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的時候,這樣的戰鬥很是沉悶,沒有刀光劍影的廝殺場麵,沒有漫山遍野的人海戰術,魏軍隻是按步就班地不斷地構築掩體,緩慢的向前推進。
蜀軍偶爾地發起了反擊,也僅僅隻是靈光一現般的場景,很快被魏軍所擊退,戰場上又歸於平靜。
蜀軍反擊不成,隻能是不斷地投放滾木來擂石來試圖破壞魏軍的進攻。
但魏軍的掩體工事,完全就是針對滾木和擂石來設計的,魏軍利用掩體的掩護,成功地避免了滾木擂石的打擊,讓蜀軍投放的滾木擂石幾乎成為了無用功。
盡管如此,蜀軍的往下扔滾木擂石的動作從未停歇,畢竟這些玩意搜集起來毫不費力,滿山遍野都是,蜀軍在嵬嶸寨之中,光是堆放的滾木擂石就如同兩座小山般,如果現在不用,難道還要等著燒柴或壘牆嗎?
雖然說蜀軍也知道這些滾木擂石不會對魏軍造成多大的傷害,但並不等於說就沒有傷害,或多或少也許能砸了中幾個魏兵也說不定。
更主要的是,就算滾木擂石傷害有限,但不斷地投放它們,依然對魏軍的掩體工事可以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可以起到延緩魏軍進攻的速度。
盡管說魏軍的進攻速度已經是龜速了,但隻要能最大程度地拖延魏軍的進攻,步協還是要全力以赴的。
石苞那邊倒是不慌不忙,他不會因為蜀軍的各種動作而打亂自己的節奏,該怎麽操作還是怎麽操作,首先將戰線推進到蜀軍的山寨前麵才是。
石苞也知道,真正戰鬥並不是那長達三四裏的坡路,而是臨近山頂的那最後幾百步的距離,山頂上的那最後一段路,非常的陡峭,蜀軍還在山頂修建了極為堅固的石牆工事,魏軍將戰線推進到山頂附近的時候,接下來將會麵臨最為殘酷的戰鬥。
魏軍必須要從陡坡底下發起進攻,這個時候,再采用掩體掘進的方式已經無法奏效了,最後一個階段的進攻,將會是最為慘烈的突擊戰。
而這個時候,由屯騎兵組成的重裝步兵將會成為攻堅的主力軍,厚重的鎧甲雖然讓他們的行動變得不會太靈活,但麵對蜀軍疾風暴雨似的打擊,隻有重甲兵才能承受得住,也隻有他們才有機會衝到蜀軍的陣地前,對蜀軍發起最後的一擊。
經過了幾天努力之後,魏軍已經推進到了距離嵬嶸隻有幾百步的地方,蜀軍的弓箭,已經可以射到魏軍的掩體上麵了。
而接下來,就全部都是近乎六十度的陡坡了,魏軍的工兵已經停止了向前的掘進,而是向左右方向進行延伸,試圖掩一個更大的掩體工事出來。
他們的目的,就是要在距離蜀軍陣地一箭之地遠的地方,興建出一個前進基地來,可以在這裏駐紮更多的兵力,以便魏軍在突擊的時候,可以投入更多的力量。
而且就算是突擊未果,他們也可以迅速回撤,有個安全的避風港,最大程度來減少傷亡。
接下來,石苞將突擊的任務交給了屯騎將軍王徽,由他來率領屯騎兵對嵬嶸寨的蜀軍發起最後一擊。
雖然說屯騎營是一支擅長騎戰的騎兵部隊,但現在出於任務需要,他們必須要棄馬步戰,但王徽沒有絲毫的猶豫,慷然領命,接受了這個無比艱巨的攻堅任務。
屯騎營可是魏軍的三大王牌之一,披堅執銳,立下過赫赫的戰功,從北到南,幾乎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這支王牌雄師,一直是魏軍的最大驕傲。
那怕現在戰鬥的環境變了,但屯騎營那顆永不言敗的熱血之心卻始終沒有改變,他們一直以來都是魏軍的實力擔當,如此急難險重的任務,也隻有屯騎營才能當仁不讓。
石苞雖然現在晉升為右軍副都督,但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屯騎營都是他的嫡係人馬,在關鍵時刻,還是自己的人靠得上,所以石苞毫不猶豫地將屯騎營給派了上去。
戰鬥開始了,屯騎營在連弩兵的掩護下,向著嵬嶸寨發起了最後的突擊,他們穿著武裝到牙齒的厚厚鎧甲,排著密集的陣型,沿著陡峭的山坡,向著坡頂的蜀軍陣地發起了衝擊。
步協也一直等待著這個決戰的時刻,自從魏軍推到了一箭之地的距離上,步協就已經將所有的兵力都調派到了一級戰備狀態,日夜不停歇地輪班值守。
尤其是夜間,更是蜀軍防禦的重點時候,他們在陣地前麵扔出燃燒的火把,將魏軍陣地這邊的情況瞧得是清清楚楚,一點半夜偷襲的機會都不給魏軍。
蜀軍這邊已經吃過夜戰的大虧了,當然不會重蹈覆轍,所以對於夜間的值守,他們比白天還更為用心,嚴防死守,時刻戒備。
魏軍發起全麵進攻之後,步協親臨第一線指揮戰鬥,麵對魏軍的重甲步兵,普通的弓箭是很難傷其要害的,步協就下令更多的使用滾木擂石。
雖然滾木擂石在超遠距離上無法形成對魏軍的大規模傷害,但魏軍已經衝到了眼皮子底下了,它們的作用也就突顯出來了。
盡管弓箭無法穿透魏軍的厚甲,但滾木擂石卻依然能夠成為魏軍的天敵,再厚的鎧甲也是無法抵擋這種重型的碾壓似攻擊的。
除了滾木擂石之外,步協還準備了不少的火油,點燃以後潑出去,可以在陣前麵形成一道火障。
盡管說這些火油的威力是比不上猛油火罐的,但無數的火油同時使用,也可以在局麵形成一片火海,再厚重的鎧甲也無法起到防火的作用,一旦陷身於火海,行動不便的魏軍反而會受其害,在烈火中活活地被炙烤而死。
這場戰鬥進行的十分激烈,屯騎兵舍身忘死地發起了進攻,那怕敵人的防禦手段層出不窮,但魏軍的鬥誌卻是從來也沒有消減過,他們前赴後繼,向死而生,對著蜀軍的陣地發起了一輪又一輪的衝擊,戰況之慘烈,曠古爍今。
蜀軍偶爾地發起了反擊,也僅僅隻是靈光一現般的場景,很快被魏軍所擊退,戰場上又歸於平靜。
蜀軍反擊不成,隻能是不斷地投放滾木來擂石來試圖破壞魏軍的進攻。
但魏軍的掩體工事,完全就是針對滾木和擂石來設計的,魏軍利用掩體的掩護,成功地避免了滾木擂石的打擊,讓蜀軍投放的滾木擂石幾乎成為了無用功。
盡管如此,蜀軍的往下扔滾木擂石的動作從未停歇,畢竟這些玩意搜集起來毫不費力,滿山遍野都是,蜀軍在嵬嶸寨之中,光是堆放的滾木擂石就如同兩座小山般,如果現在不用,難道還要等著燒柴或壘牆嗎?
雖然說蜀軍也知道這些滾木擂石不會對魏軍造成多大的傷害,但並不等於說就沒有傷害,或多或少也許能砸了中幾個魏兵也說不定。
更主要的是,就算滾木擂石傷害有限,但不斷地投放它們,依然對魏軍的掩體工事可以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可以起到延緩魏軍進攻的速度。
盡管說魏軍的進攻速度已經是龜速了,但隻要能最大程度地拖延魏軍的進攻,步協還是要全力以赴的。
石苞那邊倒是不慌不忙,他不會因為蜀軍的各種動作而打亂自己的節奏,該怎麽操作還是怎麽操作,首先將戰線推進到蜀軍的山寨前麵才是。
石苞也知道,真正戰鬥並不是那長達三四裏的坡路,而是臨近山頂的那最後幾百步的距離,山頂上的那最後一段路,非常的陡峭,蜀軍還在山頂修建了極為堅固的石牆工事,魏軍將戰線推進到山頂附近的時候,接下來將會麵臨最為殘酷的戰鬥。
魏軍必須要從陡坡底下發起進攻,這個時候,再采用掩體掘進的方式已經無法奏效了,最後一個階段的進攻,將會是最為慘烈的突擊戰。
而這個時候,由屯騎兵組成的重裝步兵將會成為攻堅的主力軍,厚重的鎧甲雖然讓他們的行動變得不會太靈活,但麵對蜀軍疾風暴雨似的打擊,隻有重甲兵才能承受得住,也隻有他們才有機會衝到蜀軍的陣地前,對蜀軍發起最後的一擊。
經過了幾天努力之後,魏軍已經推進到了距離嵬嶸隻有幾百步的地方,蜀軍的弓箭,已經可以射到魏軍的掩體上麵了。
而接下來,就全部都是近乎六十度的陡坡了,魏軍的工兵已經停止了向前的掘進,而是向左右方向進行延伸,試圖掩一個更大的掩體工事出來。
他們的目的,就是要在距離蜀軍陣地一箭之地遠的地方,興建出一個前進基地來,可以在這裏駐紮更多的兵力,以便魏軍在突擊的時候,可以投入更多的力量。
而且就算是突擊未果,他們也可以迅速回撤,有個安全的避風港,最大程度來減少傷亡。
接下來,石苞將突擊的任務交給了屯騎將軍王徽,由他來率領屯騎兵對嵬嶸寨的蜀軍發起最後一擊。
雖然說屯騎營是一支擅長騎戰的騎兵部隊,但現在出於任務需要,他們必須要棄馬步戰,但王徽沒有絲毫的猶豫,慷然領命,接受了這個無比艱巨的攻堅任務。
屯騎營可是魏軍的三大王牌之一,披堅執銳,立下過赫赫的戰功,從北到南,幾乎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這支王牌雄師,一直是魏軍的最大驕傲。
那怕現在戰鬥的環境變了,但屯騎營那顆永不言敗的熱血之心卻始終沒有改變,他們一直以來都是魏軍的實力擔當,如此急難險重的任務,也隻有屯騎營才能當仁不讓。
石苞雖然現在晉升為右軍副都督,但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屯騎營都是他的嫡係人馬,在關鍵時刻,還是自己的人靠得上,所以石苞毫不猶豫地將屯騎營給派了上去。
戰鬥開始了,屯騎營在連弩兵的掩護下,向著嵬嶸寨發起了最後的突擊,他們穿著武裝到牙齒的厚厚鎧甲,排著密集的陣型,沿著陡峭的山坡,向著坡頂的蜀軍陣地發起了衝擊。
步協也一直等待著這個決戰的時刻,自從魏軍推到了一箭之地的距離上,步協就已經將所有的兵力都調派到了一級戰備狀態,日夜不停歇地輪班值守。
尤其是夜間,更是蜀軍防禦的重點時候,他們在陣地前麵扔出燃燒的火把,將魏軍陣地這邊的情況瞧得是清清楚楚,一點半夜偷襲的機會都不給魏軍。
蜀軍這邊已經吃過夜戰的大虧了,當然不會重蹈覆轍,所以對於夜間的值守,他們比白天還更為用心,嚴防死守,時刻戒備。
魏軍發起全麵進攻之後,步協親臨第一線指揮戰鬥,麵對魏軍的重甲步兵,普通的弓箭是很難傷其要害的,步協就下令更多的使用滾木擂石。
雖然滾木擂石在超遠距離上無法形成對魏軍的大規模傷害,但魏軍已經衝到了眼皮子底下了,它們的作用也就突顯出來了。
盡管弓箭無法穿透魏軍的厚甲,但滾木擂石卻依然能夠成為魏軍的天敵,再厚的鎧甲也是無法抵擋這種重型的碾壓似攻擊的。
除了滾木擂石之外,步協還準備了不少的火油,點燃以後潑出去,可以在陣前麵形成一道火障。
盡管說這些火油的威力是比不上猛油火罐的,但無數的火油同時使用,也可以在局麵形成一片火海,再厚重的鎧甲也無法起到防火的作用,一旦陷身於火海,行動不便的魏軍反而會受其害,在烈火中活活地被炙烤而死。
這場戰鬥進行的十分激烈,屯騎兵舍身忘死地發起了進攻,那怕敵人的防禦手段層出不窮,但魏軍的鬥誌卻是從來也沒有消減過,他們前赴後繼,向死而生,對著蜀軍的陣地發起了一輪又一輪的衝擊,戰況之慘烈,曠古爍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