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天以後,劉漢英的七百人馬在凹凸山北側的舒霍埠匯齊了。有從水路來的,也有從山路來的,還有幾十號人已經被日軍俘虜了,就在拉出去活埋的路上,被楊庭輝的部隊打了伏擊,這幾十號人也逃了回來。
舒霍埠是洛安州西南重鎮,四周峰巒疊錯,山穀溪流交匯,原始森林遍布,多年積累的樹葉漚爛成泥,形同沼澤,陰森森幾乎與外界隔絕,的確是一塊可供殘兵敗將休生養息的天然妙地。長官部對劉漢英特別交待,日軍自中國軍隊發起平型關戰役以來,報複心切,其焰正熾。長官部要劉漢英注意保存實力,避敵鋒芒,暫不出戰。八路軍捅的馬蜂窩,讓八路軍去對付好了。國軍宜在凹凸山站穩腳跟,擴大隊伍。劉漢英的頂頭上司師長方阜陽甚至斷言,隻要在凹凸山上有了三千隊伍,日軍沒有上萬兵力,斷然不敢貿然進犯,向前推進也隻能繞道而行。
這時候,劉漢英就不再是國軍第二四六團團長了,在舒霍埠安穩營盤之後,他就一躍而成了國民革命軍凹凸山抗日獨立旅少將旅長兼凹凸山特別行政公署專員。劉漢英派出十幾路人馬,到周圍十數個縣境收羅散兵遊勇,並且聯絡各縣原政府公務人員,建立區鄉保甲,抽丁征稅。不到一個月,又補充了二千兵員,並在舒霍埠紫雲觀東邊蓋了一所速成學校。為了體現重視教育,劉漢英自兼校長,從凹凸山區近百個集鎮選拔優秀男女少年前來就讀,免費提供膳宿。這自然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向老百姓多征點捐稅也就什麽都有了。
從舒霍埠往西三十裏,有一個烏龍集,從地形上看,是舒霍埠地區西部邊緣。烏龍集南頭有幾幢灰牆灰瓦的大房子,原先是一個大戶人家的祠堂,因為懼怕日軍逼近,族長倚仗有錢,早已逃往西南。族人也少了許多規矩,祠堂基本閑著不用,劉漢英手下獨眼軍官的七十九大隊便駐紮在這裏。
幾天之後,陳墨涵從老兵的嘴裏知道,這個七十九大隊原先並不是劉漢英的部隊,而是前不久在東條山事變中被蔣文肇的部隊擊潰後收編過來的,本來是一個團的建製,團長就是那個救他一命的獨眼軍官石雲彪。副團長名叫莫幹山,是東條山事變主將、原第七十九軍軍長武培梅的貼身警衛。
在所謂的東條山事變中,由於蔣文肇等部隊的大舉圍剿,武培梅和七十多名高級將領戰死,一萬多部隊潰同流沙。石雲彪和莫幹山等人為了顧全抗日大局和一千多名弟兄的身家性命,最後放下了武器,由蔣文肇指令手下師長方阜陽負責整肅。後來因為日軍向華東後方進逼,戰事吃緊,方阜陽才把石雲彪殘部編入劉漢英團,降格為大隊,石雲彪降級當了大隊長,莫幹山當了副大隊長。其餘趙無妨、李三元、潘眾興等幾個營長均降為中隊長。
對於七十九大隊以上經曆和石雲彪、莫幹山等人同蔣文肇、方阜陽和劉漢英等人的恩恩怨怨,新入戎馬的陳墨涵自然不甚了了,他沒有從石雲彪等人的表情上看出半點蛛絲馬跡和絲毫的不滿和委屈。他們的臉色都是鐵板一塊,對他們的經曆諱莫如深。陳墨涵從他們那裏所領教的是對肉體和意誌極盡鞭撻的訓練。
這是晌午。太陽如同一團正在燃燒的火球,無情地烤灼著山巒,無數尖利燙熱的鋼針穿透了沒有雲層的三伏天空,無遮無攔地紮進了學兵陳墨涵的肌膚,又將皮膚深處的水分一點一點地擠出來,堆積在毛孔的周圍。大顆大顆的汗珠落在眼前的紅沙地上。
身置此境,一向鄙視粗魯而極其珍惜麵子的陳墨涵也難保讀書人的禮教了,常常在心裏恨恨地罵娘。他娘的實在不是個滋味,真正是斯文掃地。
大隊長過來了。
獨眼大隊長一步一頓,步伐沉穩有力,咄咄逼人。厚重的皮鞋在地麵上踩出隆隆的聲響,透過地皮,從一個地方滲到另一個地方,又從腳心傳到陳墨涵的心肺處。
陳墨涵懼怕這節奏分明一聲重過一聲的腳步,他尤其厭惡跟在大隊長身後的那條短腿的白毛狼狗。那狗吐著猩紅的舌頭,顯然也是被炎熱烤灼得心煩意亂,一雙圓乎乎的小眼睛賊溜溜地東張西望,不時低下頭,鼻子貼著地嗅來嗅去,呼哧呼哧直喘粗氣。
狗的毛躁好動同大隊長的威嚴板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即使是驕陽似火的三伏天,獨眼大隊長也是一身厚厚的軍裝,風紀扣一絲不苟,腳登一雙貨真價實的馬靴,站在那兒,任憑汗水濕透全身,也定然紋絲不動。隻要操練場上還有一個兵,大隊長就不會離開操練場。
陳墨涵聽老兵們說,大隊長石雲彪是北方人,出身軍人世家,曾就讀於磁縣講武堂,後來又就讀於保定陸軍學校,少年時自以為是軍中驕子,必定能夠成為棟梁之材,故驕矜自負,諸多同僚在他眼裏如同草木。此公與人相處不苟言笑,篤奉守時、守信和苦讀之軍校精神,崇尚孔明之智,雲長之忠,子龍之勇,翼德之猛,每戰必定督部勇猛拚殺。前幾年全麵抗戰還沒有開始,日本先遣特務機關派出浪人潛入華北腹地製造事端,一個浪人團夥跟七十九軍的一個營打起來了,石雲彪時任連長,因防禦陣地被敵突破,率殘部同倭寇展開白刃格鬥,左眼被倭寇的刀尖紮破,戰後在醫院裏摘了眼珠子。
沒有了左眼,剩下的那隻右眼便格外精明,寒亮的眼珠子往往在幾丈開外就能洞悉學兵陳墨涵的小把戲——譬如那雙在肥大的軍褲筒裏稍微打彎的膝蓋。
同獨眼大隊長一樣令人望而生畏的,還有那隻幽靈一般跟在石雲彪身後的白狗。本來,有一個陰冷深沉的獨眼大隊長,就已經讓學兵們心驚肉跳了,那隻獨眼防不勝防,再加上兩隻狗眼,學兵們絕對不敢半分偷懶了。那隻狗像是受過專門的訓練,既能揣摩主人的喜怒,也能窺伺學兵們的隱私,誰要是在訓練中偷奸耍滑,或者是在向右轉向後轉轉錯了方向,或者是在開步走中走錯了步子,它就會嗷的一聲大叫,然後猛撲過去。
當真是狗仗人勢。它並不咬人,它隻是衝著你嗚哇亂叫,你越是擔心,它就越是叫得凶,直到石雲彪把他的那隻獨眼調整過來,盯住了你的那隻犯了錯誤的腿腳,它才會悻悻住嘴,得意地搖搖尾巴,蹭蹭主人的腿,一副得意洋洋邀功討賞的樣子。
往下的結果就可想而知了。
有幾個學兵曾經暗中發狠,要把這隻可惡的狗弄到鍋裏去,但是,陰謀尚未實施便自動流產了——沒有誰當真敢去翻獨眼大隊長的眼皮子。
這條狗不是一般的狗,它是很有來曆的。知情的老兵說,它原來是七十九軍軍長武培梅夫人的寵物,在東條山事變中,武培梅將軍曾經將一封密信綁在它的脖子上,它於槍林彈雨之中衝出重重包圍,將密信送到舒獨山,經由石雲彪之手,呈交七十九軍的創始人之一陳上將,從而為保存七十九軍殘部立下了汗馬功勞。至於這隻狗是怎樣回到七十九大隊、並且成為石雲彪主要助手之一的,就沒有人能夠說得清楚了。顯然,這隻狗是七十九軍的重要功臣之一。武培梅將軍既然身亡,那麽它就將作為一個象征留在石雲彪的身邊。從某種意義上講,它就是一段曆史,一個魂靈,一種不屈的精神。
有著這樣不凡曆史的狗,誰敢下手?
在陳墨涵的印象中,石雲彪的臉色永遠是陰沉的,這張陰沉的臉也似乎永遠晃動在七十九大隊的訓練場上。而惟有操課間隙,石雲彪與狗獨處時,那張陰沉的臉才會稍微放鬆,掠過一絲溫情。那一短暫時刻的大隊長,仿佛是一個疲憊的老人,會伸出堅硬的手臂憐愛地撫摸身邊的狗。狗呢,此時也是極其乖順,靜臥在側,歪起腦袋,目光裏充溢著甜蜜的滿足。
每當這個時候,陳墨涵又會驀然心顫。他隱隱約約地覺得,那個貌似凶狠的大隊長其實很可憐,甚至包括那隻經常窮凶極惡的狗。
舒霍埠是洛安州西南重鎮,四周峰巒疊錯,山穀溪流交匯,原始森林遍布,多年積累的樹葉漚爛成泥,形同沼澤,陰森森幾乎與外界隔絕,的確是一塊可供殘兵敗將休生養息的天然妙地。長官部對劉漢英特別交待,日軍自中國軍隊發起平型關戰役以來,報複心切,其焰正熾。長官部要劉漢英注意保存實力,避敵鋒芒,暫不出戰。八路軍捅的馬蜂窩,讓八路軍去對付好了。國軍宜在凹凸山站穩腳跟,擴大隊伍。劉漢英的頂頭上司師長方阜陽甚至斷言,隻要在凹凸山上有了三千隊伍,日軍沒有上萬兵力,斷然不敢貿然進犯,向前推進也隻能繞道而行。
這時候,劉漢英就不再是國軍第二四六團團長了,在舒霍埠安穩營盤之後,他就一躍而成了國民革命軍凹凸山抗日獨立旅少將旅長兼凹凸山特別行政公署專員。劉漢英派出十幾路人馬,到周圍十數個縣境收羅散兵遊勇,並且聯絡各縣原政府公務人員,建立區鄉保甲,抽丁征稅。不到一個月,又補充了二千兵員,並在舒霍埠紫雲觀東邊蓋了一所速成學校。為了體現重視教育,劉漢英自兼校長,從凹凸山區近百個集鎮選拔優秀男女少年前來就讀,免費提供膳宿。這自然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向老百姓多征點捐稅也就什麽都有了。
從舒霍埠往西三十裏,有一個烏龍集,從地形上看,是舒霍埠地區西部邊緣。烏龍集南頭有幾幢灰牆灰瓦的大房子,原先是一個大戶人家的祠堂,因為懼怕日軍逼近,族長倚仗有錢,早已逃往西南。族人也少了許多規矩,祠堂基本閑著不用,劉漢英手下獨眼軍官的七十九大隊便駐紮在這裏。
幾天之後,陳墨涵從老兵的嘴裏知道,這個七十九大隊原先並不是劉漢英的部隊,而是前不久在東條山事變中被蔣文肇的部隊擊潰後收編過來的,本來是一個團的建製,團長就是那個救他一命的獨眼軍官石雲彪。副團長名叫莫幹山,是東條山事變主將、原第七十九軍軍長武培梅的貼身警衛。
在所謂的東條山事變中,由於蔣文肇等部隊的大舉圍剿,武培梅和七十多名高級將領戰死,一萬多部隊潰同流沙。石雲彪和莫幹山等人為了顧全抗日大局和一千多名弟兄的身家性命,最後放下了武器,由蔣文肇指令手下師長方阜陽負責整肅。後來因為日軍向華東後方進逼,戰事吃緊,方阜陽才把石雲彪殘部編入劉漢英團,降格為大隊,石雲彪降級當了大隊長,莫幹山當了副大隊長。其餘趙無妨、李三元、潘眾興等幾個營長均降為中隊長。
對於七十九大隊以上經曆和石雲彪、莫幹山等人同蔣文肇、方阜陽和劉漢英等人的恩恩怨怨,新入戎馬的陳墨涵自然不甚了了,他沒有從石雲彪等人的表情上看出半點蛛絲馬跡和絲毫的不滿和委屈。他們的臉色都是鐵板一塊,對他們的經曆諱莫如深。陳墨涵從他們那裏所領教的是對肉體和意誌極盡鞭撻的訓練。
這是晌午。太陽如同一團正在燃燒的火球,無情地烤灼著山巒,無數尖利燙熱的鋼針穿透了沒有雲層的三伏天空,無遮無攔地紮進了學兵陳墨涵的肌膚,又將皮膚深處的水分一點一點地擠出來,堆積在毛孔的周圍。大顆大顆的汗珠落在眼前的紅沙地上。
身置此境,一向鄙視粗魯而極其珍惜麵子的陳墨涵也難保讀書人的禮教了,常常在心裏恨恨地罵娘。他娘的實在不是個滋味,真正是斯文掃地。
大隊長過來了。
獨眼大隊長一步一頓,步伐沉穩有力,咄咄逼人。厚重的皮鞋在地麵上踩出隆隆的聲響,透過地皮,從一個地方滲到另一個地方,又從腳心傳到陳墨涵的心肺處。
陳墨涵懼怕這節奏分明一聲重過一聲的腳步,他尤其厭惡跟在大隊長身後的那條短腿的白毛狼狗。那狗吐著猩紅的舌頭,顯然也是被炎熱烤灼得心煩意亂,一雙圓乎乎的小眼睛賊溜溜地東張西望,不時低下頭,鼻子貼著地嗅來嗅去,呼哧呼哧直喘粗氣。
狗的毛躁好動同大隊長的威嚴板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即使是驕陽似火的三伏天,獨眼大隊長也是一身厚厚的軍裝,風紀扣一絲不苟,腳登一雙貨真價實的馬靴,站在那兒,任憑汗水濕透全身,也定然紋絲不動。隻要操練場上還有一個兵,大隊長就不會離開操練場。
陳墨涵聽老兵們說,大隊長石雲彪是北方人,出身軍人世家,曾就讀於磁縣講武堂,後來又就讀於保定陸軍學校,少年時自以為是軍中驕子,必定能夠成為棟梁之材,故驕矜自負,諸多同僚在他眼裏如同草木。此公與人相處不苟言笑,篤奉守時、守信和苦讀之軍校精神,崇尚孔明之智,雲長之忠,子龍之勇,翼德之猛,每戰必定督部勇猛拚殺。前幾年全麵抗戰還沒有開始,日本先遣特務機關派出浪人潛入華北腹地製造事端,一個浪人團夥跟七十九軍的一個營打起來了,石雲彪時任連長,因防禦陣地被敵突破,率殘部同倭寇展開白刃格鬥,左眼被倭寇的刀尖紮破,戰後在醫院裏摘了眼珠子。
沒有了左眼,剩下的那隻右眼便格外精明,寒亮的眼珠子往往在幾丈開外就能洞悉學兵陳墨涵的小把戲——譬如那雙在肥大的軍褲筒裏稍微打彎的膝蓋。
同獨眼大隊長一樣令人望而生畏的,還有那隻幽靈一般跟在石雲彪身後的白狗。本來,有一個陰冷深沉的獨眼大隊長,就已經讓學兵們心驚肉跳了,那隻獨眼防不勝防,再加上兩隻狗眼,學兵們絕對不敢半分偷懶了。那隻狗像是受過專門的訓練,既能揣摩主人的喜怒,也能窺伺學兵們的隱私,誰要是在訓練中偷奸耍滑,或者是在向右轉向後轉轉錯了方向,或者是在開步走中走錯了步子,它就會嗷的一聲大叫,然後猛撲過去。
當真是狗仗人勢。它並不咬人,它隻是衝著你嗚哇亂叫,你越是擔心,它就越是叫得凶,直到石雲彪把他的那隻獨眼調整過來,盯住了你的那隻犯了錯誤的腿腳,它才會悻悻住嘴,得意地搖搖尾巴,蹭蹭主人的腿,一副得意洋洋邀功討賞的樣子。
往下的結果就可想而知了。
有幾個學兵曾經暗中發狠,要把這隻可惡的狗弄到鍋裏去,但是,陰謀尚未實施便自動流產了——沒有誰當真敢去翻獨眼大隊長的眼皮子。
這條狗不是一般的狗,它是很有來曆的。知情的老兵說,它原來是七十九軍軍長武培梅夫人的寵物,在東條山事變中,武培梅將軍曾經將一封密信綁在它的脖子上,它於槍林彈雨之中衝出重重包圍,將密信送到舒獨山,經由石雲彪之手,呈交七十九軍的創始人之一陳上將,從而為保存七十九軍殘部立下了汗馬功勞。至於這隻狗是怎樣回到七十九大隊、並且成為石雲彪主要助手之一的,就沒有人能夠說得清楚了。顯然,這隻狗是七十九軍的重要功臣之一。武培梅將軍既然身亡,那麽它就將作為一個象征留在石雲彪的身邊。從某種意義上講,它就是一段曆史,一個魂靈,一種不屈的精神。
有著這樣不凡曆史的狗,誰敢下手?
在陳墨涵的印象中,石雲彪的臉色永遠是陰沉的,這張陰沉的臉也似乎永遠晃動在七十九大隊的訓練場上。而惟有操課間隙,石雲彪與狗獨處時,那張陰沉的臉才會稍微放鬆,掠過一絲溫情。那一短暫時刻的大隊長,仿佛是一個疲憊的老人,會伸出堅硬的手臂憐愛地撫摸身邊的狗。狗呢,此時也是極其乖順,靜臥在側,歪起腦袋,目光裏充溢著甜蜜的滿足。
每當這個時候,陳墨涵又會驀然心顫。他隱隱約約地覺得,那個貌似凶狠的大隊長其實很可憐,甚至包括那隻經常窮凶極惡的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