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仗真是打得薑維半點脾氣沒有,他眼睜睜地看著蜀軍陣地的淪陷,卻是無能為力。
不能說蜀軍不夠拚命,也不能說蜀軍不夠頑強,他們在僰道的防線上拚死力戰了一天的時間,已經打得是足夠拚命,足夠頑強了。
但無奈敵人太過於強大,蜀軍竭盡全力,都無法抵擋住魏軍的攻擊,這種實力碾壓,確實是讓薑維無計可施了。
蜀軍將士的表現已經是足夠強悍了,無可挑剔,薑維也沒有什麽再好指揮的,那怕他重新將軍隊調度一番,結果也是一樣的,沒有什麽可以改變,蜀軍的這個敗亡之局,其實從一開始的時候就已經是注定了的,
瀘水既不深也不太寬,除了水流稍微湍急一些之外,沒有一點能配得上天險二字,而魏軍選擇的僰道這個渡河點,本來就是瀘水上的一個渡口,本來就是連接成都和南中之間的樞紐,是蜀中到南中的防禦重鎮,魏軍想要以最快捷的路徑北上,拿下僰道是首選。
對於薑維來,也將僰道視為了防禦魏軍的要隘,如果蜀軍守不住僰道,那麽再往北,魏軍將會進入到成都平原,以魏軍騎兵無敵的姿態,蜀軍根本就沒有任何可能阻止魏軍到達成都城下。
所以守住僰道是薑維的不二之選,隻可惜,蜀軍在實力上是稍遜於魏軍的,那怕蜀軍打得相當拚命,也無可挽回敗局。
尤其是魏軍的浮橋搭建成功之後,魏軍騎兵便可以順著浮橋攻過對岸來,魏軍騎兵加入戰鬥之後,戰場上的形勢更是成為了一邊倒的局麵,魏軍騎兵登岸之後,簡直就是橫衝直撞,如入無人之境,所向披靡,蜀軍紛紛潰敗,莫有能擋者。
魏軍騎兵的厲害,薑維早在隴西之時就曾經領教過了,所以和魏軍交戰的地點,薑維都是選擇在要麽高山峻嶺,要麽大江大河的地方,盡可能地避開平原地帶,
隻有這些地形才能克製住魏軍騎兵,否則一旦讓魏軍騎兵進入到平原地帶,那簡直就是如虎添翼,沒有什麽力量能擋得住他們。
這次在僰道防守作戰,薑維就是準備利用瀘水的優勢來阻擊魏軍的騎兵的,不讓魏軍騎兵有用武之地。
但顯然羊祜是技高一籌,僰道有瀘水相隔壓根兒就不算什麽難事,前麵的渡船和竹筏開道,後麵魏軍就架設浮橋,戰馬無法上渡船,但卻可以無礙地通過浮橋。
而魏軍是設立有專門的舟橋部隊的,搭建浮橋的材料都是現成的,隻要是不太寬的河流,魏軍都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成功地將浮橋搭建起來。
薑維倒是看到了魏軍在搭建浮橋,當時薑維的表情就變得嚴峻起來,他對魏軍搭建浮橋的舉動十分的忌憚,因為薑維清楚,魏軍一旦將浮橋搭建起來,魏軍騎兵就可以沿著浮橋源源不斷地衝了過來,這對蜀軍的防線將會是一個致命的打擊。
薑維於是下令蜀軍必須要想方設法地去破壞魏軍的浮橋,但可惜魏軍對這座浮橋保護地相當地完善,根本就不給蜀軍實質接觸浮橋的機會,更別說讓他們來破壞浮橋了。
那麽多的渡船和竹筏頂在前麵,而浮橋則被無數的渡船包圍著,蜀軍根本就沒有機會接近浮橋,就連使用弓箭都不行,會被那些渡船給擋住。
眼看著浮橋在一尺一尺地向前延伸,而蜀軍隻能是無助地看著,他們什麽也做不了,等到驍騎兵呼嘯著衝上岸邊之後,這些蜀軍才狼狽地四處逃竄,根本就無法匹敵。
薑維看到大勢已去,立刻下令蜀軍全線撤退,反正江防已經守不住了,再堅持下去也隻能是無謂的掙紮。
而且,薑維也沒有率軍撤往僰道城,畢竟僰道隻是一座小城,城防簡陋,如果蜀軍撤到僰道城之後,反倒是會被魏軍給包圍起來,到時候突圍不成,守又守不住,豈不是要坐等滅亡。
所以薑維一看形勢不利,幹脆下令蜀軍全線向北撤退,絲毫也不留戀。
此時渡過河的魏軍數量並不多,他們追擊的可能性比較小,而等到魏軍的大部隊一旦過河之後,就會發起全力的追擊了,到時候蜀軍想逃都恐怕沒有什麽機會了。
瀘水防線失守之後,薑維隻能是考慮撤往南安,在峨嵋山一帶構築新的防線,以阻止魏軍向成都的進攻,盡管蜀軍是節節敗退,但薑維還是不死心,但凡有一口氣在,他都要竭盡全力地來阻擋魏軍。
薑維在僰道這麽一撤,聞訊之後的江陽和堂琅的守軍也放棄了江防,向南安方向退卻,與薑維進行會合。
接下來的渡河,魏軍倒是輕鬆了不少,不過所有的軍隊想要完成渡河,確實還是需要一些時間的,就算在僰道搭起了浮橋,讓騎兵的渡河變得順暢一些,但光是驍騎營渡河,就花費了差不多一天的時間。
後來進攻江陽的果騎營也折返了回來,雖然說江陽那邊的蜀軍已經放棄了江防,果騎營渡江也沒有什麽阻礙了,但光有渡船可不行,人能運送過去,但戰馬和裝備卻很難過河的。
最終果騎營放棄了在江陽直接渡河,而是折返回了僰道,彼時驍騎營倒是完成了渡河,果騎營也跟在驍騎營的後麵,魚貫而過,又花費了一整天的時間,才算是將果騎營全部運送過河。
果騎營渡河之後,魏軍所有的人馬都已經在瀘水北岸完成了集結,羊祜過江之後,當然是第一時間要了解薑維的下落。
薑維看到形勢被動之後,沒有過多的糾結於僰道的得失,而是果斷地放棄了僰道以及江陽、堂琅,這倒也是極其符合薑維一貫的作風。
在保存實力方麵,薑維確實是要比其他人更精明一些,這次僰道之戰,雖然戰鬥足夠激烈,但蜀軍的損夫卻不太大,薑維也算是得以全身而退。
羊祜很快地就知道了薑維的去向,得知了薑維率領著殘部撤向了南安,不過羊祜並沒有急於地向南安進行攻擊,而是派驍騎營沿江東進,直取江州。
不能說蜀軍不夠拚命,也不能說蜀軍不夠頑強,他們在僰道的防線上拚死力戰了一天的時間,已經打得是足夠拚命,足夠頑強了。
但無奈敵人太過於強大,蜀軍竭盡全力,都無法抵擋住魏軍的攻擊,這種實力碾壓,確實是讓薑維無計可施了。
蜀軍將士的表現已經是足夠強悍了,無可挑剔,薑維也沒有什麽再好指揮的,那怕他重新將軍隊調度一番,結果也是一樣的,沒有什麽可以改變,蜀軍的這個敗亡之局,其實從一開始的時候就已經是注定了的,
瀘水既不深也不太寬,除了水流稍微湍急一些之外,沒有一點能配得上天險二字,而魏軍選擇的僰道這個渡河點,本來就是瀘水上的一個渡口,本來就是連接成都和南中之間的樞紐,是蜀中到南中的防禦重鎮,魏軍想要以最快捷的路徑北上,拿下僰道是首選。
對於薑維來,也將僰道視為了防禦魏軍的要隘,如果蜀軍守不住僰道,那麽再往北,魏軍將會進入到成都平原,以魏軍騎兵無敵的姿態,蜀軍根本就沒有任何可能阻止魏軍到達成都城下。
所以守住僰道是薑維的不二之選,隻可惜,蜀軍在實力上是稍遜於魏軍的,那怕蜀軍打得相當拚命,也無可挽回敗局。
尤其是魏軍的浮橋搭建成功之後,魏軍騎兵便可以順著浮橋攻過對岸來,魏軍騎兵加入戰鬥之後,戰場上的形勢更是成為了一邊倒的局麵,魏軍騎兵登岸之後,簡直就是橫衝直撞,如入無人之境,所向披靡,蜀軍紛紛潰敗,莫有能擋者。
魏軍騎兵的厲害,薑維早在隴西之時就曾經領教過了,所以和魏軍交戰的地點,薑維都是選擇在要麽高山峻嶺,要麽大江大河的地方,盡可能地避開平原地帶,
隻有這些地形才能克製住魏軍騎兵,否則一旦讓魏軍騎兵進入到平原地帶,那簡直就是如虎添翼,沒有什麽力量能擋得住他們。
這次在僰道防守作戰,薑維就是準備利用瀘水的優勢來阻擊魏軍的騎兵的,不讓魏軍騎兵有用武之地。
但顯然羊祜是技高一籌,僰道有瀘水相隔壓根兒就不算什麽難事,前麵的渡船和竹筏開道,後麵魏軍就架設浮橋,戰馬無法上渡船,但卻可以無礙地通過浮橋。
而魏軍是設立有專門的舟橋部隊的,搭建浮橋的材料都是現成的,隻要是不太寬的河流,魏軍都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成功地將浮橋搭建起來。
薑維倒是看到了魏軍在搭建浮橋,當時薑維的表情就變得嚴峻起來,他對魏軍搭建浮橋的舉動十分的忌憚,因為薑維清楚,魏軍一旦將浮橋搭建起來,魏軍騎兵就可以沿著浮橋源源不斷地衝了過來,這對蜀軍的防線將會是一個致命的打擊。
薑維於是下令蜀軍必須要想方設法地去破壞魏軍的浮橋,但可惜魏軍對這座浮橋保護地相當地完善,根本就不給蜀軍實質接觸浮橋的機會,更別說讓他們來破壞浮橋了。
那麽多的渡船和竹筏頂在前麵,而浮橋則被無數的渡船包圍著,蜀軍根本就沒有機會接近浮橋,就連使用弓箭都不行,會被那些渡船給擋住。
眼看著浮橋在一尺一尺地向前延伸,而蜀軍隻能是無助地看著,他們什麽也做不了,等到驍騎兵呼嘯著衝上岸邊之後,這些蜀軍才狼狽地四處逃竄,根本就無法匹敵。
薑維看到大勢已去,立刻下令蜀軍全線撤退,反正江防已經守不住了,再堅持下去也隻能是無謂的掙紮。
而且,薑維也沒有率軍撤往僰道城,畢竟僰道隻是一座小城,城防簡陋,如果蜀軍撤到僰道城之後,反倒是會被魏軍給包圍起來,到時候突圍不成,守又守不住,豈不是要坐等滅亡。
所以薑維一看形勢不利,幹脆下令蜀軍全線向北撤退,絲毫也不留戀。
此時渡過河的魏軍數量並不多,他們追擊的可能性比較小,而等到魏軍的大部隊一旦過河之後,就會發起全力的追擊了,到時候蜀軍想逃都恐怕沒有什麽機會了。
瀘水防線失守之後,薑維隻能是考慮撤往南安,在峨嵋山一帶構築新的防線,以阻止魏軍向成都的進攻,盡管蜀軍是節節敗退,但薑維還是不死心,但凡有一口氣在,他都要竭盡全力地來阻擋魏軍。
薑維在僰道這麽一撤,聞訊之後的江陽和堂琅的守軍也放棄了江防,向南安方向退卻,與薑維進行會合。
接下來的渡河,魏軍倒是輕鬆了不少,不過所有的軍隊想要完成渡河,確實還是需要一些時間的,就算在僰道搭起了浮橋,讓騎兵的渡河變得順暢一些,但光是驍騎營渡河,就花費了差不多一天的時間。
後來進攻江陽的果騎營也折返了回來,雖然說江陽那邊的蜀軍已經放棄了江防,果騎營渡江也沒有什麽阻礙了,但光有渡船可不行,人能運送過去,但戰馬和裝備卻很難過河的。
最終果騎營放棄了在江陽直接渡河,而是折返回了僰道,彼時驍騎營倒是完成了渡河,果騎營也跟在驍騎營的後麵,魚貫而過,又花費了一整天的時間,才算是將果騎營全部運送過河。
果騎營渡河之後,魏軍所有的人馬都已經在瀘水北岸完成了集結,羊祜過江之後,當然是第一時間要了解薑維的下落。
薑維看到形勢被動之後,沒有過多的糾結於僰道的得失,而是果斷地放棄了僰道以及江陽、堂琅,這倒也是極其符合薑維一貫的作風。
在保存實力方麵,薑維確實是要比其他人更精明一些,這次僰道之戰,雖然戰鬥足夠激烈,但蜀軍的損夫卻不太大,薑維也算是得以全身而退。
羊祜很快地就知道了薑維的去向,得知了薑維率領著殘部撤向了南安,不過羊祜並沒有急於地向南安進行攻擊,而是派驍騎營沿江東進,直取江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