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雖然是一則寓言故事,但道理卻值得深思。不管何時,不管何地,隻要你肯付出,就能得到回報。隻有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不假思索的伸出援助之手,你才能在陷入危機時得到別人的幫助。


    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生活中當你為別人付出的時候,本身就會體驗到快樂,因為付出也是一種快樂。為別人付出你的愛心,就種下一片希望,就會有碩果累累的一天,就能品嚐到豐收的喜悅。


    生活中的每一天,都不要吝惜我們的付出,主動地幫助別人,其實也是在幫我們自己。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哈佛第26任校長魯登斯坦曾說過這樣一段話:“哈佛為什麽要教授六十多種語言和許多異國文化和文明的成就呢?就因為假如大學不能這樣做,我們就會漸漸忘記了人類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我們就會失去一個巨大的人文科學寶庫,而那個寶庫是我們要理解人究竟是什麽所必需的。”


    人本無三六九等,人人平等的觀念在美國社會根深蒂固。能容忍他人,這是平等的基礎,也是哈佛素質教育的一個表現。


    在街角的轉彎處,兩個人無意中相互撞到,是相互指責、廝打?還是互道一聲“對不起”,然後各行其路?別人的玩笑話將自己置於尷尬的境地,是佯裝發脾氣揍對方一頓,還是一笑置之?……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矛盾,到底應該以怎樣的姿態來麵對呢?


    許多事情,如果雙方都寸步不讓的爭執,結果可能會進一步激化矛盾,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但是,如果有一方能夠以一種大度的心態帶頭禮讓,不僅能夠化解矛盾,還能給人留下風格高尚的印象,贏得更多人的欽佩。


    貝拉和布魯克同為一家高科技公司的工程師,平時兩個人關係很好,無論在工作上還是生活上,都給予了對方很多幫助。貝拉的年齡比布魯克年長一些,工齡也比布魯克要長。因此,在一次公司的人事變動中,很多人都認為貝拉會得到升遷,但結果布魯克卻被提升為地區業務助理,貝拉依然在他原來的位置上。貝拉認為布魯克能夠得到提升是布魯克背後搗鬼的結果,因此他沒有帶給布魯克什麽祝福,相反,幾乎每次見到布魯克,他都會給他一些臉色看。


    一天,貝拉看見布魯克和公司老總一同從遠處走過來,就故意高聲對身旁的幾位同事說道:“哼,布魯克那家夥,你看他天天往經理的辦公室跑,巴結人的技術算得上第一了!”貝拉明顯帶有惡意攻擊的話並沒有得到同事們的共鳴,相反,他們認為貝拉心胸狹小,不值得深交。


    然而,就在貝拉嘲弄布魯克時,布魯克正極力向老總推薦貝拉。但是,經理在私下裏向其他同事征求意見的時候,有人把貝拉說布魯克壞話的事說了出來,經理也認為貝拉心胸狹小,不宜重用,而布魯克心態平和、大度,做事主動,值得好好培養。


    大度的人能夠容忍別人有意無意的侵犯,也能夠獲得更多人的敬重。唐代高僧寒山問拾得和尚:“今有人侮我,冷笑我,藐視我,毀我傷我,嫌惡恨我,詭譎欺我,則奈何?”拾得和尚答曰:“子但受之,依他讓他,敬他避他,苦苦耐他,裝聾作啞,漠然置之,冷眼觀之,看他如何結局?”這種大智若愚的生活藝術,體現的是一種大度的心態,也正是老子所謂的“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它能夠化解恩怨,消除人與人之間的隔閡。


    聰明而又擅長交際的人都明白:大度的是促進良好人際關係的潤滑劑。相對而言,怨恨實在沒有什麽大的用處,台風帶來暴雨,你家地下室變成一片澤國,你能夠責怪天氣不如你的意嗎?你能說“我永遠也不原諒天氣嗎”?既然如此,為什麽對別人不能大度一點呢?大度不僅是原諒別人的錯誤,也是自己人格的體現。越是大度的人越能得到別人的尊敬,所以也越能於無形中影響到別人。


    據說宰相張英與一位姓葉的侍郎都是安徽桐城人,兩家毗鄰而居。一次,兩家都要起房造屋,為爭地皮,發生了爭執。張老夫人便修書一封,要張英出麵幹預。俗話說,宰相肚裏能撐船,張英看罷來信,立即作詩勸導老夫人:“千裏修書隻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裏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張家見書明理,立即把院牆主動退後三尺。


    葉家見此情景,深感慚愧,也馬上把院牆向後讓三尺。於是,張葉兩家的院牆之間,就形成了六尺寬的巷道,成了有名的“六尺巷”。而且兩家後來一直修好,和睦相處。


    心胸寬廣,擁有大度心態的人,對於改善人際關係和保持自我身體健康都是大有裨益的。很多事實都表明了一點,不能以大度的胸懷接納別人的錯誤,總是斤斤計較的人,其身心也會受到不良影響。因為,一個人如果對別人過分苛求,必定處於情緒緊張、心理不平衡的精神狀態中,如此便會導致內心的矛盾衝突或情緒危機難以解脫,直接影響身心健康。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任何人都有缺點,人的一生是不斷自我完善的過程,所以,把別人的錯誤當自己的錯誤來原諒,大度地容納別人。可以說,大度也是一種良好的心理品質。一個人能顧全大局,或暫時拋棄個人的恩怨,這恰恰是思想境界較高的表現,這樣的寬容會換來更多人的尊敬。


    勿在別人的傷口上撒鹽


    別人有點錯誤,別揪住不放。如果牙尖嘴利地在別人傷口上撒鹽,最後吃不了兜著走的可能是你。


    忌諱就像永遠不會結疤的傷痕,隻要輕輕一碰,會痛在內心深處。與人交往,讚美人本應算好事,但若口無遮攔,犯了忌諱,好事也會變成壞事,這正是“有人一句話把人說笑,有人一句話把人說跳”的差別的原因。即使讚美者和受讚者關係十分密切,也要注意,不能一時興起就為所欲為地想怎樣就怎樣。


    王經理和郭經理很要好,誌趣相投,嬉笑怒罵無所不說,私下裏也沒有保留的餘地,甚至對方的忌諱也是酒後茶餘的談資。在一次宴會上,王經理有點兒喝多了,為了表達對郭經理曲折經曆和能力的敬佩,他舉起酒杯說:“我提議我們大家共同為郭經理的成功幹杯!總結郭經理的曲折曆程,我得出一個結論:凡是成大事的人,必須具備三證!”


    接著王經理提了提嗓門答道:“第一是大學畢業證,第二是監獄釋放證,第三是老婆離婚證!”


    話音剛落,眾人嘩然,郭經理硬著頭皮,臉色鐵青喝下了那杯苦澀的酒。這“三證”中的兩證無疑是郭經理的忌諱,他不想讓更多的人知道,也不想讓人們議論,但王經理與他太好太熟、太沒有界限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稱讚與自己關係很好的人時,如果是當著其他人的麵,千萬不要冒犯他的忌諱,畢竟我們每個人都不願意提那些不愉快的事情。


    但是有的人口齒伶俐,在交際場上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假若口無遮攔,說錯了話,說漏了嘴,也是很難補救的。故說話應講究“忌口”,否則,若因言行不慎而讓別人下不了台,或把事情搞糟,是不禮貌的,也是不明智的。


    在與人交談時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不要當眾揭對方的隱私和錯處。


    誰都不願把自己的錯處或隱私在公眾麵前曝光,一旦被人曝光,就會感到難堪而惱怒,甚至會遷怒於人。所以,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如果不是為了某種特殊需要,一般應盡量免接觸這些敏感區,以免使對方當眾出醜。必要時,可采用委婉的話暗示你已知道他的錯處或隱私,讓他感到有壓力而不得不改正。知趣的、會權衡的人隻需“點到為止”,一般是會顧全自己的臉麵而悄悄收場的,當麵揭短,對方說不定會惱羞成怒,或者幹脆耍賴,出現很難堪的局麵。至於一些純屬隱私、非原則性的錯處,最好的辦法是裝聾作啞,權當不知道,千萬別去追究。


    2、不要故意渲染和張揚對方的失誤。


    在交際場上,人們難免會碰到一些情況,講了一句外行話,念錯了一個字,搞錯了一個人的名字,被人搶白了兩句等,對方本已十分尷尬,生怕更多的人知道,作為知情者,一般說來,隻要這種失誤無關大局,就不必大加張揚,故意搞得人人皆知,更不要抱著幸災樂禍的態度,來個小題大做,拿人家的失誤來做笑料,顯示你的聰明。因為這樣做不僅對你無益,而且還會傷害對方的自尊心,你將在無心當中結下怨敵。同時,也有損於你自己的社交形象,人們會認為你是個刻薄饒舌的人,會對你反感、有戒心,因而敬而遠之。所以渲染他人的失誤,實在是一件損人而又不利己的事。


    3、要給人留餘地。


    在社交中,有時遇到一些競爭性的文體活動,比如下棋、球賽等,盡管隻是一些娛樂性活動,但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成為最後的勝利者。有經驗的社交者,即使在自己取勝把握比較大的情況下,往往也不把對方搞得太慘,而是適當地給對方留點兒麵子,讓他也勝一兩局。尤其在對方是老人、長輩的情況下,你若圖一時之快,窮追不舍,讓他狼狽不堪,有時還可能引起意想不到的後果,讓你無法收拾。


    其實,隻要不是正式比賽,作為交流感情、增進友誼的文體活動,又何必釀成不愉快的局麵呢?在其他事情上也一樣,你固然多才多藝,但也要給別人一點兒表現自己的機會。“一言堂”、“獨風流”是不利於社交的。這樣隻能讓你自己與別人隔絕開來,失去很多朋友,這又何必呢?


    千萬要記住和避免的一點是:讓別人恨你的一個方法——揭開別人的傷疤,然後撒把鹽。


    放下愛情就能快樂


    “放下愛情就能快樂”是一種清淨心態。但是,放下愛情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如果我們對愛情無掛礙,無執著,無重視,什麽樣的事情都能夠看得開、放得下,才能夠獲得真正的快樂。


    何為快樂?快樂其實是一種開朗、輕鬆、朝陽的心情,也是一種洞悉人生真諦的大智慧。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會有一塊屬於自己純潔愛情的聖地,這塊愛的聖地沒有情緒染垢之前,非常開朗、輕鬆與朝陽,真諦的大智慧也在這塊純潔的聖地,純潔的愛與快樂操縱我們每天的心情,讓我們自得、奪目、寧靜。


    但是,身居繁華大都市的人們,在純潔的聖地自由化地種下不同的心情,漸漸地,我們的心情變得越來越難以揣測,越來越難以駕馭,承載純潔愛的那塊聖地漸漸地隱蔽起來,隱蔽得越來越深,快樂也沒有站腳的地方,所以逐漸地脫離我們的身體,離我們越來越遠。我們整天被名利和權威等世俗的事情糾纏,陷入你爭我奪的境地。特別是愛情纏繞身心,身心不安,為了愛情不斷追求名譽、金錢、權勢等太多的累,不停地為心中最高尚的愛情設計前程似錦的美好藍圖。就這樣,我們在愛情的誘惑下,一天天地在世俗愛情之中掙紮,但越陷越深。


    過去有一位富翁,身邊有三位美貌勝過仙女的夫人,三位夫人都很通情達理,對富翁也很好,可是,富翁卻從來不知道滿足,還想得到世界上所謂的美人,有一天,有一位朋友介紹他一位美人,富翁一看就喜歡得不得了,就想方設法弄到手,這位美人有猶如仙女一般的外表,但她的內心卻如穀狹窄,計較心強大,她進富翁家門之後,夫人之間內心計較,鬥嘴吵架,動手動腳,這些夫人都有背景、有勢力,富翁自知無法壓製她們,勸告也沒有什麽作用,眼睜睜看著家庭破裂分散,內疚心煩,非常痛苦。無可奈何,他就背著許多金銀財寶去尋找快樂,可是,走過千山萬水也未找到。


    於是,他沮喪地走進寺院。這時前麵來了一位麵善的大師,富翁靠近大師,把自己經曆過的情況告訴大師,大師微笑而認真地聽,連連點頭,富翁最後問大師:“我是個令人羨慕的富翁,而且重視愛情的優秀男人,為何沒有快樂呢?”大師說:“實際上,快樂也很簡單,放下就是快樂呀!”又接著說:“放下愛情就能快樂。”富翁問大師:“大師你快樂了嗎?”大師耐心地說:“我無牽無掛,沒有不快樂。”


    富翁恍然大悟:是啊,自己每天為那些女人心煩,怕他們離開自己,跟著別人;既怕別人偷盜自己的金銀財寶,又怕被人謀財害命;更怕的是別人陷害自己,整天提心吊膽,快樂從何而來?於是,富翁下決心,放下一切,就跪拜大師,要求出家,大師微笑著說:“放下不必要出家,你做一個真正放下的在家弟子吧!”富翁明白大師的意思,把金銀財寶布施給貧困的人,從此,自己過著簡單而樸素的生活。他的夫人們看到他變成窮人,都一個個地離開了,最後隻留下第一個夫人。富翁再也不擔驚受怕,再也沒聽到爭吵吼叫,再也沒有為愛情擔憂,反而身心自由與快樂起來,而且因為他幫助了那些窮人,獲得了窮人的感激和愛戴。


    人生就是要活得開開心心、快快樂樂。有時候,不一定要有愛情,不一定要有地位,不一定要事業輝煌,不一定要擁有許多錢財。但是,人生卻一定要有放下的智慧,讓自己的心靈獲得解脫。放下對舊日戀情的回憶,放下害人害己的權利,放下曾經的輝煌,放下對金銀財寶的貪心。卸下心上所有不讓我們自由的包袱,人生最大的快樂就是放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哈佛心理學大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何亞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何亞歌並收藏哈佛心理學大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