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外。


    在李元霸離開中權親軍的陣地之後,劉宗敏下令清點損失,竟然折損了接近兩萬人,其中包括愛將丁千裏。


    這讓劉宗敏怒不可遏,把火撒在了右軍主將袁宗弟的身上,帶著部將穀英、田虎直奔右軍帥帳尋找袁宗弟討個說法。


    “袁宗弟,你的部下開槍把我這邊打死了上千,你該作何解釋?”


    身材高大的劉宗敏氣勢洶洶,雙手叉腰,逼問矮了一頭的袁宗弟。


    袁宗弟對於劉宗敏擅自改變計劃攻打廣寧門之事憋了一肚子氣,當下立刻反唇相譏:“你們中軍的炮兵把我這邊炸死了幾千,大將軍又該作何解釋?”


    劉宗敏破口大罵:“你放屁,要不是你的人搗亂,我們中軍的炮營就把那個瘦猴子炸死了!”


    “哈哈……”


    袁宗弟撫劍大笑,“真是可笑,你們中軍擅自改變計劃圍攻廣寧門,導致兩軍自相踐踏,死傷無數……”


    “戰機稍縱即逝,城門打開後如果不能迅速控製,勢必會被明軍奪回。我們中軍實力最強,為了大順的勝利,搶攻進城,有何不可?”劉宗敏氣得雙眼圓睜,呼吸急促。


    袁宗弟冷笑道:“好一個實力最強,被單人匹馬錘死了兩萬人,也敢誇口最強?”


    劉宗敏惱羞成怒,一個巴掌扇在了袁宗弟的臉上:“我看你是找死?莫非以為我中軍將士的劍不快嗎?”


    當著手下心腹的麵,袁宗弟不肯示弱,一腳踹了回去:“姓劉的你欺人太甚,你中軍劍快,難道我右軍的刀就不夠鋒利嗎?”


    “後退、後退!”


    “我看誰敢動?”


    “哪個敢動我們大將軍試試?”


    “誰動我們袁將軍一指頭,老子讓你橫著出去!”


    “嗆啷”的出鞘聲大作,雙方將領紛紛拔劍出鞘,一時間劍拔弩張,氣氛緊張。


    穀英見袁宗弟不肯示弱,知道在右軍營中占不到便宜,當即陪笑道:“哈哈……諸位都把劍放下,自家兄弟起了分歧,豈能刀劍相向?豈不惹人笑話?”


    “好你個袁宗弟,看我不去聖上麵前彈劾你。”


    劉宗敏恨恨的收劍歸鞘,帶著部下灰溜溜的離開了右軍陣地。


    劉宗敏前腳剛走,奉了李自成之命前來調查兩軍衝突的左丞相牛金星就從帥帳後麵走了出來,撫須道:“這劉宗敏越來越囂張了啊!”


    袁宗弟抱拳道:“牛丞相你也看到了,劉宗敏不顧計劃,擅自搶攻廣寧門在前,又命炮營朝我軍陣地開炮在後。


    現在又來惡人先告狀,差點引起兩軍械鬥,倘若丞相不在聖上麵前仗義執言,右軍十萬將士豈不心寒?”


    “本相已經對此事了然於胸,定當據實稟報於聖上。”


    牛金星一直眼饞劉宗敏的地位,此刻有意拉攏袁宗弟,安撫道,“中權軍兵力太多,才讓劉宗敏居功自傲,我當與聖上商議把中軍減少到十萬人。”


    袁宗弟大喜過望,抱拳致謝:“哈哈……牛丞相果然是仗義之人,袁某在這裏就謝過丞相了。”


    牛金星辭別袁宗弟,帶了數十騎親信快馬加鞭返回李自成大營稟報而去。


    憤怒的劉宗敏離開右軍大營,並沒有直接去找李自成告狀,而是返回中軍帥帳召集部下,下令全軍列陣向右軍逼近,必須讓袁宗弟出來給自己磕頭認錯,否則今日之事不算完!


    老資格的劉體純急忙勸阻:“萬萬不可,如此做豈不讓親者痛仇者快?讓逆明朝廷看了笑話?大將軍還是去向聖上稟報此事,由聖上出麵調解為好。”


    劉宗敏生了一會氣,決定去找李自成告狀。


    李自成今年三十八歲,生的相貌堂堂,魁梧雄壯,個頭與劉宗敏差不多,而且還小了一歲。


    兩人同為陝西米脂的老鄉,在十七八歲的時候就認識了,曾經作為驛卒的李自成被裁員之後毅然投靠了闖王高迎祥,加入了愈演愈烈的農民軍。


    高迎祥死後李自成繼任闖王,二十七歲的劉宗敏帶領族人前來投奔,從那以後就被當做心腹委以重任。


    而劉宗敏也知恩圖報,每戰必然身先士卒,跟隨李自成數次大起大落,立下了汗馬功勞,逐漸被提拔為闖軍的二號領袖。


    去年李自成於西安稱帝建立大順政權後,加封劉宗敏為大將軍、汝侯,更是讓他恃寵而驕,恃功自傲,甚至多次違抗李自成的命令。


    北京城尚未攻破,而且就在李自成窮困到隻剩十八人的時候,劉宗敏依舊不離不棄,這讓李自成依然對劉宗敏保持忍讓態度。


    隻是劉宗敏的囂張已經引起了其他各軍將領的不滿,左丞相牛金星更是多次規勸李自成對劉宗敏予以打壓,挫一挫他的銳氣,否則早晚恃功造反。但李自成每次都是未置可否。


    聽牛金星把中軍和右軍的衝突敘述了一遍之後,李自成撫須道:“宗敏雖然爭強好勝,但造成這次衝突絕非他的本意,隻需要兩邊各打五十大板即可!”


    就在這時,侍衛來報:“大將軍求見聖上!”


    “宣!”


    劉宗敏進帥帳後見了李自成也不施禮,一屁股坐在圓凳上破口大罵袁宗弟,甚至把中軍陣亡兩萬人的責任也推到了袁宗弟頭上。


    抱怨完了,劉宗敏雙手一攤:“請聖上免去袁宗弟右軍主將之職,否則我中軍將士不服。”


    “哈哈……宗敏你可是我們大順的老資曆,豈能和他人一般見識?”


    李自成吩咐侍女斟茶,親自端給劉宗敏:“袁宗弟戰功卓著,就這樣免了他何以服眾?這件事說起來你也不對啊……”


    劉宗敏露出惱怒之色,並沒有接李自成遞來的茶碗:“我為大順搶奪城門,麾下將士陣亡兩萬,丁千裏以身殉國,我何處不對?”


    牛金星皮笑肉不笑的道:“大將軍,我來說幾句可好……”


    “滾!”


    氣頭上的劉宗敏並沒有給這個大順左丞相臉麵,“你算個什麽東西?我跟著聖上打天下的時候,還不知道你在哪裏?本將軍也輪得到你來教訓?”


    牛金星忍著怒火,冷笑道:“我是大順朝廷的左丞相,你說我是個什麽東西?你這話可是有汙蔑大順,汙蔑聖上之意啊!”


    “你放屁!”


    劉宗敏拍案而起,“你躲在袁宗弟帥帳後麵,別以為我沒看見你!這是我跟袁宗弟的矛盾,你少摻和!”


    “簡直是恃功自傲!”牛金星氣得拂袖而去。


    劉宗敏再次坐下提出要求:“我就不跟姓牛的一般見識了,但袁宗弟的右軍主將必須免去,否則我無法向將士們交代。”


    李自成逐漸露出不悅之色,本來和藹的笑容變得嚴肅起來:“北京城尚未攻破,你們便差點引起軍中械鬥。此事你們二人皆有過錯,各自罰俸祿三個月。”


    “好、好、好!”


    劉宗敏氣得臉色鐵青,霍然起身,拂袖而去,“請陛下把我的大將軍免去吧,我劉宗敏大不了回老家打鐵!”


    劉宗敏走後,軍師宋獻策與李岩一起進帳規勸道:“聖上息怒,如今大敵當前,當穩定軍心,切不可與大將軍一般見識。”


    李自成歎息一聲道:“唉……朕處處忍讓,甚至是庇護,他劉宗敏是得寸進尺啊,而且見了我……朕從來不施禮!”


    “可能大將軍與聖上出自同鄉,往日情深才不拿聖上當外人。”


    李岩替劉宗敏辯解,一心為大順籌劃,“臣以為聖上不如今夜設宴,召劉、袁二將,以及其他三軍主將來這裏共飲。一來化解二人矛盾,二來共同商議如何對付這拿大錘的奇人?”


    李自成憂心忡忡,在帥帳中來回踱步:“是啊,一個人一匹馬,殺了一下午,把我軍錘死了三萬多人,這是個什麽妖怪?如何應付?”


    “我聽人說此人雖然力拔山兮氣蓋世,但好像腦子不太靈光,當智取、智取啊……”白白胖胖的宋獻策指著腦袋向李自成獻策。


    “來人,設宴!”


    李自成對於兩位謀主的建議表示讚成,傳令設宴,一邊讓人把牛金星找回來。


    氣炸了肺的劉宗敏快馬加鞭返回中軍大營,進了帥帳後就破口大罵:“好你個黃來兒,當了皇帝就給我擺譜是吧,老子不伺候了!”


    劉宗敏傳令下去,十四萬中權親軍全部拔營後退三十裏撤到居庸關,把北京讓給其他四軍來打!


    幾個穩重的將領詢問原因,劉宗敏添油加醋的道:“黃來兒說我們中軍和右軍搶功勞,耽誤了破城計劃。


    要免去我的大將軍職位改封袁宗弟當大將軍,還要扣我們全軍將士三個月的俸祿。


    此外,還要我率三軍將士向袁宗弟賠禮道歉……”


    劉宗敏手下的將領聞言一片嘩然,紛紛破口大罵:“狗日的袁宗弟搬弄是非,要不是我們中軍所向披靡,說不定大夥兒現在還在大同呢!”


    “咱們不伺候了,把北京讓給袁宗弟來打!”


    “後退到居庸關,誰敢不聽大將軍的命令,休怪我田虎刀下無情!”


    在劉宗敏和部將的鼓噪下,十幾萬中權親軍紛紛收兵拔營,拆除陣地,準備向西撤退到居庸關作壁上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太子:召喚猛將,複我山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鋒劍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鋒劍客並收藏明末太子:召喚猛將,複我山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