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章站在【莒陽】城頭上,望著漸漸遠去的楚武軍……思忖良久。
雖然無法跟蹤楚武軍的動向,但是匡章在大腦裏進行了瘋狂的頭腦風暴!
在長時間的思考之後,匡章終於確定——自己的布置,確實沒有任何漏洞!
楚軍,是真的撤了。
哇哢哢哢!
匡章的老臉上終於露出了由衷的笑容……他不知道楚王熊良已經親至楚軍之中。
如果知道的話,匡章一定會更加小心。
但話又說回來……就算匡章再怎麽小心,也一定想不到——熊午良居然會無恥到對無辜的中立國動手,以圖繞開齊國的莒奇諾防線……
真無恥啊!
小胡子直呼內行!
不管怎麽說,現在的匡章是發自內心地快樂起來了:“來人呐!”
“莒陽防線固若金湯!楚軍已經敗退!蠻子們敗了!”
“速速將此戰報,送往王城臨淄!”
“哈哈……老夫不負大王重托啊……”匡章仰天大笑,意氣風發。
齊軍上下再次爆發出了驚天動地的歡呼聲。
匡章滿臉喜氣:“大齊國正麵逼退楚蠻——天下諸國,誰還敢小覷我齊國?”
“傳我令下——今晚飲酒慶功!”
“大齊國萬勝!萬勝!”
莒陽城立刻進入一片歡樂的海洋之中……
城中的軍民喜笑顏開——齊國民間一直都算富庶,就算是平民,也多多少少都有餘力儲存些酒水。
隻是之前大戰正酣,匡章將軍嚴令全城上下不得飲酒。
眼下終於得勝……莒陽上下也不再拘束了,紛紛取出美酒,大快朵頤。
直到夕陽西下……城中仍然是一片歡聲笑語。
齊軍士卒們喝完了酒,一邊吹噓著自己是如何強大,一邊戲謔地嘲諷著楚國人……尤其是那個可恨的熊午良,被無數齊國軍民用各種方式羞辱。
有的齊國新軍軍官更是意氣風發:“今天,楚國人敗退了!”
“這隻是個開始!”
“以後,我們遲早還要打到他們的國土上。”
“到時候,殺光那些惡心的南蠻!奴役他們的妻女!讓楚國人在我們的劍下顫抖!”
於是“萬歲”的歡呼聲不絕於耳……
勝利辣!我們勝利辣!
……
衛國,都城【濮陽】。
【濮陽】城的曆史十分悠久——甚至有可能是當代最為古老的名城之一。
在遙遠的上古時期,【濮陽】還有另外一個名字——
帝丘!
上古大帝‘顓頊’治下的首都!
顓頊者,黃帝的孫子,上古‘三皇五帝’中‘五帝’之一,姬姓、高陽氏也——帝舜、祝融、司馬懿等等名人的共同祖先。
上古大帝都曾在此建都——於是【濮陽】曆史之悠久,可想而知。
遙遙望去,這座古老的城池仍然煥發著十足的生機。
城牆高聳、青磚巍然……衛國的火紅色旌旗在城頭懶散地耷拉著,就像旌旗下的那些衛兵們一樣無精打采。
如果仔細看就會發現——在【濮陽】城厚重的外表下,展現著極度的軍備荒廢——
城牆上,有些地方的青磚已經剝落,露出了裏麵的泥土……甚至長出了很長的雜草。有一處箭樓已經坍塌了一半兒,裏麵居然長著一顆小樹,上麵還有個老鴉窩。
衛軍士卒們懶散地在城牆上三五成群地散步,還有的人縮在城垛底下,用破舊的盾牌擋著臉在打盹兒。
這些軍卒的武器甚至都生鏽了……哪怕是作為‘門麵’的城門處的甲士們,身上的甲胄也殘破不堪,完全就是樣子貨了。
用‘承平日久、不知兵事’這八個字來形容整個衛國,簡直再貼切不過了。
也難怪!
看看衛國的這些鄰居吧——楚國、齊國、魏國、韓國、趙國。
掰掰手指,衛國能打得過哪一個?
哪個都打不過好叭!
衛國能活到現在,純靠鄰居各大國之間相互製衡、誰也不容別人獨吞衛國……才得以在夾縫之中保留著區區百裏之地、夾縫中生存!
大勢如此,就算衛國人再怎麽勵精圖治、立誌要振興家業……又能如何?
周邊鄰國們的體量擺在那裏。
隨便哪個鄰國……都是衛國傾盡全力也無法打敗的對手。
而且話又說回來了——弱弱地在夾縫裏苟延殘喘、盡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還有苟活的機會。
你要是跳來跳去,就更滅得快了!
於是,曆代衛國國君也都看開了……
索性躺平了!
區區百裏之地、幾十萬國民……也足夠供養衛國的統治者們過上吃香的喝辣的生活了。
周邊大國們打生打死,都與咱們衛國人無關!
衛國的軍力,就這麽一年年衰退……曆代衛國國君寧可拿著錢修宮殿,也懶得拿去給軍隊撥款了……就算撥款了,也是魚腩之師——誰也打不過。
現在的衛國,舉國上下也隻有五千軍隊,而且戰鬥力可謂一言難盡。
曾經雄視天下的要塞【濮陽】,眼下更是年久失修。
咳!
與荒廢的武備形成鮮明對比的——衛國的經濟發展居然相當不錯……甚至可以說是相當繁榮!
衛國已經有很多很多年沒有打過仗了。
而且衛國地處四戰之地——既然是四戰之地,那麽也必定是商旅流通的關鍵要道。
再加上衛國地處大平原,極適合農業發展……
和平的環境,催生了農業和商旅的繁榮——濮陽城的城防設施雖然看起來殘破不堪,但是城中的街道卻十分繁華。
外地的商旅往來絡繹,就連普通平民也有錢消費。
衛國這百裏土地的富庶程度,已經能比得上楚國境內發展程度排在中遊偏上的地區了!
當代衛國的國君,乃是衛嗣君,亦作衛孝襄侯,姬姓、子南氏——實打實的天子血脈。
從血統上來說,比咱們熊老板高貴多了。
衛國的曆史相當悠久——衛國的第一任國君,乃是康叔封,是周武王姬發的弟弟。著名的周公旦對康叔封也十分照顧和愛護,曾經親自寫了《康誥》、《酒誥》、《梓材》等治國理政的條陳文章交給康叔封,讓他據此治理衛國。
當時的衛國國君的封號是‘伯’。
後來周幽王時期犬戎作亂,當時的衛侯出兵勤王有功,於是被周平王晉封為‘公’爵——
……
雖然無法跟蹤楚武軍的動向,但是匡章在大腦裏進行了瘋狂的頭腦風暴!
在長時間的思考之後,匡章終於確定——自己的布置,確實沒有任何漏洞!
楚軍,是真的撤了。
哇哢哢哢!
匡章的老臉上終於露出了由衷的笑容……他不知道楚王熊良已經親至楚軍之中。
如果知道的話,匡章一定會更加小心。
但話又說回來……就算匡章再怎麽小心,也一定想不到——熊午良居然會無恥到對無辜的中立國動手,以圖繞開齊國的莒奇諾防線……
真無恥啊!
小胡子直呼內行!
不管怎麽說,現在的匡章是發自內心地快樂起來了:“來人呐!”
“莒陽防線固若金湯!楚軍已經敗退!蠻子們敗了!”
“速速將此戰報,送往王城臨淄!”
“哈哈……老夫不負大王重托啊……”匡章仰天大笑,意氣風發。
齊軍上下再次爆發出了驚天動地的歡呼聲。
匡章滿臉喜氣:“大齊國正麵逼退楚蠻——天下諸國,誰還敢小覷我齊國?”
“傳我令下——今晚飲酒慶功!”
“大齊國萬勝!萬勝!”
莒陽城立刻進入一片歡樂的海洋之中……
城中的軍民喜笑顏開——齊國民間一直都算富庶,就算是平民,也多多少少都有餘力儲存些酒水。
隻是之前大戰正酣,匡章將軍嚴令全城上下不得飲酒。
眼下終於得勝……莒陽上下也不再拘束了,紛紛取出美酒,大快朵頤。
直到夕陽西下……城中仍然是一片歡聲笑語。
齊軍士卒們喝完了酒,一邊吹噓著自己是如何強大,一邊戲謔地嘲諷著楚國人……尤其是那個可恨的熊午良,被無數齊國軍民用各種方式羞辱。
有的齊國新軍軍官更是意氣風發:“今天,楚國人敗退了!”
“這隻是個開始!”
“以後,我們遲早還要打到他們的國土上。”
“到時候,殺光那些惡心的南蠻!奴役他們的妻女!讓楚國人在我們的劍下顫抖!”
於是“萬歲”的歡呼聲不絕於耳……
勝利辣!我們勝利辣!
……
衛國,都城【濮陽】。
【濮陽】城的曆史十分悠久——甚至有可能是當代最為古老的名城之一。
在遙遠的上古時期,【濮陽】還有另外一個名字——
帝丘!
上古大帝‘顓頊’治下的首都!
顓頊者,黃帝的孫子,上古‘三皇五帝’中‘五帝’之一,姬姓、高陽氏也——帝舜、祝融、司馬懿等等名人的共同祖先。
上古大帝都曾在此建都——於是【濮陽】曆史之悠久,可想而知。
遙遙望去,這座古老的城池仍然煥發著十足的生機。
城牆高聳、青磚巍然……衛國的火紅色旌旗在城頭懶散地耷拉著,就像旌旗下的那些衛兵們一樣無精打采。
如果仔細看就會發現——在【濮陽】城厚重的外表下,展現著極度的軍備荒廢——
城牆上,有些地方的青磚已經剝落,露出了裏麵的泥土……甚至長出了很長的雜草。有一處箭樓已經坍塌了一半兒,裏麵居然長著一顆小樹,上麵還有個老鴉窩。
衛軍士卒們懶散地在城牆上三五成群地散步,還有的人縮在城垛底下,用破舊的盾牌擋著臉在打盹兒。
這些軍卒的武器甚至都生鏽了……哪怕是作為‘門麵’的城門處的甲士們,身上的甲胄也殘破不堪,完全就是樣子貨了。
用‘承平日久、不知兵事’這八個字來形容整個衛國,簡直再貼切不過了。
也難怪!
看看衛國的這些鄰居吧——楚國、齊國、魏國、韓國、趙國。
掰掰手指,衛國能打得過哪一個?
哪個都打不過好叭!
衛國能活到現在,純靠鄰居各大國之間相互製衡、誰也不容別人獨吞衛國……才得以在夾縫之中保留著區區百裏之地、夾縫中生存!
大勢如此,就算衛國人再怎麽勵精圖治、立誌要振興家業……又能如何?
周邊鄰國們的體量擺在那裏。
隨便哪個鄰國……都是衛國傾盡全力也無法打敗的對手。
而且話又說回來了——弱弱地在夾縫裏苟延殘喘、盡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還有苟活的機會。
你要是跳來跳去,就更滅得快了!
於是,曆代衛國國君也都看開了……
索性躺平了!
區區百裏之地、幾十萬國民……也足夠供養衛國的統治者們過上吃香的喝辣的生活了。
周邊大國們打生打死,都與咱們衛國人無關!
衛國的軍力,就這麽一年年衰退……曆代衛國國君寧可拿著錢修宮殿,也懶得拿去給軍隊撥款了……就算撥款了,也是魚腩之師——誰也打不過。
現在的衛國,舉國上下也隻有五千軍隊,而且戰鬥力可謂一言難盡。
曾經雄視天下的要塞【濮陽】,眼下更是年久失修。
咳!
與荒廢的武備形成鮮明對比的——衛國的經濟發展居然相當不錯……甚至可以說是相當繁榮!
衛國已經有很多很多年沒有打過仗了。
而且衛國地處四戰之地——既然是四戰之地,那麽也必定是商旅流通的關鍵要道。
再加上衛國地處大平原,極適合農業發展……
和平的環境,催生了農業和商旅的繁榮——濮陽城的城防設施雖然看起來殘破不堪,但是城中的街道卻十分繁華。
外地的商旅往來絡繹,就連普通平民也有錢消費。
衛國這百裏土地的富庶程度,已經能比得上楚國境內發展程度排在中遊偏上的地區了!
當代衛國的國君,乃是衛嗣君,亦作衛孝襄侯,姬姓、子南氏——實打實的天子血脈。
從血統上來說,比咱們熊老板高貴多了。
衛國的曆史相當悠久——衛國的第一任國君,乃是康叔封,是周武王姬發的弟弟。著名的周公旦對康叔封也十分照顧和愛護,曾經親自寫了《康誥》、《酒誥》、《梓材》等治國理政的條陳文章交給康叔封,讓他據此治理衛國。
當時的衛國國君的封號是‘伯’。
後來周幽王時期犬戎作亂,當時的衛侯出兵勤王有功,於是被周平王晉封為‘公’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