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緊的,我們可以取下樂陵後宰了高士瓚這廝。”
燭火下,坐在桉後的高士通表麵上若無其事,但語氣卻顯得非常誠懇。“我給諸位保證,咱們河北義軍絕不會真跟這種人為伍的……莫忘了,現在的局麵是平原通守錢唐收縮兵力到郡治安德城,而安德城城高糧足兵多,咱們打了一個多月都沒下來,基本上已經不指望了,反而是咱們的糧食軍械漸漸不多了,而若能打下樂陵,再取了高士瓚的莊園,便會輕鬆許多。”
說完之後,這位掌兵十萬有餘的河北義軍大帥躲在模湖的光線下,仔細觀察了一會堂下幾個人,眼見著那幾位平原軍出身的軍官和新來的義軍頭領不再吭聲,這才在心裏鬆了半口氣。
不過,就在這時,一名高姓渤海軍頭目卻又忍不住蹙眉:“不管如何,人家主動來投,咱們卻要事後殺了他,將來還有人信咱們嗎?再說了,高七爺到底是咱們渤海的同鄉同姓,平素與大當家都是兄弟相稱的……”
高士通一個頭兩個大,便欲再行解釋。
當然了,那幾個平原軍和新附義軍的頭領就在旁邊,哪裏輪得到他?當即就有人在暗中反嘲:“吃人的混賬玩意,果然是正經渤海高氏嗎?”
這話夾槍帶棒,不知道把幾個人罵進去了。
“你罵誰呢?”果然,那高姓渤海軍頭目當即大怒,卻一時尋不到說話之人。
“誰吃人罵誰。”但不要緊,自有平原軍頭領冷冷出言,接上了話。
“鄉野傳聞……”渤海軍那裏又有人嚐試解釋。
“便是吃人是鄉野傳聞,可關起門來不納義軍,河北豪傑都快餓死了,自家卻烙一丈寬餅子的是誰?”又一名身材高大的新附義軍頭領挺身而出,直接來到那高姓渤海軍將領麵前。
此人明顯頗具威望,渤海軍幾名頭領立即有些撐不住,為首者直接後退半步,方才勉力辯解:“烙餅子寬了也是罪過?”
“這要看什麽時候,其他人被攆到水澤裏,捕個魚都不敢生火,魚腸子都不敢扔的時候,他這般做就是罪過!”此人厲聲嗬斥,聲振屋瓦。
“若是這般,我們之前在登州吃大米,也是罪過?”渤海軍頭領被逼無奈,咬牙反問。
“這話你跟黜龍幫講去,看他們覺得是不是罪過!”平原軍將領複又插嘴。
這下子,可算是找到機會了,渤海軍與平原軍兩撥人立即吵嚷起來,而本地新附義軍隻是在旁冷笑,新一輪混亂似乎又要開始。
這裏是平原郡般縣,位於平原郡治安德縣正東。
“夠了!此事我自會決斷!”眼看著吵嚷再起,一直沉默的高士通忽然一聲厲喝,拍桉而起,算是終止了爭吵。“諸位各自回去,等候軍令!”
兩撥人麵麵相覷,相互瞪了幾眼,幾位新附義軍頭領也都相互打了個眼色,便亂哄哄告辭,果然各自回去了。
高士通心煩意亂,幹脆又將侍衛攆出去,隻一人坐在堂上桉後的座中,思索著眼下局勢。
話說,誠如很多人嘲笑的那般,高士通這個人,壞就壞在他是個聰明人,是對局勢是有一定清醒認識的。
因為他聰明,所以他很清楚自己這個坐擁十萬之眾的河北義軍大頭領其實早已經威信半掃地了。
黜龍幫對登州的征服和後續處置產生了嚴重的後果,渤海軍瞧不起他,覺得他是葬送了登州安樂窩還要給人牽馬執蹬的無能投降者;被五十抽一後又被擼走了一切軍械物資的平原軍覺得他是叛徒和出賣者。
來到河北,占據了東南側半個平原郡和西南側少許渤海郡地盤後,原本藏在水窪、海島、沼澤、山溝子裏,以及完全被打散的單個義軍們蜂擁來投,卻又隻是為了物資、軍械和生存,所有的河北新附義軍都不覺得這個之前逃到登州看戲的大頭領值得效忠。
但是,當三撥人湊到一起後,卻詭異的形成了某種平衡。
渤海軍需要高士通這個自家原本的大頭領,以在軍中繼續維係優勢地位,而且他們行為保守;平原軍經曆了那次抽殺後,全軍上下,從孫宣致到普通小卒,全都產生了某種奇怪而強烈的變化,好像是畏縮,但某些方麵好像又過於激烈了,以至於平日裏看起來沉默和嚴肅了許多;而那些義軍,也需要時間休整,同時需要依附在這個體係裏去相互聯絡,以期尋找一個可以托付的新領袖,同時也是麵對官軍時最激進的一方。
而三者背後,還有那個占據了大河南岸濟水八郡,已經完全證明了自己所有方向實力的黜龍幫,要知道,黜龍幫可不隻是給平原軍一家帶來過心理陰影。
至於河北這邊的對手們,河間大營是最需要擔心的敵人,渤海、平原、清河三郡太守也都是需要直麵的對手……而這三人要麽經驗老道,要麽年輕銳氣,要麽出身寒微,都不能算是無能之輩。
與此同時,龐大的軍隊、混亂的編製、糧草的缺乏、廣大的平原和密集的城市,也都是他這位河北義軍大帥需要麵對的敵人。
當然,還有高士瓚這個同郡族親。
對此人,高士通更加心知肚明,他知道對方雖然實力強大,但卻貪婪、傲慢、強暴、奢侈無度,偏偏內裏又有遮不住的愚蠢和膽怯……他真不想跟這種人合作,因為合作的後果已經很清楚了,平原軍擔驚受怕,生怕跟此人合作會招來黜龍幫怒火;河北本土義軍對此人之前與河間大營的合作以及對義軍的見死不救厭惡至極。
但是他高士通高大帥又能怎麽辦呢?
大河南岸現在到處都有傳聞,說黜龍軍要北進了,配合著根本無法遮蔽的物資運輸、兵力集結,讓人心裏發虛。他迫切需要新的力量來加強自己,需要戰略縱深來藏身,需要高士瓚的人力物力和地盤……不管對方是死是活……以防這種可悲的平衡被打破時自己沒有新的立足點。
高士通很明白,一旦軍隊平衡被打破,不管是從內裏還是從外部,自己這個被虛架起來的人,都一定會跌的足夠疼。
“大當家!”
就在高大帥驚惶於局麵的時候,堂外忽然傳來一個熟悉的聲音。“是我,諸葛德威。”
“老四嗎?”高大帥精神一振,擺出笑臉。“有事直接進來。”
“大當家。”諸葛德威立即從空蕩蕩的門外轉了進來,但見到裏麵連衛兵都無時卻不走近,隻在七八步外的堂下拱手行禮。“有件事情想跟你說……”
“說唄。”
“我有個遠房的族兄,不是我們河間一脈,是信都那邊的,綽號烈陽掌的,叫諸葛仰……”
“我知道。”高士通立即點頭。“剛剛我們還提起過,說是他早年被征召過去,做官,然後搬到大興了,又回來了?”
“是,回來了。”
“還做了河間大營薛常雄的下屬中郎將?”
“是,做了。”
“找你?”
“是,找我。”
“找你什麽事情?”
“找我說,高士瓚最近跟河間大營走得很近,讓我小心一些……”
高士通長呼了一口氣,隔著燭火看著對方的臉認真來問:“你覺得可信嗎?”
“我覺得不可信。”諸葛德威立在屋內苦笑道。“據我所知,他一回來就惹出了一檔子事,惡了本鄉豪傑不說,也跟高士瓚實際上結了仇……仇人的話,怎麽能信呢?很可能隻是他曉得高士瓚與大當家是同郡同族,此時可能會動念頭,所以用一個沒有任何證據也沒有任何實際內容的口信來做個試探,或者反間。便是沒有說謊,高士瓚那裏也可能隻是障眼法,用來迷惑薛常雄的。隻不過,我覺得不管可不可信,我那族兄既然遣人找到了我傳了信,這話總得給大當家報備一聲,省得有小人嚼舌根。”
“原來如此。”高大帥點點頭。“有勞老四了。”
“不敢,不敢。”諸葛德威複又一揖到底,緩步後退。“大當家曉得在下忠心便好,我這就告辭了。”
高士通擺擺手,儼然準備就勢結束這場徒勞添亂的對話。
要知道,不光是對方帶來的情報內容屬於憑空添亂,算是徒勞增加了事情的複雜度,更重要的一點是,作為一個明白人,高大帥一直在防備諸葛德威這個四當家,並視對方為渤海軍根底裏最不可靠的一環——當日在登州,這位四當家先不戰而逃,然後又嚐試自行出城接觸黜龍軍,算是給他這位大當家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如今此人又惹出事端,焉知道會有什麽多餘變數?
君不見,剛剛議論高士瓚事情的時候,什麽新附義軍頭領都來了一大堆,可諸葛德威這位渤海軍四當家和孫宣致那位平原軍大當家卻根本沒在現場……儼然是高士通心裏明白,早早對一些人防備了起來。
不過,就在諸葛德威快退到門檻那裏時,高士通卻又忽然想起什麽,繼而心中微動,直接開口喊住對方:
“老四。”
諸葛德威立即停步,再行拱手:“大當家還有什麽吩咐?”
“有件事情非你不可。”高士通微笑道。“現在外麵流言滿天飛,都說黜龍幫要渡河北上,軍中為此忐忑,我也不知道該如何相機應對……所以我想讓你做使者,過河一趟,尋黜龍幫當麵打探清楚此事……他們到底來不來?誰來?帶多少兵?什麽時候來?從哪裏來?可要我們接應?問清楚再回來,我也方便施為。”
諸葛德威想了一想,立即頷首:“在下必然不辱使命!”
高士通這才滿意點頭,而諸葛德威也再一次拱手告辭離去。
就在高大帥靈機一動,將諸葛德威這個不穩定因素送到河對岸的時候,殊不知……或者說,他早就知道,軍中的新附義軍們從一開始就在努力串聯……隻不過他無能為力罷了。
“高士通這個人不值得信!渤海人也信不得!”
暮色中,般縣城外的一處營地中,圍著篝火,一名瘦高男人第一個發表了意見,聽聲音正是之前在第一個跟渤海軍吵嚷起來的那個人。
“小孫。”之前出頭的高大中年男性歎了口氣。“我說句良心話,渤海軍確實不值得信,平原軍也有些被黜龍幫嚇破了膽,畏畏縮縮的,能信的隻有咱們這些在河北吃過苦的義軍……但是,高大帥本人還是比較公允的,若不是他努力平衡,渤海軍連這點物資都不會給我們。”
“給我們是要我們去送死,竇大哥難道沒看出來嗎?渤海軍自家也嚇破膽了。”喚作小孫的年輕男子憤憤言道。“幾次攻城都是讓我們帶頭去試,白白送死,讓我們倆參與軍議也不是好意。”
“可是小孫,這麽兄弟、家卷、鄉鄰都死在官軍手裏,你不想找官軍報仇嗎?”姓竇的男子反問了一聲。“還是說你想回到高雞泊裏吃生泥鰍?”
此言一出,孫姓年輕男子立即閉口不言。
“郝大爺那裏怎麽講?”停了一回,又一人開口詢問。
“不好講。”竇姓中年男子搖頭不止。“郝大爺覺得我們高雞泊的勢力太散了,我們隻這幾百人到他那裏,他便隻能給一個頭領……哪怕是請了劉黑榥這個老鄉在中間說項都不行。”
“都是黜龍幫弄出來的怪毛病。”孫姓年輕男子再度開口冷笑道。“什麽大頭領、頭領,其他人有樣學樣……明明是一起反魏的義軍,正該大鍋吃飯,大碗吃肉,渤海人跟咱們不一路倒也罷了,這郝大爺怎麽也這樣?”
“黜龍幫這一套,整治的就是你這個匪氣。”又一男子無奈搖頭。“而且人家是對的,誰做大了都要整規矩的,郝大爺是這般,高大帥是這般,黜龍幫也是這般……說句不好聽的,咱們將來大起來,也要這一套的。”
“是、是、是!”孫姓男子敷衍以對。“都有道理,都是對的……可若是這般,咱們的出路在哪裏?”
此言一出,篝火旁一時氣餒。
片刻後,更有一人恨恨一拳砸在了旁邊的土地上:“我就不信了,這天下居然容不下咱們幾個兄弟?”
“當然容得下,憑什麽容不下?!”聽到這裏,沉默了片刻的竇姓男子忽然將手裏木柴摜入火堆,然後站起凜然四顧。“薛常雄和幽州馬隊一起來掃,多少人死了沒了,咱們能活下來,就說明咱們是好漢!你孫安祖是好漢!你王小胡也是好漢!大曹、老董、小高,你們都是好漢!我竇立德也是好漢!既是好漢,便是至尊瞎了眼,咱們也能自家尋出路來!”
篝火旁一時氣喘連連,更外圍的士卒也都抬頭來看,但營地氣氛卻意外安定了下來。
片刻後,中年男子,也就是竇立德了,換了一個和緩語氣坐下來繼續說:“當務之急,還是要催促高大帥出兵……不管是打哪裏,總該往外打,也隻有打出去,咱們才能取個自家的地盤安頓。要我說,實在不行,咬咬牙答應郝大爺也行,跟著他一起去占個地……不然,真按照傳聞那般,黜龍幫大舉渡河,咱們便真要淪為人家的雜兵了。”
周圍的好漢紛紛頷首不及。
就這樣,接下來幾日,河北義軍日漸躁動,而很快,諸葛德威便在河對岸的濟北郡領內見到了正在忙碌著許多事情的張行,後者直接在濟水岸邊的渡口處召見了他。
而諸葛德威也毫不猶豫,就將高士通高大帥的疑問一一轉述過來。
聽完之後,張行並沒有做什麽遮掩,而是立即給出了答複:“確實要大舉渡河,而且是我和魏首席親自領兵,不包括蒲台軍在內,預計還要整編出三四萬精銳北上,隨行頭領也大約占領兵頭領的一半……至於什麽時間從哪裏走,說實話,還沒有定下來,但目前討論的趨向是,若是高大當家在河北進展妥當,我們就等大河封凍,再行動身,因為這樣既能省下許多後勤上的辛苦,也可以從容選擇目標出擊,同時方便萬一戰敗時退卻。”
諸葛德威連連頷首:“如此,在下就放心了。”
張行也隨之點頭,此次河北義軍遣使似乎就要這般理所當然的劃過去。
但馬上,這位河北義軍中渤海軍的四當家便繼續說了下去:“可是,恕在下多嘴,高大當家渡河後看似勢不可擋,其實已經力竭,偏偏營中又分為三股勢力,相互不服,弄得他心力憔悴,出兵做事全然不能遂個人決斷,而是被三家推著走……這時候,河間大營偏偏似乎又有了些謀劃。”
話到此處,諸葛德威複又將高士瓚之事以及自己族兄尋到自己說的那些破事,以及高士通軍中的暗流,甚至包括一些主要頭領的意向和動向,幾乎是全盤托出。
張行聽了半晌,一直到對方主動停下,方才在渡口旁的河堤下反問:“所以,諸葛當家又是什麽意思呢?”
“不瞞大龍頭,這事與我們大當家無關,隻是我本人擔憂而已。”諸葛德威指了指頭頂太陽認真來言。“今年初冬明顯是小陽春,怕是臘月才能封凍……那個時候,以河北義軍的一盤散沙之狀來看,說不得他們已經被朝廷河間大營精銳給掃蕩幹淨了,屆時黜龍幫大軍北上,卻又要與以逸待勞的河間大營精銳重新作戰……與其如此,在下的意思是,不如請張龍頭早日潛行北上,收攏十萬河北義軍為己用,或許還能夠打河間大營兵馬一個措手不及。”
張行想了想,並沒有直接回答好或者壞,而是歎了口氣,走上前去,撫摸住了對方肩膀:“諸葛當家,屈才了。”
諸葛德威肩膀一抖,連忙躬身到底。
ps:大家晚安。
燭火下,坐在桉後的高士通表麵上若無其事,但語氣卻顯得非常誠懇。“我給諸位保證,咱們河北義軍絕不會真跟這種人為伍的……莫忘了,現在的局麵是平原通守錢唐收縮兵力到郡治安德城,而安德城城高糧足兵多,咱們打了一個多月都沒下來,基本上已經不指望了,反而是咱們的糧食軍械漸漸不多了,而若能打下樂陵,再取了高士瓚的莊園,便會輕鬆許多。”
說完之後,這位掌兵十萬有餘的河北義軍大帥躲在模湖的光線下,仔細觀察了一會堂下幾個人,眼見著那幾位平原軍出身的軍官和新來的義軍頭領不再吭聲,這才在心裏鬆了半口氣。
不過,就在這時,一名高姓渤海軍頭目卻又忍不住蹙眉:“不管如何,人家主動來投,咱們卻要事後殺了他,將來還有人信咱們嗎?再說了,高七爺到底是咱們渤海的同鄉同姓,平素與大當家都是兄弟相稱的……”
高士通一個頭兩個大,便欲再行解釋。
當然了,那幾個平原軍和新附義軍的頭領就在旁邊,哪裏輪得到他?當即就有人在暗中反嘲:“吃人的混賬玩意,果然是正經渤海高氏嗎?”
這話夾槍帶棒,不知道把幾個人罵進去了。
“你罵誰呢?”果然,那高姓渤海軍頭目當即大怒,卻一時尋不到說話之人。
“誰吃人罵誰。”但不要緊,自有平原軍頭領冷冷出言,接上了話。
“鄉野傳聞……”渤海軍那裏又有人嚐試解釋。
“便是吃人是鄉野傳聞,可關起門來不納義軍,河北豪傑都快餓死了,自家卻烙一丈寬餅子的是誰?”又一名身材高大的新附義軍頭領挺身而出,直接來到那高姓渤海軍將領麵前。
此人明顯頗具威望,渤海軍幾名頭領立即有些撐不住,為首者直接後退半步,方才勉力辯解:“烙餅子寬了也是罪過?”
“這要看什麽時候,其他人被攆到水澤裏,捕個魚都不敢生火,魚腸子都不敢扔的時候,他這般做就是罪過!”此人厲聲嗬斥,聲振屋瓦。
“若是這般,我們之前在登州吃大米,也是罪過?”渤海軍頭領被逼無奈,咬牙反問。
“這話你跟黜龍幫講去,看他們覺得是不是罪過!”平原軍將領複又插嘴。
這下子,可算是找到機會了,渤海軍與平原軍兩撥人立即吵嚷起來,而本地新附義軍隻是在旁冷笑,新一輪混亂似乎又要開始。
這裏是平原郡般縣,位於平原郡治安德縣正東。
“夠了!此事我自會決斷!”眼看著吵嚷再起,一直沉默的高士通忽然一聲厲喝,拍桉而起,算是終止了爭吵。“諸位各自回去,等候軍令!”
兩撥人麵麵相覷,相互瞪了幾眼,幾位新附義軍頭領也都相互打了個眼色,便亂哄哄告辭,果然各自回去了。
高士通心煩意亂,幹脆又將侍衛攆出去,隻一人坐在堂上桉後的座中,思索著眼下局勢。
話說,誠如很多人嘲笑的那般,高士通這個人,壞就壞在他是個聰明人,是對局勢是有一定清醒認識的。
因為他聰明,所以他很清楚自己這個坐擁十萬之眾的河北義軍大頭領其實早已經威信半掃地了。
黜龍幫對登州的征服和後續處置產生了嚴重的後果,渤海軍瞧不起他,覺得他是葬送了登州安樂窩還要給人牽馬執蹬的無能投降者;被五十抽一後又被擼走了一切軍械物資的平原軍覺得他是叛徒和出賣者。
來到河北,占據了東南側半個平原郡和西南側少許渤海郡地盤後,原本藏在水窪、海島、沼澤、山溝子裏,以及完全被打散的單個義軍們蜂擁來投,卻又隻是為了物資、軍械和生存,所有的河北新附義軍都不覺得這個之前逃到登州看戲的大頭領值得效忠。
但是,當三撥人湊到一起後,卻詭異的形成了某種平衡。
渤海軍需要高士通這個自家原本的大頭領,以在軍中繼續維係優勢地位,而且他們行為保守;平原軍經曆了那次抽殺後,全軍上下,從孫宣致到普通小卒,全都產生了某種奇怪而強烈的變化,好像是畏縮,但某些方麵好像又過於激烈了,以至於平日裏看起來沉默和嚴肅了許多;而那些義軍,也需要時間休整,同時需要依附在這個體係裏去相互聯絡,以期尋找一個可以托付的新領袖,同時也是麵對官軍時最激進的一方。
而三者背後,還有那個占據了大河南岸濟水八郡,已經完全證明了自己所有方向實力的黜龍幫,要知道,黜龍幫可不隻是給平原軍一家帶來過心理陰影。
至於河北這邊的對手們,河間大營是最需要擔心的敵人,渤海、平原、清河三郡太守也都是需要直麵的對手……而這三人要麽經驗老道,要麽年輕銳氣,要麽出身寒微,都不能算是無能之輩。
與此同時,龐大的軍隊、混亂的編製、糧草的缺乏、廣大的平原和密集的城市,也都是他這位河北義軍大帥需要麵對的敵人。
當然,還有高士瓚這個同郡族親。
對此人,高士通更加心知肚明,他知道對方雖然實力強大,但卻貪婪、傲慢、強暴、奢侈無度,偏偏內裏又有遮不住的愚蠢和膽怯……他真不想跟這種人合作,因為合作的後果已經很清楚了,平原軍擔驚受怕,生怕跟此人合作會招來黜龍幫怒火;河北本土義軍對此人之前與河間大營的合作以及對義軍的見死不救厭惡至極。
但是他高士通高大帥又能怎麽辦呢?
大河南岸現在到處都有傳聞,說黜龍軍要北進了,配合著根本無法遮蔽的物資運輸、兵力集結,讓人心裏發虛。他迫切需要新的力量來加強自己,需要戰略縱深來藏身,需要高士瓚的人力物力和地盤……不管對方是死是活……以防這種可悲的平衡被打破時自己沒有新的立足點。
高士通很明白,一旦軍隊平衡被打破,不管是從內裏還是從外部,自己這個被虛架起來的人,都一定會跌的足夠疼。
“大當家!”
就在高大帥驚惶於局麵的時候,堂外忽然傳來一個熟悉的聲音。“是我,諸葛德威。”
“老四嗎?”高大帥精神一振,擺出笑臉。“有事直接進來。”
“大當家。”諸葛德威立即從空蕩蕩的門外轉了進來,但見到裏麵連衛兵都無時卻不走近,隻在七八步外的堂下拱手行禮。“有件事情想跟你說……”
“說唄。”
“我有個遠房的族兄,不是我們河間一脈,是信都那邊的,綽號烈陽掌的,叫諸葛仰……”
“我知道。”高士通立即點頭。“剛剛我們還提起過,說是他早年被征召過去,做官,然後搬到大興了,又回來了?”
“是,回來了。”
“還做了河間大營薛常雄的下屬中郎將?”
“是,做了。”
“找你?”
“是,找我。”
“找你什麽事情?”
“找我說,高士瓚最近跟河間大營走得很近,讓我小心一些……”
高士通長呼了一口氣,隔著燭火看著對方的臉認真來問:“你覺得可信嗎?”
“我覺得不可信。”諸葛德威立在屋內苦笑道。“據我所知,他一回來就惹出了一檔子事,惡了本鄉豪傑不說,也跟高士瓚實際上結了仇……仇人的話,怎麽能信呢?很可能隻是他曉得高士瓚與大當家是同郡同族,此時可能會動念頭,所以用一個沒有任何證據也沒有任何實際內容的口信來做個試探,或者反間。便是沒有說謊,高士瓚那裏也可能隻是障眼法,用來迷惑薛常雄的。隻不過,我覺得不管可不可信,我那族兄既然遣人找到了我傳了信,這話總得給大當家報備一聲,省得有小人嚼舌根。”
“原來如此。”高大帥點點頭。“有勞老四了。”
“不敢,不敢。”諸葛德威複又一揖到底,緩步後退。“大當家曉得在下忠心便好,我這就告辭了。”
高士通擺擺手,儼然準備就勢結束這場徒勞添亂的對話。
要知道,不光是對方帶來的情報內容屬於憑空添亂,算是徒勞增加了事情的複雜度,更重要的一點是,作為一個明白人,高大帥一直在防備諸葛德威這個四當家,並視對方為渤海軍根底裏最不可靠的一環——當日在登州,這位四當家先不戰而逃,然後又嚐試自行出城接觸黜龍軍,算是給他這位大當家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如今此人又惹出事端,焉知道會有什麽多餘變數?
君不見,剛剛議論高士瓚事情的時候,什麽新附義軍頭領都來了一大堆,可諸葛德威這位渤海軍四當家和孫宣致那位平原軍大當家卻根本沒在現場……儼然是高士通心裏明白,早早對一些人防備了起來。
不過,就在諸葛德威快退到門檻那裏時,高士通卻又忽然想起什麽,繼而心中微動,直接開口喊住對方:
“老四。”
諸葛德威立即停步,再行拱手:“大當家還有什麽吩咐?”
“有件事情非你不可。”高士通微笑道。“現在外麵流言滿天飛,都說黜龍幫要渡河北上,軍中為此忐忑,我也不知道該如何相機應對……所以我想讓你做使者,過河一趟,尋黜龍幫當麵打探清楚此事……他們到底來不來?誰來?帶多少兵?什麽時候來?從哪裏來?可要我們接應?問清楚再回來,我也方便施為。”
諸葛德威想了一想,立即頷首:“在下必然不辱使命!”
高士通這才滿意點頭,而諸葛德威也再一次拱手告辭離去。
就在高大帥靈機一動,將諸葛德威這個不穩定因素送到河對岸的時候,殊不知……或者說,他早就知道,軍中的新附義軍們從一開始就在努力串聯……隻不過他無能為力罷了。
“高士通這個人不值得信!渤海人也信不得!”
暮色中,般縣城外的一處營地中,圍著篝火,一名瘦高男人第一個發表了意見,聽聲音正是之前在第一個跟渤海軍吵嚷起來的那個人。
“小孫。”之前出頭的高大中年男性歎了口氣。“我說句良心話,渤海軍確實不值得信,平原軍也有些被黜龍幫嚇破了膽,畏畏縮縮的,能信的隻有咱們這些在河北吃過苦的義軍……但是,高大帥本人還是比較公允的,若不是他努力平衡,渤海軍連這點物資都不會給我們。”
“給我們是要我們去送死,竇大哥難道沒看出來嗎?渤海軍自家也嚇破膽了。”喚作小孫的年輕男子憤憤言道。“幾次攻城都是讓我們帶頭去試,白白送死,讓我們倆參與軍議也不是好意。”
“可是小孫,這麽兄弟、家卷、鄉鄰都死在官軍手裏,你不想找官軍報仇嗎?”姓竇的男子反問了一聲。“還是說你想回到高雞泊裏吃生泥鰍?”
此言一出,孫姓年輕男子立即閉口不言。
“郝大爺那裏怎麽講?”停了一回,又一人開口詢問。
“不好講。”竇姓中年男子搖頭不止。“郝大爺覺得我們高雞泊的勢力太散了,我們隻這幾百人到他那裏,他便隻能給一個頭領……哪怕是請了劉黑榥這個老鄉在中間說項都不行。”
“都是黜龍幫弄出來的怪毛病。”孫姓年輕男子再度開口冷笑道。“什麽大頭領、頭領,其他人有樣學樣……明明是一起反魏的義軍,正該大鍋吃飯,大碗吃肉,渤海人跟咱們不一路倒也罷了,這郝大爺怎麽也這樣?”
“黜龍幫這一套,整治的就是你這個匪氣。”又一男子無奈搖頭。“而且人家是對的,誰做大了都要整規矩的,郝大爺是這般,高大帥是這般,黜龍幫也是這般……說句不好聽的,咱們將來大起來,也要這一套的。”
“是、是、是!”孫姓男子敷衍以對。“都有道理,都是對的……可若是這般,咱們的出路在哪裏?”
此言一出,篝火旁一時氣餒。
片刻後,更有一人恨恨一拳砸在了旁邊的土地上:“我就不信了,這天下居然容不下咱們幾個兄弟?”
“當然容得下,憑什麽容不下?!”聽到這裏,沉默了片刻的竇姓男子忽然將手裏木柴摜入火堆,然後站起凜然四顧。“薛常雄和幽州馬隊一起來掃,多少人死了沒了,咱們能活下來,就說明咱們是好漢!你孫安祖是好漢!你王小胡也是好漢!大曹、老董、小高,你們都是好漢!我竇立德也是好漢!既是好漢,便是至尊瞎了眼,咱們也能自家尋出路來!”
篝火旁一時氣喘連連,更外圍的士卒也都抬頭來看,但營地氣氛卻意外安定了下來。
片刻後,中年男子,也就是竇立德了,換了一個和緩語氣坐下來繼續說:“當務之急,還是要催促高大帥出兵……不管是打哪裏,總該往外打,也隻有打出去,咱們才能取個自家的地盤安頓。要我說,實在不行,咬咬牙答應郝大爺也行,跟著他一起去占個地……不然,真按照傳聞那般,黜龍幫大舉渡河,咱們便真要淪為人家的雜兵了。”
周圍的好漢紛紛頷首不及。
就這樣,接下來幾日,河北義軍日漸躁動,而很快,諸葛德威便在河對岸的濟北郡領內見到了正在忙碌著許多事情的張行,後者直接在濟水岸邊的渡口處召見了他。
而諸葛德威也毫不猶豫,就將高士通高大帥的疑問一一轉述過來。
聽完之後,張行並沒有做什麽遮掩,而是立即給出了答複:“確實要大舉渡河,而且是我和魏首席親自領兵,不包括蒲台軍在內,預計還要整編出三四萬精銳北上,隨行頭領也大約占領兵頭領的一半……至於什麽時間從哪裏走,說實話,還沒有定下來,但目前討論的趨向是,若是高大當家在河北進展妥當,我們就等大河封凍,再行動身,因為這樣既能省下許多後勤上的辛苦,也可以從容選擇目標出擊,同時方便萬一戰敗時退卻。”
諸葛德威連連頷首:“如此,在下就放心了。”
張行也隨之點頭,此次河北義軍遣使似乎就要這般理所當然的劃過去。
但馬上,這位河北義軍中渤海軍的四當家便繼續說了下去:“可是,恕在下多嘴,高大當家渡河後看似勢不可擋,其實已經力竭,偏偏營中又分為三股勢力,相互不服,弄得他心力憔悴,出兵做事全然不能遂個人決斷,而是被三家推著走……這時候,河間大營偏偏似乎又有了些謀劃。”
話到此處,諸葛德威複又將高士瓚之事以及自己族兄尋到自己說的那些破事,以及高士通軍中的暗流,甚至包括一些主要頭領的意向和動向,幾乎是全盤托出。
張行聽了半晌,一直到對方主動停下,方才在渡口旁的河堤下反問:“所以,諸葛當家又是什麽意思呢?”
“不瞞大龍頭,這事與我們大當家無關,隻是我本人擔憂而已。”諸葛德威指了指頭頂太陽認真來言。“今年初冬明顯是小陽春,怕是臘月才能封凍……那個時候,以河北義軍的一盤散沙之狀來看,說不得他們已經被朝廷河間大營精銳給掃蕩幹淨了,屆時黜龍幫大軍北上,卻又要與以逸待勞的河間大營精銳重新作戰……與其如此,在下的意思是,不如請張龍頭早日潛行北上,收攏十萬河北義軍為己用,或許還能夠打河間大營兵馬一個措手不及。”
張行想了想,並沒有直接回答好或者壞,而是歎了口氣,走上前去,撫摸住了對方肩膀:“諸葛當家,屈才了。”
諸葛德威肩膀一抖,連忙躬身到底。
ps:大家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