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學子認為,隻要用心去發現,便會容易看到別人的長處,並真誠地給予讚美,給他人帶來愉悅,也使自己收獲更多。
沉默,此時無聲勝有聲
記得曾有人說:一切偉大的誕生都是在沉默中孕育的。智者們都從沉默中得到了好處,隻有他們理解沉默的價值。
所以,甘地說:“沉默是信奉真理者的精神訓練之一。”
吉辛說:“人世愈來愈吵鬧,我不願在增長著的喧囂中加上一份,單憑了我的沉默,我也向一切人奉獻了一種好處。”
生活中,有許多人以為隻有高聲叫賣學問見識才是進取之道,他們對沉默不以為然,不屑一顧。
有內涵的人絕不會像暴發戶一樣輕易炫耀自己的聰明,在沒有必要的情況下,他們寧可一言不發。結果,他們在沉默中獲得了更大的價值。
天主教羅馬教皇約翰保羅二世曾任命了一個禦用裁縫,他的名字叫拉涅羅曼奇內利。當人們知道教皇身上那做工考究的長袍都是出自他的手時,對他充滿了敬意。
其實,拉涅羅曼奇內利不光手藝高超,為人也謙恭嚴謹,頗受教皇和紅衣主教們的青睞。與新被任命的紅衣主教們相比,他與教皇更熟。他常被召到教皇的私人寓所為其量體裁衣,而耶穌聖像所穿的黑袍也是出自他的巧手。
不過,曼奇內利並沒有因為認識眾多的宗教名人而洋洋自得,他的言行相當謹慎,他從不透露任何有關教皇和紅衣主教的事情。教皇一件白色長袍的價錢以及製作細節,從他嘴裏根本套不出來。他守口如瓶,絕不把聽來的主教們的議論透露給外界,正是慎言使他贏得了教皇和主教們的信賴。
他唯一的談話就是自己多年來在裁剪上的心得,他認為自己能夠發現客人體形上的不足,並想辦法為他們彌補。比如,為一個略微駝背的人設計長袍,衣服的後襟就要稍長,前襟稍短,這樣可令穿衣人看起來更挺拔。有人就此判斷那個穿衣人是教皇本人,但曼奇內利拒絕證實。
俗話說,禍從口出,就在你誇誇其談之際,已經為那個一直在暗中與你較勁的人準備了一些把柄,為那個聽了你某句話不舒服的人進行報複埋下了伏筆。所以古人說:沉默是金。很多時候不說話就是最聰明的選擇。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一些情形:有人倚仗某些勢力,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說話咄咄逼人;有人因為某些問題不合心意,便喋喋不休;有的人性格粗魯,說話不分青紅皂白。此時,最好的方式就是保持沉默,以靜製動,這樣就能使這些人感覺自討沒趣、知難而退。
1、用沉默對付喋喋不休者
轉移話題的緘默能使人樂而忘求:對要回答的問題保持緘默,而選準時機談大家的熱門話題並引人入勝,使對方無法插入自己的話題,且從談話中悟出道理,檢討自己。
義無反顧的緘默能使人就範:某領導有一次交代屬下辦一件較困難的任務,當然,他能勝任。交代之後,對方講起了“價錢”。於是該領導義無反顧地保持緘默,連哼也不哼。“困難如何大……”,“條件如何差……”,“時間如何緊……”,說著說著他就不說了。最後說了一句:“好,我一定完成。”
沉默是金,有時沉默不語能夠出奇製勝,如果滔滔不絕,反而有理說不清。
林肯是一位勤勉好學的人,他通過自學,領得了律師營業執照。他在法庭訴訟中的能言善辯、機智靈活,贏得了人們普遍的讚譽。有一次,他竟一言不發而擊敗了原告律師,在訴訟中獲勝。
在法庭上,原告律師滔滔不絕,把一兩個簡單的論據反反複複地講了兩個小時,法官和聽眾都顯得十分不耐煩,一片議論聲。有的人竟打起了瞌睡。最後,原告律師終於說完了,林肯作為被告律師登上講台,但他卻一言不發。台下一片肅靜,人們都感到很奇怪。
過了一會兒,林肯把外衣脫下,放在桌上,然後拿起水杯喝口水,再把水放下,重新穿上外衣。然後又脫外衣又喝水。如此循環了五六次,法官和聽眾被林肯的啞劇逗得哈哈大笑,而林肯卻始終未發一言,在笑聲中走下講台,他的對手最終被“笑”輸了。
2、用沉默對付性情粗魯的人
性情粗魯者說話不管不顧,橫衝直撞,對付這種人是無法正麵交涉的。俗話說,秀才遇上兵,有理說不清,盡管你的尊嚴、人格以及感情受到傷害,但隻要你一出手,便會陷入難以應付的場麵。麵對突如其來的羞辱,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注意避免發火動怒。如果你不是沉著應對,而是失去理智,那就會給挑釁者提供機會,讓其占據優勢,結果使自己處於更為不利的地位。
盡管羞辱人的言語是卑鄙的、惡毒的、殘酷的、無聊的,但你不可以被他的一句羞辱而氣憤得像他一樣失去理智。應付他的基本對策是保持冷靜鎮定,這樣你才能穩操勝券。
曾有一位不速之客突然闖入洛克菲勒的辦公室,直奔他的寫字台,並以拳頭猛擊台麵,大發雷霆:“洛克菲勒,我恨你!我有絕對的理由恨你!”接著那位客人恣意謾罵他達幾分鍾之久。辦公室所有的職員都感到無比氣憤,以為洛克菲勒一定會拾起墨水瓶向他擲去,或是吩咐保安員將他趕出去。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洛克菲勒並沒有這樣做。他停下手中的活兒,和善地注視著這位攻擊者,那人愈暴躁,他就顯得越和善。
那個無理之徒被弄得莫名其妙,漸漸平息下來。因為一個人發怒時,遭不到反擊,是堅持不了多久的。他是準備好了來這兒與洛克菲勒決鬥的,並想好了洛克菲勒要怎樣回擊他,他再用想好的話去反駁。但是,洛克菲勒就是不開口,所以他也就不知如何是好了。
葛力內在一次會議中對一項決議投了反對票。這個政黨的領袖來到他的辦公室對他進行指責,說他簡直是本黨的叛徒,企圖破壞該政黨組織。
葛力內正在寫稿,見他進來後仍沒抬頭,好像不知道他就在自己的身旁一樣。來客見葛力內如此冷淡,更是火上加油,越發顯得生氣,於是對葛力內辱罵起來。可是,葛力內就是不予理睬,依舊默默地寫著他的東西。
來客無可奈何,繞著葛力內的桌子兜了一圈,回到原位,又滔滔不絕地重說了一遍。雖然來客幾番重複這套盛氣淩人的指責,但葛力內始終沒有停下手中的活。直到來客詞窮怒息,準備離去,葛力內才慢慢停下手中的筆,抬起頭來,輕輕地一笑,丟過去一個得意的眼色,說:“幹嗎那麽著急走啊?回來盡情地發泄吧!”
有時候,沉默是一種無聲的力量。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要想讓別人閉上嘴巴,與其用言語壓倒對方,倒不如保持沉默。
學會溫暖的拒絕
在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一些親朋好友要求我們幫忙的情形。如果能夠辦到,應該盡最大的努力去辦;但是當對方提出的要求有些過分,不是我們個人力所能及時,就應該予以拒絕。對我們來說,這是很難為情的事情。而對求助者來說,尤其是當對方的心胸並不豁達時,他們的潛意識裏往往會產生“以牙還牙”的想法,甚至會懷恨在心。
也因此,在遭遇這種情況時,有些人出於理智考慮想要拒絕對方,可“不”字卻難以出口;有些人拒絕方式過於生硬,結果使多年的朋友都疏遠了;有的人明知辦不到也不忍拒絕別人,勉為其難,無形中增加了自己的壓力和心理負擔,結果不僅事情沒辦成,費力不討好,無形中還損害了自己的聲譽和形象。可見,拒絕他人實在是交際中不容忽視的重點。
有這樣一個故事:
在德國某電子公司的一次會議上,公司經理拿出一個他設計的商標征求大家意見。
經理說:“這個商標的主題是旭日。這個旭日很像日本的國旗,日本人民見了一定樂於購買我們的產品。”
營業部主任和廣告部主任都極力恭維經理的構想,但年輕的銷售部主任說:“我不同意這個商標。”經理聽了感到很吃驚,全室的人都瞪大眼睛盯住他。
年輕的銷售部主任沒有同經理爭論那個帶紅圈圈的設計是否雅觀,而是說:“我恐怕它太好了。”
經理感到納悶,臉上卻帶著笑說:“你的話叫我難理解,解釋來聽聽。”
“這個設計與日本國旗很相似,日本人喜歡,然而,我們另一個重要市場——中國的人民,也會想到這是日本國旗,他們就不會引起好感,就不會買我們的產品,這不同本公司要擴展對華貿易營業計劃相抵觸嗎?這顯然是顧此失彼了。”
“天哪!你的話高明極了!”經理叫了起來。
向有權威的人士表示反對或拒絕,你一定要有充分的理由,還要注意技巧。年輕主任用一句“我恐怕它太好了”先撫平了經理的不快,使他不失體麵。後來他用更充分的理由,提出反對經理的意見,經理也就不會感到下不了台。
林美春,是北京一家房地產公司的副總,主管基建工程。在公司裏,這可是個肥缺。為了爭得一個工程,很多建築公司往往一擲千金,賄賂當權者。說良心話,林美春也愛財,也缺財,但是她做人有原則。因此,對於財物她一概不收。
一天,一個新認識的建築公司負責人陳總約林美春吃頓便飯,林美春不好拒絕,便應約而去。三杯過後,陳總開始言歸正傳,隻見他從提包裏拿出一條“大熊貓”香煙塞到林美春手裏,口裏說道:“崔總,聽說您也喜歡抽煙,給您買了一條便宜煙,以後還得您多多照顧啊。”
林美春明白,這香煙裏肯定有鬼,因此,她把香煙塞回去說:“陳總,你又何必客氣呢?這話都不用說,大家是合作關係嘛!”
陳總見林美春拒絕,又拿起香煙塞過去說:“抽我一包煙,應該沒有原則問題吧。”
“這樣吧,陳總,你也知道公司有規定。我們打開看看,如果真是香煙的話,我就收下。如果是別的呢,還請完璧歸趙吧,您賺點錢也不容易呀。”見陳總執迷不悟,林美春隻好把話說破了。
“那我就不強人所難了,像您這樣的人,現在已經可以說是絕無僅有了。”陳總有點失落地說。
“其實我們公司的原則您是知道的,隻要您的公司有實力,我們的工程肯定跑不了您的。”林美春安慰了陳總幾句之後,就借故離開了。
讓陳總沒有想到的是,林美春居然會信守承諾,將公司的一個工程發給了陳總,工程完畢後,陳總又要表示,但還是被林美春所拒。陳總非常佩服林美春的為人,逢人便說林美春如何清廉,消息傳到董事長耳朵裏,林美春再次高升,順理成章地成了公司二把手。
有句俗話叫“拿了人家的手軟,吃了人家的嘴軟”,一旦你沒能抵擋住誘惑,接下來的事情就由不得你了。一旦東窗事發,背上言而無信的惡劣名聲,甚至被炒魷魚,那就悔之晚矣了。如果觸犯了法律,無疑還要受到相應的製裁。所以在原則麵前,有些問題必須予以拒絕。那麽,相對於普通人來說,我們又應該如何拒絕呢?
通常情況下,在拒絕他人時,我們首先應掌握以下原則。
1、照顧對方的自尊心
每個人都有自尊心,當人們向他人求助時,或多或少都會有不安的心理,對於他人的求助,如果一上來就說“不行”,勢必會傷害其自尊心,引起他人反感甚至忌恨,影響雙方交往。所以,當他人提出請求時,我們最好先說一些關心或者同情的話,然後再說明自己不能相幫的原因,這樣既可以得到對方的理解,又可以使其知難而退。
2、說話方式要委婉
即使我們真的愛莫能助,也應該以委婉的方式拒絕他人,而不應該態度生硬甚至冷淡。否則不僅會讓對方很失落,而且還會滋生不滿情緒,甚至因此懷恨在心。所以,在拒絕他人時,說話方式應該盡量委婉,語氣要盡量和緩,盡量使對方感覺到我們的拒絕是出於無奈,我們對於愛莫能助同樣感到很遺憾。
3、態度一定要誠懇
不管怎麽說,拒絕他人的請求總是令人不快。藝術地拒絕對方,也無非是想減輕對方的失落情緒。因此,在拒絕他人時,一定要態度誠懇,否則對方還會以為我們因此而暗自幸災樂禍。
4、拒絕一定要明確
如果我們確實不能相助,那麽就應該立即拒絕對方,以便使對方有足夠的時間另謀出路。而似是而非的拒絕、無緣無故的拖拉、答應了別人又反悔,都會使別人原本不安的心情加劇,如果最後幫到了別人還好,如果因此給對方造成了影響,對方無疑會對我們非常失望。
當然了,掌握了拒絕的基本原則,隻能說是初通皮毛。要想成為一個拒絕高手,我們還必須掌握一些有關拒絕的技巧,尤其是語言技巧,以便在拒絕他人時活學活用,最大程度地減少相應的負麵影響。
給別人留點麵子
“人有臉,樹有皮。”每個人都愛自己的麵子,因此在你拚命維護自己的麵子時,千萬不要忽略了別人的麵子。
哈佛學子認為,隻有給別人留足麵子,反過來才能給自己創造出麵子。有時給人留麵子也是尊重對方的表現,馬斯洛在其需求層次理論中提到,“人有被尊重的需求與自我價值實現的需求”。什麽是尊重?給他人留麵子無疑屬於尊重的一種。什麽是自我價值的實現?一個不給人留麵子的人,也就是不懂得尊重別人的人。這樣的人在得不到別人的尊重時,便會失去自我的價值。生活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沉默,此時無聲勝有聲
記得曾有人說:一切偉大的誕生都是在沉默中孕育的。智者們都從沉默中得到了好處,隻有他們理解沉默的價值。
所以,甘地說:“沉默是信奉真理者的精神訓練之一。”
吉辛說:“人世愈來愈吵鬧,我不願在增長著的喧囂中加上一份,單憑了我的沉默,我也向一切人奉獻了一種好處。”
生活中,有許多人以為隻有高聲叫賣學問見識才是進取之道,他們對沉默不以為然,不屑一顧。
有內涵的人絕不會像暴發戶一樣輕易炫耀自己的聰明,在沒有必要的情況下,他們寧可一言不發。結果,他們在沉默中獲得了更大的價值。
天主教羅馬教皇約翰保羅二世曾任命了一個禦用裁縫,他的名字叫拉涅羅曼奇內利。當人們知道教皇身上那做工考究的長袍都是出自他的手時,對他充滿了敬意。
其實,拉涅羅曼奇內利不光手藝高超,為人也謙恭嚴謹,頗受教皇和紅衣主教們的青睞。與新被任命的紅衣主教們相比,他與教皇更熟。他常被召到教皇的私人寓所為其量體裁衣,而耶穌聖像所穿的黑袍也是出自他的巧手。
不過,曼奇內利並沒有因為認識眾多的宗教名人而洋洋自得,他的言行相當謹慎,他從不透露任何有關教皇和紅衣主教的事情。教皇一件白色長袍的價錢以及製作細節,從他嘴裏根本套不出來。他守口如瓶,絕不把聽來的主教們的議論透露給外界,正是慎言使他贏得了教皇和主教們的信賴。
他唯一的談話就是自己多年來在裁剪上的心得,他認為自己能夠發現客人體形上的不足,並想辦法為他們彌補。比如,為一個略微駝背的人設計長袍,衣服的後襟就要稍長,前襟稍短,這樣可令穿衣人看起來更挺拔。有人就此判斷那個穿衣人是教皇本人,但曼奇內利拒絕證實。
俗話說,禍從口出,就在你誇誇其談之際,已經為那個一直在暗中與你較勁的人準備了一些把柄,為那個聽了你某句話不舒服的人進行報複埋下了伏筆。所以古人說:沉默是金。很多時候不說話就是最聰明的選擇。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一些情形:有人倚仗某些勢力,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說話咄咄逼人;有人因為某些問題不合心意,便喋喋不休;有的人性格粗魯,說話不分青紅皂白。此時,最好的方式就是保持沉默,以靜製動,這樣就能使這些人感覺自討沒趣、知難而退。
1、用沉默對付喋喋不休者
轉移話題的緘默能使人樂而忘求:對要回答的問題保持緘默,而選準時機談大家的熱門話題並引人入勝,使對方無法插入自己的話題,且從談話中悟出道理,檢討自己。
義無反顧的緘默能使人就範:某領導有一次交代屬下辦一件較困難的任務,當然,他能勝任。交代之後,對方講起了“價錢”。於是該領導義無反顧地保持緘默,連哼也不哼。“困難如何大……”,“條件如何差……”,“時間如何緊……”,說著說著他就不說了。最後說了一句:“好,我一定完成。”
沉默是金,有時沉默不語能夠出奇製勝,如果滔滔不絕,反而有理說不清。
林肯是一位勤勉好學的人,他通過自學,領得了律師營業執照。他在法庭訴訟中的能言善辯、機智靈活,贏得了人們普遍的讚譽。有一次,他竟一言不發而擊敗了原告律師,在訴訟中獲勝。
在法庭上,原告律師滔滔不絕,把一兩個簡單的論據反反複複地講了兩個小時,法官和聽眾都顯得十分不耐煩,一片議論聲。有的人竟打起了瞌睡。最後,原告律師終於說完了,林肯作為被告律師登上講台,但他卻一言不發。台下一片肅靜,人們都感到很奇怪。
過了一會兒,林肯把外衣脫下,放在桌上,然後拿起水杯喝口水,再把水放下,重新穿上外衣。然後又脫外衣又喝水。如此循環了五六次,法官和聽眾被林肯的啞劇逗得哈哈大笑,而林肯卻始終未發一言,在笑聲中走下講台,他的對手最終被“笑”輸了。
2、用沉默對付性情粗魯的人
性情粗魯者說話不管不顧,橫衝直撞,對付這種人是無法正麵交涉的。俗話說,秀才遇上兵,有理說不清,盡管你的尊嚴、人格以及感情受到傷害,但隻要你一出手,便會陷入難以應付的場麵。麵對突如其來的羞辱,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注意避免發火動怒。如果你不是沉著應對,而是失去理智,那就會給挑釁者提供機會,讓其占據優勢,結果使自己處於更為不利的地位。
盡管羞辱人的言語是卑鄙的、惡毒的、殘酷的、無聊的,但你不可以被他的一句羞辱而氣憤得像他一樣失去理智。應付他的基本對策是保持冷靜鎮定,這樣你才能穩操勝券。
曾有一位不速之客突然闖入洛克菲勒的辦公室,直奔他的寫字台,並以拳頭猛擊台麵,大發雷霆:“洛克菲勒,我恨你!我有絕對的理由恨你!”接著那位客人恣意謾罵他達幾分鍾之久。辦公室所有的職員都感到無比氣憤,以為洛克菲勒一定會拾起墨水瓶向他擲去,或是吩咐保安員將他趕出去。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洛克菲勒並沒有這樣做。他停下手中的活兒,和善地注視著這位攻擊者,那人愈暴躁,他就顯得越和善。
那個無理之徒被弄得莫名其妙,漸漸平息下來。因為一個人發怒時,遭不到反擊,是堅持不了多久的。他是準備好了來這兒與洛克菲勒決鬥的,並想好了洛克菲勒要怎樣回擊他,他再用想好的話去反駁。但是,洛克菲勒就是不開口,所以他也就不知如何是好了。
葛力內在一次會議中對一項決議投了反對票。這個政黨的領袖來到他的辦公室對他進行指責,說他簡直是本黨的叛徒,企圖破壞該政黨組織。
葛力內正在寫稿,見他進來後仍沒抬頭,好像不知道他就在自己的身旁一樣。來客見葛力內如此冷淡,更是火上加油,越發顯得生氣,於是對葛力內辱罵起來。可是,葛力內就是不予理睬,依舊默默地寫著他的東西。
來客無可奈何,繞著葛力內的桌子兜了一圈,回到原位,又滔滔不絕地重說了一遍。雖然來客幾番重複這套盛氣淩人的指責,但葛力內始終沒有停下手中的活。直到來客詞窮怒息,準備離去,葛力內才慢慢停下手中的筆,抬起頭來,輕輕地一笑,丟過去一個得意的眼色,說:“幹嗎那麽著急走啊?回來盡情地發泄吧!”
有時候,沉默是一種無聲的力量。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要想讓別人閉上嘴巴,與其用言語壓倒對方,倒不如保持沉默。
學會溫暖的拒絕
在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一些親朋好友要求我們幫忙的情形。如果能夠辦到,應該盡最大的努力去辦;但是當對方提出的要求有些過分,不是我們個人力所能及時,就應該予以拒絕。對我們來說,這是很難為情的事情。而對求助者來說,尤其是當對方的心胸並不豁達時,他們的潛意識裏往往會產生“以牙還牙”的想法,甚至會懷恨在心。
也因此,在遭遇這種情況時,有些人出於理智考慮想要拒絕對方,可“不”字卻難以出口;有些人拒絕方式過於生硬,結果使多年的朋友都疏遠了;有的人明知辦不到也不忍拒絕別人,勉為其難,無形中增加了自己的壓力和心理負擔,結果不僅事情沒辦成,費力不討好,無形中還損害了自己的聲譽和形象。可見,拒絕他人實在是交際中不容忽視的重點。
有這樣一個故事:
在德國某電子公司的一次會議上,公司經理拿出一個他設計的商標征求大家意見。
經理說:“這個商標的主題是旭日。這個旭日很像日本的國旗,日本人民見了一定樂於購買我們的產品。”
營業部主任和廣告部主任都極力恭維經理的構想,但年輕的銷售部主任說:“我不同意這個商標。”經理聽了感到很吃驚,全室的人都瞪大眼睛盯住他。
年輕的銷售部主任沒有同經理爭論那個帶紅圈圈的設計是否雅觀,而是說:“我恐怕它太好了。”
經理感到納悶,臉上卻帶著笑說:“你的話叫我難理解,解釋來聽聽。”
“這個設計與日本國旗很相似,日本人喜歡,然而,我們另一個重要市場——中國的人民,也會想到這是日本國旗,他們就不會引起好感,就不會買我們的產品,這不同本公司要擴展對華貿易營業計劃相抵觸嗎?這顯然是顧此失彼了。”
“天哪!你的話高明極了!”經理叫了起來。
向有權威的人士表示反對或拒絕,你一定要有充分的理由,還要注意技巧。年輕主任用一句“我恐怕它太好了”先撫平了經理的不快,使他不失體麵。後來他用更充分的理由,提出反對經理的意見,經理也就不會感到下不了台。
林美春,是北京一家房地產公司的副總,主管基建工程。在公司裏,這可是個肥缺。為了爭得一個工程,很多建築公司往往一擲千金,賄賂當權者。說良心話,林美春也愛財,也缺財,但是她做人有原則。因此,對於財物她一概不收。
一天,一個新認識的建築公司負責人陳總約林美春吃頓便飯,林美春不好拒絕,便應約而去。三杯過後,陳總開始言歸正傳,隻見他從提包裏拿出一條“大熊貓”香煙塞到林美春手裏,口裏說道:“崔總,聽說您也喜歡抽煙,給您買了一條便宜煙,以後還得您多多照顧啊。”
林美春明白,這香煙裏肯定有鬼,因此,她把香煙塞回去說:“陳總,你又何必客氣呢?這話都不用說,大家是合作關係嘛!”
陳總見林美春拒絕,又拿起香煙塞過去說:“抽我一包煙,應該沒有原則問題吧。”
“這樣吧,陳總,你也知道公司有規定。我們打開看看,如果真是香煙的話,我就收下。如果是別的呢,還請完璧歸趙吧,您賺點錢也不容易呀。”見陳總執迷不悟,林美春隻好把話說破了。
“那我就不強人所難了,像您這樣的人,現在已經可以說是絕無僅有了。”陳總有點失落地說。
“其實我們公司的原則您是知道的,隻要您的公司有實力,我們的工程肯定跑不了您的。”林美春安慰了陳總幾句之後,就借故離開了。
讓陳總沒有想到的是,林美春居然會信守承諾,將公司的一個工程發給了陳總,工程完畢後,陳總又要表示,但還是被林美春所拒。陳總非常佩服林美春的為人,逢人便說林美春如何清廉,消息傳到董事長耳朵裏,林美春再次高升,順理成章地成了公司二把手。
有句俗話叫“拿了人家的手軟,吃了人家的嘴軟”,一旦你沒能抵擋住誘惑,接下來的事情就由不得你了。一旦東窗事發,背上言而無信的惡劣名聲,甚至被炒魷魚,那就悔之晚矣了。如果觸犯了法律,無疑還要受到相應的製裁。所以在原則麵前,有些問題必須予以拒絕。那麽,相對於普通人來說,我們又應該如何拒絕呢?
通常情況下,在拒絕他人時,我們首先應掌握以下原則。
1、照顧對方的自尊心
每個人都有自尊心,當人們向他人求助時,或多或少都會有不安的心理,對於他人的求助,如果一上來就說“不行”,勢必會傷害其自尊心,引起他人反感甚至忌恨,影響雙方交往。所以,當他人提出請求時,我們最好先說一些關心或者同情的話,然後再說明自己不能相幫的原因,這樣既可以得到對方的理解,又可以使其知難而退。
2、說話方式要委婉
即使我們真的愛莫能助,也應該以委婉的方式拒絕他人,而不應該態度生硬甚至冷淡。否則不僅會讓對方很失落,而且還會滋生不滿情緒,甚至因此懷恨在心。所以,在拒絕他人時,說話方式應該盡量委婉,語氣要盡量和緩,盡量使對方感覺到我們的拒絕是出於無奈,我們對於愛莫能助同樣感到很遺憾。
3、態度一定要誠懇
不管怎麽說,拒絕他人的請求總是令人不快。藝術地拒絕對方,也無非是想減輕對方的失落情緒。因此,在拒絕他人時,一定要態度誠懇,否則對方還會以為我們因此而暗自幸災樂禍。
4、拒絕一定要明確
如果我們確實不能相助,那麽就應該立即拒絕對方,以便使對方有足夠的時間另謀出路。而似是而非的拒絕、無緣無故的拖拉、答應了別人又反悔,都會使別人原本不安的心情加劇,如果最後幫到了別人還好,如果因此給對方造成了影響,對方無疑會對我們非常失望。
當然了,掌握了拒絕的基本原則,隻能說是初通皮毛。要想成為一個拒絕高手,我們還必須掌握一些有關拒絕的技巧,尤其是語言技巧,以便在拒絕他人時活學活用,最大程度地減少相應的負麵影響。
給別人留點麵子
“人有臉,樹有皮。”每個人都愛自己的麵子,因此在你拚命維護自己的麵子時,千萬不要忽略了別人的麵子。
哈佛學子認為,隻有給別人留足麵子,反過來才能給自己創造出麵子。有時給人留麵子也是尊重對方的表現,馬斯洛在其需求層次理論中提到,“人有被尊重的需求與自我價值實現的需求”。什麽是尊重?給他人留麵子無疑屬於尊重的一種。什麽是自我價值的實現?一個不給人留麵子的人,也就是不懂得尊重別人的人。這樣的人在得不到別人的尊重時,便會失去自我的價值。生活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