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龍抬頭。
今天是秦國大朝會的日子,始皇帝天還沒亮便起來了。
此時正在被眾宮侍伺候著穿衣洗漱。
而趙高則站在一旁,靜靜地等候他。
“那小子最近可還老實?”
嬴政一邊被宮侍伺候穿衣,一邊淡淡地詢問趙高。
能被始皇帝稱之為‘那小子’的人,整個宮中,怕隻有十三皇子趙昊了。
因此,趙高沒有半點遲疑的答道:“回稟陛下,最近這段時間,公子昊每日很早就起來了,上午在文思閣學習,下午便去老國尉那裏學習,未懈怠半日。”
“那小子居然這麽老實?”
嬴政有些詫異的道。
在他想來,趙昊能這麽愛學習,除非見了鬼了。
但趙高卻微微一笑:“老奴不敢欺瞞陛下,公子昊最近確實在努力學習。”
“那你說說,他最近的行蹤....”
嬴政皺了皺眉,半信半疑的道。
即便知道趙高不敢欺瞞自己,嬴政還是不信趙昊會這麽老實。
卻見趙高躬身道:“回陛下,公子昊除了在文思閣與楚南閣之間來回,還在城裏城外,高山田野間遊蕩,鹹陽城附近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陛下安排的護衛,也都遵從陛下的命令,在暗中保護,沒人敢上前打擾他。”
“另外,老國尉還以各種身份,帶著公子昊走街串巷,感受民間疾苦和貧寒,尤其是經常讓他與黔首們的孩子玩耍,鍛煉他的統帥能力.....”
統帥能力?
嬴政嘴角浮現出一抹不易被人察覺的笑容,轉瞬即逝,然後不動聲色的轉移話題道:“朕交代你的事情,辦得怎麽樣了?”
“嗯?”
趙高反應了一刹,連忙道:“回陛下的話,已經辦好了,足有一丈寬,兩丈長!”
“繪製得如何?”
“有上卿頓弱親自主持,工匠們不敢有半分懈怠,如今已繪製完成。”
“善。”
嬴政滿意的點了點頭,然後看向門外,平靜地道:“時候不早了,我們該出發了。”
“諾。”
趙高應了一聲,連忙跑到宮門外,駕禦馬車,載送始皇帝去鹹陽宮主持大朝會。
戰國時期,爭戰頻發,各國大朝會都很少舉行。
一般國家大事,都是由國君,丞相,上將軍等權力核心,再加上幾個朝中重臣商議決斷。
像秦國這種盛大的朝會,更是從未有過。
凡秦國舉行大朝會,各地郡守縣令,邊軍大將,必須全部歸國參會。
而這次大朝會,是秦國統一六國後,第一次大朝會,意義不可謂不重大。
大朝會定期前的三五日,各地官吏,以及邊軍大將,都陸續抵達鹹陽了。
他們提前到的原因有兩種,一種是敬奉王命,二種是探訪上司,了解朝局奧秘。
秦國素來律法嚴苛,自呂不韋後,始皇帝便不喜門客,權貴們也隻能上行下效,與各地官吏保持適當的距離。
但,私下提點自己派係的官吏,還是有的。
此次大朝會,除了各地官吏,邊軍大將,連鹹陽官署的大部分官吏都參加了。
寬闊敞亮的鹹陽宮正殿,黑沉沉的一片,足足有六百多人,使整個大殿都顯得有些擁擠。
鐺——
卯時鍾聲在眾人的焦急等待中響起。
始皇帝的帝輦隨著鍾聲落下,緩緩被推進了大殿。
隻見他頭帶黑玉冕冠,身穿秀金黑袍,手持天子劍,步伐穩健地登上皇帝寶座,緩緩坐下。
與此同時。
司禮大臣高聲呐喊:“拜——!”
“臣等拜見陛下,陛下萬年!”
山呼海嘯的拜禮聲,響徹整個大殿,餘音回蕩,氣勢磅礴。
等眾臣行禮完畢,司禮大臣看向嬴政,觀其麵色無常,又接著呐喊:“坐——!”
“謝陛下隆恩,大秦萬年!”
眾臣們再次朝嬴政行禮,然後紛紛入坐。
這時,鹹陽宮的殿門與所有窗戶被全部打開,沉沉的大殿在冬日的陽光中,顯得格外明亮。
雖然感覺有點冷,但眾臣們還算能夠忍受。
畢竟人多了,空氣不流通也是個麻煩。
比如誰偷偷放了個屁,不得熏死一大片人?
隻見嬴政掃視眾臣,平靜而威嚴地道;
“六國一統,我朝新政大開,或行分封製,或行郡縣製,一直沒有一個定論!”
“此事關乎我朝千秋大計,朕不敢草率,於冬月舉行了兩次博士宮議政,諸位大臣的政見,朕已經知曉;
今日大朝會,朕將親自決斷,此次大朝會,不避偏見,諸位可暢所欲言!”
“臣,博士宮鮑白令敢問陛下,治國大計如何?”
“大朝會議政,不應揣測上意。”
嬴政冷冷回絕了鮑白令的試探之言。
鮑白令訕訕退了下去。
這時,李斯站了出來,高聲道:“陛下,臣有事要奏。”
“廷尉說來。”
嬴政抬手示意。
李斯正色道:“在陛下決斷國朝製式前,臣請奏陛下更新官製,集權求治!”
“更新官製?”
眾臣不禁一愣,心說不是才更新官製嗎?怎麽又更新官製?
這朝政大事,豈可兒戲?
正當有人準備站出來嗬斥李斯的時候,王綰率先站出來道:“陛下,臣附議!”
什麽情況這是?
怎麽連老丞相都跟李廷尉站到一起了?
這朝中的局勢變化有點大啊!
其實王綰與李斯並沒多大的矛盾,隻是理念不同而已。
但看到李斯請奏更新官製,想來是看了自己那份奏簡。
既然李斯都舍私義而顧大義,自己何不助他一臂之力?
卻聽嬴政淡淡地問道:“諸位大臣覺得如何?”
“這....”
眾臣互相對視,麵麵相覷。
嬴政臉色一沉,喝道:“大朝議政,你們身居廟堂,怎麽一點主見都沒有?!”
“陛下!”
李斯再次拱手:“三公九卿製創於新朝初定時,官製略顯粗糙,許多權力機構模糊不清,再加上朝廷官吏以軍吏為主,導致軍事壓倒政事,不利於治理地方。”
“故此,臣以為,應當在三公九卿製的基礎上,更加細化官製體係,配合新政一體實施,自上而下的有效治理國家!”
“善!”
嬴政奮然拍掌道:“廷尉之謀,謂集權求治,甚善也!”
“陛下,此事關乎我朝大局,望陛下廣納賢才,為國效力。”王綰連忙道。
“這是自然,朕已決斷廣納天下之才,為我大秦所用!”
嬴政笑著應合了一句,然後環顧眾臣,感慨道:“大秦新政,雖然困難重重,但好事多磨,朕相信諸位大臣能明白朕……”
“......”
眾臣頓時有些無語。
你都這樣說了,我們還能說啥?
跟你唱反調,你說我們不懂伱,不跟你唱反調,你又說我們沒主見。
難搞哦!
今天是秦國大朝會的日子,始皇帝天還沒亮便起來了。
此時正在被眾宮侍伺候著穿衣洗漱。
而趙高則站在一旁,靜靜地等候他。
“那小子最近可還老實?”
嬴政一邊被宮侍伺候穿衣,一邊淡淡地詢問趙高。
能被始皇帝稱之為‘那小子’的人,整個宮中,怕隻有十三皇子趙昊了。
因此,趙高沒有半點遲疑的答道:“回稟陛下,最近這段時間,公子昊每日很早就起來了,上午在文思閣學習,下午便去老國尉那裏學習,未懈怠半日。”
“那小子居然這麽老實?”
嬴政有些詫異的道。
在他想來,趙昊能這麽愛學習,除非見了鬼了。
但趙高卻微微一笑:“老奴不敢欺瞞陛下,公子昊最近確實在努力學習。”
“那你說說,他最近的行蹤....”
嬴政皺了皺眉,半信半疑的道。
即便知道趙高不敢欺瞞自己,嬴政還是不信趙昊會這麽老實。
卻見趙高躬身道:“回陛下,公子昊除了在文思閣與楚南閣之間來回,還在城裏城外,高山田野間遊蕩,鹹陽城附近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陛下安排的護衛,也都遵從陛下的命令,在暗中保護,沒人敢上前打擾他。”
“另外,老國尉還以各種身份,帶著公子昊走街串巷,感受民間疾苦和貧寒,尤其是經常讓他與黔首們的孩子玩耍,鍛煉他的統帥能力.....”
統帥能力?
嬴政嘴角浮現出一抹不易被人察覺的笑容,轉瞬即逝,然後不動聲色的轉移話題道:“朕交代你的事情,辦得怎麽樣了?”
“嗯?”
趙高反應了一刹,連忙道:“回陛下的話,已經辦好了,足有一丈寬,兩丈長!”
“繪製得如何?”
“有上卿頓弱親自主持,工匠們不敢有半分懈怠,如今已繪製完成。”
“善。”
嬴政滿意的點了點頭,然後看向門外,平靜地道:“時候不早了,我們該出發了。”
“諾。”
趙高應了一聲,連忙跑到宮門外,駕禦馬車,載送始皇帝去鹹陽宮主持大朝會。
戰國時期,爭戰頻發,各國大朝會都很少舉行。
一般國家大事,都是由國君,丞相,上將軍等權力核心,再加上幾個朝中重臣商議決斷。
像秦國這種盛大的朝會,更是從未有過。
凡秦國舉行大朝會,各地郡守縣令,邊軍大將,必須全部歸國參會。
而這次大朝會,是秦國統一六國後,第一次大朝會,意義不可謂不重大。
大朝會定期前的三五日,各地官吏,以及邊軍大將,都陸續抵達鹹陽了。
他們提前到的原因有兩種,一種是敬奉王命,二種是探訪上司,了解朝局奧秘。
秦國素來律法嚴苛,自呂不韋後,始皇帝便不喜門客,權貴們也隻能上行下效,與各地官吏保持適當的距離。
但,私下提點自己派係的官吏,還是有的。
此次大朝會,除了各地官吏,邊軍大將,連鹹陽官署的大部分官吏都參加了。
寬闊敞亮的鹹陽宮正殿,黑沉沉的一片,足足有六百多人,使整個大殿都顯得有些擁擠。
鐺——
卯時鍾聲在眾人的焦急等待中響起。
始皇帝的帝輦隨著鍾聲落下,緩緩被推進了大殿。
隻見他頭帶黑玉冕冠,身穿秀金黑袍,手持天子劍,步伐穩健地登上皇帝寶座,緩緩坐下。
與此同時。
司禮大臣高聲呐喊:“拜——!”
“臣等拜見陛下,陛下萬年!”
山呼海嘯的拜禮聲,響徹整個大殿,餘音回蕩,氣勢磅礴。
等眾臣行禮完畢,司禮大臣看向嬴政,觀其麵色無常,又接著呐喊:“坐——!”
“謝陛下隆恩,大秦萬年!”
眾臣們再次朝嬴政行禮,然後紛紛入坐。
這時,鹹陽宮的殿門與所有窗戶被全部打開,沉沉的大殿在冬日的陽光中,顯得格外明亮。
雖然感覺有點冷,但眾臣們還算能夠忍受。
畢竟人多了,空氣不流通也是個麻煩。
比如誰偷偷放了個屁,不得熏死一大片人?
隻見嬴政掃視眾臣,平靜而威嚴地道;
“六國一統,我朝新政大開,或行分封製,或行郡縣製,一直沒有一個定論!”
“此事關乎我朝千秋大計,朕不敢草率,於冬月舉行了兩次博士宮議政,諸位大臣的政見,朕已經知曉;
今日大朝會,朕將親自決斷,此次大朝會,不避偏見,諸位可暢所欲言!”
“臣,博士宮鮑白令敢問陛下,治國大計如何?”
“大朝會議政,不應揣測上意。”
嬴政冷冷回絕了鮑白令的試探之言。
鮑白令訕訕退了下去。
這時,李斯站了出來,高聲道:“陛下,臣有事要奏。”
“廷尉說來。”
嬴政抬手示意。
李斯正色道:“在陛下決斷國朝製式前,臣請奏陛下更新官製,集權求治!”
“更新官製?”
眾臣不禁一愣,心說不是才更新官製嗎?怎麽又更新官製?
這朝政大事,豈可兒戲?
正當有人準備站出來嗬斥李斯的時候,王綰率先站出來道:“陛下,臣附議!”
什麽情況這是?
怎麽連老丞相都跟李廷尉站到一起了?
這朝中的局勢變化有點大啊!
其實王綰與李斯並沒多大的矛盾,隻是理念不同而已。
但看到李斯請奏更新官製,想來是看了自己那份奏簡。
既然李斯都舍私義而顧大義,自己何不助他一臂之力?
卻聽嬴政淡淡地問道:“諸位大臣覺得如何?”
“這....”
眾臣互相對視,麵麵相覷。
嬴政臉色一沉,喝道:“大朝議政,你們身居廟堂,怎麽一點主見都沒有?!”
“陛下!”
李斯再次拱手:“三公九卿製創於新朝初定時,官製略顯粗糙,許多權力機構模糊不清,再加上朝廷官吏以軍吏為主,導致軍事壓倒政事,不利於治理地方。”
“故此,臣以為,應當在三公九卿製的基礎上,更加細化官製體係,配合新政一體實施,自上而下的有效治理國家!”
“善!”
嬴政奮然拍掌道:“廷尉之謀,謂集權求治,甚善也!”
“陛下,此事關乎我朝大局,望陛下廣納賢才,為國效力。”王綰連忙道。
“這是自然,朕已決斷廣納天下之才,為我大秦所用!”
嬴政笑著應合了一句,然後環顧眾臣,感慨道:“大秦新政,雖然困難重重,但好事多磨,朕相信諸位大臣能明白朕……”
“......”
眾臣頓時有些無語。
你都這樣說了,我們還能說啥?
跟你唱反調,你說我們不懂伱,不跟你唱反調,你又說我們沒主見。
難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