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是大周朝“會推”的日子。
“會推”是大周朝提拔官員的一種製度,由吏部對官員進行定期考核,把優秀的官員提拔到重要的崗位上去。
七月,禦疆神將林淵素有廉名,會推為刑部尚書,回神都任職。
但大周禦史王灞耽故意作梗,上疏彈劾吏部尚書陸知夏徇私舞弊,因為這個林淵是刑部尚書陸知夏昔日戰場的戰友。
於是,奉聖娘娘下了懿旨指責,“吏部尚書陸知夏欺陛下幼衝,把持會推,以朝廷封疆為林氏報德,著降三級,罰俸一年。”
這時,吏部尚書陸知夏上疏,說明了會推的經過,說明林淵的提拔與私人關係無關。
結果奉聖娘娘又下了懿旨,責備陸知夏是“朋謀結黨,淆亂國是”,陸知夏憤然告老歸鄉。
刑部尚書江宗然上疏說明陸知夏冤枉,又被懿旨斥責為“朋比”,也告老還鄉。
不日,內宮再下懿旨,將戶部尚書墨麟、禮部尚書溫侃、工部尚書張長卿革職為民。
所謂“革職”,其實都是由奉聖娘娘代批的,因為人皇在逐漸遠離朝事以後,幾乎是一心一意求仙問道,而奉聖娘娘每每挑選人皇忙於鑽研道藏的時候,前來商量重要事務,在這種情形下,被蒙在鼓裏的人皇總是很歉疚,“這些事,勞煩娘娘多費點神,替朕辦了!”
入夏以後,在這種情形之下,怪事頻頻發生。
三日後,林老國公上疏彈劾奉聖娘娘以及鬼閣的十大罪,包括專權亂政、坑害忠良、結黨營私、禍害皇嗣等,罪名昭昭,百人聯名,經過輾轉直接到了人皇的手上。
人皇震怒,當日命人將奉聖娘娘喚來,未行母子之禮。
奉聖娘娘來到了紫金宮的“暖閣”,特意一身素裝打扮,手捧一隻描金盒子。
由於養尊處優,奉聖娘娘美麗的麵容煥發出珠玉般的光澤,但緊鎖的眉頭,漾起一片淡淡的憂色和哀怨。
現在人皇突然大發雷霆召見自己,她也感到了事情的嚴重性,不由令她害怕之餘又倍感痛心。
她暗忖了許久,終於下定決心,無論如何也要拚死一搏,無論人皇怎樣絕情,她也要試一試,畢竟,人皇一直把自己當作最貼近的親人......
此刻,她跪在人皇的麵前低聲說,“臣認罪,臣來向陛下請罰!”
然後,奉聖娘娘抬起頭來,臉上有少婦的清麗,有養母的慈和,還有落難女子那種難以言喻的無奈。
這時,站在人皇身旁的瘦子公公突然揮揮手,做出一副厭煩的樣子,說,“不需要你照顧,去,去,去!現在陛下長大了,你不知好歹,就此離開吧。”
奉聖娘娘又默默叩了三個響頭,站了起來,緩步往門口走去。
那腳步似乎有千鈞重,每跨一步都十分艱難,走了幾步,奉聖娘娘回頭看了人皇一眼,又走了幾步又回頭。
人皇低下頭來,避免和她照麵,奉聖娘娘走到門檻上,定住了,慢慢地轉過身來,又快步回到人皇麵前,再次跪了下來。
“你還有什麽話說?”人皇不耐煩地問。
“臣無話可說,不過這盒中的東西是陛下的寶物,要還給陛下,請陛下收下。”
奉聖娘娘說罷,把金盒子恭恭敬敬地捧上頭頂。
人皇伸手取過,隨手打開金盒,卻見裏頭是幾撮髒兮兮的頭發,還有幾粒牙齒,許多指甲,甚至瘡痂。
人皇立即皺起眉頭,連盒帶物扔在地上,生氣道:“這就是寶物!”
奉聖娘娘俯下身來,撿起了一撮胎發,喃喃地說,“人說:重如周山,輕如鴻毛,果然有這一回事。”
————“這胎發是陛下滿月時剪下來的,那一天晚上,陛下哇哇墜地,一生下來,就福蔭了整個大周朝。”
————“陛下生下不久,就同自己的生身母親分開,由臣撫養。”
————“那時,還有幾位皇子都與陛下一般,同樣是未來人皇的繼承人。”
————“在陛下滿月的那一天早晨,有一個宮人拿了一包白粉,交給臣說,“這是皇後娘娘送的補藥,你給小殿下喝了下去,有你的好處!””
————“臣知道來者不善,於是假裝點點頭,打發那個宮人走,然後把那一包毒藥拋到陰溝裏去,但那宮人卻躲在角落偷看,過了不久,皇後娘娘派來了一個公公,借故把臣拉去抽了一百皮鞭,把臣打得走都走不動了。但臣想到陛下這時還沒有吃奶,便掙紮著回來,給陛下喂奶,同時,給陛下剪下了滿月的胎發。”
奉聖娘娘說完,小心地把那一撮胎發慎重地放回金盒。
這時,她又坐地上拾起了幾片瘡痂,說道:“陛下三歲的那年,發場麻疹,熱一陣兒,冷一陣兒,陛下的母親遭皇後娘娘排擠被打入冷宮,根本無法和陛下見麵,當時,我們就孤苦伶仃兩個人,那時候陛下渾身抖得厲害,臉色都發青了,臣也不知如何是好,隻知道解開衣服,把陛下貼在心口,用自己的身體暖陛下。
那時,誰也不來管我們,陛下與臣像被放逐到沙漠去的罪人,喊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起先,陛下在臣胸口病的像一團冰,也不知道過了多久,天可憐我們,陛下的身子慢慢回暖了,總算渡過了難關。
麻疹快好的那幾天,陛下混身結起了瘡痂,尤其是臉上瘡痂更多,陛下癢得難受,一雙小手不停亂抓,臣聽長輩說,這種瘡痂如果沒有等到下麵的皮肉長滿,硬是把它抓下來,身體上就會留下蜂窩般的痕跡。但是陛下少不更事,不知利害,癢了就要抓,臣想,陛下長大以後,是要當人皇的,如果臉上長了疤痕,豈不變成麻臉的人皇,這如何是好?
於是,臣隻好不停地把陛下全身撫摸,來減輕陛下的麻癢,免得陛下來抓撓,問題是撫摸也有困頓的時候,萬一臣睡下去,陛下來亂抓,豈不誤事?
所以,臣備了一根針,每當有了睡意,臣就往自己的腿上戳一針,記不清一共戳了多少針,反正臣三天三夜沒有合上眼,隻一直地撫摸著陛下,等陛下病好,瘡痂脫落,臣自己也病倒了。
但是臣一醒過來,就扳過陛下的身體,仔細看看陛下臉上有沒有留下瘡疤,還好,一點也沒有,真是聖天子自有百靈護佑!”
奉聖娘娘一麵說,一麵將那些瘡痂一一撿了起來,慎重萬分地放回金盒,最後,將其中一片瘡痂,放在掌心,仔細辨認起來,低聲說,“陛下看,快看,這瘡痂長得特別厚,可見下麵的皮肉已經飽滿了,現在看來,這瘡痂很肮髒,可是,那時臣看到長得這麽厚實的瘡痂自行脫落下來,那簡直是如獲至寶,歡天喜地。”
說到這裏,奉聖娘娘又愣了很久,似乎還是生活在遙遠的當年,然後幽幽地歎了一口氣,說,“現在看起來很不起眼,甚至很肮髒了的瘡痂,當時怎麽會覺得如獲至寶呢?”
奉聖娘娘又把那些散落在地上的牙齒,一粒一粒地拾回盒中,然後將上粒門牙放在掌心,說,“這是陛下六歲那年換下來的老門牙,當時,這門牙還沒有掉下來,可那新的門牙卻從外麵長出來,因為上頭舊的不去,壓在那裏,下麵的新牙就長偏了,當時,想把陛下那個老門牙拔下來,可是陛下怕痛,無論如何不讓拔。
這就麻煩了,新的門牙往外偏,那有多難看,一張開嘴巴,就不好見人,凡人也就罷了,可是陛下是將來的人皇,怎能如此?那時,也不知道宮裏的小公公從什麽地方抓來了一隻小鳥,在陛下的麵前逗弄,陛下高興得張開嘴,臣冷不防伸出手來,一下就把陛下的門牙拔下來,還好,現在陛下的門牙長得很正,一點也不難看。”
說到這裏,奉聖娘娘欣欣然,似乎忘掉了自己馬上就要被趕出紫金宮去的事情,反而回過頭來,勸人皇道:“文兒,讓臣最後叫一聲文兒,文兒現在已經長得又高又大,又當了人皇,自然平安無事,臣這個養母,當真是沒有用了,留在陛下的身邊,礙手礙腳,許多大臣也都巴不得臣早點離開你。
先前臣想不通,難道那些朝臣就沒有母親?是不是一長大就把母親一腳踢開,現在臣知道錯了,比如說這牙齒吧,舊的不掉,新的不長,臣現在才知道自己不過是一撮脫落的頭發,一粒掉下的牙齒,當真是多餘的東西。文兒,臣一點也不怪你,臣自己認了......”
說到這兒,奉聖娘娘淚如湧泉,越流越多,泣不成聲。
人皇俯下身來,將奉聖娘娘攙了起來,把她扶在床上坐定,怔怔地想得出神,暗忖:朕這條命算是拾來的,也虧倘若當年一念之差,說不定我就沒命得養母忠心耿耿了。
人皇當即對奉聖娘娘說,“你不要出宮,朕還要讓你在朕的身邊,隻不過以後不要再替那些奸佞講話了!”
奉聖娘娘點點頭,感歎道:“臣想我們兩人相依為命十八載,臣倒不是留戀這裏的錦衣玉食,而是情感上實在很難同陛下分開。有一句話說是:‘生不如養’,臣這絕不是邀功,隻要是離開了陛下一天,身上就好像丟掉了什麽東西。”
“朕也是......”
人皇就吐出這三個字,沒詞了,卻流出了眼淚。
奉聖娘娘也跟著痛哭失聲,瘦子公公沒有淚,隻冷冷地站在那兒,像一座山。
之後,人皇發布第一道真正意義上的聖旨,堵住悠悠眾口,
“朕自去歲屏逐凶邪,廓清朝室,勵精圖治,雅意中興。秉軸大臣,莫有為朕分憂共念者。在朝文武,持祿養交,徇私避禍,但願子孫之計,不圖社稷之安。朕方率循舊章,而日朝政日亂;朕方祖述堯舜,而日大不相侔。
慈母文弱,六部黨盛,以致言官承望風旨,緘口結舌,無敢直明其罪者。今宜改過自新,共維國是,敢有陰懷觀望,暗弄機關,或巧借題目,代人報複,或捏寫飛言,希圖翻案者,朕按祖宗紅牌之律,治以說謊欺君之罪,必不食言。”
......
......
“人皇陛下今日已口諭眾臣,要冊立娘娘為太後。”
“真的?”
“不差,但奴才以為此事不會順利。”
“是不是陛下那裏美女送太少了?”
“那倒也不是,隻是朝中雖然正派大臣走了不少,但黨羽仍在,對冊封之事恐有異議......“
“是不是也要給他們送些禮物?”
“他們不是受賄的人。”瘦公公搖搖頭,“不過,言成蹊那裏不妨多送一些,言家在朝野名望高,隻要言成蹊能說服言家出死力,力排眾議,成算自然就大了許多。”
奉聖娘娘起身,徘徊了一陣,然後對瘦公公說,“去把胖公公找來,是那個四十多歲的宮裏老人了,他對我們什麽也不知道,也不是我們自己人,讓他去辦事,反而沒有人會疑心我們,然後,你再趕回來,還有要緊的事。”
瘦公公去後,奉聖娘娘從櫃中取出一隻寶盒,這是為了送禮而預先準備好的。
她想了想,打開盒子,從其中取出一對晶瑩剔透的玉獅子放回櫃中,將櫃子鎖緊,這才坐在床沿出神。
過了一陣子,驀然起身,重開櫃鎖,又從櫃中取出那對玉獅子,愛不釋手地撫摸了一陣,重新放入禮盒之中,又坐回床沿。
這對玉獅子乃是懷玉的極品,雕工精致絕倫,當真是稀世之寶,是她撫養人皇荊遠文之日先帝贈送的,如今為了從奉聖娘娘冊封太後,甚至更大的圖謀,不能不割愛。
心想,這林老東西此次當真打擊自己不輕,還要送禮行賄臣下才能翻身嗎?
鼻子一酸,終於滾下了兩行淚珠。
在一陣腳步聲中,奉聖娘娘擦幹了眼淚,瘦公公領著胖公公進了門,奉聖娘娘手捧寶盒,遞給胖公公,說:“送給言成蹊,什麽話也不用說,他心裏自然明白。”
待胖公公去後,奉聖娘娘說,“其實封不封太後,不是根本。”
“奴才僅掌鬼閣與禦藥房。”
“難道你不知那禦藥房同樣十分險要,非同小可嗎?”奉聖娘娘說出這話,似是力舉千鈞,渾身打顫。
而瘦公公的臉色刷白,背上冷汗直冒,他明白奉聖娘娘將禦藥房提拔給他的用意了。
奉聖娘娘首先讓自己冷靜下來,眼神望著瘦公公久久不放,像是要看穿他肺腑裏究竟在盤算著什麽似的,最後終於言道:
“如何?嚇壞了吧?人家是押上身家性命及九族安危賭富貴,並且麵不改色,你單身一人,不過下個小注,賭大富大貴,賭權勢,賭王侯,你難道是怕吃虧了,不合算,退縮了?”
瘦公公雙手下意識地慢慢地捏緊了拳頭,又緩緩地鬆再捏緊,再放開......終於在案上猛捶了一拳,這一拳捶得奉聖娘娘心花怒放。
“請娘娘示下!”瘦公公斬釘截鐵地說。
“不愧是個頂天立地的‘真漢子’,何須聽命於一個弱女子?你的主張必定比我強多了!”奉聖娘娘隱忍著不易被人發覺的笑意.以鼓勵的語氣說著。
殿門外,卷簾淺淺的一動,人影蹁躚走遠。
“會推”是大周朝提拔官員的一種製度,由吏部對官員進行定期考核,把優秀的官員提拔到重要的崗位上去。
七月,禦疆神將林淵素有廉名,會推為刑部尚書,回神都任職。
但大周禦史王灞耽故意作梗,上疏彈劾吏部尚書陸知夏徇私舞弊,因為這個林淵是刑部尚書陸知夏昔日戰場的戰友。
於是,奉聖娘娘下了懿旨指責,“吏部尚書陸知夏欺陛下幼衝,把持會推,以朝廷封疆為林氏報德,著降三級,罰俸一年。”
這時,吏部尚書陸知夏上疏,說明了會推的經過,說明林淵的提拔與私人關係無關。
結果奉聖娘娘又下了懿旨,責備陸知夏是“朋謀結黨,淆亂國是”,陸知夏憤然告老歸鄉。
刑部尚書江宗然上疏說明陸知夏冤枉,又被懿旨斥責為“朋比”,也告老還鄉。
不日,內宮再下懿旨,將戶部尚書墨麟、禮部尚書溫侃、工部尚書張長卿革職為民。
所謂“革職”,其實都是由奉聖娘娘代批的,因為人皇在逐漸遠離朝事以後,幾乎是一心一意求仙問道,而奉聖娘娘每每挑選人皇忙於鑽研道藏的時候,前來商量重要事務,在這種情形下,被蒙在鼓裏的人皇總是很歉疚,“這些事,勞煩娘娘多費點神,替朕辦了!”
入夏以後,在這種情形之下,怪事頻頻發生。
三日後,林老國公上疏彈劾奉聖娘娘以及鬼閣的十大罪,包括專權亂政、坑害忠良、結黨營私、禍害皇嗣等,罪名昭昭,百人聯名,經過輾轉直接到了人皇的手上。
人皇震怒,當日命人將奉聖娘娘喚來,未行母子之禮。
奉聖娘娘來到了紫金宮的“暖閣”,特意一身素裝打扮,手捧一隻描金盒子。
由於養尊處優,奉聖娘娘美麗的麵容煥發出珠玉般的光澤,但緊鎖的眉頭,漾起一片淡淡的憂色和哀怨。
現在人皇突然大發雷霆召見自己,她也感到了事情的嚴重性,不由令她害怕之餘又倍感痛心。
她暗忖了許久,終於下定決心,無論如何也要拚死一搏,無論人皇怎樣絕情,她也要試一試,畢竟,人皇一直把自己當作最貼近的親人......
此刻,她跪在人皇的麵前低聲說,“臣認罪,臣來向陛下請罰!”
然後,奉聖娘娘抬起頭來,臉上有少婦的清麗,有養母的慈和,還有落難女子那種難以言喻的無奈。
這時,站在人皇身旁的瘦子公公突然揮揮手,做出一副厭煩的樣子,說,“不需要你照顧,去,去,去!現在陛下長大了,你不知好歹,就此離開吧。”
奉聖娘娘又默默叩了三個響頭,站了起來,緩步往門口走去。
那腳步似乎有千鈞重,每跨一步都十分艱難,走了幾步,奉聖娘娘回頭看了人皇一眼,又走了幾步又回頭。
人皇低下頭來,避免和她照麵,奉聖娘娘走到門檻上,定住了,慢慢地轉過身來,又快步回到人皇麵前,再次跪了下來。
“你還有什麽話說?”人皇不耐煩地問。
“臣無話可說,不過這盒中的東西是陛下的寶物,要還給陛下,請陛下收下。”
奉聖娘娘說罷,把金盒子恭恭敬敬地捧上頭頂。
人皇伸手取過,隨手打開金盒,卻見裏頭是幾撮髒兮兮的頭發,還有幾粒牙齒,許多指甲,甚至瘡痂。
人皇立即皺起眉頭,連盒帶物扔在地上,生氣道:“這就是寶物!”
奉聖娘娘俯下身來,撿起了一撮胎發,喃喃地說,“人說:重如周山,輕如鴻毛,果然有這一回事。”
————“這胎發是陛下滿月時剪下來的,那一天晚上,陛下哇哇墜地,一生下來,就福蔭了整個大周朝。”
————“陛下生下不久,就同自己的生身母親分開,由臣撫養。”
————“那時,還有幾位皇子都與陛下一般,同樣是未來人皇的繼承人。”
————“在陛下滿月的那一天早晨,有一個宮人拿了一包白粉,交給臣說,“這是皇後娘娘送的補藥,你給小殿下喝了下去,有你的好處!””
————“臣知道來者不善,於是假裝點點頭,打發那個宮人走,然後把那一包毒藥拋到陰溝裏去,但那宮人卻躲在角落偷看,過了不久,皇後娘娘派來了一個公公,借故把臣拉去抽了一百皮鞭,把臣打得走都走不動了。但臣想到陛下這時還沒有吃奶,便掙紮著回來,給陛下喂奶,同時,給陛下剪下了滿月的胎發。”
奉聖娘娘說完,小心地把那一撮胎發慎重地放回金盒。
這時,她又坐地上拾起了幾片瘡痂,說道:“陛下三歲的那年,發場麻疹,熱一陣兒,冷一陣兒,陛下的母親遭皇後娘娘排擠被打入冷宮,根本無法和陛下見麵,當時,我們就孤苦伶仃兩個人,那時候陛下渾身抖得厲害,臉色都發青了,臣也不知如何是好,隻知道解開衣服,把陛下貼在心口,用自己的身體暖陛下。
那時,誰也不來管我們,陛下與臣像被放逐到沙漠去的罪人,喊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起先,陛下在臣胸口病的像一團冰,也不知道過了多久,天可憐我們,陛下的身子慢慢回暖了,總算渡過了難關。
麻疹快好的那幾天,陛下混身結起了瘡痂,尤其是臉上瘡痂更多,陛下癢得難受,一雙小手不停亂抓,臣聽長輩說,這種瘡痂如果沒有等到下麵的皮肉長滿,硬是把它抓下來,身體上就會留下蜂窩般的痕跡。但是陛下少不更事,不知利害,癢了就要抓,臣想,陛下長大以後,是要當人皇的,如果臉上長了疤痕,豈不變成麻臉的人皇,這如何是好?
於是,臣隻好不停地把陛下全身撫摸,來減輕陛下的麻癢,免得陛下來抓撓,問題是撫摸也有困頓的時候,萬一臣睡下去,陛下來亂抓,豈不誤事?
所以,臣備了一根針,每當有了睡意,臣就往自己的腿上戳一針,記不清一共戳了多少針,反正臣三天三夜沒有合上眼,隻一直地撫摸著陛下,等陛下病好,瘡痂脫落,臣自己也病倒了。
但是臣一醒過來,就扳過陛下的身體,仔細看看陛下臉上有沒有留下瘡疤,還好,一點也沒有,真是聖天子自有百靈護佑!”
奉聖娘娘一麵說,一麵將那些瘡痂一一撿了起來,慎重萬分地放回金盒,最後,將其中一片瘡痂,放在掌心,仔細辨認起來,低聲說,“陛下看,快看,這瘡痂長得特別厚,可見下麵的皮肉已經飽滿了,現在看來,這瘡痂很肮髒,可是,那時臣看到長得這麽厚實的瘡痂自行脫落下來,那簡直是如獲至寶,歡天喜地。”
說到這裏,奉聖娘娘又愣了很久,似乎還是生活在遙遠的當年,然後幽幽地歎了一口氣,說,“現在看起來很不起眼,甚至很肮髒了的瘡痂,當時怎麽會覺得如獲至寶呢?”
奉聖娘娘又把那些散落在地上的牙齒,一粒一粒地拾回盒中,然後將上粒門牙放在掌心,說,“這是陛下六歲那年換下來的老門牙,當時,這門牙還沒有掉下來,可那新的門牙卻從外麵長出來,因為上頭舊的不去,壓在那裏,下麵的新牙就長偏了,當時,想把陛下那個老門牙拔下來,可是陛下怕痛,無論如何不讓拔。
這就麻煩了,新的門牙往外偏,那有多難看,一張開嘴巴,就不好見人,凡人也就罷了,可是陛下是將來的人皇,怎能如此?那時,也不知道宮裏的小公公從什麽地方抓來了一隻小鳥,在陛下的麵前逗弄,陛下高興得張開嘴,臣冷不防伸出手來,一下就把陛下的門牙拔下來,還好,現在陛下的門牙長得很正,一點也不難看。”
說到這裏,奉聖娘娘欣欣然,似乎忘掉了自己馬上就要被趕出紫金宮去的事情,反而回過頭來,勸人皇道:“文兒,讓臣最後叫一聲文兒,文兒現在已經長得又高又大,又當了人皇,自然平安無事,臣這個養母,當真是沒有用了,留在陛下的身邊,礙手礙腳,許多大臣也都巴不得臣早點離開你。
先前臣想不通,難道那些朝臣就沒有母親?是不是一長大就把母親一腳踢開,現在臣知道錯了,比如說這牙齒吧,舊的不掉,新的不長,臣現在才知道自己不過是一撮脫落的頭發,一粒掉下的牙齒,當真是多餘的東西。文兒,臣一點也不怪你,臣自己認了......”
說到這兒,奉聖娘娘淚如湧泉,越流越多,泣不成聲。
人皇俯下身來,將奉聖娘娘攙了起來,把她扶在床上坐定,怔怔地想得出神,暗忖:朕這條命算是拾來的,也虧倘若當年一念之差,說不定我就沒命得養母忠心耿耿了。
人皇當即對奉聖娘娘說,“你不要出宮,朕還要讓你在朕的身邊,隻不過以後不要再替那些奸佞講話了!”
奉聖娘娘點點頭,感歎道:“臣想我們兩人相依為命十八載,臣倒不是留戀這裏的錦衣玉食,而是情感上實在很難同陛下分開。有一句話說是:‘生不如養’,臣這絕不是邀功,隻要是離開了陛下一天,身上就好像丟掉了什麽東西。”
“朕也是......”
人皇就吐出這三個字,沒詞了,卻流出了眼淚。
奉聖娘娘也跟著痛哭失聲,瘦子公公沒有淚,隻冷冷地站在那兒,像一座山。
之後,人皇發布第一道真正意義上的聖旨,堵住悠悠眾口,
“朕自去歲屏逐凶邪,廓清朝室,勵精圖治,雅意中興。秉軸大臣,莫有為朕分憂共念者。在朝文武,持祿養交,徇私避禍,但願子孫之計,不圖社稷之安。朕方率循舊章,而日朝政日亂;朕方祖述堯舜,而日大不相侔。
慈母文弱,六部黨盛,以致言官承望風旨,緘口結舌,無敢直明其罪者。今宜改過自新,共維國是,敢有陰懷觀望,暗弄機關,或巧借題目,代人報複,或捏寫飛言,希圖翻案者,朕按祖宗紅牌之律,治以說謊欺君之罪,必不食言。”
......
......
“人皇陛下今日已口諭眾臣,要冊立娘娘為太後。”
“真的?”
“不差,但奴才以為此事不會順利。”
“是不是陛下那裏美女送太少了?”
“那倒也不是,隻是朝中雖然正派大臣走了不少,但黨羽仍在,對冊封之事恐有異議......“
“是不是也要給他們送些禮物?”
“他們不是受賄的人。”瘦公公搖搖頭,“不過,言成蹊那裏不妨多送一些,言家在朝野名望高,隻要言成蹊能說服言家出死力,力排眾議,成算自然就大了許多。”
奉聖娘娘起身,徘徊了一陣,然後對瘦公公說,“去把胖公公找來,是那個四十多歲的宮裏老人了,他對我們什麽也不知道,也不是我們自己人,讓他去辦事,反而沒有人會疑心我們,然後,你再趕回來,還有要緊的事。”
瘦公公去後,奉聖娘娘從櫃中取出一隻寶盒,這是為了送禮而預先準備好的。
她想了想,打開盒子,從其中取出一對晶瑩剔透的玉獅子放回櫃中,將櫃子鎖緊,這才坐在床沿出神。
過了一陣子,驀然起身,重開櫃鎖,又從櫃中取出那對玉獅子,愛不釋手地撫摸了一陣,重新放入禮盒之中,又坐回床沿。
這對玉獅子乃是懷玉的極品,雕工精致絕倫,當真是稀世之寶,是她撫養人皇荊遠文之日先帝贈送的,如今為了從奉聖娘娘冊封太後,甚至更大的圖謀,不能不割愛。
心想,這林老東西此次當真打擊自己不輕,還要送禮行賄臣下才能翻身嗎?
鼻子一酸,終於滾下了兩行淚珠。
在一陣腳步聲中,奉聖娘娘擦幹了眼淚,瘦公公領著胖公公進了門,奉聖娘娘手捧寶盒,遞給胖公公,說:“送給言成蹊,什麽話也不用說,他心裏自然明白。”
待胖公公去後,奉聖娘娘說,“其實封不封太後,不是根本。”
“奴才僅掌鬼閣與禦藥房。”
“難道你不知那禦藥房同樣十分險要,非同小可嗎?”奉聖娘娘說出這話,似是力舉千鈞,渾身打顫。
而瘦公公的臉色刷白,背上冷汗直冒,他明白奉聖娘娘將禦藥房提拔給他的用意了。
奉聖娘娘首先讓自己冷靜下來,眼神望著瘦公公久久不放,像是要看穿他肺腑裏究竟在盤算著什麽似的,最後終於言道:
“如何?嚇壞了吧?人家是押上身家性命及九族安危賭富貴,並且麵不改色,你單身一人,不過下個小注,賭大富大貴,賭權勢,賭王侯,你難道是怕吃虧了,不合算,退縮了?”
瘦公公雙手下意識地慢慢地捏緊了拳頭,又緩緩地鬆再捏緊,再放開......終於在案上猛捶了一拳,這一拳捶得奉聖娘娘心花怒放。
“請娘娘示下!”瘦公公斬釘截鐵地說。
“不愧是個頂天立地的‘真漢子’,何須聽命於一個弱女子?你的主張必定比我強多了!”奉聖娘娘隱忍著不易被人發覺的笑意.以鼓勵的語氣說著。
殿門外,卷簾淺淺的一動,人影蹁躚走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