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二、瘋子禦史
明末太子:召喚猛將,複我山河! 作者:青鋒劍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酒在喝,舞在跳,人在叫。
卞玉京連續跳了三曲舞蹈,換柳如是上場跳舞,卞玉京下去彈琴稍歇片刻。
圍觀的數千將士齊聲喝彩,掌聲震耳欲聾:“跳的好啊,好看,太好看了,秦淮八絕果然名不虛傳!”
柳如是和卞玉京雖然都是名聞天下的名伶,可從來還沒有在這麽多人的注視下表演歌舞,看起來狀態很是興奮。
卞玉京伸出纖纖玉指撥弄琴弦,宛如天籟之音,繞梁不絕。
柳如是舞姿舒展,翩若驚鴻矯若遊龍,一時間難以分出高下,更是引得喝彩聲一浪高過一浪,甚至有許多徐州城裏的百姓登上城牆眺望這盛景。
霍去病繼續和趙雲挨在一起說著悄悄話:“我的趙哥哥,你說卞玉京是風塵中人,難道柳如是就不是了麽?再說了,她們都是賣藝不賣身的名伶,又不是賣身的青樓女子。平西侯吳三桂不是娶了陳圓圓麽,照我說,兄長今夜就留下卞玉京春宵一度算了。”
“嗨……我說霍去疾,你前幾日不是對軍中逛秦淮河青樓之事頗為反感麽,今兒個這是吹得哪門子邪風?”
霍去病露出有點邪魅的笑容:“你弟弟我這人啊,做事偏心,隻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我可以允許我的兄弟做任何事,但我的將士必須遵守軍紀,這就是我的原則。”
趙雲搖頭苦笑:“此事需慢慢計議,我先與卞姑娘相處一些日子看看是否合適。”
霍去病威脅道:“就這樣說定了,倘若子龍兄不給我麵子,我可要讓太子爺治你的欺君之罪。”
趙雲唯有苦笑:“你可真是我的好兄弟!”
柳如是和卞玉京的表演持續了將近一個時辰,兩人輪流著彈琴跳舞,中間夾雜著彈奏琵琶唱曲,直到最後累的精疲力盡,這才在依依不舍的呼喚聲中結束了表演。
“再來一曲,再來一曲吧,兩位仙女!”
最後還剩下數百如癡如醉的將士不肯離去,圍著帥帳起哄,“兩位仙子跳的太好看了,俺們從沒看過這麽好看的舞蹈,再多看一會,明天就算戰死沙場也無憾了!”
霍去病親手落下周圍的幕布,故意板著臉罵道:“滾滾滾……都給老子滾,卞姑娘可是我霍去疾未來的嫂子,把她累壞了,子龍兄可是要心疼的。”
歌舞結束,酒筵也終了。
趙雲這才想起:“光顧著喝酒了,馮英父子何在?”
花榮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無意中知道了妹妹的消息,心裏高興,喝的也是醉了七分:“就在那匹馬上呢,兩位將軍沒問,我便沒說。”
趙雲趕緊派人把馮英父子從馬上弄下來,帶到帥帳,隻見又累又餓的馮英精神萎靡的癱倒在地:“趙子龍,落到你的手上,我馮英無話可說,殺了我吧!但求殺我之前,先給點吃的。”
“給我也來點。”馮勇精神接近崩潰,可憐兮兮的央求。
趙雲還算清醒,抱拳道:“馮大人乃是當朝兩品大員,我可不敢隨便處置你。來人,把繩索換成枷鎖,明日用囚車押解到南京,交給陛下處置。”
“是!”
早有人答應一聲,上前把這爺倆拖了下去,隻遠遠的傳來,“給口吃的吧,快餓死啦”的央求聲。
趙雲對柳如是、卞玉京道:“時辰已經不早,兩位姑娘便在我的寢帳中休息,我與花榮兄弟到霍兄弟的營帳休息。”
柳如是和卞玉京一齊道謝:“多謝子龍將軍關照。”
等著三人出去之後,柳如是喜滋滋的道:“姐姐看這樁親事有門,好像子龍將軍對你有些好感。”
卞玉京莞爾笑道:“我見了子龍將軍反而不緊張了,一切隨緣吧!”
次日,直到天色大亮霍去病方才睡醒,睜開眼睛的時候趙雲和花榮已經不在帳中。
吃過飯後,趙雲和霍去病商量了一番,由霍去病率領三千騎兵繼續向北返回北京,趙雲除了留在徐州等待太子的書信之外,還要繼續在此屯兵數日,以防劉澤清殺個回馬槍。
“兄長,就此別過,後會有期!”
霍去病辭別趙雲與柳、卞兩位姑娘,翻身上馬,“柳夫人,卞姑娘,再見啦,我希望子龍兄能留下來,等我下次來南京能喝上你們的喜酒!”
“霍將軍取笑了。”卞玉京忍不住羞得霞飛雙頰。
柳如是卻是笑靨如花的點頭:“霍將軍放心,我一定努力撮合他們,美女配英雄,這可是天造地設的一對,錯過了實在可惜。”
花榮也跟著霍去病上馬,抱拳辭別:“趙將軍,告辭了!兩位姑娘,花榮就此別過,山水有相逢,他日再見!”
柳如是和卞玉京再次致謝,目光中滿是感激與不舍:“大恩不言謝,花兄弟救命之恩容我們來日再報!”
伴隨著悠揚的號角響起,霍去病率領三千騎兵列隊向北,漸行漸遠。
趙雲站在高處一直望著這支隊伍消失在目光中,方才依依不舍的返回了軍營。
柳如是和卞玉京默默的陪在左右,沒有說多餘的話,戰友的分別是最讓人傷感的情愫之一,但下次的相逢更讓人期待和憧憬。
趙雲回到營中挑選了一名千戶,命他帶領五百人把關進了囚車的馮英父子押解到南京,交給天子處置,自己率領大軍繼續屯兵徐州,等待指令。
北京,紫禁城。
皇極殿上正在舉行早朝。
首先由吏部、戶部、工部、刑部等各部侍郎出列介紹了下本部昨日發生的瑣事,俱都被朱慈烺一句話決斷,簡潔而高效。
“其他各院可還有瑣事要奏來?”
朱慈烺接過徐來福遞來的茶碗呷了一口,滋潤了下幹渴的嗓子,“沒有的話,就讓兵部和禮部分別介紹當前的軍情與瘟疫,諸位愛卿群策群力。”
“臣有本啟奏!”
朱慈烺話音剛落,左僉都禦史李英傑就手捧笏板站了出來。
李英傑今年四十歲,為人清廉,脾氣執拗,屬於那種碰了南牆也不回頭的性格,這些年被他參過的官員不在少數,許多人將他恨之入骨,但朱由檢卻對他很是信任。
原因無他,都察院就是一個監督各級官員的衙門,幹的就是參劾同僚的事情,自然不能用那種處事圓滑,八麵玲瓏之人;否則大家小酒一喝,勾欄聽曲,大明不爛到骨子裏才怪。
雖然大明現在也很爛,但控製不住變爛,與躺平擺爛本質是不同的,朱由檢雖然剛愎自用,但還是能夠分清主次。
自天啟年間開始,二十三歲的李英傑就以二甲進士的身份在都察院下屬的照磨所擔任正九品的檢校職務。
李英傑上任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狀告權傾朝野的司禮監掌印太監魏忠賢,差點沒把都察院的左右都禦史嚇死,不等魏忠賢發話就把李英傑逐出了都察院。
當然,此時的李英傑還隻是一個小小的九品檢校,負責抄寫、校對都察院的文書,還沒有資格談論朝政,更別說上朝議事了。
因此李英傑並不是在天啟皇帝麵前彈劾的魏忠賢,而是當街攔住了信王朱由檢的轎子,曆數魏忠賢十大罪狀,請求信王上達天聽。
朱由檢此時有心無力,自己還要防備魏忠賢的暗害,隻能好心提醒李英傑少管閑事,踏實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要越俎代庖。
李英傑非但不領情,反而當街大罵信王昏庸無能,坐視閹黨殘害蒼生,禍亂大明,真是丟了王室的臉。
朱由檢也不生氣,任由李英傑當街大罵皇室,自己乘轎離開,從那以後李英傑就獲得了一個“李瘋子”的稱號。
到了傍晚,東廠的番子就登門把李英傑下獄,判了個秋後問斬,罪名就是侮辱信王、誹謗皇室。
也該著李英傑福大命大,他的刑期本來被定在九月初一,但在八月底年輕的天啟皇帝朱由校駕崩於乾清宮,傳位於信王朱由檢。
朱由檢登基後大赦天下,李英傑也在被赦免的行列,僥幸保住性命。
朱由檢站穩腳跟後,開始著手鏟除魏忠賢,他第一個就想到了當街攔住自己轎子參劾魏忠賢的李英傑。
他羅列的十大罪狀言辭犀利,文筆辛辣,直戳魏忠賢的要害,當即下令擢升賦閑在家的李英傑為正七品的監察禦史。
從那以後李英傑官運亨通,一直在大理寺、刑部、都察院之間升遷,到現在官居正四品的左僉都禦史。
這些年被李英傑參劾過的官員差不多能夠組建一個朝廷,上至內閣首輔周延儒、溫體仁、薊遼總督袁崇煥,下到不知名的小地方縣令、縣丞……
一品官員他不怕你官大,八品官員他不嫌你官小,這位禦史大人每天不是在彈劾就是在彈劾的路上……
看到李英傑出列,在場許多官員不由得猛一激靈,悄悄豎起了耳朵,天知道這個李瘋子又抓住了誰的把柄?
“李英傑,你今天要參劾誰?”
朱慈烺把手裏的茶碗交給徐來福,直了直腰板道,“一會兵部還要稟報京城的戰況,禮部還要稟報疫情狀況,這都是當前的頭等大事,需要滿朝文武群策群力。你要是彈劾縣令、知府啥的,就等退朝後跟吏部商議去吧!”
李英傑杵著腰杆道:“太子爺且慢,臣今日啟奏的也是頭等大事,甚至不在你說的這兩件事情之下,稍有疏忽,怕是會導致餓殍遍野,白骨千裏。”
卞玉京連續跳了三曲舞蹈,換柳如是上場跳舞,卞玉京下去彈琴稍歇片刻。
圍觀的數千將士齊聲喝彩,掌聲震耳欲聾:“跳的好啊,好看,太好看了,秦淮八絕果然名不虛傳!”
柳如是和卞玉京雖然都是名聞天下的名伶,可從來還沒有在這麽多人的注視下表演歌舞,看起來狀態很是興奮。
卞玉京伸出纖纖玉指撥弄琴弦,宛如天籟之音,繞梁不絕。
柳如是舞姿舒展,翩若驚鴻矯若遊龍,一時間難以分出高下,更是引得喝彩聲一浪高過一浪,甚至有許多徐州城裏的百姓登上城牆眺望這盛景。
霍去病繼續和趙雲挨在一起說著悄悄話:“我的趙哥哥,你說卞玉京是風塵中人,難道柳如是就不是了麽?再說了,她們都是賣藝不賣身的名伶,又不是賣身的青樓女子。平西侯吳三桂不是娶了陳圓圓麽,照我說,兄長今夜就留下卞玉京春宵一度算了。”
“嗨……我說霍去疾,你前幾日不是對軍中逛秦淮河青樓之事頗為反感麽,今兒個這是吹得哪門子邪風?”
霍去病露出有點邪魅的笑容:“你弟弟我這人啊,做事偏心,隻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我可以允許我的兄弟做任何事,但我的將士必須遵守軍紀,這就是我的原則。”
趙雲搖頭苦笑:“此事需慢慢計議,我先與卞姑娘相處一些日子看看是否合適。”
霍去病威脅道:“就這樣說定了,倘若子龍兄不給我麵子,我可要讓太子爺治你的欺君之罪。”
趙雲唯有苦笑:“你可真是我的好兄弟!”
柳如是和卞玉京的表演持續了將近一個時辰,兩人輪流著彈琴跳舞,中間夾雜著彈奏琵琶唱曲,直到最後累的精疲力盡,這才在依依不舍的呼喚聲中結束了表演。
“再來一曲,再來一曲吧,兩位仙女!”
最後還剩下數百如癡如醉的將士不肯離去,圍著帥帳起哄,“兩位仙子跳的太好看了,俺們從沒看過這麽好看的舞蹈,再多看一會,明天就算戰死沙場也無憾了!”
霍去病親手落下周圍的幕布,故意板著臉罵道:“滾滾滾……都給老子滾,卞姑娘可是我霍去疾未來的嫂子,把她累壞了,子龍兄可是要心疼的。”
歌舞結束,酒筵也終了。
趙雲這才想起:“光顧著喝酒了,馮英父子何在?”
花榮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無意中知道了妹妹的消息,心裏高興,喝的也是醉了七分:“就在那匹馬上呢,兩位將軍沒問,我便沒說。”
趙雲趕緊派人把馮英父子從馬上弄下來,帶到帥帳,隻見又累又餓的馮英精神萎靡的癱倒在地:“趙子龍,落到你的手上,我馮英無話可說,殺了我吧!但求殺我之前,先給點吃的。”
“給我也來點。”馮勇精神接近崩潰,可憐兮兮的央求。
趙雲還算清醒,抱拳道:“馮大人乃是當朝兩品大員,我可不敢隨便處置你。來人,把繩索換成枷鎖,明日用囚車押解到南京,交給陛下處置。”
“是!”
早有人答應一聲,上前把這爺倆拖了下去,隻遠遠的傳來,“給口吃的吧,快餓死啦”的央求聲。
趙雲對柳如是、卞玉京道:“時辰已經不早,兩位姑娘便在我的寢帳中休息,我與花榮兄弟到霍兄弟的營帳休息。”
柳如是和卞玉京一齊道謝:“多謝子龍將軍關照。”
等著三人出去之後,柳如是喜滋滋的道:“姐姐看這樁親事有門,好像子龍將軍對你有些好感。”
卞玉京莞爾笑道:“我見了子龍將軍反而不緊張了,一切隨緣吧!”
次日,直到天色大亮霍去病方才睡醒,睜開眼睛的時候趙雲和花榮已經不在帳中。
吃過飯後,趙雲和霍去病商量了一番,由霍去病率領三千騎兵繼續向北返回北京,趙雲除了留在徐州等待太子的書信之外,還要繼續在此屯兵數日,以防劉澤清殺個回馬槍。
“兄長,就此別過,後會有期!”
霍去病辭別趙雲與柳、卞兩位姑娘,翻身上馬,“柳夫人,卞姑娘,再見啦,我希望子龍兄能留下來,等我下次來南京能喝上你們的喜酒!”
“霍將軍取笑了。”卞玉京忍不住羞得霞飛雙頰。
柳如是卻是笑靨如花的點頭:“霍將軍放心,我一定努力撮合他們,美女配英雄,這可是天造地設的一對,錯過了實在可惜。”
花榮也跟著霍去病上馬,抱拳辭別:“趙將軍,告辭了!兩位姑娘,花榮就此別過,山水有相逢,他日再見!”
柳如是和卞玉京再次致謝,目光中滿是感激與不舍:“大恩不言謝,花兄弟救命之恩容我們來日再報!”
伴隨著悠揚的號角響起,霍去病率領三千騎兵列隊向北,漸行漸遠。
趙雲站在高處一直望著這支隊伍消失在目光中,方才依依不舍的返回了軍營。
柳如是和卞玉京默默的陪在左右,沒有說多餘的話,戰友的分別是最讓人傷感的情愫之一,但下次的相逢更讓人期待和憧憬。
趙雲回到營中挑選了一名千戶,命他帶領五百人把關進了囚車的馮英父子押解到南京,交給天子處置,自己率領大軍繼續屯兵徐州,等待指令。
北京,紫禁城。
皇極殿上正在舉行早朝。
首先由吏部、戶部、工部、刑部等各部侍郎出列介紹了下本部昨日發生的瑣事,俱都被朱慈烺一句話決斷,簡潔而高效。
“其他各院可還有瑣事要奏來?”
朱慈烺接過徐來福遞來的茶碗呷了一口,滋潤了下幹渴的嗓子,“沒有的話,就讓兵部和禮部分別介紹當前的軍情與瘟疫,諸位愛卿群策群力。”
“臣有本啟奏!”
朱慈烺話音剛落,左僉都禦史李英傑就手捧笏板站了出來。
李英傑今年四十歲,為人清廉,脾氣執拗,屬於那種碰了南牆也不回頭的性格,這些年被他參過的官員不在少數,許多人將他恨之入骨,但朱由檢卻對他很是信任。
原因無他,都察院就是一個監督各級官員的衙門,幹的就是參劾同僚的事情,自然不能用那種處事圓滑,八麵玲瓏之人;否則大家小酒一喝,勾欄聽曲,大明不爛到骨子裏才怪。
雖然大明現在也很爛,但控製不住變爛,與躺平擺爛本質是不同的,朱由檢雖然剛愎自用,但還是能夠分清主次。
自天啟年間開始,二十三歲的李英傑就以二甲進士的身份在都察院下屬的照磨所擔任正九品的檢校職務。
李英傑上任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狀告權傾朝野的司禮監掌印太監魏忠賢,差點沒把都察院的左右都禦史嚇死,不等魏忠賢發話就把李英傑逐出了都察院。
當然,此時的李英傑還隻是一個小小的九品檢校,負責抄寫、校對都察院的文書,還沒有資格談論朝政,更別說上朝議事了。
因此李英傑並不是在天啟皇帝麵前彈劾的魏忠賢,而是當街攔住了信王朱由檢的轎子,曆數魏忠賢十大罪狀,請求信王上達天聽。
朱由檢此時有心無力,自己還要防備魏忠賢的暗害,隻能好心提醒李英傑少管閑事,踏實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要越俎代庖。
李英傑非但不領情,反而當街大罵信王昏庸無能,坐視閹黨殘害蒼生,禍亂大明,真是丟了王室的臉。
朱由檢也不生氣,任由李英傑當街大罵皇室,自己乘轎離開,從那以後李英傑就獲得了一個“李瘋子”的稱號。
到了傍晚,東廠的番子就登門把李英傑下獄,判了個秋後問斬,罪名就是侮辱信王、誹謗皇室。
也該著李英傑福大命大,他的刑期本來被定在九月初一,但在八月底年輕的天啟皇帝朱由校駕崩於乾清宮,傳位於信王朱由檢。
朱由檢登基後大赦天下,李英傑也在被赦免的行列,僥幸保住性命。
朱由檢站穩腳跟後,開始著手鏟除魏忠賢,他第一個就想到了當街攔住自己轎子參劾魏忠賢的李英傑。
他羅列的十大罪狀言辭犀利,文筆辛辣,直戳魏忠賢的要害,當即下令擢升賦閑在家的李英傑為正七品的監察禦史。
從那以後李英傑官運亨通,一直在大理寺、刑部、都察院之間升遷,到現在官居正四品的左僉都禦史。
這些年被李英傑參劾過的官員差不多能夠組建一個朝廷,上至內閣首輔周延儒、溫體仁、薊遼總督袁崇煥,下到不知名的小地方縣令、縣丞……
一品官員他不怕你官大,八品官員他不嫌你官小,這位禦史大人每天不是在彈劾就是在彈劾的路上……
看到李英傑出列,在場許多官員不由得猛一激靈,悄悄豎起了耳朵,天知道這個李瘋子又抓住了誰的把柄?
“李英傑,你今天要參劾誰?”
朱慈烺把手裏的茶碗交給徐來福,直了直腰板道,“一會兵部還要稟報京城的戰況,禮部還要稟報疫情狀況,這都是當前的頭等大事,需要滿朝文武群策群力。你要是彈劾縣令、知府啥的,就等退朝後跟吏部商議去吧!”
李英傑杵著腰杆道:“太子爺且慢,臣今日啟奏的也是頭等大事,甚至不在你說的這兩件事情之下,稍有疏忽,怕是會導致餓殍遍野,白骨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