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六、我見青山多嫵媚
明末太子:召喚猛將,複我山河! 作者:青鋒劍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承恩出了皇城來到禮部安排的驛館一打聽,才知道趙子龍與霍去疾已經於一個時辰前離開了驛館,並沒有告知接待人員去了哪裏。
“這趙子龍對太子爺真是忠心耿耿!”
王承恩對趙雲的忠心欽佩不已,但同時又覺得有些迂腐,“陛下雖然讓太子監國,可天子正值盛年,等將來局勢好轉了,又豈肯退居幕後,現在就選擇太子爺有點為時過早咯!”
王承恩不用問就知道趙雲過江去了軍營,打算明早動身帶著三千鐵騎返回北京,當即帶了五六個太監乘坐馬車出了鳳儀門來到長江渡口,連夜過江抵達了趙雲軍營。
“陛下口諭,趙子龍接旨!”
王承恩抱著拂塵,一路暢通無阻的來到了趙雲的帥帳,吩咐幾個士兵去喚醒睡覺的趙子龍。
趙雲在酒筵上隻是淺飲了幾杯,與霍去病喝完茶後和衣而睡,聽說聖旨到了,急忙來到帥帳跪地接旨:“臣趙子龍恭迎聖旨。”
王承恩尖著嗓子下旨:“陛下口諭:查寧南伯、平賊將軍、湖廣總兵左良玉擁兵自重,對朝廷的勤王詔書置若罔聞。為解北京之圍,特命趙子龍攜尚方寶劍前往襄陽左良玉軍中傳旨,督促左良玉盡快出兵,宣旨完畢,即刻返回南京複命。”
“臣接旨!”
趙雲跪地接旨,起身後一臉納悶的問王承恩,“王公公,昨日我跟陛下定好了,天一亮就率領三千將士返回北京支援太子殿下,為何又讓我去襄陽宣旨?”
王承恩將拂塵抱在懷中,笑吟吟的道:“咱家估計陛下覺得左良玉囂張跋扈,別人鎮不住他,也隻有子龍將軍的氣度才會讓左良玉有所收斂。倘若能夠督促左良玉盡快北上勤王,這可比子龍將軍帶著三千人馬回北京用處大多了。”
趙雲點點頭:“這倒是,左良玉手握三四十萬兵馬,哪怕隻要發一半兵北上勤王,也會讓李自成有所顧忌,不敢再如此肆無忌憚的圍攻北京。”
王承恩又道:“咱家走的急,萬歲爺隻下了口喻,還得勞煩子龍將軍明天進紫禁城取聖旨,再去襄陽。”
趙子龍點點頭:“既然陛下降了聖旨,去襄陽又能為解北京之圍盡力,我趙子龍也沒什麽可說的了,明晨進南京領聖旨便是。”
“哎……這就對嘍,這三千將士讓霍將軍帶著返回北京便是,或者都留下來鎮守南京,讓萬歲爺給太子爺修書解釋便是。”
王承恩對趙雲的反應很是滿意,靈機一動,又打算留下這三千人做天子的親軍,反正北京城多這三千人不多,少這三千人不少。
趙雲急忙回絕:“其一,這些將士都是北京衛所出身,家眷都在北京。其二,北京激戰正酣,這些人都是太子精挑細選的精銳,留下來長期不歸會讓北京守軍的戰力大打折扣,天亮後還是讓霍去疾率領他們回北京馳援最好。”
“那行,咱家回紫禁城向陛下複命,明日靜候子龍將軍。”
王承恩不再多勸,施禮告辭,帶著隨行的小太監又坐船返回南京去了。
為了留下趙雲效力,朱由檢寢食難安。
韓讚周前腳剛走,便命小太監尾隨前往錢謙益府邸送口信,讓韓、錢二人無論如何也要在天亮之前給趙雲準備一座私宅,外加一個絕世美女。
韓讚周正在錢府喝茶,沒想到前腳剛到,天子的口諭緊隨而至,隻能向錢謙益與柳如是求援。
“錢大人、柳夫人,你看陛下愛才心切,對這趙子龍是誌在必得啊!這可不隻是我一個人的事情,說句不好聽的甚至關係著整個南京朝廷,關係著整個南京,難道連個能打動趙子龍的女人都拿不出來麽?”
錢謙益今年五十八歲,原先在北京擔任禮部右侍郎,因為與前任首輔溫體仁黨爭失敗,被朱由檢革職發配到南京。
但錢謙益才華橫溢,精通書法,又在詩詞歌賦方麵很有造詣,來到南京不幾年就成為了“東林黨”的領袖之一。
就是在這時候,五十二歲的錢謙益認識了二十歲的柳如是,並因為互相傾慕對方的才華,兩人迅速結為了連理。
柳如是本姓楊,自幼家貧,八歲時便被父親賣到青樓為妓。
出身於社會底層是柳如是的不幸,但在青樓裏遇到江南名妓徐佛,則是她不幸中的大幸。
這年頭想要成為名妓可不是隻靠臉蛋或者身材就行,琴棋書畫至少得掌握三門才有資格被冠以名妓頭銜;至於歌舞樂器,那都是基礎技能,進了青樓首先就被培養的項目。
徐佛看到柳如是天資聰穎,相貌清秀,便把當時還不叫柳如是的小姑娘帶回家做婢子,侍奉自己的日常起居。
柳如是受到徐佛的熏陶,不僅學的能歌善舞,精通各種樂器,後來還博覽群書,能寫詩作賦,還能畫出功力不俗的花鳥圖。
在柳如是十三歲的時候,新任的內閣首輔周道登榮歸故裏,回老家蘇州的時候途經南京,本地的達官貴人設宴款待,命徐佛陪侍。
但年已花甲的周道登卻看上了徐佛身邊聰明伶俐的柳如是,花了一筆不算昂貴的銀子,把十三歲的柳如是買回了北京當作小妾。
但柳如是尚未成年,弱不禁風,周閣老便時常把柳如是抱在膝蓋上教她吟詩作賦,使得柳如是的文學水平大幅提升。
第二年周道登一命嗚呼,年僅十四歲的柳如是也被逐出家門,離開了人生地不熟的北京,重新回到了江南煙花之地。
失去了大佬的庇護,柳如是輾轉於江南各地的青樓,晚上歌舞賺錢,白天喬裝成男子與複社、東林黨人談論治國之道,在這期間寫了不少詩歌。
就在這時候,有個風流倜儻、才華橫溢的男子闖進了還未改名的柳如是心中,他就是江南名士陳子龍。
兩人一見如故,情深意篤,在鬆江府租了一座樓房同居,耳鬢廝磨,賦詩作對,羨煞旁人。
可惜陳子龍也是有家室之人,其妻得知陳子龍被柳如是迷得神魂顛倒,不由得勃然大怒,當即帶著家仆打上門來。
這場風波鬧得滿城風雨,讓陳子龍顏麵掃地,後來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後幹脆接受南明弘光朝廷的冊封,去了前線抗擊清軍,卻不幸戰死沙場。
當然,這是崇禎死後發生的事情,現在崇禎還活著,所以陳子龍也沒有死。隻是被正妻強製弄回了陳家,不讓他再與柳如是相見。
這時候柳如是十九歲,被薄情寡義沒有主見的陳子龍傷了心,遂取辛棄疾寫的“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裏麵的如是二字,改名柳如是,決心與以往作別。
第二年,柳如是遇見從北京貶到南京的文壇大佬錢謙益,並且很快被他的才華折服,而錢謙益也深深愛上了這個年輕聰慧的江南名妓,於是將二十歲的柳如是娶回了家。
這時候錢謙益的老婆已經死了好幾年,家裏幾個妾室也是年老色衰,沒什麽地位。
柳如是嫁到錢家之後很快就成了錢家的女主,並給錢謙益帶來了好運,在他五十五歲的那一年被朱由檢任命為南京禮部左侍郎,次年又被擢升為南京禮部尚書,直到今天一直在任。
“韓公公莫急、莫急,讓拙荊想想辦法。”
胡須已經花白的錢謙益端著茶壺親自給韓讚周斟茶,並吩咐旁邊作陪的柳如是道:“夫人啊,你好歹也是金陵八絕之一,名聞天下,就把你的姊妹介紹給趙子龍一個,我就不信不能打動他。”
“趙子龍?”
柳如是端著茶碗,嘴裏念叨著趙子龍卻想起了那個讓自己刻骨銘心的陳子龍,也許這一輩子自己真正心愛的男人隻有他,可是他卻不能為自己遮風擋雨。
“此人如此優秀麽?以至於讓當今天子都如此煞費苦心的挽留她!竟然和三國名將同名,我看是嘩眾取寵吧?”
柳如是優雅的品著茶,一邊蹙眉詢問,一邊在心中暗自沉吟,不知道這趙子龍比起自己摯愛的男人陳子龍來,孰優孰劣?
韓讚周急忙解釋道:“夫人可別誤會,這人是三國名將趙雲之後,因為崇拜先人,因此改名趙子龍。”
錢謙益也附和道:“我今日酒筵上和這趙子龍毗鄰,他長得身材高大,英俊魁梧,在朝堂上仿佛鶴立雞群。
而且他武藝過人,有萬夫不當之勇,據說是他當先殺出重圍,護送陛下來到了咱們南京。又在微山湖生擒圖謀不軌,企圖劫持聖駕的劉澤清,堪稱智勇雙全。”
柳如是這才為之動容:“哦……聽你們這麽說倒是個英雄人物,隻怕尋常女子入不了她的法眼。”
“那是自然,陛下用高官厚祿都留不住他,一心想要回北京為太子殿下效力。”
韓讚周一個勁的搖頭,“是個漢子,隻是不知道審時度勢啊!”
柳如是讚賞道:“也許這就是人各有誌不可強求吧,我倒是很讚賞這種有主見的男人。”
錢謙益的臉都有點綠了,咳嗽一聲道:“咳咳……老夫還沒死呢!”
“這趙子龍對太子爺真是忠心耿耿!”
王承恩對趙雲的忠心欽佩不已,但同時又覺得有些迂腐,“陛下雖然讓太子監國,可天子正值盛年,等將來局勢好轉了,又豈肯退居幕後,現在就選擇太子爺有點為時過早咯!”
王承恩不用問就知道趙雲過江去了軍營,打算明早動身帶著三千鐵騎返回北京,當即帶了五六個太監乘坐馬車出了鳳儀門來到長江渡口,連夜過江抵達了趙雲軍營。
“陛下口諭,趙子龍接旨!”
王承恩抱著拂塵,一路暢通無阻的來到了趙雲的帥帳,吩咐幾個士兵去喚醒睡覺的趙子龍。
趙雲在酒筵上隻是淺飲了幾杯,與霍去病喝完茶後和衣而睡,聽說聖旨到了,急忙來到帥帳跪地接旨:“臣趙子龍恭迎聖旨。”
王承恩尖著嗓子下旨:“陛下口諭:查寧南伯、平賊將軍、湖廣總兵左良玉擁兵自重,對朝廷的勤王詔書置若罔聞。為解北京之圍,特命趙子龍攜尚方寶劍前往襄陽左良玉軍中傳旨,督促左良玉盡快出兵,宣旨完畢,即刻返回南京複命。”
“臣接旨!”
趙雲跪地接旨,起身後一臉納悶的問王承恩,“王公公,昨日我跟陛下定好了,天一亮就率領三千將士返回北京支援太子殿下,為何又讓我去襄陽宣旨?”
王承恩將拂塵抱在懷中,笑吟吟的道:“咱家估計陛下覺得左良玉囂張跋扈,別人鎮不住他,也隻有子龍將軍的氣度才會讓左良玉有所收斂。倘若能夠督促左良玉盡快北上勤王,這可比子龍將軍帶著三千人馬回北京用處大多了。”
趙雲點點頭:“這倒是,左良玉手握三四十萬兵馬,哪怕隻要發一半兵北上勤王,也會讓李自成有所顧忌,不敢再如此肆無忌憚的圍攻北京。”
王承恩又道:“咱家走的急,萬歲爺隻下了口喻,還得勞煩子龍將軍明天進紫禁城取聖旨,再去襄陽。”
趙子龍點點頭:“既然陛下降了聖旨,去襄陽又能為解北京之圍盡力,我趙子龍也沒什麽可說的了,明晨進南京領聖旨便是。”
“哎……這就對嘍,這三千將士讓霍將軍帶著返回北京便是,或者都留下來鎮守南京,讓萬歲爺給太子爺修書解釋便是。”
王承恩對趙雲的反應很是滿意,靈機一動,又打算留下這三千人做天子的親軍,反正北京城多這三千人不多,少這三千人不少。
趙雲急忙回絕:“其一,這些將士都是北京衛所出身,家眷都在北京。其二,北京激戰正酣,這些人都是太子精挑細選的精銳,留下來長期不歸會讓北京守軍的戰力大打折扣,天亮後還是讓霍去疾率領他們回北京馳援最好。”
“那行,咱家回紫禁城向陛下複命,明日靜候子龍將軍。”
王承恩不再多勸,施禮告辭,帶著隨行的小太監又坐船返回南京去了。
為了留下趙雲效力,朱由檢寢食難安。
韓讚周前腳剛走,便命小太監尾隨前往錢謙益府邸送口信,讓韓、錢二人無論如何也要在天亮之前給趙雲準備一座私宅,外加一個絕世美女。
韓讚周正在錢府喝茶,沒想到前腳剛到,天子的口諭緊隨而至,隻能向錢謙益與柳如是求援。
“錢大人、柳夫人,你看陛下愛才心切,對這趙子龍是誌在必得啊!這可不隻是我一個人的事情,說句不好聽的甚至關係著整個南京朝廷,關係著整個南京,難道連個能打動趙子龍的女人都拿不出來麽?”
錢謙益今年五十八歲,原先在北京擔任禮部右侍郎,因為與前任首輔溫體仁黨爭失敗,被朱由檢革職發配到南京。
但錢謙益才華橫溢,精通書法,又在詩詞歌賦方麵很有造詣,來到南京不幾年就成為了“東林黨”的領袖之一。
就是在這時候,五十二歲的錢謙益認識了二十歲的柳如是,並因為互相傾慕對方的才華,兩人迅速結為了連理。
柳如是本姓楊,自幼家貧,八歲時便被父親賣到青樓為妓。
出身於社會底層是柳如是的不幸,但在青樓裏遇到江南名妓徐佛,則是她不幸中的大幸。
這年頭想要成為名妓可不是隻靠臉蛋或者身材就行,琴棋書畫至少得掌握三門才有資格被冠以名妓頭銜;至於歌舞樂器,那都是基礎技能,進了青樓首先就被培養的項目。
徐佛看到柳如是天資聰穎,相貌清秀,便把當時還不叫柳如是的小姑娘帶回家做婢子,侍奉自己的日常起居。
柳如是受到徐佛的熏陶,不僅學的能歌善舞,精通各種樂器,後來還博覽群書,能寫詩作賦,還能畫出功力不俗的花鳥圖。
在柳如是十三歲的時候,新任的內閣首輔周道登榮歸故裏,回老家蘇州的時候途經南京,本地的達官貴人設宴款待,命徐佛陪侍。
但年已花甲的周道登卻看上了徐佛身邊聰明伶俐的柳如是,花了一筆不算昂貴的銀子,把十三歲的柳如是買回了北京當作小妾。
但柳如是尚未成年,弱不禁風,周閣老便時常把柳如是抱在膝蓋上教她吟詩作賦,使得柳如是的文學水平大幅提升。
第二年周道登一命嗚呼,年僅十四歲的柳如是也被逐出家門,離開了人生地不熟的北京,重新回到了江南煙花之地。
失去了大佬的庇護,柳如是輾轉於江南各地的青樓,晚上歌舞賺錢,白天喬裝成男子與複社、東林黨人談論治國之道,在這期間寫了不少詩歌。
就在這時候,有個風流倜儻、才華橫溢的男子闖進了還未改名的柳如是心中,他就是江南名士陳子龍。
兩人一見如故,情深意篤,在鬆江府租了一座樓房同居,耳鬢廝磨,賦詩作對,羨煞旁人。
可惜陳子龍也是有家室之人,其妻得知陳子龍被柳如是迷得神魂顛倒,不由得勃然大怒,當即帶著家仆打上門來。
這場風波鬧得滿城風雨,讓陳子龍顏麵掃地,後來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後幹脆接受南明弘光朝廷的冊封,去了前線抗擊清軍,卻不幸戰死沙場。
當然,這是崇禎死後發生的事情,現在崇禎還活著,所以陳子龍也沒有死。隻是被正妻強製弄回了陳家,不讓他再與柳如是相見。
這時候柳如是十九歲,被薄情寡義沒有主見的陳子龍傷了心,遂取辛棄疾寫的“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裏麵的如是二字,改名柳如是,決心與以往作別。
第二年,柳如是遇見從北京貶到南京的文壇大佬錢謙益,並且很快被他的才華折服,而錢謙益也深深愛上了這個年輕聰慧的江南名妓,於是將二十歲的柳如是娶回了家。
這時候錢謙益的老婆已經死了好幾年,家裏幾個妾室也是年老色衰,沒什麽地位。
柳如是嫁到錢家之後很快就成了錢家的女主,並給錢謙益帶來了好運,在他五十五歲的那一年被朱由檢任命為南京禮部左侍郎,次年又被擢升為南京禮部尚書,直到今天一直在任。
“韓公公莫急、莫急,讓拙荊想想辦法。”
胡須已經花白的錢謙益端著茶壺親自給韓讚周斟茶,並吩咐旁邊作陪的柳如是道:“夫人啊,你好歹也是金陵八絕之一,名聞天下,就把你的姊妹介紹給趙子龍一個,我就不信不能打動他。”
“趙子龍?”
柳如是端著茶碗,嘴裏念叨著趙子龍卻想起了那個讓自己刻骨銘心的陳子龍,也許這一輩子自己真正心愛的男人隻有他,可是他卻不能為自己遮風擋雨。
“此人如此優秀麽?以至於讓當今天子都如此煞費苦心的挽留她!竟然和三國名將同名,我看是嘩眾取寵吧?”
柳如是優雅的品著茶,一邊蹙眉詢問,一邊在心中暗自沉吟,不知道這趙子龍比起自己摯愛的男人陳子龍來,孰優孰劣?
韓讚周急忙解釋道:“夫人可別誤會,這人是三國名將趙雲之後,因為崇拜先人,因此改名趙子龍。”
錢謙益也附和道:“我今日酒筵上和這趙子龍毗鄰,他長得身材高大,英俊魁梧,在朝堂上仿佛鶴立雞群。
而且他武藝過人,有萬夫不當之勇,據說是他當先殺出重圍,護送陛下來到了咱們南京。又在微山湖生擒圖謀不軌,企圖劫持聖駕的劉澤清,堪稱智勇雙全。”
柳如是這才為之動容:“哦……聽你們這麽說倒是個英雄人物,隻怕尋常女子入不了她的法眼。”
“那是自然,陛下用高官厚祿都留不住他,一心想要回北京為太子殿下效力。”
韓讚周一個勁的搖頭,“是個漢子,隻是不知道審時度勢啊!”
柳如是讚賞道:“也許這就是人各有誌不可強求吧,我倒是很讚賞這種有主見的男人。”
錢謙益的臉都有點綠了,咳嗽一聲道:“咳咳……老夫還沒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