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封狼居胥
明末太子:召喚猛將,複我山河! 作者:青鋒劍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兗州府境內,微山湖畔。
朱由檢一行殺出重圍後如同驚弓之鳥,在三千鐵騎的護衛下晝夜急行,幾乎馬不停蹄,用了一天兩夜的時間狂奔八百裏,終於在離京的第二日傍晚抵達了山東與南直隸的交界處。
唯恐李自成派人追趕,朱由檢命令隊伍順著官驛大道全速南下,也不通知沿途的地方官員,一心盡早逃到南京,沒想到卻被微山湖擋住了南下的道路。
趙子龍急忙找來本地居民打聽道路,得知要想去南京有三條路可供選擇。
最近的就是由鄧樓渡口渡過僅有五裏寬的湖麵,向南直行三十裏便到了沛縣,從沛縣順著驛道向南走一百七八十裏路就到了蘇北重鎮徐州。
第二條路線是沿著微山湖邊的蘆葦小道一直向東走六十裏,到了台家莊才有南下的驛道,這條路線幾乎全程都是遍布蘆葦蕩的羊腸小道,而且需要多走近百裏路程。
第三條路線是折返到鄒縣境內再向西奔嘉祥縣城,倒是不需要再走蘆葦小路,但這樣足足會多走兩百多裏路程。
“簡直是耽誤行程,給朕斬了!”
朱由檢勃然大怒,下令把向導斬了,“你既不提醒朕通知微山縣的官吏提前準備船隻,又不提醒朕繞道過湖,留你何用?”
大明的反賊可不是隻有李自成和張獻忠,在山東、河南境內也是多如牛毛,少則三五百人打家劫舍,多則兩三千人攻掠縣城。
朱由檢害怕萬一自己南下的消息泄露,勢必會遭到反賊的聯合圍剿,因此在行程遇阻後大發雷霆。
周皇後急忙勸阻:“陛下息怒,將士們晝夜急行,向導難免有疏忽之處。縱然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還望陛下饒他一命。”
趙雲也跟著求情:“皇後所言極是,這向導出城前便感染了風寒,一路頭腦昏沉,跟隨隊伍奔波了六七百裏路程,有所疏忽也是情有可原。”
“哼……若不是看在皇後與子龍將軍的麵子上,今日定斬不赦!”
朱由檢揮袖斥退向導,詢問趙雲以及隨行的官員,“眼見天色將黑,諸位愛卿以為該如何行軍?”
戶部尚書馮英道:“以臣之見,不如掉頭返回微山,進縣城休整一夜,明日再走不遲。”
另外幾個文官不擅長騎馬,一路奔波大腿已經被磨得有了淤青,而且俱都帶了幾個家眷隨行,當下紛紛支持馮英的提議:
“馮大人言之有理,我們反正已經遠遠離開了北京城,聖駕就進微山縣城暫歇一夜,明日再繼續南下也不遲。”
趙雲卻提出了截然不同的意見:“陛下,臣沿途聽聞臨沂境內有一王姓匪首,自稱蘭陵王,嘯聚了五六千人盤踞在蒙山打家劫舍,地方官兵屢剿難滅。
而在西麵的碭山縣境內有羅汝才的舊部出沒,為首之人自稱呂祖,麾下有賊兵萬餘人,此兩處山賊距離微山湖都隻有兩百裏左右的路程。
微山縣城牆低矮殘破,萬一被賊寇得知陛下在城內歇駕,倘若聯合來犯,定然少不了一場惡戰。
目前闖賊大軍圍攻北京甚急,陛下當盡早抵達南京,督促各路兵馬北上馳援,不宜在此耽誤行程。臣願意快馬加鞭趕往微山縣城,命縣令連夜調集船隻,運送陛下與將士們過湖。”
“子龍將軍言之有理,就地休整吧!”
朱由檢略作思忖,同意了趙雲的建議,“還望子龍將軍速去速回,隻有到了徐州朕才安心。”
“陛下直管放心,臣匹馬單槍,一個時辰內定然返回!”
趙雲懷揣加蓋了大印的詔書,手提龍膽亮銀槍,翻身跨上照夜玉獅子,臨行前吩咐一聲,“霍去疾,陛下的安危就交給你了!”
一個長身玉立,器宇軒昂,年方二十歲的少年武將抱拳領命:“子龍將軍直管放心,有末將在此,保證不會讓賊寇驚擾聖駕。”
朱由檢在遠處看到這少年將軍英氣逼人,心中甚是喜歡,命人召喚到跟前詢問道:“你是何人?現居何職?”
霍去疾來到朱由檢麵前單膝跪地,施禮稟報:“啟奏陛下,小人姓霍名去疾,是太子殿下招募的侍衛。太子命我協助子龍將軍護送聖駕南下,目前隻是個小小的千總。”
“我這皇兒還真是慧眼識珠呢!”
朱由檢心中五味雜陳,真不知道該誇兒子運氣好還是眼力好,怎麽他招募的人各個威武不凡,與朝中的文武百官看起來精氣神就不一樣!
“你這名字有點像大漢的冠軍侯。”
霍去疾抱拳施禮,躊躇滿誌:“不瞞陛下,霍去病就是小臣的先祖,小臣自幼也立下了驅逐胡虜,飲馬瀚海,封狼居胥,平定建奴的誌向!”
“好,勇氣可嘉!”
朱由檢越看霍去疾越是喜歡,當即賞賜官職,“你追隨子龍將軍護駕有功,朕擢升你為昭信校尉,好好跟隨子龍將軍馳騁沙場吧!”
“謝主隆恩!”
霍去疾再次單膝跪地謝恩,“臣定當浴血奮戰,誓死討賊!”
霍去疾當即代天子下達命令,全軍在湖邊下馬休息,埋鍋造飯,飲馬湖邊,等待微山縣調度的船隻到達湖邊後就繼續過湖南下。
過了大半個時辰,忽然有人發現湖對麵自北邊來了一支人馬,約莫三萬人的規模,同樣打著大明的旗幟,而且這支隊伍水陸並進,在湖麵上有三十多艘艨艟自上遊伴隨而來。
霍去疾警惕的翻身上馬,一手握槍,一手吹響了號角,“將士們做好戰鬥準備,對麵的人馬來路不明,謹防有詐!”
剛剛吃飽喝足的明軍紛紛抄起武器,牽回飲馬湖邊的坐騎,做好了廝殺準備。
一艘小船自湖對麵破浪而來,船上除了劃槳的船夫之外,另有五六個身穿大明官服的文官,為首之人揮手高呼:“陛下莫慌,我乃山東總兵劉澤清麾下參軍曹英才,奉了總兵之命特來參見陛下!”
朱由檢聞言喜出望外,撫須大笑:“哈哈……這一路逃了七八百裏,總算看到我大明成建製的隊伍了,天不亡朕,天佑大明啊!”
“收起弓箭!”
霍去疾朝剛剛彎弓搭箭的騎卒揮揮手,立馬橫槍於岸邊,等候小船靠岸。
片刻之後,小船抵達岸邊,一個身穿五品青色官服的文官率先跳下船舷,朝岸邊眾人施禮道:“小臣曹英才,奉了劉總兵之命前來參拜聖駕,不知哪位是陛下?”
身穿普通甲胄的朱由檢瞪了曹英才一眼,怒道:“怎麽?難道看不出來朕是天子?”
“請恕臣眼拙,陛下穿著甲胄跟個普通將領差不多,微臣真沒認出來!”
曹英才語氣雖然謙卑但話語中卻不乏譏諷之意,對著朱由檢長揖到地請罪,“臣眼睛不好使,請陛下息怒!我家劉總兵在對岸設下酒筵為陛下接風洗塵,並願意率兵護送聖駕南下,特命小臣前來稟奏,若陛下願意過湖,馬上派船隻過來接應。”
朱由檢正愁無法過湖,眼看天色就要黑下來,也不知道微山縣的官員征調的船隻什麽時候能到,既然劉澤清前來護駕,那就不必征用地方的船隻了。
“告訴劉澤清,馬上派船隻過來運送將士們過湖。”
朱由檢大手一揮,同意了劉澤清的護駕請求,“天色將黑,一定要快!”
“好嘞,請陛下稍等片刻,容微臣回報劉總兵!”
曹英才屁顛屁顛的返回船上,命令小船調頭回報劉澤清,“陛下稍安勿躁,小臣去去就來!”
一頓飯的功夫之後,五條艨艟在湖對麵列隊而來,每個船上有兩個撐漿的船夫,帶隊的依舊是曹英才幾個文官。
等船隻靠岸後,曹英才跳下船恭請朱由檢上船:“陛下請上船!”
“且慢!”
霍去疾望了一眼對麵岸邊一字排開的艨艟,眉頭微蹙,沉聲問道:“劉澤清為何不多派些船隻過來接應?而且來的全是小船,一艘怕是僅僅隻能容納三四十人吧?”
朱由檢一行殺出重圍後如同驚弓之鳥,在三千鐵騎的護衛下晝夜急行,幾乎馬不停蹄,用了一天兩夜的時間狂奔八百裏,終於在離京的第二日傍晚抵達了山東與南直隸的交界處。
唯恐李自成派人追趕,朱由檢命令隊伍順著官驛大道全速南下,也不通知沿途的地方官員,一心盡早逃到南京,沒想到卻被微山湖擋住了南下的道路。
趙子龍急忙找來本地居民打聽道路,得知要想去南京有三條路可供選擇。
最近的就是由鄧樓渡口渡過僅有五裏寬的湖麵,向南直行三十裏便到了沛縣,從沛縣順著驛道向南走一百七八十裏路就到了蘇北重鎮徐州。
第二條路線是沿著微山湖邊的蘆葦小道一直向東走六十裏,到了台家莊才有南下的驛道,這條路線幾乎全程都是遍布蘆葦蕩的羊腸小道,而且需要多走近百裏路程。
第三條路線是折返到鄒縣境內再向西奔嘉祥縣城,倒是不需要再走蘆葦小路,但這樣足足會多走兩百多裏路程。
“簡直是耽誤行程,給朕斬了!”
朱由檢勃然大怒,下令把向導斬了,“你既不提醒朕通知微山縣的官吏提前準備船隻,又不提醒朕繞道過湖,留你何用?”
大明的反賊可不是隻有李自成和張獻忠,在山東、河南境內也是多如牛毛,少則三五百人打家劫舍,多則兩三千人攻掠縣城。
朱由檢害怕萬一自己南下的消息泄露,勢必會遭到反賊的聯合圍剿,因此在行程遇阻後大發雷霆。
周皇後急忙勸阻:“陛下息怒,將士們晝夜急行,向導難免有疏忽之處。縱然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還望陛下饒他一命。”
趙雲也跟著求情:“皇後所言極是,這向導出城前便感染了風寒,一路頭腦昏沉,跟隨隊伍奔波了六七百裏路程,有所疏忽也是情有可原。”
“哼……若不是看在皇後與子龍將軍的麵子上,今日定斬不赦!”
朱由檢揮袖斥退向導,詢問趙雲以及隨行的官員,“眼見天色將黑,諸位愛卿以為該如何行軍?”
戶部尚書馮英道:“以臣之見,不如掉頭返回微山,進縣城休整一夜,明日再走不遲。”
另外幾個文官不擅長騎馬,一路奔波大腿已經被磨得有了淤青,而且俱都帶了幾個家眷隨行,當下紛紛支持馮英的提議:
“馮大人言之有理,我們反正已經遠遠離開了北京城,聖駕就進微山縣城暫歇一夜,明日再繼續南下也不遲。”
趙雲卻提出了截然不同的意見:“陛下,臣沿途聽聞臨沂境內有一王姓匪首,自稱蘭陵王,嘯聚了五六千人盤踞在蒙山打家劫舍,地方官兵屢剿難滅。
而在西麵的碭山縣境內有羅汝才的舊部出沒,為首之人自稱呂祖,麾下有賊兵萬餘人,此兩處山賊距離微山湖都隻有兩百裏左右的路程。
微山縣城牆低矮殘破,萬一被賊寇得知陛下在城內歇駕,倘若聯合來犯,定然少不了一場惡戰。
目前闖賊大軍圍攻北京甚急,陛下當盡早抵達南京,督促各路兵馬北上馳援,不宜在此耽誤行程。臣願意快馬加鞭趕往微山縣城,命縣令連夜調集船隻,運送陛下與將士們過湖。”
“子龍將軍言之有理,就地休整吧!”
朱由檢略作思忖,同意了趙雲的建議,“還望子龍將軍速去速回,隻有到了徐州朕才安心。”
“陛下直管放心,臣匹馬單槍,一個時辰內定然返回!”
趙雲懷揣加蓋了大印的詔書,手提龍膽亮銀槍,翻身跨上照夜玉獅子,臨行前吩咐一聲,“霍去疾,陛下的安危就交給你了!”
一個長身玉立,器宇軒昂,年方二十歲的少年武將抱拳領命:“子龍將軍直管放心,有末將在此,保證不會讓賊寇驚擾聖駕。”
朱由檢在遠處看到這少年將軍英氣逼人,心中甚是喜歡,命人召喚到跟前詢問道:“你是何人?現居何職?”
霍去疾來到朱由檢麵前單膝跪地,施禮稟報:“啟奏陛下,小人姓霍名去疾,是太子殿下招募的侍衛。太子命我協助子龍將軍護送聖駕南下,目前隻是個小小的千總。”
“我這皇兒還真是慧眼識珠呢!”
朱由檢心中五味雜陳,真不知道該誇兒子運氣好還是眼力好,怎麽他招募的人各個威武不凡,與朝中的文武百官看起來精氣神就不一樣!
“你這名字有點像大漢的冠軍侯。”
霍去疾抱拳施禮,躊躇滿誌:“不瞞陛下,霍去病就是小臣的先祖,小臣自幼也立下了驅逐胡虜,飲馬瀚海,封狼居胥,平定建奴的誌向!”
“好,勇氣可嘉!”
朱由檢越看霍去疾越是喜歡,當即賞賜官職,“你追隨子龍將軍護駕有功,朕擢升你為昭信校尉,好好跟隨子龍將軍馳騁沙場吧!”
“謝主隆恩!”
霍去疾再次單膝跪地謝恩,“臣定當浴血奮戰,誓死討賊!”
霍去疾當即代天子下達命令,全軍在湖邊下馬休息,埋鍋造飯,飲馬湖邊,等待微山縣調度的船隻到達湖邊後就繼續過湖南下。
過了大半個時辰,忽然有人發現湖對麵自北邊來了一支人馬,約莫三萬人的規模,同樣打著大明的旗幟,而且這支隊伍水陸並進,在湖麵上有三十多艘艨艟自上遊伴隨而來。
霍去疾警惕的翻身上馬,一手握槍,一手吹響了號角,“將士們做好戰鬥準備,對麵的人馬來路不明,謹防有詐!”
剛剛吃飽喝足的明軍紛紛抄起武器,牽回飲馬湖邊的坐騎,做好了廝殺準備。
一艘小船自湖對麵破浪而來,船上除了劃槳的船夫之外,另有五六個身穿大明官服的文官,為首之人揮手高呼:“陛下莫慌,我乃山東總兵劉澤清麾下參軍曹英才,奉了總兵之命特來參見陛下!”
朱由檢聞言喜出望外,撫須大笑:“哈哈……這一路逃了七八百裏,總算看到我大明成建製的隊伍了,天不亡朕,天佑大明啊!”
“收起弓箭!”
霍去疾朝剛剛彎弓搭箭的騎卒揮揮手,立馬橫槍於岸邊,等候小船靠岸。
片刻之後,小船抵達岸邊,一個身穿五品青色官服的文官率先跳下船舷,朝岸邊眾人施禮道:“小臣曹英才,奉了劉總兵之命前來參拜聖駕,不知哪位是陛下?”
身穿普通甲胄的朱由檢瞪了曹英才一眼,怒道:“怎麽?難道看不出來朕是天子?”
“請恕臣眼拙,陛下穿著甲胄跟個普通將領差不多,微臣真沒認出來!”
曹英才語氣雖然謙卑但話語中卻不乏譏諷之意,對著朱由檢長揖到地請罪,“臣眼睛不好使,請陛下息怒!我家劉總兵在對岸設下酒筵為陛下接風洗塵,並願意率兵護送聖駕南下,特命小臣前來稟奏,若陛下願意過湖,馬上派船隻過來接應。”
朱由檢正愁無法過湖,眼看天色就要黑下來,也不知道微山縣的官員征調的船隻什麽時候能到,既然劉澤清前來護駕,那就不必征用地方的船隻了。
“告訴劉澤清,馬上派船隻過來運送將士們過湖。”
朱由檢大手一揮,同意了劉澤清的護駕請求,“天色將黑,一定要快!”
“好嘞,請陛下稍等片刻,容微臣回報劉總兵!”
曹英才屁顛屁顛的返回船上,命令小船調頭回報劉澤清,“陛下稍安勿躁,小臣去去就來!”
一頓飯的功夫之後,五條艨艟在湖對麵列隊而來,每個船上有兩個撐漿的船夫,帶隊的依舊是曹英才幾個文官。
等船隻靠岸後,曹英才跳下船恭請朱由檢上船:“陛下請上船!”
“且慢!”
霍去疾望了一眼對麵岸邊一字排開的艨艟,眉頭微蹙,沉聲問道:“劉澤清為何不多派些船隻過來接應?而且來的全是小船,一艘怕是僅僅隻能容納三四十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