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正二十四年四月一日,也就是李正舉離開的第二天,候宗勝直接將附近的茶樹全部控製在河流北方,他準備將河流以北地區的空地全部種植茶樹,至於南方的茶樹則是不作管理。也就是說,河流以南的茶樹將不被限製保護,也就是說南邊的樹木可以用來作為經濟作物,也可以用來作為木材維持正常的日常生活生產。大致的意思就是樹長在河流以北就是高等樹,長在河流以南的樹就是自由樹。總有人說人生在世就是不平等的,現在占婆人來了,樹與樹之間的地位也不平等了。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我一定要出生在河流以北。
至正二十四年四月二日,滿軍攻破單重布囉,單重布囉國國王連忙向西北方向遷都,遷到如今的蘇卡丹這個地區,這裏是單重布囉國的最西北邊,也是單重布囉國的最後一條防線,如果他們受不住,單重布囉國相當於被貢獻了,蘇祿、呂宋等國的援軍也從毛律人居住的沙巴州前往達雅克人的居住地,和渤泥國一起說服這些部落脫離滿者伯夷的控製,又不少部落同意加入了渤泥人的隊伍。
各方在至正二十四年四月九日在庫泰北部發生交戰,此次交戰,婆羅州的各方湊齊了近八萬人進攻,滿者伯夷在北方則是派遣了三萬人負責對北方的用兵戰鬥,雙方交戰了兩天之久,最終以婆羅州的各方戰敗告終,雙方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失。此次戰爭,滿者伯夷也是險勝,他在達雅克人的部落中扶植的部落提前將聯軍的行蹤告知給在貝勞的滿軍,於是滿軍也做好了相當多的準備。若是聯軍的行軍軌跡沒有被提前告知,勝負之數,實在難料。
視角拉回中原,隨著朱元璋徹底掌控徐州,朱元璋在北方的地位也基本塵埃落定,北方的眾百姓在朱吳和韓宋的支持下,多次發動了農民起義,農民起義聲勢浩大,轟轟烈烈,先後占據了齊魯,燕趙的部分地區,直逼大都,妥歡帖木兒也是耗盡大力氣才將農民軍趕出真定,將農民軍鎮壓下去。
當然除了鎮壓農民起義,吳軍和元軍也爆發過多次交鋒,兗州也多次被西吳軍隊控製。另一邊的漢軍也不閑著,多次越過淮河,騷擾著汝寧等地,目前汝寧已經被陳友諒控製了兩個月左右,並且漢軍現在還以汝寧為根據地對南陽、許昌等地發動多次小規模進攻,在百姓們的支持下,南陽和許昌已經多次被漢軍控製住,不過元軍後來又將這些地區又重新奪了回來。
妥歡帖木兒眼看招架不住兩國進攻,於是要求李思齊對陳漢發動進攻,緩解元軍的壓力,結果直接被李思齊無視了,要是打明夏,他們還多點自信,攻擊擁有六十萬軍隊之多的陳漢,好,就算在汝寧以北的戰場分擔了相當多的軍隊,就假如分走了一半吧,這三十萬,我李思齊拿什麽打?誰給我和漢軍對抗的勇氣?梁靜r嗎?更何況,他們一發動進攻,漢軍就能察覺到他們的行蹤,這樣子戰爭的難度就更大了。
當然直接拒絕也不好,但是他也沒有一個穩妥的方法,於是他們直接將元使扣押在秦地,要是妥歡帖木兒問及為什麽不支援,就假裝不知道,就聲稱使者根本沒有來過秦地。想必妥歡帖木兒也不能追及他李思齊的責任,而他們要做的就是讓元使人間蒸發即可。
至正二十四年四月十五日,陳友諒派人訪問了方國珍,現在他明顯感覺到了來自朱吳的壓力,現在朱元璋控製了素有天堂美稱的蘇杭,還有蘇州和湖州兩大糧食產地,在宋代就有了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由此也可以看出,蘇湖兩府是非常有名的糧食產地,而現在朱元璋控製了這兩地,加上江浙行省也有著眾多人口,給朱元璋提供了不少人力。加上後來的元漢戰爭,徐州落入朱元璋手中,這讓陳友諒感覺到了相當大的壓力。
於是他要去和方國珍聯盟,合力對抗朱元璋。方國珍對這件事沒有發表任何看法,朱元璋也一直在拉攏他,朱元璋給他提供的條件讓他無比心動,但是他又害怕朱元璋卸磨殺驢。況且他現在還是元朝的官員,萬一朱吳失敗了,最後北元清算他們,那又該怎麽辦。
朱元璋早在半年前就加強與浙東的聯係,希望能夠招安方國珍,但是他一直在猜疑,沒有表明態度,在元和吳直接來回周轉。現在陳友諒的入場,讓他又思索起來,如果拒絕陳友諒,雖說可以和朱吳交好,但是交惡了陳友諒,最後對他們來說很有可能被陳友諒覆滅,到時候要麽就是被朱吳吞並要麽就是被陳漢擊敗。至於說元軍反攻,恐怕元廷也不會放過他。
現在如果和陳漢一起對抗朱吳,失敗了自然不必說,如果成功了,一方麵可以交好陳漢,一方麵也可以得到元廷的嘉獎,一舉兩得。雖說失敗的可能性很大,但是總比之前的生機要大上許多。
於是雙方一拍即合,如果其中一方遭受攻擊,另一方必須對遭受攻擊的一方發起救援。
再說吳國內部,自從攻陷了蘇州,蘇州的百姓發動了多次起義,人們都想要光複大周。張士誠雖說無同意天下的野心,優柔寡斷,但是他待人寬厚,因此非常受百姓們的歡迎,他死後百姓們為他樹立雕像編纂碑文,許多人都冒充得到了張士誠的附體,起義抗吳,他們得到了許多百姓的支持,這也是蘇州以及周邊地區起義不斷的原因。
朱元璋已經對蘇州用兵不下百次了,蘇州內部不老實的問題讓他很是頭疼,他後悔為什麽當初要聽從他人意見,早知道早點屠城一了百了,當然這也是他所說的氣話,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個道理他是看的非常透徹的。
至正二十四年四月二日,滿軍攻破單重布囉,單重布囉國國王連忙向西北方向遷都,遷到如今的蘇卡丹這個地區,這裏是單重布囉國的最西北邊,也是單重布囉國的最後一條防線,如果他們受不住,單重布囉國相當於被貢獻了,蘇祿、呂宋等國的援軍也從毛律人居住的沙巴州前往達雅克人的居住地,和渤泥國一起說服這些部落脫離滿者伯夷的控製,又不少部落同意加入了渤泥人的隊伍。
各方在至正二十四年四月九日在庫泰北部發生交戰,此次交戰,婆羅州的各方湊齊了近八萬人進攻,滿者伯夷在北方則是派遣了三萬人負責對北方的用兵戰鬥,雙方交戰了兩天之久,最終以婆羅州的各方戰敗告終,雙方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失。此次戰爭,滿者伯夷也是險勝,他在達雅克人的部落中扶植的部落提前將聯軍的行蹤告知給在貝勞的滿軍,於是滿軍也做好了相當多的準備。若是聯軍的行軍軌跡沒有被提前告知,勝負之數,實在難料。
視角拉回中原,隨著朱元璋徹底掌控徐州,朱元璋在北方的地位也基本塵埃落定,北方的眾百姓在朱吳和韓宋的支持下,多次發動了農民起義,農民起義聲勢浩大,轟轟烈烈,先後占據了齊魯,燕趙的部分地區,直逼大都,妥歡帖木兒也是耗盡大力氣才將農民軍趕出真定,將農民軍鎮壓下去。
當然除了鎮壓農民起義,吳軍和元軍也爆發過多次交鋒,兗州也多次被西吳軍隊控製。另一邊的漢軍也不閑著,多次越過淮河,騷擾著汝寧等地,目前汝寧已經被陳友諒控製了兩個月左右,並且漢軍現在還以汝寧為根據地對南陽、許昌等地發動多次小規模進攻,在百姓們的支持下,南陽和許昌已經多次被漢軍控製住,不過元軍後來又將這些地區又重新奪了回來。
妥歡帖木兒眼看招架不住兩國進攻,於是要求李思齊對陳漢發動進攻,緩解元軍的壓力,結果直接被李思齊無視了,要是打明夏,他們還多點自信,攻擊擁有六十萬軍隊之多的陳漢,好,就算在汝寧以北的戰場分擔了相當多的軍隊,就假如分走了一半吧,這三十萬,我李思齊拿什麽打?誰給我和漢軍對抗的勇氣?梁靜r嗎?更何況,他們一發動進攻,漢軍就能察覺到他們的行蹤,這樣子戰爭的難度就更大了。
當然直接拒絕也不好,但是他也沒有一個穩妥的方法,於是他們直接將元使扣押在秦地,要是妥歡帖木兒問及為什麽不支援,就假裝不知道,就聲稱使者根本沒有來過秦地。想必妥歡帖木兒也不能追及他李思齊的責任,而他們要做的就是讓元使人間蒸發即可。
至正二十四年四月十五日,陳友諒派人訪問了方國珍,現在他明顯感覺到了來自朱吳的壓力,現在朱元璋控製了素有天堂美稱的蘇杭,還有蘇州和湖州兩大糧食產地,在宋代就有了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由此也可以看出,蘇湖兩府是非常有名的糧食產地,而現在朱元璋控製了這兩地,加上江浙行省也有著眾多人口,給朱元璋提供了不少人力。加上後來的元漢戰爭,徐州落入朱元璋手中,這讓陳友諒感覺到了相當大的壓力。
於是他要去和方國珍聯盟,合力對抗朱元璋。方國珍對這件事沒有發表任何看法,朱元璋也一直在拉攏他,朱元璋給他提供的條件讓他無比心動,但是他又害怕朱元璋卸磨殺驢。況且他現在還是元朝的官員,萬一朱吳失敗了,最後北元清算他們,那又該怎麽辦。
朱元璋早在半年前就加強與浙東的聯係,希望能夠招安方國珍,但是他一直在猜疑,沒有表明態度,在元和吳直接來回周轉。現在陳友諒的入場,讓他又思索起來,如果拒絕陳友諒,雖說可以和朱吳交好,但是交惡了陳友諒,最後對他們來說很有可能被陳友諒覆滅,到時候要麽就是被朱吳吞並要麽就是被陳漢擊敗。至於說元軍反攻,恐怕元廷也不會放過他。
現在如果和陳漢一起對抗朱吳,失敗了自然不必說,如果成功了,一方麵可以交好陳漢,一方麵也可以得到元廷的嘉獎,一舉兩得。雖說失敗的可能性很大,但是總比之前的生機要大上許多。
於是雙方一拍即合,如果其中一方遭受攻擊,另一方必須對遭受攻擊的一方發起救援。
再說吳國內部,自從攻陷了蘇州,蘇州的百姓發動了多次起義,人們都想要光複大周。張士誠雖說無同意天下的野心,優柔寡斷,但是他待人寬厚,因此非常受百姓們的歡迎,他死後百姓們為他樹立雕像編纂碑文,許多人都冒充得到了張士誠的附體,起義抗吳,他們得到了許多百姓的支持,這也是蘇州以及周邊地區起義不斷的原因。
朱元璋已經對蘇州用兵不下百次了,蘇州內部不老實的問題讓他很是頭疼,他後悔為什麽當初要聽從他人意見,早知道早點屠城一了百了,當然這也是他所說的氣話,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個道理他是看的非常透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