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別覺得六天時間太長,就算擱在後世,讓一個不具備這類技能的家夥就算用著先進的工具,給他十六天時間也未必造得出來。


    打造好了槍管、槍機和槍托,又鑄造出了六孔的轉輪之後,再下來需要攻克的技術難題也就是龍頭上的彈簧,不過就眼下來說這恰恰不是難題。


    在楊老爹存下的好料裏,就有一塊他攢下不知道有什麽用的並州軟镔鐵,大小有三分厚、一寸寬、六寸長,不但彈性極好,而且彈力也是很強,於是大錘直接將其冷裁(彈簧鋼不能過火)成了八條簧片,經過黃昊拿來一試,其中便有四條完全符合標準。


    至此,黃昊的燧發式火槍大體上也就成了,全槍身長三尺六,其中槍管長二尺,槍身一尺六,采用的是馬漢式的經典擊錘係統,配合六孔轉輪的彈藥倉。


    直到這時,也才有消息從華容縣裏傳了出來,說是嶽州遣送返鄉的民人隊伍也才剛剛抵達了華容縣正東五十裏外的十裏河,說是總數怕有二百多的樣子,不過卻叫華容縣令一紙公文全部攔下,就地修起了什麽城寨,近期之內並不能遣散回家。


    得了如此消息黃昊也不擔心,直讓楊軒幫他尋了兩個機靈的外姓後生,每人給了他們兩貫錢讓他們走一趟十裏河探聽消息後,便來研究子彈以及火藥的配方。


    首先,火藥方麵的事情不用多說,這幾個月黃昊早就暗中準備,已然暗中備下了上百斤的火硝(土製純硝)和火硫磺,還有幾十斤的柳木碳,用石磨全部研磨成粉以後,按照二比三比十五的比例,放在隔水的陶盤裏加水炒製,最終炒製成一粒粒米粒大小的顆粒狀火藥就算完成。


    當然,這種顆粒狀的火藥主要是槍彈藥,在此之外還有完全粉末狀的引藥,兩種火藥黃昊也不敢彈性,也就先各自製備出了少許,總量不超過十斤。


    最後的最後,便是造子彈了。彈頭直接用鉛澆鑄米尼彈,這個難度係數一點都沒有,直接搞一排生鐵的模套將鉛融化後澆鑄便成了。至於子彈殼倒是有些複雜,黃昊采用的是先將熟銅打製成半分的薄銅片,然後再用手動的微型衝壓機將剪成橢圓形的銅片衝壓成五分直徑高一寸的外套殼,然後再二次衝壓將一枚中心打孔的銅套子裝進外套殼裏。


    至於裝藥的部分倒也簡單,一寸高的子彈裏麵,約在尾部二分的位置以銅套為分界線,前部八分裝進發射藥然後將米尼彈壓入,以蜂蠟封住彈頭與彈殼的縫隙,後麵兩分則填入引藥,用硬蠟紙封住,而間隔在中間的銅套上開有米粒大小的引火孔,既然傳導發火,也能攔住藥力。


    什麽雷汞、什麽發令紙,那些對黃昊來說還都怕科技書,而眼下這種設計無疑才是最為先進和穩妥的。


    相比用了六天時間造槍,黃昊造子彈和火藥的時間自然也就快多了,火藥的原料都是現成的,隨手調配一下都沒用去半天,而製造彈殼也是早就抽好時間造好手工衝壓機和鍛打好薄銅片,所以半天時間就一口氣製出了百餘枚的子彈。


    轉眼也就在正月初十這天下午,黃昊便也將他的燧發槍和銅殼彈組裝完成,私下裏瞧瞧的領著錘子兄弟還有楊軒一道,去到了鐵坊下遊的一處無人河灘試槍。


    到了地頭也不多話,黃昊便也從擺放燧發槍的木盒裏取出槍來,又取出六枚紅彤彤的銅殼子彈,便開始給彈輪上彈。上好之後便如左輪手槍一般將彈輪啪嗒一聲卡進彈槽之後,便也見黃昊伸手將龍頭上的槍栓一拉一推,又是啪嗒一聲,先是龍頭上的簧片被槍栓後折扣上了扳機,然後也就瞧見位於擊發彈倉裏的一發銅殼彈也被槍栓頂進槍膛的同時,也叫槍栓頂部的鉤針把尾部的硬蠟紙戳破,將裏麵粉末狀的引藥撒了出來。


    雖然黃昊這般槍是轉輪彈倉設計,但子彈擊發時彈體部分會有三分(約一厘米)被推進槍管裏麵,這也就避免了轉輪與槍管連接部可能會漏氣以及錯縫的問題。


    舉起槍,憑著槍身中部的簡易望山和槍口上的套針,黃昊屏住氣息筆直的瞄著了二十步遠之處的一個圓形靶子,也不需要旁人幫他喊什麽口號,覺得時機到了的時候,他便用力按下扳機,跟著就聽啪嗒一聲,昂著的龍頭猛然往下一栽,上麵夾著的燧石也就在引藥室的打火板上猛然一擦,也就瞧著一溜字火星瞬間迸發鑽進了閉鎖彈倉的銅殼彈尾部。


    “呯!”


    一聲清脆的槍響,瞬間打破了周遭的靜謐。


    也就瞧見,電光火石之間,一顆黑黝黝的筍型米尼彈,在一股子怕有二尺來長的青煙推動之下,猶如出水的遊龍一般畫著弧線往靶子飛去。


    當然,黃昊的眼睛不是高速攝影機,實際上他的眼睛也沒可能直視到槍彈出膛的瞬間,隻是僅僅瞧見了槍口噴出的一股子青煙,不過他卻的確看到了射出的子彈是畫著弧線翻滾著飛向靶子,而且偏離的角度也的確是離譜的遠。


    二十步的距離,成人臂展大小的靶子,這一槍居然脫了靶!


    沒辦法,槍管雖然是鐵柲卷打,但的確做不到光滑如鏡,腔體渾圓,而且黃昊搞出的筍型米尼彈也就是大致具備其形,也根本達不到什麽高標準的精度,能夠成功發射出去而不炸膛也就算是不錯了。


    而且黃昊倒也是知道,即便發射的哪怕是筍型米尼彈,槍膛不平的情況下依然也是會打滾的,除非學著十九世紀的法國人一樣給鉛彈加裝尾翼。


    黃昊當下也不氣餒,一拉槍栓頂部的鉤針就把剛剛發射過的彈殼拉回了轉輪,隨後用手一撥轉輪再將槍栓一推,便又將一發銅殼彈複位。


    “呯!”


    青色的煙龍再一次將一顆打著滾的米尼彈推出了槍膛,依舊畫著弧線疾飛了出去,不過這一次的效果卻是好了很多,雖然依舊偏斜得嚴重,但難得上了靶子,以黃昊的目力所見,正正當當打在了二十步外圓形靶子的右上角,距離他瞄準的靶心偏了差不多能有二尺!


    “呯!”


    第三槍的成果更是可觀,誤差這次更是小於一尺,隨後黃昊幹脆一口氣把六發子彈全部打光,結果打第六發的時候居然一下子打在了靶心邊上不足一寸的地方。


    隨後黃昊仔細的一檢查,倒也發現槍管裏此時已經掛上了一層厚厚的鉛,靠近轉輪的尾部裏積炭更是嚴重,也就明白了為什麽六槍打下來彈道越來越正的原因。


    反正不管怎麽說,到此為止他私造的燧發式轉輪火槍也算是成了!


    隨後黃昊直接是不要錢一樣的足足打了十輪六十發子彈,狠狠的過足了槍癮不說,也算是暴力測試了這把槍的極限耐受能力,結果各項指標都差強人意。尤其是打過二十發子彈,讓整個槍膛都掛足了一層厚厚的鉛以後,每一槍的誤差都近乎是最小,二十步的距離隻有一兩寸。


    此外,黃昊的匝式槍管也經受住了暴力測試,六十發子彈打下來不但屁事沒有,甚至內層的鋼管和外層的銅殼反倒結合得更加緊密了,唯一的美中不足隻是作為動力的簧片有點金屬疲勞,彈性下降了不少。


    至於威力,倒也是不差的,二十步的距離,即便是翻滾的彈頭,也打穿了至少三寸厚的草垛和一寸後的硬木背板,換言之在這個距離之內便是人體也定然如紙紮的一般,定然承受不住。


    至於更遠一些的距離,黃昊卻是覺得沒有必要,在沒解決子彈穩定飛行的難題之前根本不需要測試什麽有效距離,在你根本就打不準的情況下,測試最遠殺傷距離根本就沒有意義好伐!


    待得黃昊打完了十輪子彈,終於將手上火槍放下時,錘子兄弟和楊軒他們三個也才把一直處於下墜狀態的下巴給合了起來,大錘當先結結巴巴的指著火槍問道:“黃大,可是成了?”


    “成了!”黃昊想想,也就手腳麻利的拆下轉輪將裏麵的彈殼起出,又借著塞了六枚進去,便把槍遞給大錘道:“來!學著我剛才的模樣,你也來打上一輪!”


    大錘接過槍顫顫巍巍的學著黃昊的模樣,將槍柄抵著肩窩,然後閉著眼睛將扳機一扣,呯的一聲也不知道將子彈打到什麽地方去,不過卻是將他張嘴吐舌的將槍一放,便使勁揉起了肩膀,頓時引來黃昊的哄笑。


    “黃大,這究竟造的是什麽神器?”楊軒倒也不怕,便也接過槍來按照黃昊指導也開了一槍,由於他聽話的將槍柄狠狠抵住肩窩,所以倒也沒重蹈大錘的覆轍,而且這小子的運氣也是出奇的好,開葷下海的第一槍居然就能打了個八環。


    “這神器既叫千裏殺,也叫萬人敵,當然還有個通俗的名字叫火槍!”黃昊嗬嗬笑著,又將子彈上膛,然後交給小錘讓他也耍了一槍,便也道:“有了這神器,惹了咱們的人,馬上就要倒大黴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宋道無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隔壁老黃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隔壁老黃哥並收藏宋道無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