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誠繼續侃侃而言:“賺錢,誰都做得到。也不稀奇。無非多少罷了。哥倫比亞的困境我明白,因為大家都認為哥倫比亞是日資企業,美國財團是不會投資日企拍電影的。


    所以,哥倫比亞公司要拍電影隻有自己籌錢拍攝。獨立對抗市場風險。盛田昭夫前輩拿下哥倫比亞公司之後,很長時間都在賠錢。但是前輩從來沒有後悔進軍好萊塢的,一直沒有將哥倫比亞公司賣掉,其實哥倫比亞公司的片庫就是一座金山。”


    平井一夫補充了一句:“到現在看,公司還是賠錢的。現在公司減少大製作,就是要靠賣片庫的光碟一點點把錢賺回來。


    另外,現在公司正在研究小成本大製作的電影。”


    好萊塢一百個影視公司有九十九個想著用小成本進行大製作。一百個小製作電影裏麵,往往也有一兩個成功的案例。


    但是,這一點豪門風格都沒有,什麽叫電影豪門,一個億不夠我砸兩億,一年不夠拍攝兩年。小製作豪門也在做,不過是給公司的新人導演練手製作。


    當然,哥倫比亞公司的戰略防禦期和索尼總公司這些年遭遇困局也有關係,其他美國電影豪門可以從社會上募集拍攝電影的資金。但是,索尼隻能自己拿錢砸。孤軍奮戰不好受的。


    其次呢,哥倫比亞公司雖然是日資公司,但是公司內的員工卻是美國人占據壓倒性優勢,這些哥倫比亞公司的美國人當然會覺得老板的錢是從天上吹下來的,要錢,要大製作,要一年十部。拍出大片來,個人功成利就,拍出爛片來,公司兜著。


    現在哥倫比亞公司能壓服這些大片狂人就不容易了。其他公司也並非一帆風順,米高梅也曾經反複易手,甚至一度宣布過破產——索尼在2005年以12刀美金每股的價格和承擔五十億債務一度入主米高梅,2010年因為債台高築宣告破產。


    當然,這一波索尼也不虧,米高梅影庫中的4100部電影,包括170座奧斯卡金像獎的優質影片,全部進了索尼娛樂的影庫,破產的米高梅相當於原米高梅的不良資產。是個空殼子,雖然米高梅這個牌子還值些錢,不過不是很值錢。


    總之,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這是沒錯的。


    當時索尼想的是,大約拿下米高梅後打幾個翻身仗就ok了,但是翻身仗看起來不是那麽容易打的。哥倫比亞和米高梅是出品過一些既叫好又賣座的電影,但兩個公司拍攝的幾千部電影中,資深影迷能記下幾百部就不錯了。


    現在索尼能安心賣光碟的底氣就在於,當年把米高梅的片庫拿過來之後,索尼娛樂的片庫已經有7100部電影了,這個規模是地界第一。而且這僅限於好萊塢的電影。亞洲的電影,索尼娛樂也是有的。


    按照慣性思維,既然能夠賣光碟賺錢,何必玩命的搞大投資拍攝大製作,大製作相對的風險小,可是,一旦賠了就是幾千萬甚至上億。壓跨一個公司也有可能。


    做小成本的小製作花了不了幾個錢,賣光碟總能收回成本,何樂而不為。再說了,也不是小製作沒有高票房的案例。


    張誠大約已經想明白了索尼的套路,總的來說,對自己這樣新興起的大公司是好事,哥倫比亞和米高梅都不再進行大製作了,市場會分出一塊大蛋糕來。


    當然,看見新秀一部部的推出叫座的電影,賣光碟的老一輩的心裏是酸的。就差來個,想當年老夫如何如何了。


    張誠點評這種思想:“小家子氣了。”


    平井一夫:“盛田昭夫前輩,我實在是比不了的。”


    這話也沒說錯,人家盛田昭夫是索尼的創始人,大股東,一言九鼎。新收購的分公司賠個幾十年錢,隻要公司財政能撐住,誰也不敢說什麽不是。


    平井一夫這樣的,隻要三年不能將公司扭虧為盈,立刻就要被董事會辭退。都是總裁,相差就這麽大。


    盛田紹夫有積極進攻的本錢,平井一夫沒有,職業經理人的悲哀就在這裏。好在索尼已經是世界五百強的大公司了,能守成穩住現有的利潤點就是勝利。


    公司還在賺錢,平井一夫這個總裁就能當下去。不要小看這個位置,每年的收入換成日元稅後也有幾億円的,加上各種獎金,幹到退休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張誠:“對了,今天的慈善捐款是為什麽捐的?”


    平井一夫:“到時候您就知道了。”


    果然,過了大約十分鍾之後,一個職業拍賣師開始演講,大約是本次哥倫比亞公司呢,拿出一批珍貴的電影道具來進行拍賣,得到的善款,將用於保護美洲的野馬棲息地。


    美洲最早是沒有馬的,或許有馬但是已經絕跡了。美洲大陸最早的馬,是歐洲殖民者帶來的,一些老馬後來被放歸野外自生自滅,就成了美洲野馬的來源——咱新大陸人可不是歐洲人,是不吃馬肉漢堡的,因為這裏的肉食足夠多也夠便宜,誰也不會有心思吃老馬肉。


    而且,美洲野馬和現存的美洲野牛一樣,可能會對馬匹種群的改良有作用。多一種基因的留存總是好的,說不定什麽時候會用上。


    另,美洲的印第安人,按說應該是沒見過馬的,可是第一次從西方殖民者手中得到了馬之後,就能縱馬馳騁,和天生的騎士一樣。


    一種看法認為作為蒙古人的亞種印第安人的祖先是有馬的,在穿越白令海峽的過程中,馬匹不是被凍死就是被殺了吃肉了。所以沒有馬的印第安人卻有騎馬的本能。印第安人保有的一首史詩歌曲,就是講的當年四十九族兄弟互相扶持穿越冰海的故事。


    講過之後,人們聚了一個圈子,拍賣會就這麽簡單的開始了。第一件拍品是007大戰皇家賭場中用過的一件帽子。


    這種慈善拍賣沒有起拍底價,大家根據身價看著來,反正善款是能減稅的。


    張誠對這件帽子還很滿意,第一次就開始叫價:“六百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奮鬥在美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方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方勝並收藏奮鬥在美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