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田和井上兩人聊得極為肆意,似乎看到了拿到大明火器圖紙後,得到天皇賞賜。


    不過聊著聊著,兩個人就突然的沉默了下來。


    “根據家族傳來的消息,後龜山天皇陛下已經將三神器交由後小鬆天皇陛下了。”


    兩人連著喝了幾口酒之後,沉默的氣氛被打破,龜田說道。


    倭國皇室的統治,號稱是‘萬世一係’。


    也就是說,自從倭國皇室出現之後,從古至今,都是同一個皇室在掌權。


    天皇,即是整個倭國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


    這是倭國特殊的虛君製度所形成的現象,倭國豪傑爭天下,都是爭奪幕府將軍的職位,而非是取締倭國皇室。


    直到最近的倭國南北朝時期出現,皇室分裂為南、北兩個天皇的時代,這段時間,兩方有各自的皇位承傳,也各自有朝廷並立對峙,均認為自己是正統。


    直到去年第三代將軍足利義滿逼降南朝,北朝皇室一統倭國。


    倭國一統,這對於大多數的倭國人來說應該算是一個好消息,長達五十六年的混亂被打破,至少百姓能夠修養生息。


    說起來,倭國所導致的南北朝分裂,究其根本,還是出現在蒙元這邊。


    蒙元兩次伐倭,使得倭國不得已以舉全國之力來相對抗衡,整個倭國大規模動員兵力。


    在這種情況下,幕府的權柄不斷上漲,而相對而言的倭國皇室,地位就在不斷下跌。


    按理說取得兩次勝利,鐮倉幕府更加威望大漲才是。


    然而戰役的勝利,並沒有獲得太多實際性的收入,而大量的抗元武士,建立軍功後,卻沒有應得的賞賜。


    用簡單的話來說,鐮倉幕府因為對抗蒙元的關係,在破產的邊緣掙紮。


    坐鎮京都的皇室和公卿覺得機會來了,他們到處聯絡,以求反幕,這裏麵的核心人物是後醍醐天皇。


    鐮倉幕府發現了後醍醐天皇的倒幕企圖,責令六波羅探題將天皇身邊的日野資朝等人處分,史稱倭國正中之變。


    然對於後醍醐天皇,鐮倉幕府卻不知道如何處置,畢竟倭國曆史以來,天皇從來就是亙古不變,沒人敢冒這大不為。


    這也就導致後醍醐天皇更加堅定了反幕的決心。


    然而在強大的軍事實力麵前,第二次反幕也是輸的幹幹脆脆。


    鐮倉幕府這次將策劃倒幕的後醍醐天皇廢黜,擁立持明院統的量仁親王即位,是為光嚴天皇,而後醍醐天皇被流放隱岐島。


    然而不滿幕府的可不僅僅是天皇,各派武士勢力和農民皆是如此。


    所以北條氏的鐮倉幕府,最終還是走向滅亡。


    “我等在這邊,也有將近二十年了吧。”井上答非所問道。


    龜田沉默了下:“十八年又七月。”


    聽到這個具體的數字,井上稍稍停頓了下,歎息一聲。


    “即便是完成了,我等現在回去,真能有那般日子過嗎。”


    “家族那邊雖然沒有多說什麽,但我感覺事情並非是那般簡單,我在信中,看到了家族的特殊標記,這意味著,我等嫡係那脈,如今是否還在,尚且還不清楚。”


    “我曾經想過,假若真能拿到火器圖紙,返回倭國,等待我們的,或許....”


    井上並沒有把話說完,但是龜田已然知道了其中的意思。


    十八年前,自從天皇陛下,殺害大明使臣之後,因忌憚大明可能會大軍來攻的可能,所以派出得力武士,前來大明潛伏。


    倭國和大明,在長相上是很難區分的,隻要不說話,誰也看不出來。


    大明話,也就是中原話,在倭國上層也是流傳很廣,許多貴族,甚至包括皇室,都以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語為榮。


    雖說這個漢語,可能隻是中原的某個地區方言。


    在十多歲的時候,井上龜田二人,就跟著倭寇,潛伏進了大明,一度生活至今。


    單從說話,習俗,飲食各方麵,已經和大明這邊的百姓沒有絲毫區別。


    而他們的經濟來源,也主要是通過倭寇的傳輸。


    也即是說每次倭寇侵犯大明沿海的時候,井上龜田這些人,都會去聯係上,而後搶奪的一部分財物,都會留下不少供給在大明潛伏倭國細作。


    這些錢財倭寇均分起來不算多,隻給細作們的話,那就不是一步小的數目了。


    足夠他們請得先生教導,甚至是考取功名。


    現在兩人能夠來到京師,可不是白身來的,而是真正意義上有著生員的功名在身。


    在現在的大明,能夠四處遊學,暢行無阻的,也就隻有行商還有讀書人。


    相比起行商來說,讀書人可謂是非常自由。


    兩人以學習的名義前來,一路上沒有任何阻攔可言。


    現在讓兩人心中擔憂的關鍵,是他們的家族情況。


    不管是井上,亦或是龜田,還是說其他的細作。


    在倭國的家族,可不是說什麽小的家族,都是能夠和天皇陛下接洽的。


    而他們家族所效忠的對象,卻是南朝天皇,現在是北朝天皇取得了勝利一統。


    “現在先不用想那麽多了,家族那邊情況不好,我等的功勞就顯得更為重要,不管是哪位陛下,對於咱們在大明的這些流浪人來說,都還算是看重。”


    “哪怕這次,被這大明燕王斬殺了那般多人,也還是想盡辦法送了不少財物過來,可見對咱們還是很重要的。”


    龜田開口說道。


    井上點點頭,不過聽到大明燕王的名字,眼神中就閃過仇恨的目光。


    因為他的很多好友,都是這次死在了燕王麾下。


    對於所有潛伏在大明的倭國武士來說,燕王的動作,絕對是一場很大的災難。


    雖然各自之間,並不是完全聯係,但是估計下來,至少有六七成倭國細作,因此被殺。


    在他們看來,這完全就是無妄之災。


    沒有暴露身份,卻就這般莫名其妙的死去。


    然而就在兩人聊天的時候,卻沒有發現,在桌子下,有個小小的圓筒。


    此時此刻,某個包間內。


    一名便衣錦衣衛,正是蹲在牆壁旁邊,手持一個木質圓筒,放在耳邊。


    右手也沒停下,執筆在紙上,不斷的作著記錄。


    而在他的旁邊,還有七八名錦衣衛等候著。


    “老六,怎麽說,這些倭國細作,可是交代出什麽東西來了。”


    “他娘的,咱們可算是要立功了,這麽條大魚,咱們兄弟可都是能分潤不少功勞。”


    一名粗糙大漢,看著老六放下執筆,知道這一段的監聽差不多了,便就開口問道。


    這話說著,旁邊的錦衣衛們,也是飽含期待看向老六。


    老六慢悠悠的放下執筆:“我這沒說好,怎得感覺如此口渴呀。”


    一名機靈的錦衣衛連忙端來茶水,堆笑道;“六哥,上好的碧螺春。”


    老六接過茶水,飲了一口,這才語氣帶著驚喜的說道:“兄弟們,大魚,大魚啊。”


    “這兩個倭國細作,家族在倭國地位相當之高,且還是有著秀才的身份,咱們要是抓回衙門,絕對是潑天的功勞。”


    “現在陛下正在對倭國用軍,不日就將出征,好家夥,天時地利全都來了,兄弟們這一波,可是要飛了。”


    聽到這話,粗糙大漢立即道:“那還等什麽,這些兔崽子,以為盯著咱大明秀才的身份,就不知曉了。”


    “真是太過於小看咱們錦衣衛了。”


    老六道:“莫急,我再聽聽,看看是否有什麽多的消息,這些家夥骨頭硬得很,即便是抓到地牢裏,也不見得能拷問出太多東西。”


    “消息越多,咱們的功勞也就越大。”


    眾人皆是點頭,關於倭國的細作,錦衣衛曾經也是抓捕過的,不過這些家夥,即便是酷刑上齊,也沒幾個開口的。


    稍微逮到機會,就給自殺去了。


    老六重新拿起聽筒,就準備再次監聽。


    然而,此刻,突然一陣喧鬧傳來。


    “你們要幹嘛,我們可是秀才,你們這些人,怎敢如此放肆。”


    “這可是天子腳下,爾等膽敢知法犯法。”


    “好你個老頭子,我認識你,你是群英商會的掌櫃,仗著太孫殿下的恩寵,便就敢如此囂張嗎。”


    聽到這話,錦衣衛眾人還沒什麽感覺。


    模糊中聽到群英商會辦事,也沒想去湊熱鬧的意思。


    群英商會誰不知道,現在京師裏,這可謂是如日中天,雖說一群商人沒啥地位可言,也沒半點官職在身,可就是勳貴武將,朝堂重臣,也得是禮遇三分。


    何況他們這些底層錦衣衛呢。


    然老六一下子站起身來了,大喝一聲:“不好,有人截胡!”


    這話一出,眾人哪還多問,直奔出去,就往倭國細作那裏趕過去。


    隻見在倭國細作包間那邊,七八人抓著那兩不斷叫喚的倭國細作。


    而領頭兩人,眾錦衣衛非常熟悉,正是群英商會在京師的負責人,張伯。


    還有曾經的錦衣衛同僚,張三。


    張伯有些詫異的轉頭看來,眾人錦衣衛的服飾當然熟悉。


    “你們怎麽在這裏。”


    聽到張伯的問話,粗糙漢子急得臉紅脖子粗,想要解釋卻不知從何開口。


    還是老六率先作揖行禮道:“見過張伯,不知張伯怎的突然把這兩人給抓了。”


    “張伯有所不知,這兩位是倭國派來潛伏到我大明的細作,我等已經連續追蹤十多日,正在探查情報。”


    “突然聽到這邊兩人給人抓去,便就趕忙過來查看一番。”


    說著話,老六走到包間牆壁的角落裏,拿起一個木筒出來,展示給張伯還有張三看。


    這木筒的一頭,還連著線。


    張三見此,對張伯道:“這東西我知道,是錦衣衛衙門裏用來監聽的東西。”


    “隻需首尾用線連接,便能清晰聽到另一頭的動靜聲響。”


    聽到張三的解釋,張伯也明白其中的緣由了。


    便就笑著道;“這兩個小崽子,恰好被我們商會的人發現了端倪,一番調查下,竟是倭人。”


    “倭人頂著咱們大明秀才的身份,還來到了這京師裏,必然有所事情。”


    “所以老朽便就叫人,先把這兩人給抓了,而後送去見官,仔細調查一番。”


    說到這裏,張伯看到錦衣衛期待的眼神,自然心中明白所想。


    繼續說道:“既然眾位已經追查多日,其中自然比老朽更為清楚,本也是送官,也省得多跑一趟。”


    說完,對著幾個商會的好手一個眼神。


    押著的幾人,便就將兩名倭國細作,往錦衣衛這邊送來。


    聽到這話,眾錦衣衛正是感覺大起大落,還以為功勞要泡湯了,畢竟群英商會正要把人給送到錦衣衛衙門去的話。


    那麽這麽一大筆功勞,或許還能有些剩下的,但大部分就關係不大了。


    錦衣衛裏的內部競爭,可遠比一般人想象的更為激烈。


    而其中不管是立功立案,都有自己的一套嚴格審查流程,功勞的歸屬,也是有章程可言。


    最大的一個定性,誰抓到,自然就歸誰。


    哪怕有輔助之功,也隻能是算個小頭。


    他們若是一人也就罷了,可好幾人的話,均分下來,也就嚐點甜頭,想要憑此一飛衝天,是萬萬沒有可能了。


    “謝過張伯,謝過張三哥。”


    老六連忙作揖行禮,其他錦衣衛也是一同行禮。


    這般可是大功。


    眼看著兩人被交了過來,眾人心中皆是大喜,這煮熟的鴨子,可不能讓他飛走了。


    “張伯,張三哥,我等這邊急著押兩細作回衙門,就不過多叨嘮了。”


    “等來日,我等設下酒宴,再請二位。”


    老六是個明白人,立即作揖道。


    張三點點頭,也沒拒絕:“行,你們先去忙吧。”


    眾錦衣衛喜氣洋洋,壓著兩人,就準備離開,回衙門交差。


    “慢著...”


    一道聲音,突然傳來,讓眾錦衣衛不由停下腳步。


    因為這個聲音,他們感覺非常熟悉。


    隻見在樓梯轉角處,一個身影慢慢走了上來。


    不止一人,後麵還跟著一位。


    老六眼珠子一縮,躬身道:“錦衣衛小旗官陸六,見過燕王,曹國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皇長孫:朱元璋求我稱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執筆見春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執筆見春秋並收藏大明皇長孫:朱元璋求我稱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