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若岫才梳洗過,便看見初晴手裏托著兩本書,笑眯眯的走了進來。
“姑娘要的可是這兩本?”初晴將書遞給若岫。
若岫看了一眼,笑道,“正是呢。怎麽還麻煩姐姐親自跑了一趟,隨便差人送來便成了,我也是近來無聊才想起隨便翻翻罷了。快請坐吧。”
“我們屋裏本就沒什麽事,偶爾出來走走,消散消散也好。”初晴擺了擺手,“老在屋裏呆著,人都變倦怠了。”
“難得過來,還請姐姐多和我說說話才好。”若岫打心眼裏喜歡這個俏麗的丫頭,自然要套套近乎。
“那就叨擾啦。”初晴倒也爽快,依著若岫下首坐了,“姑娘怎麽忽然想起讀佛經?”
“近來心裏總覺得煩悶,”若岫淡淡道,“許是因為平日裏執念太多,心裏想著不如看點佛經,看能不能好些。”
“姑娘年紀輕輕的,卻不該說這種話,”初晴一臉不讚同,“之前是聽那些愛嚼舌的說了些閑言碎語,這一年到頭誰沒個災啊病的,就算是老天,那還有陰晴旱澇呢,可莊稼人還不是該種稻種稻,該插秧插秧,咱日子還是得繼續過。”
若岫笑著點頭,“倒是我糊塗了。”
“若我說,姑娘讀書是多,就是因為讀得多的,想得也就越多。我因為伺候三夫人也識了些字,平日裏也喜歡那些漂亮話兒,可也不過是個凡胎,沒得姑娘玲瓏剔透。如今也越著禮,勸姑娘一句,那些詩詞都是好的,可過日子還不得是柴米油鹽?讀書時精細點是好事,過日子還是糙著點活得自在。”
若岫仔細看著初晴道,“我竟沒想到,姐姐竟是這麽一個通透人兒。”
“別笑話我啦,”初晴搖搖頭,“隻是覺得姑娘不是個這麽看不開的人,才勸你幾句。這些佛經讀著也好,隻是不能讀的太進去了。”她聲音忽然降低了些,“像我們夫人那樣,活得就太苦啦。”
若岫見她似乎有些低落,忙轉移話題,“姐姐帶的什麽花?我怎麽記得園子裏沒有這種?”
初晴笑著將花摘了下來,“哪裏是什麽真花,做得精致些罷了,這花是用通草做的,一朵才幾文錢,可以戴個把月呢,似乎是微水城裏才有,別處卻是不曾有這樣手巧的工藝,我在平源是沒見過的,我看著它做得精細,倒像真的似的,便買來戴著玩,比不得那些絹花珠花。”
“姐姐這話卻說錯了,我看那些絲絹做的花倒不如這個別致典雅,最難得的,戴上去竟像是真的似的,豈不比那貴上一倍的絹花強百倍?論物豈能不論美惡而論貴賤?”若岫搖頭。
“你素來是個有見識的,”初晴笑道,“難怪聽說有些富貴家的姑娘,竟也用這個。原是如此,我卻是個俗人了。”
“你若是俗人,那這全家上下怕就沒有一個雅人了。”若岫拍手道,“我們這樣,莫不是在互相吹捧麽?”
“大家都說五姑娘伶牙俐齒,說起話來不饒人。我素未曾見,如今總算是見識了。”初晴伸手輕捏若岫的臉道,“讀過書的編排起人來果然不是一般的厲害。”
“好姐姐,我哪兒敢編排你的不是。”若岫笑著躲開。
她反複看著那假花,又道,“怎麽隻有花,沒有葉呢?”
“我也正奇怪,這花雖逼真,葉卻做得僵硬,訪遍微水城卻是戶戶如此。我嫌它礙眼,便將那葉摘了去。”初晴遺憾道。
“不如去園裏現摘幾葉,鮮花難得,鮮葉卻是尋常,這樣用鮮葉襯花,沒準兒更好。”若岫給她出主意。
“這個主意好。”初晴笑道,“我這就去園子裏轉一圈,來了這半日,也該回去了。”
若岫今日原也有事,約好了午飯後去袁家上補習術數課程,加上知道初晴是三夫人房裏離不得的大丫頭,便也沒留,起身送她出了院子。
袁家。書房。
“還是先歇會兒吧。”漱玉合上書本,對若岫笑道,“沒想到你卻學的快,這樣一來,我倒還真是輕鬆了不少。”
若岫伸手揉了揉酸澀的脖頸,果然不能小瞧古人的智慧,她還以為自己能輕鬆用幾個阿拉伯數字和字母擺平,結果發現其實這裏涉及很多問題都是現實中的應用題,答案還通常並不是唯一的,絕對不是一兩個方程式就能算得出的。有的問題的複雜程度竟然得用到線性代數才能得出解來,可惜這麽多年,誰還記得怎麽做呢,隻能認命的重新學古人的技巧和口訣。她因為有基礎,學得快,總算還沒有太丟人。
“你竟也簪這花,這可是微水城特有的。”漱玉探手過來,扶著若岫的臉仔細看,“我看你平日也不是個愛戴玉簪花的,怎麽今兒個這麽有興致?”
若岫撫鬢,是初晴走的時候給她戴上的,“偶爾來了興致罷了。況且,以後回平源就沒有這樣的了,此時不戴,更待何時?”
“我那裏還有兩隻,不過今日沒帶,”漱玉忽然想到什麽似的道,“對了,我這裏剛好有幾瓶薔薇露,我平日裏用的也不多,可爹爹偏要那麽些來,放著也怪占地方,不如你拿兩瓶去用。”
她說著就要起身,若岫忙阻止她道,“不用麻煩。我平日裏都沒怎麽用這些。”
漱玉橫了她一眼,道,“呆這兒別走。”說著,起身低聲吩咐丫頭幾句,又轉去隔壁,回來時手裏托著一個匣子。
“你拿著。”她掏出兩個精致的小瓶,硬塞進若岫手裏。
“我看你平日裏也不怎麽打扮,怎得懂那麽多?”若岫看著她匣子裏,一層是瓶瓶罐罐,一層是簪子和耳釘,種類雖然很少,但是可以看出件件皆是珍品。
漱玉眼神奇怪的看了她半日,忽然開口,“我見你平日裏總是身著淡裙素衣,簪一支白玉簪子,耳上隻著米粒大的珍珠,卻是為何這樣打扮?”
“我怕麻煩,又不會配色,撿著不會出錯的,自己喜歡的幾樣隨意穿戴罷了,平常也懶得去換來換去,就一直這麽樣了。”若岫覺得奇怪,也沒聽誰說過她這樣不對啊,難道有問題?(未完待續)
“姑娘要的可是這兩本?”初晴將書遞給若岫。
若岫看了一眼,笑道,“正是呢。怎麽還麻煩姐姐親自跑了一趟,隨便差人送來便成了,我也是近來無聊才想起隨便翻翻罷了。快請坐吧。”
“我們屋裏本就沒什麽事,偶爾出來走走,消散消散也好。”初晴擺了擺手,“老在屋裏呆著,人都變倦怠了。”
“難得過來,還請姐姐多和我說說話才好。”若岫打心眼裏喜歡這個俏麗的丫頭,自然要套套近乎。
“那就叨擾啦。”初晴倒也爽快,依著若岫下首坐了,“姑娘怎麽忽然想起讀佛經?”
“近來心裏總覺得煩悶,”若岫淡淡道,“許是因為平日裏執念太多,心裏想著不如看點佛經,看能不能好些。”
“姑娘年紀輕輕的,卻不該說這種話,”初晴一臉不讚同,“之前是聽那些愛嚼舌的說了些閑言碎語,這一年到頭誰沒個災啊病的,就算是老天,那還有陰晴旱澇呢,可莊稼人還不是該種稻種稻,該插秧插秧,咱日子還是得繼續過。”
若岫笑著點頭,“倒是我糊塗了。”
“若我說,姑娘讀書是多,就是因為讀得多的,想得也就越多。我因為伺候三夫人也識了些字,平日裏也喜歡那些漂亮話兒,可也不過是個凡胎,沒得姑娘玲瓏剔透。如今也越著禮,勸姑娘一句,那些詩詞都是好的,可過日子還不得是柴米油鹽?讀書時精細點是好事,過日子還是糙著點活得自在。”
若岫仔細看著初晴道,“我竟沒想到,姐姐竟是這麽一個通透人兒。”
“別笑話我啦,”初晴搖搖頭,“隻是覺得姑娘不是個這麽看不開的人,才勸你幾句。這些佛經讀著也好,隻是不能讀的太進去了。”她聲音忽然降低了些,“像我們夫人那樣,活得就太苦啦。”
若岫見她似乎有些低落,忙轉移話題,“姐姐帶的什麽花?我怎麽記得園子裏沒有這種?”
初晴笑著將花摘了下來,“哪裏是什麽真花,做得精致些罷了,這花是用通草做的,一朵才幾文錢,可以戴個把月呢,似乎是微水城裏才有,別處卻是不曾有這樣手巧的工藝,我在平源是沒見過的,我看著它做得精細,倒像真的似的,便買來戴著玩,比不得那些絹花珠花。”
“姐姐這話卻說錯了,我看那些絲絹做的花倒不如這個別致典雅,最難得的,戴上去竟像是真的似的,豈不比那貴上一倍的絹花強百倍?論物豈能不論美惡而論貴賤?”若岫搖頭。
“你素來是個有見識的,”初晴笑道,“難怪聽說有些富貴家的姑娘,竟也用這個。原是如此,我卻是個俗人了。”
“你若是俗人,那這全家上下怕就沒有一個雅人了。”若岫拍手道,“我們這樣,莫不是在互相吹捧麽?”
“大家都說五姑娘伶牙俐齒,說起話來不饒人。我素未曾見,如今總算是見識了。”初晴伸手輕捏若岫的臉道,“讀過書的編排起人來果然不是一般的厲害。”
“好姐姐,我哪兒敢編排你的不是。”若岫笑著躲開。
她反複看著那假花,又道,“怎麽隻有花,沒有葉呢?”
“我也正奇怪,這花雖逼真,葉卻做得僵硬,訪遍微水城卻是戶戶如此。我嫌它礙眼,便將那葉摘了去。”初晴遺憾道。
“不如去園裏現摘幾葉,鮮花難得,鮮葉卻是尋常,這樣用鮮葉襯花,沒準兒更好。”若岫給她出主意。
“這個主意好。”初晴笑道,“我這就去園子裏轉一圈,來了這半日,也該回去了。”
若岫今日原也有事,約好了午飯後去袁家上補習術數課程,加上知道初晴是三夫人房裏離不得的大丫頭,便也沒留,起身送她出了院子。
袁家。書房。
“還是先歇會兒吧。”漱玉合上書本,對若岫笑道,“沒想到你卻學的快,這樣一來,我倒還真是輕鬆了不少。”
若岫伸手揉了揉酸澀的脖頸,果然不能小瞧古人的智慧,她還以為自己能輕鬆用幾個阿拉伯數字和字母擺平,結果發現其實這裏涉及很多問題都是現實中的應用題,答案還通常並不是唯一的,絕對不是一兩個方程式就能算得出的。有的問題的複雜程度竟然得用到線性代數才能得出解來,可惜這麽多年,誰還記得怎麽做呢,隻能認命的重新學古人的技巧和口訣。她因為有基礎,學得快,總算還沒有太丟人。
“你竟也簪這花,這可是微水城特有的。”漱玉探手過來,扶著若岫的臉仔細看,“我看你平日也不是個愛戴玉簪花的,怎麽今兒個這麽有興致?”
若岫撫鬢,是初晴走的時候給她戴上的,“偶爾來了興致罷了。況且,以後回平源就沒有這樣的了,此時不戴,更待何時?”
“我那裏還有兩隻,不過今日沒帶,”漱玉忽然想到什麽似的道,“對了,我這裏剛好有幾瓶薔薇露,我平日裏用的也不多,可爹爹偏要那麽些來,放著也怪占地方,不如你拿兩瓶去用。”
她說著就要起身,若岫忙阻止她道,“不用麻煩。我平日裏都沒怎麽用這些。”
漱玉橫了她一眼,道,“呆這兒別走。”說著,起身低聲吩咐丫頭幾句,又轉去隔壁,回來時手裏托著一個匣子。
“你拿著。”她掏出兩個精致的小瓶,硬塞進若岫手裏。
“我看你平日裏也不怎麽打扮,怎得懂那麽多?”若岫看著她匣子裏,一層是瓶瓶罐罐,一層是簪子和耳釘,種類雖然很少,但是可以看出件件皆是珍品。
漱玉眼神奇怪的看了她半日,忽然開口,“我見你平日裏總是身著淡裙素衣,簪一支白玉簪子,耳上隻著米粒大的珍珠,卻是為何這樣打扮?”
“我怕麻煩,又不會配色,撿著不會出錯的,自己喜歡的幾樣隨意穿戴罷了,平常也懶得去換來換去,就一直這麽樣了。”若岫覺得奇怪,也沒聽誰說過她這樣不對啊,難道有問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