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不是獲得多,而是計較的少


    幸福並不是擁有很多東西,很多人因為貪婪而迷失了自己的真性,失去了生命的快樂。人生如水,我們必須學會像水一樣去適應環境,蜿蜒曲澤,和諧相容,正如一句話所說:“我改變不了周圍的環境,但我可以改變自己的心境。”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坦然接受生活的考驗,我們一定會擁有一個美好的人生。


    美國心理專家威廉曾經是一個極能算計的人。他知道華盛頓哪家襪子店的襪子最便宜,甚至知道哪家快餐店比其他店多給顧客一張餐巾紙,但這種算計讓他落下了一身的疾病。盡管他知道哪家醫院的醫生醫術最高,哪家醫院的藥費最便宜,但是仍然病魔纏身,沒有過過一天好日子,更談不到健康和幸福了。


    直到32歲的時候,他才在病痛的折磨中恍然醒悟,並開始了關於"能算計者"的研究。結果以無可辯駁的事實得出驚人的成果:凡是太能算計的人,實際上都很不幸,甚至是多病與短命的。凡是太能算計的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身心隱患,他們中90%以上都患有心理疾病,他們的痛苦比不善於算計的人多了許多倍。


    做人、做事太過於精明和斤斤計較,名利地位、金錢美色,樣樣都不肯放手,生活隻會如牛負重,累且壓抑;反之,什麽都不計較,什麽都馬馬虎虎,什麽都可以湊合,那也未免太對不起自己,活得沒啥意思。聰明的人,有生活智慧的人,會有所不為,隻計較對自己最重要的東西,有取有舍,收放自如,所以他們通常活得比平常人更快樂一些。


    蘇格拉底是單身漢的時候,和幾個朋友擠住在一間隻有八平方米的房子裏,連轉個身都很困難,可是他一天到晚總是樂嗬嗬的,別人對此甚是不解。在他的心裏,他覺得和朋友們在一起,隨時可以交換思想、交流感情,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後來,朋友們紛紛成家了,先後搬了出去,隻剩下蘇格拉底一人"獨守空房",但他每天仍然很快活。這下大家又不明白他一個人孤孤單單的有什麽好快活的。他說:"因為我有好多書啊,一本書就是一個老師,每天都能像它們請教,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


    幾年後,蘇格拉底也成了家。住在七層樓的最底層,屬最差的地方,不安全,也不衛生,經常有人往下麵潑汙水,亂扔臭襪子什麽的。可他依然喜氣洋洋,並堅持認為住在一樓有諸多的好處,比如進門就是家,不用爬樓梯,搬東西方便,朋友來訪也很方便,還可以在空地上養養花……一年後,因為一個偏癱的朋友上樓不方便,蘇格拉底就與他互換了房間,住到了樓房的最高層。同樣的,他覺得很開心,很滿意。因為爬樓梯可以鍛煉身體,住在高層光線好,可以很安靜地看書寫文章。


    總之,無論在哪裏,無論處於什麽樣的環境,蘇格拉底都會十分的快樂。人們十分不解,就去問蘇格拉底的學生柏拉圖。柏拉圖回答:"決定一個人心情的,不在於環境,而在於心境。"並不是擁有的多了,快樂就多了。快樂是一種心境,模糊一些東西,對於現存的無法改變的東西不要過多地計較,心寬了,人也自然活得快樂了。


    幸福不是因為擁有的多,而是計較的少。讓外表簡單一點,內涵就會更豐富一點;讓需求簡單一點,心靈就會豐富一點;讓環境簡單一點,空間就會更豐富一點。逃避不一定躲得過,麵對不一定最難受。獲致幸福的方法是珍視所擁有的,遺忘不屬於自己的。滿足才是最真實的幸福。許多事情的答案都不隻一個,所以我們永遠有路可以走,我們能找個理由難過,也一定能找到幸福。


    培養一份快樂的心情


    當我們內心有著快樂的欲望,並有意地做一些快樂的舉動時,我們的心情便會在不自覺中快樂起來。快樂,就是這樣被培養出來的。哈佛有句名言是這樣說的:“有些人累積金錢換取財富,智者累積快樂,與人分享仍取之不竭。”在這個紛繁複雜的社會上,每個人都渴望快樂。快樂是每個人自己的事情,隻要你願意,你就可以快樂,隻要你願意,快樂就可以成為你的習慣。


    我們在人生的旅途中,總是為事業而整日奔波,在實現夢想的道路上披荊斬棘,在熱情與冷漠中迷失了自我……縱使我們長出三頭六臂,或是一夜之間變成八麵玲瓏,結果也是一樣,人生的法則就是總有人成功,也有人迷茫;有人歡喜,也有人苦惱。我們常有意地培養興趣,培養能力,培養成功的種種條件,可是我們卻忘記了一件事情:在生活中多為自己培養一些快樂的心情。


    快樂,是人類追求的終極目的,是每個人一生都在苦苦追求的夢,培養快樂自然成了每個人一生的使命。隻是當你用了心、盡了力時,這一使命會很容易完成,而當你粗心大意、怨天尤人時,也許這一理想將永遠無法變成現實。


    有些人認為生活的快樂與否與金錢正相關,這一觀點有一定的正確性。然而,快樂和痛苦有時候並不完全取決於你的生活狀況,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對生活的態度。就好像每次走到小區門口,看到那家賣烤鴨的女主人,我的心都要條件反射般地收縮一下,因為每次看到的都是一張愁苦的臉龐,她看起來是一個老實巴交、心地善良的女人,但也許是生意實在不好做,也許是競爭給她的生活帶來了惶恐,也許她還有其他的煩心事。在張羅生意時也很難看到她的一絲微笑。總而言之,一看到她,就知道是一個不會排解煩惱的人。而另外一家賣烤鴨的店卻生意興隆,供不應求,女主人祥和的微笑讓人覺得舒舒服服。同樣是賣烤鴨,同樣是在一個小區中,生意景氣度卻相差甚遠。仔細想想,這真的僅僅是烤鴨的質量不如別人嗎?還是她一貫的壞心情壞臉色讓大家選擇了對她的回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哈佛心理學大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何亞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何亞歌並收藏哈佛心理學大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