏渡過黃河。”
“今後還想帶兵過來可就難囉。”完顏宗輔嘀咕道。
大明朝廷安排的船隻已至,鴻臚寺官員前來迎接,金國使節團沉默著登上渡船。
金國這次議和的底線,如果按照後世的行政區劃,是把燕山以南、易縣以東、山海關以西的大片地盤,全部贈送給大明。換取大明歸還海濱縣城和旅順,並且大明不得再跨海劫掠。至於居庸關、盧龍塞等雄關險寨,則依舊被金國所掌握。
兩國約為兄弟,從此互不侵犯。
如果大明違反和約,跨海劫掠金國沿海。那麽金國也會出兵,從居庸關、盧龍塞、古北口、飛狐陘等地,跑來大明這邊劫掠。
這對金國來說,非常屈辱。
但又不是不可接受,因為他們讓出的地盤,阿骨打時期本來就不想要,甚至直接打包賣給了宋徽宗。
(本章完)
折家軍已經被銀術可打殘了,劉家軍也因缺少兵糧大量逃亡。
韓世忠被任命為副總兵,接手的就是折家軍和劉家軍殘部。他隻帶了三千陝西兵過去,又收攏整編當地殘兵,淘汰老弱留下青壯,手中兵力攏共也就八千人。
而且大部分士兵,已被打得不敢跟金兵對戰。
韓世忠隻能讓本地士卒守城,每次都帶三千精銳出去,再讓一千弱兵跟著,尋找偽軍或小股金兵打仗。
不為取得多大戰果,隻為恢複士氣,讓剛整編的折家軍、劉家軍原有士卒,敢於在野外麵對金兵而不潰逃。
銀術可非常配合,經常三五十騎來騷擾,一兩百騎已算大股用兵。
這是因為完顏宗翰那裏,抽調了太多兵力過去。而銀術可去年又攻占多個州軍,必須分兵駐守,他能調動的機動兵力太少。
韓世忠率領三千精銳、一千弱兵,接連贏了七八場,每次隻斬俘敵軍幾十人。
那一千弱兵,都是輪換著出戰,兩個月不斷積累小勝,幾千弱兵總算找回些自信。甚至在內應的配合下,他們跟隨韓世忠奔襲,順利奪回隻有數百契丹兵、北地漢軍駐守的連穀縣城。
“總兵,府州有鄉民來告,說那裏的金兵撤走了!”
“俺還沒去打,他們怎就撤走了?”
韓世忠手裏的可用之兵太少,他害怕中了金人的誘敵之計,不敢大舉出兵接收府州城,隻派小股士兵前去打探情況。
半個月之後,各地信息陸陸續續傳來。
金兵不但從府州撤離,豐州和火山軍的金兵,也全部撤得一幹二淨。
但金兵在臨走時,到處放火劫掠。他們搶走百姓的糧食,燒毀百姓的房屋,留下無家可歸、缺衣少食的百姓,扔給大明耗費錢糧救濟,遲緩明軍向北進攻的步伐。
除了岢嵐軍城之外其餘地盤都被金兵主動放棄。
不放棄都不行,完顏宗翰連番慘敗,兵力損失了太多,根本無法有效控製新占土地。
金兵之所以還占著岢嵐軍城(後世的岢嵐縣城),是因為那裏地處要衝,控厄著明軍北上的三條通道。
不論怎麽說,反正除了岢嵐軍城,北宋故土皆被大明收複!
……
農曆十月初,有金人使者至府州,給韓世忠送來一封信,讓韓世忠轉交給大明朝廷。
信件內容很簡單,西夏出兵北上,彰顯擴張野心,完顏宗翰提醒大明戒備。
“此離間之計也!”
信件發回開封,翟汝文在禦前會議上說:“如今明夏兩國交好,陝西兵可隨意調去河北、山西,而不用擔心西夏大舉入侵。金人這是想離間明夏兩國,讓西夏牽製我大明兵力,萬萬不可中了金人詭計。”
中樞重臣一番商議,很快就做出決定,任由西夏向北擴張,不要有任何幹涉行為。
西夏的這次擴張,是圍繞著大明的豐州和府州進行。
在得知金兵收縮之後,李察哥率軍八千突然殺出,占領遼國的河清軍、金肅軍故地。
河清軍與金肅軍,前者在鄂爾多斯那一大片,後者在準格爾旗那一大片。
西夏開國之初,曾經攻占這些地方。北麵有大片沙漠戈壁,遼國隻能從偏頭關方向出兵,遼國奪回地盤之後大量安置奴隸充實人口,這些奴隸部落就是唐古諸部的一部分。
除了唐古諸部,在鄂爾多斯方向,還有大量黨項部落。他們之前生活在遼國治下,這幾年又被金國統治。
這次就是黨項部落給西夏傳遞消息,李察哥才能快速出兵北上。
麵對西夏的背刺,完顏宗翰非但沒有報複,反而從寧邊州撤軍,把兵力全部收縮回偏頭關。因為西夏占領的地方太窮,金兵打回來也沒啥用,反而會分散本就不足的兵力。
金兵一撤,李察哥再進,把寧邊州也納入西夏國土,甚至還占了河曲縣那片穀地。
消息傳回西夏,國王和宰相大驚失色,連忙譴使前往蘭州。
西夏使者躬身作揖,對蘭州總督李彌大說:“河清、金肅二地,實為我大夏故土,被那遼國竊據百餘年,草原上諸多黨項部落便是明證。如今金人暴虐,是大明與大夏共同的敵人。我國此次出兵,既為收複故土,又是在協助大明作戰。”
李彌大微笑回禮:“明夏兩國,父子之誼足可感天動地。”
西夏使者又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何況一國乎?我國晉王率軍追殺,與金兵奮勇作戰,又奪取了寧邊州,願與父國分享。黃河以西的寧邊州土地,今後歸大夏所有。而黃河以東最肥沃的河曲穀地,我國陛下甘願獻給大明!”
李彌大一愣,他對那邊的地理不熟,沒想明白西夏為何獻土。
東拉西扯一番,李彌大熱情款待,等把西夏使者送去休息,他才叫來蘭州武將們詢問。
原來,韓世忠所部如果想北上攻打偏頭關,河曲穀地不但是必經之路,還是明軍最重要的屯兵、屯糧地。
李察哥把那裏給占了,國王和丞相卻不敢要。
明擺著是完顏宗翰扔出的一塊肥肉,想讓大明和西夏去爭搶,一個不好兩國就會打起來。
搞明白事情的原委,李彌大做主把河曲穀地收下,並派人飛馬進京奏報給朝廷。
這可把文武百官給激動壞了,向來見利忘義的西夏人,如今竟然主動獻土示好。雖然隻是黃河邊上一小塊穀地,但換成以前的大宋,這種好事兒想也別想。
“陛下仁播四海,太子威震天下,今已徹底折服西夏矣!”
朝會之上,秦檜率先歌功頌德,搶了許多人的台詞。
“萬歲,萬歲,萬萬歲!”
群臣隨即山呼萬歲,這來源於漢武帝封禪典故,是對皇帝文治武功的無上歌頌。
朱國祥聽得頗為舒爽,笑著說:“相較於宋朝故土,大明雖然還沒收複岢嵐軍,但多出一塊河曲穀地。在西夏方向,也占著西夏的和南軍司。在遼西傍海道,還占著一座要衝城池。細細論來,卻是比宋朝疆土要大一些了。”
在群臣歡呼之際,蕭楚說道:“我軍應當一鼓作氣,明年出兵北伐,光複那燕雲十六州!”
燕雲十六州是無數人的執念,其實隻剩十四州半還沒拿回。
瀛洲即河間府及滄州部分地區,半個莫州也屬河間府管轄,那裏早就已經是宋朝疆土。
錢琛連忙跳出來勸諫:“陛下,太子殿下,請務必息兵一年。今年山西大捷,朝廷既要賞賜、撫恤將士,又要救濟金人撤離時被劫掠的百姓。戶部……戶部是真沒有錢糧了,臣實在沒有辦法變出更多錢糧來!”
“錢尚書何必哭窮?”
秦檜現在是鐵杆主戰派因為主戰能迎合上意:“太子殿下當年安置的湖北移民,還有兩淮與河南之地,如今都已過了賦稅減免期,明年就可全額征收賦稅。隻待夏糧收割,軍糧再無短缺,太子殿下應該親自提兵北伐!”
錢琛大怒,指著秦檜說:“你不當家,自是不知油米貴!”
秦檜說道:“我是戶部侍郎協助錢尚書當家,當然知道油米貴。”
首相翟汝文說:“陛下,還是息兵一年,讓全國百姓休養生息吧。金人連番大敗,若是逼得太急,反而讓他們一致對外。歇一年不打,金國可能會出現內訌。”
這話說得朱國祥有些意動,他看向自己的傻兒子:“太子以為如何?”
朱銘回答道:“準備好糧草,伺機而動。明年可以不打但要做好打仗的準備,不能機會來了卻沒糧出兵。”
“此言有理。”朱國祥點頭讚同。
太子模棱兩可的態度,立即平息了爭論,誰都不能再說什麽。
……
冬季下雪之前,金國議和使者終於來到開封。
完顏宗輔為正使,完顏宗雋、完顏希尹為副使,三人分別代表世祖係、完顏宗望和完顏宗翰。
站在陳橋鎮渡口,完顏宗輔感慨道:“這裏就是宋太祖黃袍加身的地方吧?”
完顏希尹說:“正是此地,前番東路軍南下,也是從這裏渡過黃河。”
“今後還想帶兵過來可就難囉。”完顏宗輔嘀咕道。
大明朝廷安排的船隻已至,鴻臚寺官員前來迎接,金國使節團沉默著登上渡船。
金國這次議和的底線,如果按照後世的行政區劃,是把燕山以南、易縣以東、山海關以西的大片地盤,全部贈送給大明。換取大明歸還海濱縣城和旅順,並且大明不得再跨海劫掠。至於居庸關、盧龍塞等雄關險寨,則依舊被金國所掌握。
兩國約為兄弟,從此互不侵犯。
如果大明違反和約,跨海劫掠金國沿海。那麽金國也會出兵,從居庸關、盧龍塞、古北口、飛狐陘等地,跑來大明這邊劫掠。
這對金國來說,非常屈辱。
但又不是不可接受,因為他們讓出的地盤,阿骨打時期本來就不想要,甚至直接打包賣給了宋徽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