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時節,陽光格外的和熙,照在人身上,暖洋洋的,山花開得很是爛漫,漫山遍野都是,隻是那平原上,看不到任何的莊稼,野草恣意地生長著。
正常的情況下,這個季節的莊稼還比較矮小,但野草卻不一樣,它們貪婪地吸收著土地之中的養分,瘋狂地扭動著枝葉,遠遠望去,田野裏盡皆是一片綠色,點綴著紅的、粉的、紫的、白的各種野花,以及色彩斑瀾的蝴蝶,到是構成一個唯美的野趣圖。
暮春時節,正是踏青出遊的好時候,但鍾會卻無心去欣賞這鄉間的美景,他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行軍打仗上麵,這一戰他身為先鋒,是絕不容許有失的。
司馬師這一次也是極為舍得下血本的,直接將七萬騎兵之中的五萬人調派到了鍾會的麾下,這絕對是主力之中的主力,帶領這個的軍隊,和帶領二十萬烏合之眾,完全是兩個概念。
出征之前,鍾會還特意地查看了這些騎兵的裝備,雖然說司馬軍的這些馬具是仿製於並州軍的,但司馬師調用了手藝極高的工匠,又有並州軍的樣品,所以這些馬具的製作相當的精良,和並州軍原版的東西也沒什麽差距,甚至有一種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感覺。
在上一次的並州之戰中,司馬軍就是吃了並州軍的這個虧,導致司馬軍的騎兵幾乎是全軍覆滅。
在哪兒跌倒的在哪兒爬起來,司馬師明白了馬具的重要性之後,所以在打造這些馬具的時候,一絲不苟,最好的工匠,最好的原材料,嚴格的工藝要求,所以每一件馬具都是精品。
鍾會所騎乘的戰馬也裝備了高橋馬鞍和雙邊馬鐙,這也讓他可以更好地體驗這些馬具的好處,盡管兩年前司馬軍就開始在洛陽打造這些馬具了,但出於保密的需要,除了洛陽的軍隊之外,其他外軍就連一套馬具都沒有,那怕鍾會身為河北都督,一樣也隻能乘坐普通的馬鞍。
現在換裝新式馬具之後,就連鍾會也有了明顯的感覺,這兩樣馬具簡直就是為騎兵量身打造的,讓騎兵駕馭馬匹時更加地得心應手,也那怪並州軍在上一次的並州之戰中可以以少勝多,全殲了司馬軍的全部騎兵,敢情奧秘是在這裏呀。
現在雙方已經處於了同一起跑線上,司馬軍自然沒有理由去怵並州騎兵,鍾會則更是信心滿滿,準備著去報一箭之仇。
先前他在擔任河北都督之際,雖然號稱麾下有三十五萬之眾,但幾乎全是步兵,裝備粗劣,戰鬥力低下,壓根兒隻能是龜縮在各個城池之中,各自為戰,這樣人多的優勢完全體現不出來。
呂昭倒是嚐試著將各個城池的軍隊調往信都,但半路遭到了並州騎兵的攔截,那戰況可以稱得上一個慘烈,完全被並州軍碾壓了,連一點反抗的能力都沒有,遭遇到並州軍重兵圍困的隊伍,幾乎都全軍覆滅了,其他僥幸逃回信都的人馬,也隻不過是因為並州騎兵顧不過來,才算是他們撿了一命回去,並非是因為他們戰鬥力強悍。
所以率領這樣的軍隊作戰,首先就是窩囊憋屈,處處被動,處處挨打,偏偏還沒有反擊的能力,想想就夠鬱悶的了。
這次率領著五萬裝備一新的騎兵,鍾會的底氣頓時變得十足,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領軍的主將再腹有謀略,奈何手中無兵無將,他的能力也體現不出來。
鍾會對自己的能力還是有著極大的信心的,雖然他此前一直是深居幕後,為司馬師出謀劃策,真正領軍作戰,還是這次到冀州來,不過到目前為止,鍾會還沒有同並州軍正麵地較量過,這一次擔任前部先鋒,將會是鍾會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戰,他暗暗地下定決心,他一定要揚眉吐氣,打好這一仗,讓世人知道,他絕不是隻會紙上談兵的趙括。
這次製定從側翼攻擊真定和井陘,是鍾會提出來的戰略,想要踐行他的策略成功於否,隻有拿下真定和井陘才能證明,鍾會對此是躊躇滿誌,信心十足。
他率五萬騎兵離開鄴城之後,便經趙國北上直赴真定了,不過為了避免孤軍深入,鍾會壓製著速度,與後麵的步騎軍始終保持著半日左右的路程。
這個距離可以說是剛剛好,如果鍾會的前部人馬遭遇到並州軍的襲擊,那麽司馬師的後續大軍很快就會趕到,以五萬騎兵的戰鬥力能力,就算並州軍傾巢而出,他們支撐半日的時間,一點也不困難。
此番北上,鍾會首先就是尋機要和並州軍的主力部隊進行決戰,依仗司馬軍在數量上的優勢,野戰中也完全可以對並州軍形成碾壓。如果並州軍避而不戰的話,鍾會一樣也是不懼的,他的目的就是攻取真定和井陘關,隻要能攻取二地,司馬軍便可以占據戰略上的主動。
當時冀州軍在撤離真定時,早已經真定城付之一炬了,整個城池的破壞十分嚴重,短時間內並州軍是難以修複的,如果並州軍想要靠死守來守住真定,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所以鍾會此次北上,顯得從容不迫,不管並州軍戰或不戰,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五萬騎兵,這絕對是一支恐怖的力量,足以橫掃整個冀中平原了。
趙國處於冀州的西邊,太行山麓之下,鍾會率軍沿著山麓而行,盡管道路沒有走信都那條路平坦,但一路之上也沒有什麽險關阻礙,司馬軍的行進還是十分的順利。
在鍾會先前的防禦布署之中,趙國基本上屬於被放棄的地方,原先駐守趙國的軍隊,都撤到了鄴城,而並州軍在拿下信都之後,也沒有輕易地南下,所以趙國處於雙方兵力真空的一個區域。
鍾會原本以為在趕到常山郡之前不會遭遇到了並州軍,但他顯然是盤算錯了,剛剛抵達高邑,就遭遇到了並州軍的突然襲擊。
正常的情況下,這個季節的莊稼還比較矮小,但野草卻不一樣,它們貪婪地吸收著土地之中的養分,瘋狂地扭動著枝葉,遠遠望去,田野裏盡皆是一片綠色,點綴著紅的、粉的、紫的、白的各種野花,以及色彩斑瀾的蝴蝶,到是構成一個唯美的野趣圖。
暮春時節,正是踏青出遊的好時候,但鍾會卻無心去欣賞這鄉間的美景,他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行軍打仗上麵,這一戰他身為先鋒,是絕不容許有失的。
司馬師這一次也是極為舍得下血本的,直接將七萬騎兵之中的五萬人調派到了鍾會的麾下,這絕對是主力之中的主力,帶領這個的軍隊,和帶領二十萬烏合之眾,完全是兩個概念。
出征之前,鍾會還特意地查看了這些騎兵的裝備,雖然說司馬軍的這些馬具是仿製於並州軍的,但司馬師調用了手藝極高的工匠,又有並州軍的樣品,所以這些馬具的製作相當的精良,和並州軍原版的東西也沒什麽差距,甚至有一種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感覺。
在上一次的並州之戰中,司馬軍就是吃了並州軍的這個虧,導致司馬軍的騎兵幾乎是全軍覆滅。
在哪兒跌倒的在哪兒爬起來,司馬師明白了馬具的重要性之後,所以在打造這些馬具的時候,一絲不苟,最好的工匠,最好的原材料,嚴格的工藝要求,所以每一件馬具都是精品。
鍾會所騎乘的戰馬也裝備了高橋馬鞍和雙邊馬鐙,這也讓他可以更好地體驗這些馬具的好處,盡管兩年前司馬軍就開始在洛陽打造這些馬具了,但出於保密的需要,除了洛陽的軍隊之外,其他外軍就連一套馬具都沒有,那怕鍾會身為河北都督,一樣也隻能乘坐普通的馬鞍。
現在換裝新式馬具之後,就連鍾會也有了明顯的感覺,這兩樣馬具簡直就是為騎兵量身打造的,讓騎兵駕馭馬匹時更加地得心應手,也那怪並州軍在上一次的並州之戰中可以以少勝多,全殲了司馬軍的全部騎兵,敢情奧秘是在這裏呀。
現在雙方已經處於了同一起跑線上,司馬軍自然沒有理由去怵並州騎兵,鍾會則更是信心滿滿,準備著去報一箭之仇。
先前他在擔任河北都督之際,雖然號稱麾下有三十五萬之眾,但幾乎全是步兵,裝備粗劣,戰鬥力低下,壓根兒隻能是龜縮在各個城池之中,各自為戰,這樣人多的優勢完全體現不出來。
呂昭倒是嚐試著將各個城池的軍隊調往信都,但半路遭到了並州騎兵的攔截,那戰況可以稱得上一個慘烈,完全被並州軍碾壓了,連一點反抗的能力都沒有,遭遇到並州軍重兵圍困的隊伍,幾乎都全軍覆滅了,其他僥幸逃回信都的人馬,也隻不過是因為並州騎兵顧不過來,才算是他們撿了一命回去,並非是因為他們戰鬥力強悍。
所以率領這樣的軍隊作戰,首先就是窩囊憋屈,處處被動,處處挨打,偏偏還沒有反擊的能力,想想就夠鬱悶的了。
這次率領著五萬裝備一新的騎兵,鍾會的底氣頓時變得十足,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領軍的主將再腹有謀略,奈何手中無兵無將,他的能力也體現不出來。
鍾會對自己的能力還是有著極大的信心的,雖然他此前一直是深居幕後,為司馬師出謀劃策,真正領軍作戰,還是這次到冀州來,不過到目前為止,鍾會還沒有同並州軍正麵地較量過,這一次擔任前部先鋒,將會是鍾會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戰,他暗暗地下定決心,他一定要揚眉吐氣,打好這一仗,讓世人知道,他絕不是隻會紙上談兵的趙括。
這次製定從側翼攻擊真定和井陘,是鍾會提出來的戰略,想要踐行他的策略成功於否,隻有拿下真定和井陘才能證明,鍾會對此是躊躇滿誌,信心十足。
他率五萬騎兵離開鄴城之後,便經趙國北上直赴真定了,不過為了避免孤軍深入,鍾會壓製著速度,與後麵的步騎軍始終保持著半日左右的路程。
這個距離可以說是剛剛好,如果鍾會的前部人馬遭遇到並州軍的襲擊,那麽司馬師的後續大軍很快就會趕到,以五萬騎兵的戰鬥力能力,就算並州軍傾巢而出,他們支撐半日的時間,一點也不困難。
此番北上,鍾會首先就是尋機要和並州軍的主力部隊進行決戰,依仗司馬軍在數量上的優勢,野戰中也完全可以對並州軍形成碾壓。如果並州軍避而不戰的話,鍾會一樣也是不懼的,他的目的就是攻取真定和井陘關,隻要能攻取二地,司馬軍便可以占據戰略上的主動。
當時冀州軍在撤離真定時,早已經真定城付之一炬了,整個城池的破壞十分嚴重,短時間內並州軍是難以修複的,如果並州軍想要靠死守來守住真定,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所以鍾會此次北上,顯得從容不迫,不管並州軍戰或不戰,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五萬騎兵,這絕對是一支恐怖的力量,足以橫掃整個冀中平原了。
趙國處於冀州的西邊,太行山麓之下,鍾會率軍沿著山麓而行,盡管道路沒有走信都那條路平坦,但一路之上也沒有什麽險關阻礙,司馬軍的行進還是十分的順利。
在鍾會先前的防禦布署之中,趙國基本上屬於被放棄的地方,原先駐守趙國的軍隊,都撤到了鄴城,而並州軍在拿下信都之後,也沒有輕易地南下,所以趙國處於雙方兵力真空的一個區域。
鍾會原本以為在趕到常山郡之前不會遭遇到了並州軍,但他顯然是盤算錯了,剛剛抵達高邑,就遭遇到了並州軍的突然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