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賓坐在茶幾旁,用旺旺仙貝配著茶,手旁還放著幾包,一包接一包的拆開。</p>
“以前在台北出差的時候,吃過旺旺公司的產品。”</p>
“對仙貝、雪餅、旺仔牛奶都很喜歡。”仙貝配茶,美而不膩。</p>
王永慶笑了:“那更好了。”</p>
“小蔡想要在內地投資工廠,把產品銷往內地,特意來香江向張先生請教,在對內投資方麵。”</p>
“張先生是專家。”</p>
張國賓卻把問題拋向蔡演鳴:“蔡生,你想要在哪裏投資?”</p>
蔡演鳴見到張生喜歡旺旺的產品,非常開心,笑容滿麵的講道:“我想要在深城建廠,但是又害怕深城看不上旺旺的投資規模。”</p>
旺旺在台島隻是一家中型企業。</p>
食品工廠的天花板擺在那裏,若非可口可樂、雀巢、立頓那種全球化企業,一個地區市場是養不活一個大企業的。</p>
旺旺集團的前身為台島“蘭宜食品工廠”,成立於1962年,專做罐頭食品代工及外銷,最早由蔡演鳴父親蔡阿士的朋友經營,1976年由蔡阿士接手,當年僅二十歲,學曆隻有國中畢業的蔡演鳴開始加入食品廠管理。</p>
企業家成功以後會包裝,說“蔡演鳴”自告奮勇,承擔公司重任,實則就是輟學在家的兒子沒事幹,被老爹抓來工廠當跟班,上任父子兵,倒也沒什麽可指謫。</p>
但蔡演鳴不是一個經商的天才,最早就是在工廠當卸貨工,幫家裏記記帳,隔年父親就因病不能工廠,蔡演鳴不得不扛起大旗,就職總經理管理工廠,如果給蔡演鳴選擇的話,他是一百個都不願意上位。</p>
因為,他在當任總經理之後,商業眼光缺失的弊端就暴露,第二年退出的“浪味尤魚絲”產品導致公司爆虧一億台幣,宜蘭食品廠陷入破產危機。</p>
蔡演鳴二十二歲就欠了銀行七千多萬貸款,背負了這個年紀不該有的壓力,繼而豁出一切,把蘭宜食品廠改組,創立“旺旺品牌”,壯士斷腕般想要選一個新賽道開始,最終看好日島的米果類產品。</p>
台島經曆過日治時代,飲食口味有所改變,各食品廠都跟日島食品公司,有或多或少的合作。</p>
台島公司也非常喜歡模彷日島,跟風賺下一波錢,米果則是“米麵”製品的統稱,包括炸烤的雪餅、仙貝,也包括街頭賣的白果,年糕。</p>
蔡演鳴最終找上日本米果大廠岩琢製果代工,取得岩塚技術授權並推出“旺旺仙貝”獲得極大的成功,廣告宣傳有效結合了台灣的民俗祭拜習慣,在台灣的市場占有率一度高達95%,迫使老牌食品大廠統一與義美相繼退出競爭。</p>
1983年,商標定名為“旺旺”,成立旺旺集團,脫胎換骨成為台島零食一霸,借由與民間信仰結合的行銷手法,推出新的產品如“浪味仙”、“旺旺雪餅”、“旺仔小饅頭”,“旺仔牛奶”等……</p>
五年,五年時間!</p>
旺旺從一家瀕臨破產的食品工廠,搖身一變成為台島食品類一霸,蔡演鳴最青春的五年,同時是他最痛苦的五年。</p>
這五年裏他從一個莽莽撞撞的年輕人,成為五億身家的食品老板,跌跌撞撞的困難與學曆不高有直接關聯。</p>
可走向成功的機會也與堅持不懈,絕不放棄的個性有關,岩塚技術不肯給旺旺公司技術授權的時候。</p>
蔡演鳴會等在公司大廈門口,日複一日複的懇求,最終才說動岩塚技術授權,同時,在二十年後,岩塚技術麵臨破產時,蔡演鳴毫不猶豫的注資相報,直接丟了幾個億去打水漂。</p>
有恩必報!</p>
這也是蔡演鳴骨子裏的個性之一,未來旺旺集團股票上市時,上市名叫作「中國旺旺」!</p>
這是全世界台企當中唯一一家在上市時把國名打在前麵的,更不用說旺旺集團在曆史自然災害,國難當頭的時候獻錢、獻力、獻物資。</p>
後來,旺旺集團收購台島傳媒公司,成立「中天傳媒」,「中天傳媒」竟因紅色立場,統一文化被吊銷牌照。</p>
台島“調查局”直接衝進「中天傳媒」搜文件,就是希望搜到違規文件,通北秘件。</p>
張國賓跟蔡演鳴不熟悉,但是卻可愛「旺仔」很熟,同時被毒蟲們蓋章承認的好人,那天生就是一種親密感。</p>
何況,「旺仔」是一間會大聲喊“我是中國仔”,並且用愛國撈錢,還為愛國捐錢的企業。</p>
蔡演鳴跟郭台名,幾乎就是台商的兩個正反麵,當初他有多看不爽姓郭的,現在就看姓蔡的就有多爽!</p>
他點頭,直言道:“深城現在不缺少中小投資商,而且深城毗鄰港口,每一塊地、每一個政策都有很多競爭對手。”</p>
如果旺旺早三五年來內地蓋廠的話,在深城拿一塊地,拿一個優惠也容易,可現在深城都快給港商給養肥了。</p>
那麽多項目等著入場,旺旺工廠要排隊。</p>
蔡演鳴有自知之明,苦笑道:“那沒辦法,隻能把工廠放在閩省了。”</p>
張國賓舉起茶杯,嚐了一口,漱了漱口,手邊幾包仙貝已經全數消滅。要不是在談生意不好看,怎麽說也得吸兩根手指頭,拿抹布擦了多浪費。</p>
“閩省卻是對台商有很大的政策扶持,但是閩省平原地區小,出了名的八山一水一分田,在交通網絡沒有完善前,把工廠放在閩省不明智。”</p>
“同樣五百公裏的貨運距離,在北方平原地區的運貨成本是100元,在南方要150元,在閩省要300元以上!”</p>
這就是台商隻在閩省包茶山,種花卉,搞養殖,順便搞點服裝代工廠的原因,00年前,閩省服裝代工廠還都是外銷品。</p>
根本不往內陸銷售。</p>
無形間還培養出很好的製造業技術,讓鯉城搞了好幾個國產品牌出來。</p>
“如果你隻想把產品外銷的話,閩省鷺島有港口,可以滿足你的需求,相信你也會歡迎你。”</p>
“可如果你想把產品在內地市場完全打開,賣給我們國人,大可以把食品廠放在北方。現在北方缺少實業投資,旺旺集團的規模絕對是大客戶,挑一個長江流域的大城市,物流成本低,工廠建設也方便。”</p>
他指了一條明路。</p>
蔡演鳴立即眼前一亮:“中國人的食品工廠,做的食品肯定中國人最喜歡吃呀,能夠在內地打開市場是求之不得的事情。”</p>
“把食品廠建在北方絕對最好的選擇,多謝張先生指點,您覺得湘江長沙怎麽樣?”</p>
張國賓鬆鬆肩膀,愉快的笑道:“風水寶地,名人輩出,很適合你。”</p>
蔡演鳴連忙點頭:“多謝張生。”</p>
他主動起身提起茶壺給張先生斟了杯茶,再給王老板斟茶,完全一副商場小輩的樣子,不像是食品大廠的老板。</p>
酒樓裏,服務員也已經把各類菜色奉上。</p>
張國賓手指輕輕敲著桌麵,頷首道:“蔡先生,客氣,相見即是有緣,能夠幫你上一點忙,也是我想做的。”</p>
“這樣,我等會打個電話給內地朋友,把旺旺要在湘江建廠的消息傳一下,你在手續批複也會快一點。”</p>
其實。</p>
剛剛蔡演鳴的想法就透露出其戰略眼光缺失,旺旺來內地建廠較晚,深城、粵省都已經不合適了。</p>
要不是台商有內地投資潮,加上內地人工確實便宜,有利可圖,蔡演鳴說不定就會錯過這個機會。</p>
然而,人身在時代浪潮中,或許本身就被浪潮席卷,旺旺北上建廠是一個躲不掉的趨勢,有時真的難以說清。</p>
是人成就時代,還是時代成就了人。</p>
王永慶卻用手仗在桌底彭了一下小蔡的腿,朗聲叫道:“小蔡,張先生一個電話,你此番北上必定是一帆風順。”</p>
“做人要懂得感恩啊……”</p>
蔡演鳴心領神會,深深鞠躬:“張先生,您恩情旺旺公司一定會銘記,我知道拜碼頭的規矩。”</p>
“旺旺願意拿出內地公司百分之十的股份,請張先生收下。”</p>
張國賓開開心心拿起快子,正要招呼朋友吃飯,猛的皺起眉頭,不悅道:“蔡生,你什麽意思?”</p>
蔡演鳴彷徨的望了前輩一眼,得到王老板暗示,扭頭道:“二十!”</p>
“百分之二十!”</p>
有張先生保駕護航,二十的股份絕對不虧,但是再多下去,旺旺廠就打白工了。</p>
</p>
張國賓麵目一正,語氣嚴肅的講道:“蔡生,我想你對我有所誤會,我張國賓是個商人,不是杜月笙!”</p>
“是我的東西,別人不給我都要拿,不是我的東西,我一分錢都不會要,旺旺公司我一沒出力,二沒出資,憑什麽拿股份?”</p>
“抽水嗎!”</p>
他不爽道:“那是社團頭子才幹的事,以後不要再提了,我隻是希望同你交一個朋友。”</p>
蔡演鳴聽的是又害怕,又感動,舉起酒杯就道:“張先生,你是見過最好的大老…板!我敬你一杯。”</p>
“來!”</p>
“幹杯!”張國賓也不計較,笑著舉杯。</p>
席間。</p>
蔡演鳴說道:“張生喜歡我們旺旺的產品,之後我每個月都讓員工送一箱過來……有什麽新品也第一時間給張生試吃。”</p>
“哈哈哈。”</p>
張國賓客氣道:“這可不行,沒幾個月,我臉蛋比旺仔都圓了,還怎麽出來混?公司員工都誇我可愛呀?”</p>
“哈哈哈。”王老板聞言哄笑:“張先生最愛講笑話了。”</p>
張國賓忽然想起什麽,提議道:“對了,過兩個月就快過年,既然碰到蔡老板,就得跟蔡老板訂一份旺旺大禮包了。”</p>
“數量有點多,十五萬份,得唔得?”</p>
蔡演鳴現在根本都不知道“旺旺大禮包”是什麽東西,可還是滿臉笑容,非常爽快的答應道:“沒問題!”</p>
“張生,請問你的大禮包要怎麽搞?”</p>
喲,還能訂製?張國賓心裏笑了。</p>
“以前在台北出差的時候,吃過旺旺公司的產品。”</p>
“對仙貝、雪餅、旺仔牛奶都很喜歡。”仙貝配茶,美而不膩。</p>
王永慶笑了:“那更好了。”</p>
“小蔡想要在內地投資工廠,把產品銷往內地,特意來香江向張先生請教,在對內投資方麵。”</p>
“張先生是專家。”</p>
張國賓卻把問題拋向蔡演鳴:“蔡生,你想要在哪裏投資?”</p>
蔡演鳴見到張生喜歡旺旺的產品,非常開心,笑容滿麵的講道:“我想要在深城建廠,但是又害怕深城看不上旺旺的投資規模。”</p>
旺旺在台島隻是一家中型企業。</p>
食品工廠的天花板擺在那裏,若非可口可樂、雀巢、立頓那種全球化企業,一個地區市場是養不活一個大企業的。</p>
旺旺集團的前身為台島“蘭宜食品工廠”,成立於1962年,專做罐頭食品代工及外銷,最早由蔡演鳴父親蔡阿士的朋友經營,1976年由蔡阿士接手,當年僅二十歲,學曆隻有國中畢業的蔡演鳴開始加入食品廠管理。</p>
企業家成功以後會包裝,說“蔡演鳴”自告奮勇,承擔公司重任,實則就是輟學在家的兒子沒事幹,被老爹抓來工廠當跟班,上任父子兵,倒也沒什麽可指謫。</p>
但蔡演鳴不是一個經商的天才,最早就是在工廠當卸貨工,幫家裏記記帳,隔年父親就因病不能工廠,蔡演鳴不得不扛起大旗,就職總經理管理工廠,如果給蔡演鳴選擇的話,他是一百個都不願意上位。</p>
因為,他在當任總經理之後,商業眼光缺失的弊端就暴露,第二年退出的“浪味尤魚絲”產品導致公司爆虧一億台幣,宜蘭食品廠陷入破產危機。</p>
蔡演鳴二十二歲就欠了銀行七千多萬貸款,背負了這個年紀不該有的壓力,繼而豁出一切,把蘭宜食品廠改組,創立“旺旺品牌”,壯士斷腕般想要選一個新賽道開始,最終看好日島的米果類產品。</p>
台島經曆過日治時代,飲食口味有所改變,各食品廠都跟日島食品公司,有或多或少的合作。</p>
台島公司也非常喜歡模彷日島,跟風賺下一波錢,米果則是“米麵”製品的統稱,包括炸烤的雪餅、仙貝,也包括街頭賣的白果,年糕。</p>
蔡演鳴最終找上日本米果大廠岩琢製果代工,取得岩塚技術授權並推出“旺旺仙貝”獲得極大的成功,廣告宣傳有效結合了台灣的民俗祭拜習慣,在台灣的市場占有率一度高達95%,迫使老牌食品大廠統一與義美相繼退出競爭。</p>
1983年,商標定名為“旺旺”,成立旺旺集團,脫胎換骨成為台島零食一霸,借由與民間信仰結合的行銷手法,推出新的產品如“浪味仙”、“旺旺雪餅”、“旺仔小饅頭”,“旺仔牛奶”等……</p>
五年,五年時間!</p>
旺旺從一家瀕臨破產的食品工廠,搖身一變成為台島食品類一霸,蔡演鳴最青春的五年,同時是他最痛苦的五年。</p>
這五年裏他從一個莽莽撞撞的年輕人,成為五億身家的食品老板,跌跌撞撞的困難與學曆不高有直接關聯。</p>
可走向成功的機會也與堅持不懈,絕不放棄的個性有關,岩塚技術不肯給旺旺公司技術授權的時候。</p>
蔡演鳴會等在公司大廈門口,日複一日複的懇求,最終才說動岩塚技術授權,同時,在二十年後,岩塚技術麵臨破產時,蔡演鳴毫不猶豫的注資相報,直接丟了幾個億去打水漂。</p>
有恩必報!</p>
這也是蔡演鳴骨子裏的個性之一,未來旺旺集團股票上市時,上市名叫作「中國旺旺」!</p>
這是全世界台企當中唯一一家在上市時把國名打在前麵的,更不用說旺旺集團在曆史自然災害,國難當頭的時候獻錢、獻力、獻物資。</p>
後來,旺旺集團收購台島傳媒公司,成立「中天傳媒」,「中天傳媒」竟因紅色立場,統一文化被吊銷牌照。</p>
台島“調查局”直接衝進「中天傳媒」搜文件,就是希望搜到違規文件,通北秘件。</p>
張國賓跟蔡演鳴不熟悉,但是卻可愛「旺仔」很熟,同時被毒蟲們蓋章承認的好人,那天生就是一種親密感。</p>
何況,「旺仔」是一間會大聲喊“我是中國仔”,並且用愛國撈錢,還為愛國捐錢的企業。</p>
蔡演鳴跟郭台名,幾乎就是台商的兩個正反麵,當初他有多看不爽姓郭的,現在就看姓蔡的就有多爽!</p>
他點頭,直言道:“深城現在不缺少中小投資商,而且深城毗鄰港口,每一塊地、每一個政策都有很多競爭對手。”</p>
如果旺旺早三五年來內地蓋廠的話,在深城拿一塊地,拿一個優惠也容易,可現在深城都快給港商給養肥了。</p>
那麽多項目等著入場,旺旺工廠要排隊。</p>
蔡演鳴有自知之明,苦笑道:“那沒辦法,隻能把工廠放在閩省了。”</p>
張國賓舉起茶杯,嚐了一口,漱了漱口,手邊幾包仙貝已經全數消滅。要不是在談生意不好看,怎麽說也得吸兩根手指頭,拿抹布擦了多浪費。</p>
“閩省卻是對台商有很大的政策扶持,但是閩省平原地區小,出了名的八山一水一分田,在交通網絡沒有完善前,把工廠放在閩省不明智。”</p>
“同樣五百公裏的貨運距離,在北方平原地區的運貨成本是100元,在南方要150元,在閩省要300元以上!”</p>
這就是台商隻在閩省包茶山,種花卉,搞養殖,順便搞點服裝代工廠的原因,00年前,閩省服裝代工廠還都是外銷品。</p>
根本不往內陸銷售。</p>
無形間還培養出很好的製造業技術,讓鯉城搞了好幾個國產品牌出來。</p>
“如果你隻想把產品外銷的話,閩省鷺島有港口,可以滿足你的需求,相信你也會歡迎你。”</p>
“可如果你想把產品在內地市場完全打開,賣給我們國人,大可以把食品廠放在北方。現在北方缺少實業投資,旺旺集團的規模絕對是大客戶,挑一個長江流域的大城市,物流成本低,工廠建設也方便。”</p>
他指了一條明路。</p>
蔡演鳴立即眼前一亮:“中國人的食品工廠,做的食品肯定中國人最喜歡吃呀,能夠在內地打開市場是求之不得的事情。”</p>
“把食品廠建在北方絕對最好的選擇,多謝張先生指點,您覺得湘江長沙怎麽樣?”</p>
張國賓鬆鬆肩膀,愉快的笑道:“風水寶地,名人輩出,很適合你。”</p>
蔡演鳴連忙點頭:“多謝張生。”</p>
他主動起身提起茶壺給張先生斟了杯茶,再給王老板斟茶,完全一副商場小輩的樣子,不像是食品大廠的老板。</p>
酒樓裏,服務員也已經把各類菜色奉上。</p>
張國賓手指輕輕敲著桌麵,頷首道:“蔡先生,客氣,相見即是有緣,能夠幫你上一點忙,也是我想做的。”</p>
“這樣,我等會打個電話給內地朋友,把旺旺要在湘江建廠的消息傳一下,你在手續批複也會快一點。”</p>
其實。</p>
剛剛蔡演鳴的想法就透露出其戰略眼光缺失,旺旺來內地建廠較晚,深城、粵省都已經不合適了。</p>
要不是台商有內地投資潮,加上內地人工確實便宜,有利可圖,蔡演鳴說不定就會錯過這個機會。</p>
然而,人身在時代浪潮中,或許本身就被浪潮席卷,旺旺北上建廠是一個躲不掉的趨勢,有時真的難以說清。</p>
是人成就時代,還是時代成就了人。</p>
王永慶卻用手仗在桌底彭了一下小蔡的腿,朗聲叫道:“小蔡,張先生一個電話,你此番北上必定是一帆風順。”</p>
“做人要懂得感恩啊……”</p>
蔡演鳴心領神會,深深鞠躬:“張先生,您恩情旺旺公司一定會銘記,我知道拜碼頭的規矩。”</p>
“旺旺願意拿出內地公司百分之十的股份,請張先生收下。”</p>
張國賓開開心心拿起快子,正要招呼朋友吃飯,猛的皺起眉頭,不悅道:“蔡生,你什麽意思?”</p>
蔡演鳴彷徨的望了前輩一眼,得到王老板暗示,扭頭道:“二十!”</p>
“百分之二十!”</p>
有張先生保駕護航,二十的股份絕對不虧,但是再多下去,旺旺廠就打白工了。</p>
</p>
張國賓麵目一正,語氣嚴肅的講道:“蔡生,我想你對我有所誤會,我張國賓是個商人,不是杜月笙!”</p>
“是我的東西,別人不給我都要拿,不是我的東西,我一分錢都不會要,旺旺公司我一沒出力,二沒出資,憑什麽拿股份?”</p>
“抽水嗎!”</p>
他不爽道:“那是社團頭子才幹的事,以後不要再提了,我隻是希望同你交一個朋友。”</p>
蔡演鳴聽的是又害怕,又感動,舉起酒杯就道:“張先生,你是見過最好的大老…板!我敬你一杯。”</p>
“來!”</p>
“幹杯!”張國賓也不計較,笑著舉杯。</p>
席間。</p>
蔡演鳴說道:“張生喜歡我們旺旺的產品,之後我每個月都讓員工送一箱過來……有什麽新品也第一時間給張生試吃。”</p>
“哈哈哈。”</p>
張國賓客氣道:“這可不行,沒幾個月,我臉蛋比旺仔都圓了,還怎麽出來混?公司員工都誇我可愛呀?”</p>
“哈哈哈。”王老板聞言哄笑:“張先生最愛講笑話了。”</p>
張國賓忽然想起什麽,提議道:“對了,過兩個月就快過年,既然碰到蔡老板,就得跟蔡老板訂一份旺旺大禮包了。”</p>
“數量有點多,十五萬份,得唔得?”</p>
蔡演鳴現在根本都不知道“旺旺大禮包”是什麽東西,可還是滿臉笑容,非常爽快的答應道:“沒問題!”</p>
“張生,請問你的大禮包要怎麽搞?”</p>
喲,還能訂製?張國賓心裏笑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