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璜現在騎的戰馬,已經是換乘的第四匹了,由於陶璜身高體胖,前三匹戰馬都跑得累死了,現在跑出了上百裏路,陶璜騎的第這四匹馬也終於是力不能支,跑著跑著,口汢白沫,前腿一跪,直接就爬到了地上。
陶璜是猝不及防,直接就從馬頭上摔了出去,摔了他一個狗啃泥。
那些隨從趕忙地跳下馬來,將陶璜給攙扶了起來,並給陶璜讓出了一匹馬,讓他來乘坐。
陶璜滿臉沾滿了泥土和草木,樣子狼狽不堪,長長地喘了一口氣,虛弱無力地擺了擺手,道:“不用折騰了,再逃下去也是死路一條,算了吧,聽天由命吧!”
這回陶璜是徹底地絕望了,他換乘了四匹馬,可這四匹馬先後都倒斃於路,此刻就再換馬的話,也是無濟於事的,免不了還是同樣的結局。
而身後的魏軍,一直是窮追不舍,此地距離番禺,還有一大半的路程沒走呢,就算陶璜再怎麽掙紮,最終還是沒有機會逃得過魏軍的追殺。
從騎牛嶺逃出來之後,再加上青木山這邊王順的殘兵,陶璜的部下至少還有上千人之多,可這一路逃亡,一路被魏軍追殺,到現在隻剩下了不足百人了,而且俱都是精疲力竭,疲憊不堪。
所以陶璜徹底地是死心了,在他看來,這種無意義的掙紮也隻能是一種徒勞,白費力氣,就算最後隻剩下他一人,依然是無法逃得過魏軍的追殺。
事到如今,死就死吧,他現在是寧可死在魏軍的刀下,也不願意像胯下的戰馬那樣口吐白沫給累死,畢竟那樣的死法,也太慘了點吧。
好象魏軍之間還喊什麽口號來著,降者免死?如果真得能投降免死的話,其實也算是不錯了,隻不過陶璜不知道像他這種級別的人,有沒有資格來投降?
眾隨從一看,這回陶璜還真是徹底地放棄了,他們也就不好再勸了,誰都清楚,這一路逃亡下去,終歸還是一條不歸路,與其這樣垂死掙紮,倒還不如聽天由命,反正投降魏軍也不見得是什麽壞事,最碼起碼能保一條活命來,至於將來前途如何,誰也不知道,但現在能活下去,那才是最重要的。
他們這麽一停頓,後麵的魏軍追兵本來說相隔不了多遠的距離,不過片刻的工夫,身後馬蹄聲由遠及近,魏軍騎兵揚著一路的塵煙,已經是追了上來。
反正逃不掉,陶璜這回是徹底地躺平了,眼睜睜地看著魏軍衝了過來,陶璜是把心一橫,幹脆都把武器給扔了,徹底地放棄了最後一搏的心思,愛咋咋地吧!
眼看魏軍就要衝過來的時候,隻得聽身後一聲呐喊:“休傷吾兄!”一彪人馬有如疾風一般地衝了過來,迎頭便向魏軍給衝了過去。
這支人馬來勢還不小,至少也有三千多人馬,陣容齊整,鬥誌昂揚。
許林一看,當即便勒住了戰馬,同時也下令驍騎兵停止追擊。
這倒不是許林懼怕了吳軍,隻不過此時驍騎營一路追擊,不眠不休,體力透支十分嚴重,如果僅僅隻是追擊陶璜的殘軍,許林就算是追到天涯海角,也絕不會放棄的。
但現在吳軍突然殺出了一支接應的生力軍來,這戰場上形勢瞬間就發生了轉變,許林不想再輕易地冒險,去打一場沒有把握的戰鬥,所以他索性停止了追擊,讓驍騎兵是徐緩而退。
這次帶兵來接應的不是旁人,正是陶基的次子,也就是陶璜的弟弟陶浚。
陶基當是聽了施績的話,知道施績所言並非是危言聳聽,於是立刻派陶浚帶領三千精兵連夜出發,去揭陽接應陶璜。
陶浚知道兄長陶璜遇險的消息之後,也是心急如焚,他一路急行軍,從西往東,直撲揭陽而去,走到了半路之上,忽聽前麵響起了馬蹄之聲,連忙地催促吳軍向前疾行,翻過了一座山丘之後,赫然發現陶璜等人就停在山下的道路之上,而魏軍的追兵,距離他們隻有咫尺之遙了。
於是陶浚大喝一聲,一馬當先地衝了出去,他也顧不得和陶璜的招呼,徑直地率軍衝向了魏軍。
那知來勢洶洶的魏軍看到了陶浚的人馬之後,居然主動地認慫了,停止了前進,徐緩撤退。
陶浚此行的目的就是為了救陶璜的話,魏軍退不退,對於陶浚來說並沒有多大的關係,反正他所率的人馬,大多是步兵,魏軍騎兵如果真得撤退的話,陶浚也是奈何不了他們的。
看著魏軍徐徐退去,陶浚也沒有追擊,而是折回身來,與陶璜相見。
陶璜死裏逃生,與陶浚是抱頭痛哭,然後說了一番揭陽之戰的情況,陶浚也是為之愕然,連他也想不到吳軍在揭陽,能敗得如此之慘。
當然他們現在也沒有什麽好辦法了,反攻揭陽的話,陶浚所率的三千人根本就沒那個實力,於是陶璜和陶浚商量了一下,還是先行返回番禺,向父親陶基稟明揭陽的情況再說吧。
當下陶浚給陶璜又準備了一匹新的戰馬,此刻魏軍的追兵已退,沒有了生死存亡的壓迫感,陶璜也就不必再走得那麽急匆匆了,他們一路行軍,用了兩天的時間,終於是返回了番禺城。
陶基聽到了兩個兒子平安回來的消息,一塊石頭終於是落地了,他連忙是出府相迎,看到陶璜如此狼狽的模樣,陶基一臉的心疼之色,最後談及揭陽之戰的事,陶基臉色更是為之大變。
原本陶基還真有和魏軍掰掰手腕的想法,但現在看來,交州軍這邊,還真是沒有那個實力,就算有施績的一萬荊州兵和四萬新募的軍隊助陣,也估計難擋魏軍的進攻。
魏軍在揭陽之戰中所展現出來的能力,無疑證明了這是一支不可戰勝的軍隊。
要知道魏軍此次進攻揭陽,也僅僅隻是派出了一個騎兵營加三千步兵的軍隊,如果魏軍中軍團的八萬人一齊上陣的話,那便是更加地勢不可擋了。
陶璜是猝不及防,直接就從馬頭上摔了出去,摔了他一個狗啃泥。
那些隨從趕忙地跳下馬來,將陶璜給攙扶了起來,並給陶璜讓出了一匹馬,讓他來乘坐。
陶璜滿臉沾滿了泥土和草木,樣子狼狽不堪,長長地喘了一口氣,虛弱無力地擺了擺手,道:“不用折騰了,再逃下去也是死路一條,算了吧,聽天由命吧!”
這回陶璜是徹底地絕望了,他換乘了四匹馬,可這四匹馬先後都倒斃於路,此刻就再換馬的話,也是無濟於事的,免不了還是同樣的結局。
而身後的魏軍,一直是窮追不舍,此地距離番禺,還有一大半的路程沒走呢,就算陶璜再怎麽掙紮,最終還是沒有機會逃得過魏軍的追殺。
從騎牛嶺逃出來之後,再加上青木山這邊王順的殘兵,陶璜的部下至少還有上千人之多,可這一路逃亡,一路被魏軍追殺,到現在隻剩下了不足百人了,而且俱都是精疲力竭,疲憊不堪。
所以陶璜徹底地是死心了,在他看來,這種無意義的掙紮也隻能是一種徒勞,白費力氣,就算最後隻剩下他一人,依然是無法逃得過魏軍的追殺。
事到如今,死就死吧,他現在是寧可死在魏軍的刀下,也不願意像胯下的戰馬那樣口吐白沫給累死,畢竟那樣的死法,也太慘了點吧。
好象魏軍之間還喊什麽口號來著,降者免死?如果真得能投降免死的話,其實也算是不錯了,隻不過陶璜不知道像他這種級別的人,有沒有資格來投降?
眾隨從一看,這回陶璜還真是徹底地放棄了,他們也就不好再勸了,誰都清楚,這一路逃亡下去,終歸還是一條不歸路,與其這樣垂死掙紮,倒還不如聽天由命,反正投降魏軍也不見得是什麽壞事,最碼起碼能保一條活命來,至於將來前途如何,誰也不知道,但現在能活下去,那才是最重要的。
他們這麽一停頓,後麵的魏軍追兵本來說相隔不了多遠的距離,不過片刻的工夫,身後馬蹄聲由遠及近,魏軍騎兵揚著一路的塵煙,已經是追了上來。
反正逃不掉,陶璜這回是徹底地躺平了,眼睜睜地看著魏軍衝了過來,陶璜是把心一橫,幹脆都把武器給扔了,徹底地放棄了最後一搏的心思,愛咋咋地吧!
眼看魏軍就要衝過來的時候,隻得聽身後一聲呐喊:“休傷吾兄!”一彪人馬有如疾風一般地衝了過來,迎頭便向魏軍給衝了過去。
這支人馬來勢還不小,至少也有三千多人馬,陣容齊整,鬥誌昂揚。
許林一看,當即便勒住了戰馬,同時也下令驍騎兵停止追擊。
這倒不是許林懼怕了吳軍,隻不過此時驍騎營一路追擊,不眠不休,體力透支十分嚴重,如果僅僅隻是追擊陶璜的殘軍,許林就算是追到天涯海角,也絕不會放棄的。
但現在吳軍突然殺出了一支接應的生力軍來,這戰場上形勢瞬間就發生了轉變,許林不想再輕易地冒險,去打一場沒有把握的戰鬥,所以他索性停止了追擊,讓驍騎兵是徐緩而退。
這次帶兵來接應的不是旁人,正是陶基的次子,也就是陶璜的弟弟陶浚。
陶基當是聽了施績的話,知道施績所言並非是危言聳聽,於是立刻派陶浚帶領三千精兵連夜出發,去揭陽接應陶璜。
陶浚知道兄長陶璜遇險的消息之後,也是心急如焚,他一路急行軍,從西往東,直撲揭陽而去,走到了半路之上,忽聽前麵響起了馬蹄之聲,連忙地催促吳軍向前疾行,翻過了一座山丘之後,赫然發現陶璜等人就停在山下的道路之上,而魏軍的追兵,距離他們隻有咫尺之遙了。
於是陶浚大喝一聲,一馬當先地衝了出去,他也顧不得和陶璜的招呼,徑直地率軍衝向了魏軍。
那知來勢洶洶的魏軍看到了陶浚的人馬之後,居然主動地認慫了,停止了前進,徐緩撤退。
陶浚此行的目的就是為了救陶璜的話,魏軍退不退,對於陶浚來說並沒有多大的關係,反正他所率的人馬,大多是步兵,魏軍騎兵如果真得撤退的話,陶浚也是奈何不了他們的。
看著魏軍徐徐退去,陶浚也沒有追擊,而是折回身來,與陶璜相見。
陶璜死裏逃生,與陶浚是抱頭痛哭,然後說了一番揭陽之戰的情況,陶浚也是為之愕然,連他也想不到吳軍在揭陽,能敗得如此之慘。
當然他們現在也沒有什麽好辦法了,反攻揭陽的話,陶浚所率的三千人根本就沒那個實力,於是陶璜和陶浚商量了一下,還是先行返回番禺,向父親陶基稟明揭陽的情況再說吧。
當下陶浚給陶璜又準備了一匹新的戰馬,此刻魏軍的追兵已退,沒有了生死存亡的壓迫感,陶璜也就不必再走得那麽急匆匆了,他們一路行軍,用了兩天的時間,終於是返回了番禺城。
陶基聽到了兩個兒子平安回來的消息,一塊石頭終於是落地了,他連忙是出府相迎,看到陶璜如此狼狽的模樣,陶基一臉的心疼之色,最後談及揭陽之戰的事,陶基臉色更是為之大變。
原本陶基還真有和魏軍掰掰手腕的想法,但現在看來,交州軍這邊,還真是沒有那個實力,就算有施績的一萬荊州兵和四萬新募的軍隊助陣,也估計難擋魏軍的進攻。
魏軍在揭陽之戰中所展現出來的能力,無疑證明了這是一支不可戰勝的軍隊。
要知道魏軍此次進攻揭陽,也僅僅隻是派出了一個騎兵營加三千步兵的軍隊,如果魏軍中軍團的八萬人一齊上陣的話,那便是更加地勢不可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