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望朝會,百官齊至,就連太子燕瑞和陳王燕捷都到了,他們分別站在奉天門下皇座兩旁,在上麵隨著皇帝一同俯視著眾臣。
左側文臣隊列中,剛有大臣稟報完廬州府發生蝗災,老皇帝想叫出戶部尚書討論匡扶農業的事情,但戶部尚書左蘊卻已經主動站了出來。
白發蒼顏的老尚書,歲數的確不小了,尤其是最近幾天,越發感覺身體有些疲憊,頭腦都有些不靈活了。
其實,幾天前左蘊就已經向皇帝遞交了辭官奏折,但皇帝一直沒有批示下來。
為官多年,左蘊自然知道,最近太子和陳王爭得厲害,在這種時候六部官職空出一個,勢必會引起兩人爭搶,皇帝就是不想在這種時候發生這樣的事。
“陛下不願皇子手足相爭,但老臣又何嚐願意在歸老之際得罪兩位,不如早早歸去,免得將來新皇登位之後,為了給心腹謀職,親自下旨趕人。”
眼看皇帝似乎想要召喚自己,左蘊連忙站了出來,主動提出辭官,免得陛下又以“賑災為重,辭官稍後”作為理由。
“臣,戶部尚書左蘊,年老體衰,於今日向陛下上乞骸骨!”
晨風中,白須老者身披官袍,手執象牙笏板,遙遙朝著金台上的皇帝跪拜道。
金座上的老皇帝,眉頭皺了皺,終究還是歎了一口氣,“左老起來吧。”左蘊搖搖晃晃的從地上站起來,起身後依然躬身朝著皇帝的方向。
“父皇,左尚書年歲漸大,不妨讓他衣錦歸鄉,頤養天年,可好?”太子燕瑞衝著皇帝躬身行禮。
燕捷也肅然說道:“皇兄所言極是,左尚書為朝堂辛勞半生,應當榮歸故裏。”
“準!”老皇帝掃視了一眼,下麵群臣,沉聲問道:“戶部尚書請辭,諸公可有合適人選?”
下麵眾臣,左盼右顧,互相使了幾個眼色,竟是無人敢出列答話。
首輔南郭奮看著裝聾作啞的同僚,嘴角不禁露出一絲苦笑,整了整衣冠,端直笏板,準備出列答話。
但是,太子燕瑞卻率先答了話,“父皇,兒臣以為,戶部左侍郎南郭縱,理應接任。”
“南郭?”老皇帝嘴裏輕輕自語一句,隨後衝著太子擺擺手,“瑞兒你先退下,諸位臣公還沒諫言呢。”
“是。”太子燕瑞站回原位,臉上有些不甘。另一側的陳王燕捷卻在心中冷笑,“大哥啊,你還是有些急躁了。”
眼看太子自己提出建議,南郭奮隻能無奈的站回原地,不願此刻出去上奏。
“諸公以為如何啊?”老皇帝坐在龍椅上,再次幽幽的問道。
被再次責問,頓時文官武官隊列裏麵先後走出十幾人,來到禦道上,跪地舉笏,“臣,附太子議!”“臣,亦附議!”“臣,附議!”
小提一下,十幾人中,有三人乃是姓南郭。
此時,南郭奮這才慢慢悠悠的走出幾步,朝著皇帝跪禮,道:“老臣有話上奏。”
“勉公請起,有話慢講。”老皇帝衝著南郭奮招招手。南郭奮,字勉之,位列三公之太傅,故稱勉公。
“正所謂舉親不避嫌,戶部侍郎南郭縱雖是老臣二子,其平素專心政務,雖無過錯亦無寸功,且資曆尚淺,臣以為難堪大任,不妨由右侍郎郭興接替尚書一位。”
南郭奮一言完畢,太子的臉色頓時有些黑了,老皇帝卻饒有興趣的說道:“朕記得那南郭縱,當年乃是榜眼,那郭興不過是進士及第,若是朕沒有記錯,當年殿試的時候,本該欽點南郭縱頭名的,是愛卿說他文章不夠嚴謹,故此落為榜眼。”
南郭奮麵色平淡,肅聲回道:“用人唯才,老臣問心無愧。”
老皇帝笑了笑,“勉公多慮了,朕隻是感歎勉公治家嚴謹,家中盡是賢才。”
太子燕瑞接口道:“父皇,南郭縱才識能力皆在郭興之上,首輔大人嘴裏說著舉親不避嫌,但實是避嫌之舉,兒臣認為,用人當唯才量舉,望父皇三思。”
“皇兄此言差矣,”陳王燕捷適時插話道:“那郭興其人,兒臣曾與他見過,能力還是有的,故此,兒臣舉薦郭興。”
燕瑞瞥了一眼燕捷,心中卻有些氣憤:“南郭奮為了自己,甘願讓他的兒子南郭縱放棄掌管戶部的機會,本宮何嚐不知道父皇的忌憚,但是那個郭興卻是個死儒,不肯效忠本宮,反倒那南郭縱乃是本宮母族,本宮決不能放任戶部肥差落在燕捷手中!”
太子打定注意,便沉聲說道:“父皇,南郭縱實是……”燕瑞話還沒說完,下麵的南郭奮卻沉聲打斷:“殿下!不知可有其他人選?”
沒辦法,南郭奮知道這樣打斷太子說話很不好,但是南郭奮不能看著大好局勢就這樣被太子浪費掉。
舉薦繼位者,不該由太子提出,更不該是南郭家的人。南郭奮知道郭興死板,不願輕易倒戈兩位皇子,所以才舉薦郭興,到時候郭興雖有尚書之名,但是副使乃是南郭縱,換言之,戶部仍在太子手中。
可是,聽到陳王舉薦郭興,太子擔心郭興受了恩惠,會倒向陳王,所以有些慌亂,想要強行將南郭縱推上位,所以南郭奮才不得不打斷他的話。說白了,南郭奮不想讓南郭縱上位。
一時間,太子閉口不言,心中沉思。老皇帝靠在椅子上,眯眼看著下麵,不知有何打算。燕捷嘴角上揚,端立在一旁。眾臣也沒有主動上諫,頓時整個朝會陷入詭異的寂靜。
無意間,高處的太子向下瞄了一眼,正好看到一張肥肥的大臉,頓時心中一喜:“此人昨日剛在本宮府中表忠心,怎麽把他忘了。”
“父皇,兒臣想了想,南郭縱郭興之流皆不足以擔任戶部尚書一職,應當在其他良才中甄選一番。”太子燕瑞朗聲說道。
“那大哥覺得,誰是良才?”陳王燕捷肅聲問道。
燕瑞沉聲回道:“此人乃是剛剛回京述職的廣東布政使,陳華。”
“哦,陳華?”老皇帝沉吟片刻,“此人朕倒是記得,聽聞他任期已滿,剛剛回京。”
“不錯,此人為政期間,廣東一省民生和睦,商業繁榮,稅收比之以前上漲了不少,當的是一個良才!”太子燕捷信心滿滿的說道。
冷不丁的聽到自己名字,而且還極有機會上升到戶部尚書,胖子陳華心中欣喜非常:“幸好老子述職之前,先去太子那裏混了個臉熟,這下真是運氣來了。”
燕捷冷眼看了太子一眼,道:“此人戶部任職的資曆尚淺,還是郭興沉實穩重,還望父皇思慮。”
老皇帝靠在椅背上,精神有些不佳,畢竟年紀大了的,不僅是尚書左蘊。老皇帝,終究也是老了。
皇帝糾結不決,下麵的臣子倒是有人上了一條諫言:“陛下,不如讓那陳華前去廬州府賑濟災民,看他能力如何,再做決斷。”
說話的人,明顯是太子黨,因為陳王燕捷聞言之後,憤然問道:“為何不派郭興前去?”
頓時又走出一人,回道:“陳王此言差矣,郭侍郎政事如何,我等心中有數,不妨看一看那陳華實幹能力,才好衡斷兩人。”
“那就令陳華救濟蝗災難民,尚書一職暫且擱置,由南郭縱暫代尚書位。”皇帝一邊撫著胸口,一邊做出最後的決斷。深沉的目光左右掃視著太子和陳王,心中也慢慢下定了決心:“朕的時間不多了,該是決定的時候了。”
朝會依然在繼續,但是老皇帝的精力卻越來越支撐不住了。
終於,撐了半個時辰,天色大明將近午時,朔望朝會這才落下帷幕,一行人隨著禮儀規度,慢慢退去。
走出宮門的燕壽,此刻卻神采奕奕,看來在朝會上睡得不錯。
從小太監那裏接過馬匹,燕壽上馬歸家,在他走後不久,出門坐轎的吏部尚書陸槐卻被首輔南郭奮叫住。
“陸尚書,叨擾片刻可否?”
中年男子,儀表堂堂的陸槐淡然輕笑,拱手道:“首輔大人多禮了,陸某洗耳恭聽。”
南郭奮老臉上滿是愧色,“說起來倒是讓陸大人見笑了,前些日子我等不是剛剛為後輩定下婚事,但是老朽卻要向陸大人告罪一聲。”
“不知所謂幾何?”陸槐好奇的問道。
“我那孫兒南郭嘉爾本是訂好要與陸大人的女兒結成佳緣,但是怎奈那廝太不爭氣,已經被老朽趕出了府門,怕是配不上令千金了。”南郭奮的老臉上有些不好意思。
“原來如此,”陸槐點點頭,“無妨,我等本來就是草擬,沒有經過三媒六證,大人不必自責。”
“唉,家門不幸,倒是令陸大人見笑了,告辭了。”南郭奮搖著頭,走向自己的坐轎。
“大人慢走,”看著南郭奮離開,陸槐倒是鬆了一口氣,“幸好幸好,南郭閣老主動取消婚約,不然我上哪裏給他一個女兒?唉,雨兒這丫頭也太不知教養,竟然留信出走,管家找遍全城也尋不到她的蹤影。”
左側文臣隊列中,剛有大臣稟報完廬州府發生蝗災,老皇帝想叫出戶部尚書討論匡扶農業的事情,但戶部尚書左蘊卻已經主動站了出來。
白發蒼顏的老尚書,歲數的確不小了,尤其是最近幾天,越發感覺身體有些疲憊,頭腦都有些不靈活了。
其實,幾天前左蘊就已經向皇帝遞交了辭官奏折,但皇帝一直沒有批示下來。
為官多年,左蘊自然知道,最近太子和陳王爭得厲害,在這種時候六部官職空出一個,勢必會引起兩人爭搶,皇帝就是不想在這種時候發生這樣的事。
“陛下不願皇子手足相爭,但老臣又何嚐願意在歸老之際得罪兩位,不如早早歸去,免得將來新皇登位之後,為了給心腹謀職,親自下旨趕人。”
眼看皇帝似乎想要召喚自己,左蘊連忙站了出來,主動提出辭官,免得陛下又以“賑災為重,辭官稍後”作為理由。
“臣,戶部尚書左蘊,年老體衰,於今日向陛下上乞骸骨!”
晨風中,白須老者身披官袍,手執象牙笏板,遙遙朝著金台上的皇帝跪拜道。
金座上的老皇帝,眉頭皺了皺,終究還是歎了一口氣,“左老起來吧。”左蘊搖搖晃晃的從地上站起來,起身後依然躬身朝著皇帝的方向。
“父皇,左尚書年歲漸大,不妨讓他衣錦歸鄉,頤養天年,可好?”太子燕瑞衝著皇帝躬身行禮。
燕捷也肅然說道:“皇兄所言極是,左尚書為朝堂辛勞半生,應當榮歸故裏。”
“準!”老皇帝掃視了一眼,下麵群臣,沉聲問道:“戶部尚書請辭,諸公可有合適人選?”
下麵眾臣,左盼右顧,互相使了幾個眼色,竟是無人敢出列答話。
首輔南郭奮看著裝聾作啞的同僚,嘴角不禁露出一絲苦笑,整了整衣冠,端直笏板,準備出列答話。
但是,太子燕瑞卻率先答了話,“父皇,兒臣以為,戶部左侍郎南郭縱,理應接任。”
“南郭?”老皇帝嘴裏輕輕自語一句,隨後衝著太子擺擺手,“瑞兒你先退下,諸位臣公還沒諫言呢。”
“是。”太子燕瑞站回原位,臉上有些不甘。另一側的陳王燕捷卻在心中冷笑,“大哥啊,你還是有些急躁了。”
眼看太子自己提出建議,南郭奮隻能無奈的站回原地,不願此刻出去上奏。
“諸公以為如何啊?”老皇帝坐在龍椅上,再次幽幽的問道。
被再次責問,頓時文官武官隊列裏麵先後走出十幾人,來到禦道上,跪地舉笏,“臣,附太子議!”“臣,亦附議!”“臣,附議!”
小提一下,十幾人中,有三人乃是姓南郭。
此時,南郭奮這才慢慢悠悠的走出幾步,朝著皇帝跪禮,道:“老臣有話上奏。”
“勉公請起,有話慢講。”老皇帝衝著南郭奮招招手。南郭奮,字勉之,位列三公之太傅,故稱勉公。
“正所謂舉親不避嫌,戶部侍郎南郭縱雖是老臣二子,其平素專心政務,雖無過錯亦無寸功,且資曆尚淺,臣以為難堪大任,不妨由右侍郎郭興接替尚書一位。”
南郭奮一言完畢,太子的臉色頓時有些黑了,老皇帝卻饒有興趣的說道:“朕記得那南郭縱,當年乃是榜眼,那郭興不過是進士及第,若是朕沒有記錯,當年殿試的時候,本該欽點南郭縱頭名的,是愛卿說他文章不夠嚴謹,故此落為榜眼。”
南郭奮麵色平淡,肅聲回道:“用人唯才,老臣問心無愧。”
老皇帝笑了笑,“勉公多慮了,朕隻是感歎勉公治家嚴謹,家中盡是賢才。”
太子燕瑞接口道:“父皇,南郭縱才識能力皆在郭興之上,首輔大人嘴裏說著舉親不避嫌,但實是避嫌之舉,兒臣認為,用人當唯才量舉,望父皇三思。”
“皇兄此言差矣,”陳王燕捷適時插話道:“那郭興其人,兒臣曾與他見過,能力還是有的,故此,兒臣舉薦郭興。”
燕瑞瞥了一眼燕捷,心中卻有些氣憤:“南郭奮為了自己,甘願讓他的兒子南郭縱放棄掌管戶部的機會,本宮何嚐不知道父皇的忌憚,但是那個郭興卻是個死儒,不肯效忠本宮,反倒那南郭縱乃是本宮母族,本宮決不能放任戶部肥差落在燕捷手中!”
太子打定注意,便沉聲說道:“父皇,南郭縱實是……”燕瑞話還沒說完,下麵的南郭奮卻沉聲打斷:“殿下!不知可有其他人選?”
沒辦法,南郭奮知道這樣打斷太子說話很不好,但是南郭奮不能看著大好局勢就這樣被太子浪費掉。
舉薦繼位者,不該由太子提出,更不該是南郭家的人。南郭奮知道郭興死板,不願輕易倒戈兩位皇子,所以才舉薦郭興,到時候郭興雖有尚書之名,但是副使乃是南郭縱,換言之,戶部仍在太子手中。
可是,聽到陳王舉薦郭興,太子擔心郭興受了恩惠,會倒向陳王,所以有些慌亂,想要強行將南郭縱推上位,所以南郭奮才不得不打斷他的話。說白了,南郭奮不想讓南郭縱上位。
一時間,太子閉口不言,心中沉思。老皇帝靠在椅子上,眯眼看著下麵,不知有何打算。燕捷嘴角上揚,端立在一旁。眾臣也沒有主動上諫,頓時整個朝會陷入詭異的寂靜。
無意間,高處的太子向下瞄了一眼,正好看到一張肥肥的大臉,頓時心中一喜:“此人昨日剛在本宮府中表忠心,怎麽把他忘了。”
“父皇,兒臣想了想,南郭縱郭興之流皆不足以擔任戶部尚書一職,應當在其他良才中甄選一番。”太子燕瑞朗聲說道。
“那大哥覺得,誰是良才?”陳王燕捷肅聲問道。
燕瑞沉聲回道:“此人乃是剛剛回京述職的廣東布政使,陳華。”
“哦,陳華?”老皇帝沉吟片刻,“此人朕倒是記得,聽聞他任期已滿,剛剛回京。”
“不錯,此人為政期間,廣東一省民生和睦,商業繁榮,稅收比之以前上漲了不少,當的是一個良才!”太子燕捷信心滿滿的說道。
冷不丁的聽到自己名字,而且還極有機會上升到戶部尚書,胖子陳華心中欣喜非常:“幸好老子述職之前,先去太子那裏混了個臉熟,這下真是運氣來了。”
燕捷冷眼看了太子一眼,道:“此人戶部任職的資曆尚淺,還是郭興沉實穩重,還望父皇思慮。”
老皇帝靠在椅背上,精神有些不佳,畢竟年紀大了的,不僅是尚書左蘊。老皇帝,終究也是老了。
皇帝糾結不決,下麵的臣子倒是有人上了一條諫言:“陛下,不如讓那陳華前去廬州府賑濟災民,看他能力如何,再做決斷。”
說話的人,明顯是太子黨,因為陳王燕捷聞言之後,憤然問道:“為何不派郭興前去?”
頓時又走出一人,回道:“陳王此言差矣,郭侍郎政事如何,我等心中有數,不妨看一看那陳華實幹能力,才好衡斷兩人。”
“那就令陳華救濟蝗災難民,尚書一職暫且擱置,由南郭縱暫代尚書位。”皇帝一邊撫著胸口,一邊做出最後的決斷。深沉的目光左右掃視著太子和陳王,心中也慢慢下定了決心:“朕的時間不多了,該是決定的時候了。”
朝會依然在繼續,但是老皇帝的精力卻越來越支撐不住了。
終於,撐了半個時辰,天色大明將近午時,朔望朝會這才落下帷幕,一行人隨著禮儀規度,慢慢退去。
走出宮門的燕壽,此刻卻神采奕奕,看來在朝會上睡得不錯。
從小太監那裏接過馬匹,燕壽上馬歸家,在他走後不久,出門坐轎的吏部尚書陸槐卻被首輔南郭奮叫住。
“陸尚書,叨擾片刻可否?”
中年男子,儀表堂堂的陸槐淡然輕笑,拱手道:“首輔大人多禮了,陸某洗耳恭聽。”
南郭奮老臉上滿是愧色,“說起來倒是讓陸大人見笑了,前些日子我等不是剛剛為後輩定下婚事,但是老朽卻要向陸大人告罪一聲。”
“不知所謂幾何?”陸槐好奇的問道。
“我那孫兒南郭嘉爾本是訂好要與陸大人的女兒結成佳緣,但是怎奈那廝太不爭氣,已經被老朽趕出了府門,怕是配不上令千金了。”南郭奮的老臉上有些不好意思。
“原來如此,”陸槐點點頭,“無妨,我等本來就是草擬,沒有經過三媒六證,大人不必自責。”
“唉,家門不幸,倒是令陸大人見笑了,告辭了。”南郭奮搖著頭,走向自己的坐轎。
“大人慢走,”看著南郭奮離開,陸槐倒是鬆了一口氣,“幸好幸好,南郭閣老主動取消婚約,不然我上哪裏給他一個女兒?唉,雨兒這丫頭也太不知教養,竟然留信出走,管家找遍全城也尋不到她的蹤影。”