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
大明:我被朱棣模擬人生曝光了! 作者:擺爛的阿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楊榮正凝神定氣的下筆寫著旨意,聽到朱高燨此話,心中頓時便是一驚。
若是按照這個說法的話,那豈不是接下來要在北地掀起一股血雨腥風來?
根據他對刺殺一案的了解,王直這位前吏部尚書雖說死得不冤,但其背後,隱隱便是有著北地各大世家大族的影子,而朱高燨此前,隻抓捕了朝廷官員,並未對這些大家族下手。
可眼下看來……
他略微一想,便停住了筆,開口詢問道:
“陛下,可是要重重處置那些暗中弄事之人了?”
“這些大家族蟠根錯節,勢力交雜,您這道旨意一下,怕是將要人人自危啊……”
楊榮有句潛台詞沒說出來,陛下你這樣一搞,顯然是要對這些世家大族下狠手了,可這些北地家族也不是無根之水,即使在當年的蒙元一朝,也是北地這裏有數的漢家豪門大族,關係錯綜複雜,手段也狠,有些甚至還有著自家的鄔堡與私兵,這萬一要是鬧將起來……
朱高燨眯著眼睛,手指屈起,輕輕敲擊著桌麵,他當然知道自家這位內閣首輔說的是什麽意思。
“越是如此,越要快刀斬亂麻!”
“朕若是輕饒了這些背後之人,卻會讓他們輕視了朕,日後推行各項政令,更是阻力重重、難以實施下去。”
“楊卿,你也知道,接下來國朝的重心將會轉向內政治理方麵,清理土地、厘清人口才是第一要務。”
“這些北地豪族,不知道隱匿了多少田地與人口,少納了多少糧與稅,朕卻如何能忍得了他們?”
“刺殺一案,本就不能輕饒,更何況此事還關係到接下來政令的實施,那就更加要一鼓作氣,直接掃平他們了!”
他沉吟片刻,接著說道:
“北方世家大族都是從蒙元時期抗過來的,多數凶悍,正好借著三大營回師的機會,掃靖地方不法,可謂一舉兩得。”
“等到北方靖平以後,再去收拾南方那些軟骨頭,就要容易多嘍。”
說到這裏,楊榮也不禁笑了起來:
“陛下,呂大人可是在奏折中提了好幾次,抱怨南方那些人滑不溜手,很是難纏得緊……”
朱高燨聽後也是一笑,自己那位忠心耿耿的督稅使,在南方的日子也不是很好過。
雖說自己當初回來之前,將南方殺了個血流成河,很是唬住了一些人,但治標不治本,隨著時過境遷,又有著許多人開始蠢蠢欲動起來。
不過南方的那些世家大族,畢竟不像北方這邊那樣彪悍,連太子都敢謀劃刺殺,他們如今隻敢暗搓搓的給呂朝陽和派去的朝廷官員使壞,並不敢動用什麽武力或是明麵上的反抗。
用呂朝陽的話來說,就是仿佛陷入了一個臭不可聞的爛泥坑,想要揍人都使不上勁,被一圈又一圈的蜘蛛網給纏住了,難以大展手腳。
“南方是個好地方啊……”
“湖廣熟、天下足,南京定、天下安。”
朱高燨想到後世對於朱棣遷都京師的看法,忍不住感慨了幾句:
“都說天子死社稷、君王守國門,不過可惜,如今漠北、遼東俱已平定,倒是浪費了京師所在的地理位置……”
楊榮頓時大驚,陛下這是何意?
都已經定都京師多年了,怎麽突然冒一句浪費和可惜出來?
陛下你登基改元那是再正常不過之事了,可萬萬不能想著再遷都啊!
否則的話,這大明是真禁不起折騰了……
他偷偷瞥了朱高燨一眼,心裏正想著要如何開口勸諫,朱高燨卻察覺到了,頓時便知道他想說什麽,忍不住啞然失笑:
“放心,楊卿,朕也就是隨口這麽一說罷了,沒別的意思。”
“如今我大明百業待興,哪有什麽心思再搞遷都,還是抓緊時間治理民生才最要緊。”
楊榮這才放下心來,繼續揮毫擬旨。
……
“勉仁兄,我且問你,陛下這道旨意卻是何意?”
夏原吉雖隻是戶部尚書,未進內閣,但同時他也是文院院長,身負教導重任,是朱高燨不折不扣的嫡係親信,因此他一早便從內閣得了消息,左思右想之下,還是跑來了楊榮府上。
雖說朝廷重臣之間的私下交往多有忌諱,但朱高燨從來不在乎這個,反而對這些事樂見其成,他又不是那些隻知道玩弄權術、分化朝臣的心機皇帝,底下的大臣如何交往那是他們的私事,隻要不是像王直等人那樣密謀刺殺就行……
因此,夏原吉與楊榮私底下關係也是相當要好,此時夏原吉便毫不客氣的坐在小廳內,一邊享用著朱高燨賜給楊榮的南方貢茶,一邊問起了此前的旨意。
楊榮看著夏原吉美滋滋的喝著自己收藏的茶葉,有些心疼的說道:
“你這老貨,每回都是空手來,陛下賞賜給我的那點好茶葉,全讓你給薅了去!”
“我自己都快沒得喝了!”
夏原吉也不在意,他性格開朗,此時哈哈大笑著說道:
“別如此小心眼啊,南方攏共就這個貢茶,蘇武的已經讓我給喝完了,可不是隻能跑你這蹭來了。”
“快和我說說,陛下此次讓文院廣收學子,這卻是何意啊?”
“文院本身也沒那麽多老師,怎麽感覺有些操之過急了,我心中卻是有些不安呐……”
楊榮見夏原吉一直追問此事,他不由得也正色起來,輕撫胡須,沉聲開口:
“維喆兄,以我之見,陛下此舉,乃是正本清源之策!”
夏原吉頓時便是一怔,咂摸著這其中的味道,一時間竟然有些說不出話來。
見此情形,楊榮便接著說道:
“你我皆知,陛下向來對儒學十分看不上,更是對其占據了當世顯學之位相當不滿,如今陛下登基,多半是要徹底打壓儒學,廢除其顯學地位,轉而扶持科學了。”
“這便是正本!擺正國學之本!”
“然後便是清源。”
“孔家乃是天下文宗之首,素來為士林尊崇,此番被陛下抓住了痛腳,定然是要窮追猛打,甚至會將孔家直接打入塵埃也猶未可知……”(本章完)
若是按照這個說法的話,那豈不是接下來要在北地掀起一股血雨腥風來?
根據他對刺殺一案的了解,王直這位前吏部尚書雖說死得不冤,但其背後,隱隱便是有著北地各大世家大族的影子,而朱高燨此前,隻抓捕了朝廷官員,並未對這些大家族下手。
可眼下看來……
他略微一想,便停住了筆,開口詢問道:
“陛下,可是要重重處置那些暗中弄事之人了?”
“這些大家族蟠根錯節,勢力交雜,您這道旨意一下,怕是將要人人自危啊……”
楊榮有句潛台詞沒說出來,陛下你這樣一搞,顯然是要對這些世家大族下狠手了,可這些北地家族也不是無根之水,即使在當年的蒙元一朝,也是北地這裏有數的漢家豪門大族,關係錯綜複雜,手段也狠,有些甚至還有著自家的鄔堡與私兵,這萬一要是鬧將起來……
朱高燨眯著眼睛,手指屈起,輕輕敲擊著桌麵,他當然知道自家這位內閣首輔說的是什麽意思。
“越是如此,越要快刀斬亂麻!”
“朕若是輕饒了這些背後之人,卻會讓他們輕視了朕,日後推行各項政令,更是阻力重重、難以實施下去。”
“楊卿,你也知道,接下來國朝的重心將會轉向內政治理方麵,清理土地、厘清人口才是第一要務。”
“這些北地豪族,不知道隱匿了多少田地與人口,少納了多少糧與稅,朕卻如何能忍得了他們?”
“刺殺一案,本就不能輕饒,更何況此事還關係到接下來政令的實施,那就更加要一鼓作氣,直接掃平他們了!”
他沉吟片刻,接著說道:
“北方世家大族都是從蒙元時期抗過來的,多數凶悍,正好借著三大營回師的機會,掃靖地方不法,可謂一舉兩得。”
“等到北方靖平以後,再去收拾南方那些軟骨頭,就要容易多嘍。”
說到這裏,楊榮也不禁笑了起來:
“陛下,呂大人可是在奏折中提了好幾次,抱怨南方那些人滑不溜手,很是難纏得緊……”
朱高燨聽後也是一笑,自己那位忠心耿耿的督稅使,在南方的日子也不是很好過。
雖說自己當初回來之前,將南方殺了個血流成河,很是唬住了一些人,但治標不治本,隨著時過境遷,又有著許多人開始蠢蠢欲動起來。
不過南方的那些世家大族,畢竟不像北方這邊那樣彪悍,連太子都敢謀劃刺殺,他們如今隻敢暗搓搓的給呂朝陽和派去的朝廷官員使壞,並不敢動用什麽武力或是明麵上的反抗。
用呂朝陽的話來說,就是仿佛陷入了一個臭不可聞的爛泥坑,想要揍人都使不上勁,被一圈又一圈的蜘蛛網給纏住了,難以大展手腳。
“南方是個好地方啊……”
“湖廣熟、天下足,南京定、天下安。”
朱高燨想到後世對於朱棣遷都京師的看法,忍不住感慨了幾句:
“都說天子死社稷、君王守國門,不過可惜,如今漠北、遼東俱已平定,倒是浪費了京師所在的地理位置……”
楊榮頓時大驚,陛下這是何意?
都已經定都京師多年了,怎麽突然冒一句浪費和可惜出來?
陛下你登基改元那是再正常不過之事了,可萬萬不能想著再遷都啊!
否則的話,這大明是真禁不起折騰了……
他偷偷瞥了朱高燨一眼,心裏正想著要如何開口勸諫,朱高燨卻察覺到了,頓時便知道他想說什麽,忍不住啞然失笑:
“放心,楊卿,朕也就是隨口這麽一說罷了,沒別的意思。”
“如今我大明百業待興,哪有什麽心思再搞遷都,還是抓緊時間治理民生才最要緊。”
楊榮這才放下心來,繼續揮毫擬旨。
……
“勉仁兄,我且問你,陛下這道旨意卻是何意?”
夏原吉雖隻是戶部尚書,未進內閣,但同時他也是文院院長,身負教導重任,是朱高燨不折不扣的嫡係親信,因此他一早便從內閣得了消息,左思右想之下,還是跑來了楊榮府上。
雖說朝廷重臣之間的私下交往多有忌諱,但朱高燨從來不在乎這個,反而對這些事樂見其成,他又不是那些隻知道玩弄權術、分化朝臣的心機皇帝,底下的大臣如何交往那是他們的私事,隻要不是像王直等人那樣密謀刺殺就行……
因此,夏原吉與楊榮私底下關係也是相當要好,此時夏原吉便毫不客氣的坐在小廳內,一邊享用著朱高燨賜給楊榮的南方貢茶,一邊問起了此前的旨意。
楊榮看著夏原吉美滋滋的喝著自己收藏的茶葉,有些心疼的說道:
“你這老貨,每回都是空手來,陛下賞賜給我的那點好茶葉,全讓你給薅了去!”
“我自己都快沒得喝了!”
夏原吉也不在意,他性格開朗,此時哈哈大笑著說道:
“別如此小心眼啊,南方攏共就這個貢茶,蘇武的已經讓我給喝完了,可不是隻能跑你這蹭來了。”
“快和我說說,陛下此次讓文院廣收學子,這卻是何意啊?”
“文院本身也沒那麽多老師,怎麽感覺有些操之過急了,我心中卻是有些不安呐……”
楊榮見夏原吉一直追問此事,他不由得也正色起來,輕撫胡須,沉聲開口:
“維喆兄,以我之見,陛下此舉,乃是正本清源之策!”
夏原吉頓時便是一怔,咂摸著這其中的味道,一時間竟然有些說不出話來。
見此情形,楊榮便接著說道:
“你我皆知,陛下向來對儒學十分看不上,更是對其占據了當世顯學之位相當不滿,如今陛下登基,多半是要徹底打壓儒學,廢除其顯學地位,轉而扶持科學了。”
“這便是正本!擺正國學之本!”
“然後便是清源。”
“孔家乃是天下文宗之首,素來為士林尊崇,此番被陛下抓住了痛腳,定然是要窮追猛打,甚至會將孔家直接打入塵埃也猶未可知……”(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