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師一直密切地注視著曹亮的動靜,當北方戰事結束之後,司馬師也很快就得到了消息,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司馬師是無比地震驚。
要知道,北方的胡人一直以來都是中原王朝的大患,強如漢武帝這樣的千古之帝,也僅僅能做到打敗匈奴,卻無法徹底地征服匈奴,而曹亮僅僅隻用了一年的時間,就徹底地平定了草原大漠,徹底地消除了邊患,這簡直就是一樁千古偉業,千百年來都無人企及的成就,從此,中原王朝不會再受到北方遊牧民族的威脅,中原百姓也不會再受到胡人的蹂躪和踐踏。
司馬師知道平息北方邊患是何等的難度,換作是他,那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曹亮何等何能,竟然能創造出如此的奇跡來,一瞬間,司馬師都覺得自己遭遇到這樣變態的對手,輸得真是一點也不冤。
隨著北方戰事的結束,黃河防線上也驟然變得緊張了起來,毫無疑問,並州軍此次遲遲沒有渡河,就是因為曹亮未歸,如今曹亮即將回歸,那麽戰事重啟,也隻是時間問題了。
司馬軍如臨大敵,全軍緊急戒備,時刻提防著並州軍的渡河偷襲。
不過曹亮給了司馬師一年多的時間,讓他有足夠的時間來布署這條黃河防線,那怕曹亮回歸,司馬師也肯定要比前兩年更有底氣了,如今的黃河防線,戰備精良,設施完善,兵員齊整,司馬師完全有信心來打好這一戰。
……………………………………………………………………
曹亮率左軍團和屯騎、驍騎營二營於正元三年正月十六離開了晉陽,走井陘關到達了冀州,這一路行程不急不徐,於正月底抵達了黎陽。
曹亮之所以走得比較從容,是因為此時正值黃河的淩汛期,就算他急著趕到黎陽也沒有什麽用,想要渡河,必須要等到淩汛期的的結束,根據氣候的不同,黃河的淩汛期會在二月初結束,到時候黃河全麵解封,水流平緩,正是渡河的最佳時間。
而到了三月桃花盛開之時,桃花汛也會隨時而來,黃河水位會出現暴漲,水流湍急,渡河又將變得困難起來。
所以橫渡黃河的窗口期正好是在二月的這段時間,並州軍必須要抓住這個窗口期,完成渡河之舉。
好在曹亮離開黎陽的這一年多的時間,桓範、羊祜、杜預他們並沒有歇著,而是積極地進行了備戰,做好了充分的渡河準備,就等曹亮的到來了。
渡河作戰,拚得不是兵力的兵寡,而是體現在渡河裝備的優劣上,黃河不同於其他的河流,黃河可是一條大河,河麵寬且流量大,再多的人衝上去,都不夠黃河塞牙縫的,所以沒有優良的渡河裝備,想要突破敵軍重兵防守的河堤,試如登天。
而渡河方式,無需有兩種,一種是采用渡船渡河,另一種則是搭建浮橋,這兩種方式各有優劣,渡船渡河的話,機動性要強一些,渡河的點也是可以任由己方來選擇的,可以實施多點突破,但缺點也是比較明顯的,那就是受渡船載重量的限製,一次渡河的人數比較有限,如果敵人的岸防工事較為堅固的話,想要突破是比較困難的。
而通過浮橋過河,可以源源不斷地將兵力投入到進攻之中,尤其是同時搭建幾座浮橋時,己方的隊伍可以形成幾路縱隊,通過浮橋,向敵人的岸防工事發起進攻,投入可以比較多的兵力。
但是浮橋的機動性較差,搭建浮橋需要比較長的時間,缺少突然性和隱蔽性,往往建成浮橋之後,會遭到敵人的重兵圍堵,而且在浮橋的建設之中,也會遭到敵人的打擊和破壞。
並州軍將通過何種方式來渡河呢,其實曹亮早有預案,早在正元元年的時候,曹亮就曾下令建造浮橋,基本上確定了采用浮橋渡河的方法。
浮橋渡河盡管有著這樣那樣的缺點,但隻要並州軍可以保護好浮橋,使浮橋免受司馬軍的破壞,那麽並州軍就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投入大量的兵馬到黃河南岸去,尤其是並州軍可以開放一條專門的騎兵通道,讓騎兵沿著浮橋長驅過河,直接對司馬軍的陣地發起衝擊。
騎兵的破壞力是步兵所無法比擬的,尤其是在衝陣的時候,重甲騎兵強大的衝擊力,那簡直就是噩夢一般的存在,而使用渡船的話,就無法發揮騎兵的優勢,這也是曹亮堅持使用浮橋的最大原因。
但如何保證浮橋在搭建的過程之中不被司馬軍破壞,而且在第一波攻擊之中能夠順利地搶占一個灘頭陣地,這確實是曹亮一直在思索的問題。
由於搭建浮橋需要比較長的時間,至少也得用好幾天時間,所以什麽聲東擊西之類的計策完全沒法用,無論並州軍選擇在那一段黃河上發起進攻,司馬軍都會在對岸組織大量的人馬進行防禦並且建造堅固的防禦工事來進行阻擊。
所以曹亮也就放棄了重新選擇地段的計劃,而直接地在黎陽也就是白馬渡進行布署,就算司馬師重點布防白馬,打造固若金湯的防線,曹亮也準備采用正麵硬剛的模式,強行的摧毀司馬師的防線。
渡河作戰本身就是一場攻堅戰,而且沒有花裏胡哨的計謀可用,並州軍選擇了渡河地點之後,就無法再加以改變了,畢竟像浮橋這樣沉重而且巨大的物件無論是拆或裝,都得需要大力的人力和時間來完成,這其中沒有一點偷機取巧的地方。
或許在搭建浮橋的前期,司馬軍隻能是遠遠地進行觀望,無法對浮橋構成威脅,但浮橋搭建一旦越過河心,進入到司馬軍遠程武器的射程之內,他們定然會不遺餘力地想辦法來破壞浮橋,使浮橋的搭建功虧一簣。
而曹亮既然想要利用浮橋進行渡河,那就必須要保證浮橋的安全搭建成功,而對此,曹亮是早有準備。
要知道,北方的胡人一直以來都是中原王朝的大患,強如漢武帝這樣的千古之帝,也僅僅能做到打敗匈奴,卻無法徹底地征服匈奴,而曹亮僅僅隻用了一年的時間,就徹底地平定了草原大漠,徹底地消除了邊患,這簡直就是一樁千古偉業,千百年來都無人企及的成就,從此,中原王朝不會再受到北方遊牧民族的威脅,中原百姓也不會再受到胡人的蹂躪和踐踏。
司馬師知道平息北方邊患是何等的難度,換作是他,那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曹亮何等何能,竟然能創造出如此的奇跡來,一瞬間,司馬師都覺得自己遭遇到這樣變態的對手,輸得真是一點也不冤。
隨著北方戰事的結束,黃河防線上也驟然變得緊張了起來,毫無疑問,並州軍此次遲遲沒有渡河,就是因為曹亮未歸,如今曹亮即將回歸,那麽戰事重啟,也隻是時間問題了。
司馬軍如臨大敵,全軍緊急戒備,時刻提防著並州軍的渡河偷襲。
不過曹亮給了司馬師一年多的時間,讓他有足夠的時間來布署這條黃河防線,那怕曹亮回歸,司馬師也肯定要比前兩年更有底氣了,如今的黃河防線,戰備精良,設施完善,兵員齊整,司馬師完全有信心來打好這一戰。
……………………………………………………………………
曹亮率左軍團和屯騎、驍騎營二營於正元三年正月十六離開了晉陽,走井陘關到達了冀州,這一路行程不急不徐,於正月底抵達了黎陽。
曹亮之所以走得比較從容,是因為此時正值黃河的淩汛期,就算他急著趕到黎陽也沒有什麽用,想要渡河,必須要等到淩汛期的的結束,根據氣候的不同,黃河的淩汛期會在二月初結束,到時候黃河全麵解封,水流平緩,正是渡河的最佳時間。
而到了三月桃花盛開之時,桃花汛也會隨時而來,黃河水位會出現暴漲,水流湍急,渡河又將變得困難起來。
所以橫渡黃河的窗口期正好是在二月的這段時間,並州軍必須要抓住這個窗口期,完成渡河之舉。
好在曹亮離開黎陽的這一年多的時間,桓範、羊祜、杜預他們並沒有歇著,而是積極地進行了備戰,做好了充分的渡河準備,就等曹亮的到來了。
渡河作戰,拚得不是兵力的兵寡,而是體現在渡河裝備的優劣上,黃河不同於其他的河流,黃河可是一條大河,河麵寬且流量大,再多的人衝上去,都不夠黃河塞牙縫的,所以沒有優良的渡河裝備,想要突破敵軍重兵防守的河堤,試如登天。
而渡河方式,無需有兩種,一種是采用渡船渡河,另一種則是搭建浮橋,這兩種方式各有優劣,渡船渡河的話,機動性要強一些,渡河的點也是可以任由己方來選擇的,可以實施多點突破,但缺點也是比較明顯的,那就是受渡船載重量的限製,一次渡河的人數比較有限,如果敵人的岸防工事較為堅固的話,想要突破是比較困難的。
而通過浮橋過河,可以源源不斷地將兵力投入到進攻之中,尤其是同時搭建幾座浮橋時,己方的隊伍可以形成幾路縱隊,通過浮橋,向敵人的岸防工事發起進攻,投入可以比較多的兵力。
但是浮橋的機動性較差,搭建浮橋需要比較長的時間,缺少突然性和隱蔽性,往往建成浮橋之後,會遭到敵人的重兵圍堵,而且在浮橋的建設之中,也會遭到敵人的打擊和破壞。
並州軍將通過何種方式來渡河呢,其實曹亮早有預案,早在正元元年的時候,曹亮就曾下令建造浮橋,基本上確定了采用浮橋渡河的方法。
浮橋渡河盡管有著這樣那樣的缺點,但隻要並州軍可以保護好浮橋,使浮橋免受司馬軍的破壞,那麽並州軍就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投入大量的兵馬到黃河南岸去,尤其是並州軍可以開放一條專門的騎兵通道,讓騎兵沿著浮橋長驅過河,直接對司馬軍的陣地發起衝擊。
騎兵的破壞力是步兵所無法比擬的,尤其是在衝陣的時候,重甲騎兵強大的衝擊力,那簡直就是噩夢一般的存在,而使用渡船的話,就無法發揮騎兵的優勢,這也是曹亮堅持使用浮橋的最大原因。
但如何保證浮橋在搭建的過程之中不被司馬軍破壞,而且在第一波攻擊之中能夠順利地搶占一個灘頭陣地,這確實是曹亮一直在思索的問題。
由於搭建浮橋需要比較長的時間,至少也得用好幾天時間,所以什麽聲東擊西之類的計策完全沒法用,無論並州軍選擇在那一段黃河上發起進攻,司馬軍都會在對岸組織大量的人馬進行防禦並且建造堅固的防禦工事來進行阻擊。
所以曹亮也就放棄了重新選擇地段的計劃,而直接地在黎陽也就是白馬渡進行布署,就算司馬師重點布防白馬,打造固若金湯的防線,曹亮也準備采用正麵硬剛的模式,強行的摧毀司馬師的防線。
渡河作戰本身就是一場攻堅戰,而且沒有花裏胡哨的計謀可用,並州軍選擇了渡河地點之後,就無法再加以改變了,畢竟像浮橋這樣沉重而且巨大的物件無論是拆或裝,都得需要大力的人力和時間來完成,這其中沒有一點偷機取巧的地方。
或許在搭建浮橋的前期,司馬軍隻能是遠遠地進行觀望,無法對浮橋構成威脅,但浮橋搭建一旦越過河心,進入到司馬軍遠程武器的射程之內,他們定然會不遺餘力地想辦法來破壞浮橋,使浮橋的搭建功虧一簣。
而曹亮既然想要利用浮橋進行渡河,那就必須要保證浮橋的安全搭建成功,而對此,曹亮是早有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