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辰時,天已大亮,日頭不算炎熱,但是金華縣趙家的祠堂門口卻是人聲鼎沸。除了一些德高望重的鄉紳被請進內堂坐著,還有不少閑漢圍在祠堂外麵不肯離去。
有人看到人頭攢動,也使勁圍了過去,問旁人道:“怎麽這麽熱鬧,這是在幹嘛?”
旁一個大個子仰著脖子想要看清祠堂裏的玄虛,口中說道:“聽說是趙三通要發米麵豬肉了。”
先前那人說道:“這非年非節的,怎麽派發這個?”
大個子笑道:“他愛派發你便拿著就是。管他什麽名目?這老小子最近派發的還少嗎?”
一個老頭聽了這話,不屑的昵了二人一眼,說道:“年輕人到底眼力淺,眼前什麽事最大?就是城外丐幫聚眾造反這事鬧得最大,就算要發米麵豬肉,也是為的這事。”
先前那人問道:“縣太爺不是把丐幫都堵在城外了嗎?眼看祭祀夏禹的日子快要過了。一旦過了這日頭,丐幫自然就散了。我們有什麽可擔心的?”
老頭聽了這話,哼了一聲說道:“你們比起我老漢來終究是缺了閱曆。當年我也是遇到過土匪圍城的,當然不是圍的金華縣這樣的大城。這土匪一旦出來,不把你城中良賤殺盡,銀子閨女強光,他們這一遭就算走空。那對土匪來說是晦氣事,他們是絕不會做這種蝕本買賣的。”
旁人聽了老頭這話都是一陣哆嗦,大個子摸著後腦勺問道:“但我那媳婦的兄弟是在外麵幹鏢局的,也算半個江湖人。聽他說丐幫也算是名門大派,江湖上是有名聲的。圍個城也就算了,難道他們真會幹這殺人屠城的勾當?”
那老頭人聽了大搖其頭,說道:“我看你個子挺大,腦子怎麽不好使?我倒是問你,丐幫既然進不來,為何要圍城?圍一段日子再散了,他們這是何苦來哉?我看他們這樣圍下去,再過幾日終究是要攻城的,倒時城中人人不得幸免。為今之計隻有一條,就是大家一起聯民苦求,要縣太爺下定決心搬救兵剿匪。這才是唯一能保命的路了。”
老人說得言之鑿鑿,周圍人聽得竊竊私語。那老人再接再厲,又說道:“等下不論發生什麽,大家跟我一起向縣太老爺跪求。我們這位縣太老爺年紀輕,為了今後的官路通暢,也不敢違背這麽多人的民意。”
餘人聽了紛紛點頭,覺得這老人到底有見識,知道官場這些彎彎繞,比我們這些平頭百姓強的太多。這時忽然聽到前麵有人喊了一聲:“縣太爺來了!”大家精神都是一怔,引頸去看縣太老爺的官轎。
就見遠遠的內廊前,夏原吉從官轎上下來。他掀開簾子一看,祠堂外果然早就圍滿了百姓。這位二十出頭的年輕縣令,上任還不足半年,就見識了如此大的陣仗。但他臉上並不顯出一點驚慌神色,帶著他那一本正經的表情走進祠堂。祠堂中,方中錦與趙三通早就在那裏等著他了。
趙三通臉上不陰不晴,他手下五個保鏢此時隻來了兩個。想來另外三個實在傷得太重。隻這兩個也是臉色蠟黃,一副重傷未愈的樣子。他們顯然是勉強被趙三通叫到祠堂以保萬一的。
而方中錦這回沒有帶上鹿兒,他此時臉上卻帶著淡淡的笑意,似乎一切胸有成竹。
方、趙二人一站一坐,都處在祠堂的當中,而周圍擺著兩行交椅。上麵各自坐著金華縣德高望重的鄉紳們。隻是看這些鄉紳們的神氣,不是對方中錦怒目而視,就是不屑的看向一邊,不去理睬這丐幫的說客。
眾人見到夏原吉進來,都躬身站立,將他迎上主位。夏原吉與各位寒暄幾句,便在上首坐定。眾人表麵上對夏原吉也是恭敬客套,但是人人心中都知道,他不過是個初生牛犢而已。此間的大事隻要在座的人商議定了,那夏原吉也沒什麽本事說個不字。
趙三通等夏原吉坐定了,不陰不陽地說道:“既然人都到齊了,這位俠士請別再賣關子了。你有什麽要對諸位鄉紳,和外頭百姓說的,那就竹筒倒豆子,說個清楚吧。”他的保鏢雖然折損了幾個,但到底眼前人多。外麵的百姓中,也有他派出去攛掇的手下。趙三通見布置周全,才微微感到安心。
方中錦微微一笑,相四方拱了一圈手,朗聲說道:“各位大人老爺,鄉親父老。在下鬥膽代表了城外苦苦等候的丐幫眾人問一聲,為何不讓丐幫進城祭祖?現下關了城門到底憑的哪條王法?”他此時內力綿長,說話聲音遠遠傳了出去,即使是外麵聚集著的民眾也都是聽的清清楚楚。
趙三通聽了這話先是冷哼一聲,說道:“當真是明知故問。這丐幫的歹徒們每隔五年便來我們金華縣洗劫一圈。這難倒反成了符合王法的慣例了嗎。難道金華縣百姓為了自保,反抗這一回也是錯了嗎?”
趙三通這話說完,祠堂裏的眾位鄉紳無不互相點頭。趙三通沒有內力,不能將自己的話語聲遠遠傳出。卻有好事之徒將他的所說的內容傳給周圍人聽,似乎早就與趙三通對過戲文似得。
方中錦聽罷又說道:“在下還是那句話,你們要說丐幫禍害百姓,總要有證據。你們說丐幫所到之處必然有東西丟失。那就請苦主站出來,告訴我們都丟了一些什麽東西?”
大家聽了這話全都怔住,雖然人人都聽說過丐幫偷雞摸狗。但這樣的謠傳也似乎是從這半年開始的。都說隔壁街坊有誰在五年前丟了哪些東西,這全都是因為丐幫偷竊所致。聽得多了,也就沒人懷疑,更不會有人刨根問底,去探究這個“隔壁街坊”到底是哪個街坊。總之大家都知道有這麽多倒黴蛋被丐幫所害就是了。
但這一句簡單問話並沒有讓趙三通露怯,他向身後人吩咐兩句,果然有幾個百姓自告奮勇的走進祠堂。看他們臉上都有著普通百姓天然的怯懦與僥幸的神色,顯然都是真正的金華縣百姓了。
夏原吉看了他們,點了點頭,說道:“一個是長安街坊的駱大男,三十二歲,賣燒餅為生。一個是浪橋街坊的唐十三,四十一歲,在清心茶坊說書。一個是在白磚牆住著的陶銀子,二十七歲,沒什麽營生。這些確實都是本縣的百姓,怎麽你們在五年前都丟了東西嗎?”
夏原吉作為金華縣令,一直沒有什麽人在意。就連今天這場大會,大家也隻當他是個擺設。卻沒想到他忽然說出這樣一段話來,直將眾人都震住了。他不過上任了這幾個月,卻能隨意報出三個百姓的姓名年歲,住址和營生。這樣過目不忘,博聞強記的本事,別說金華縣沒人見過,想來整個大明朝也沒人有這樣的能耐。
趙三通趕忙恢複冷靜,他不等這三個百姓回答,直接代他們作答道:“回大人話,這些人確實是在五年前丟了東西。這些舊皇曆我們都是知道的。”他又轉頭看向方中錦問道:“你問我要人證,我便把人證帶來了。你現下還有什麽話要說?”
但他斜眼瞧見方中錦這小子仍舊是淡淡笑著,全沒有半點措手不及的神色,心中不免暗暗嘀咕:這小子似乎天不怕地不怕。卻不知到底是有備而來,還是憨貨一個?
有人看到人頭攢動,也使勁圍了過去,問旁人道:“怎麽這麽熱鬧,這是在幹嘛?”
旁一個大個子仰著脖子想要看清祠堂裏的玄虛,口中說道:“聽說是趙三通要發米麵豬肉了。”
先前那人說道:“這非年非節的,怎麽派發這個?”
大個子笑道:“他愛派發你便拿著就是。管他什麽名目?這老小子最近派發的還少嗎?”
一個老頭聽了這話,不屑的昵了二人一眼,說道:“年輕人到底眼力淺,眼前什麽事最大?就是城外丐幫聚眾造反這事鬧得最大,就算要發米麵豬肉,也是為的這事。”
先前那人問道:“縣太爺不是把丐幫都堵在城外了嗎?眼看祭祀夏禹的日子快要過了。一旦過了這日頭,丐幫自然就散了。我們有什麽可擔心的?”
老頭聽了這話,哼了一聲說道:“你們比起我老漢來終究是缺了閱曆。當年我也是遇到過土匪圍城的,當然不是圍的金華縣這樣的大城。這土匪一旦出來,不把你城中良賤殺盡,銀子閨女強光,他們這一遭就算走空。那對土匪來說是晦氣事,他們是絕不會做這種蝕本買賣的。”
旁人聽了老頭這話都是一陣哆嗦,大個子摸著後腦勺問道:“但我那媳婦的兄弟是在外麵幹鏢局的,也算半個江湖人。聽他說丐幫也算是名門大派,江湖上是有名聲的。圍個城也就算了,難道他們真會幹這殺人屠城的勾當?”
那老頭人聽了大搖其頭,說道:“我看你個子挺大,腦子怎麽不好使?我倒是問你,丐幫既然進不來,為何要圍城?圍一段日子再散了,他們這是何苦來哉?我看他們這樣圍下去,再過幾日終究是要攻城的,倒時城中人人不得幸免。為今之計隻有一條,就是大家一起聯民苦求,要縣太爺下定決心搬救兵剿匪。這才是唯一能保命的路了。”
老人說得言之鑿鑿,周圍人聽得竊竊私語。那老人再接再厲,又說道:“等下不論發生什麽,大家跟我一起向縣太老爺跪求。我們這位縣太老爺年紀輕,為了今後的官路通暢,也不敢違背這麽多人的民意。”
餘人聽了紛紛點頭,覺得這老人到底有見識,知道官場這些彎彎繞,比我們這些平頭百姓強的太多。這時忽然聽到前麵有人喊了一聲:“縣太爺來了!”大家精神都是一怔,引頸去看縣太老爺的官轎。
就見遠遠的內廊前,夏原吉從官轎上下來。他掀開簾子一看,祠堂外果然早就圍滿了百姓。這位二十出頭的年輕縣令,上任還不足半年,就見識了如此大的陣仗。但他臉上並不顯出一點驚慌神色,帶著他那一本正經的表情走進祠堂。祠堂中,方中錦與趙三通早就在那裏等著他了。
趙三通臉上不陰不晴,他手下五個保鏢此時隻來了兩個。想來另外三個實在傷得太重。隻這兩個也是臉色蠟黃,一副重傷未愈的樣子。他們顯然是勉強被趙三通叫到祠堂以保萬一的。
而方中錦這回沒有帶上鹿兒,他此時臉上卻帶著淡淡的笑意,似乎一切胸有成竹。
方、趙二人一站一坐,都處在祠堂的當中,而周圍擺著兩行交椅。上麵各自坐著金華縣德高望重的鄉紳們。隻是看這些鄉紳們的神氣,不是對方中錦怒目而視,就是不屑的看向一邊,不去理睬這丐幫的說客。
眾人見到夏原吉進來,都躬身站立,將他迎上主位。夏原吉與各位寒暄幾句,便在上首坐定。眾人表麵上對夏原吉也是恭敬客套,但是人人心中都知道,他不過是個初生牛犢而已。此間的大事隻要在座的人商議定了,那夏原吉也沒什麽本事說個不字。
趙三通等夏原吉坐定了,不陰不陽地說道:“既然人都到齊了,這位俠士請別再賣關子了。你有什麽要對諸位鄉紳,和外頭百姓說的,那就竹筒倒豆子,說個清楚吧。”他的保鏢雖然折損了幾個,但到底眼前人多。外麵的百姓中,也有他派出去攛掇的手下。趙三通見布置周全,才微微感到安心。
方中錦微微一笑,相四方拱了一圈手,朗聲說道:“各位大人老爺,鄉親父老。在下鬥膽代表了城外苦苦等候的丐幫眾人問一聲,為何不讓丐幫進城祭祖?現下關了城門到底憑的哪條王法?”他此時內力綿長,說話聲音遠遠傳了出去,即使是外麵聚集著的民眾也都是聽的清清楚楚。
趙三通聽了這話先是冷哼一聲,說道:“當真是明知故問。這丐幫的歹徒們每隔五年便來我們金華縣洗劫一圈。這難倒反成了符合王法的慣例了嗎。難道金華縣百姓為了自保,反抗這一回也是錯了嗎?”
趙三通這話說完,祠堂裏的眾位鄉紳無不互相點頭。趙三通沒有內力,不能將自己的話語聲遠遠傳出。卻有好事之徒將他的所說的內容傳給周圍人聽,似乎早就與趙三通對過戲文似得。
方中錦聽罷又說道:“在下還是那句話,你們要說丐幫禍害百姓,總要有證據。你們說丐幫所到之處必然有東西丟失。那就請苦主站出來,告訴我們都丟了一些什麽東西?”
大家聽了這話全都怔住,雖然人人都聽說過丐幫偷雞摸狗。但這樣的謠傳也似乎是從這半年開始的。都說隔壁街坊有誰在五年前丟了哪些東西,這全都是因為丐幫偷竊所致。聽得多了,也就沒人懷疑,更不會有人刨根問底,去探究這個“隔壁街坊”到底是哪個街坊。總之大家都知道有這麽多倒黴蛋被丐幫所害就是了。
但這一句簡單問話並沒有讓趙三通露怯,他向身後人吩咐兩句,果然有幾個百姓自告奮勇的走進祠堂。看他們臉上都有著普通百姓天然的怯懦與僥幸的神色,顯然都是真正的金華縣百姓了。
夏原吉看了他們,點了點頭,說道:“一個是長安街坊的駱大男,三十二歲,賣燒餅為生。一個是浪橋街坊的唐十三,四十一歲,在清心茶坊說書。一個是在白磚牆住著的陶銀子,二十七歲,沒什麽營生。這些確實都是本縣的百姓,怎麽你們在五年前都丟了東西嗎?”
夏原吉作為金華縣令,一直沒有什麽人在意。就連今天這場大會,大家也隻當他是個擺設。卻沒想到他忽然說出這樣一段話來,直將眾人都震住了。他不過上任了這幾個月,卻能隨意報出三個百姓的姓名年歲,住址和營生。這樣過目不忘,博聞強記的本事,別說金華縣沒人見過,想來整個大明朝也沒人有這樣的能耐。
趙三通趕忙恢複冷靜,他不等這三個百姓回答,直接代他們作答道:“回大人話,這些人確實是在五年前丟了東西。這些舊皇曆我們都是知道的。”他又轉頭看向方中錦問道:“你問我要人證,我便把人證帶來了。你現下還有什麽話要說?”
但他斜眼瞧見方中錦這小子仍舊是淡淡笑著,全沒有半點措手不及的神色,心中不免暗暗嘀咕:這小子似乎天不怕地不怕。卻不知到底是有備而來,還是憨貨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